一种中华沙鳅体表粘液收集装置
技术领域
[0001] 本实用新型涉及水产养殖领域,尤其涉及一种中华沙鳅体表粘液收集装置。
背景技术
[0002] 中华沙鳅为鳅科沙鳅属的一种鱼类,观赏价值高、食用价值高,肉质细嫩、味道鲜美,营养价值和药用价值兼备,是长江中上游特产优质的名贵珍稀鳅科鱼类,也是中国的特有物种。
[0003] 体表粘液是鱼类多种粘液中的一种,是由鱼类皮肤上皮中的粘液细胞分泌的一类富含粘多糖、糖蛋白、免疫球蛋白和酶类等多种活性物质,含有多种氨基酸和抗菌因子,构成了鱼体与外界直接接触的第一道门户,在鱼类整个生命过程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除此之外,粘液中还含有大量其它活性物质,具有较好的美容、营养保健功效,因此体表粘液成分及功能研究成为水产科研的热点。
[0004] 研究表明,温度对粘液的分泌量、成分及活性具显著影响。在一定温度范围内,鱼类体表粘液分泌量随温度升高而逐渐增加,其酸性粘液成分也显著提高。
[0005] 中华沙鳅受到刺激后体表能产生大量粘液,目前收集粘液的方法为:将中华沙鳅置于清水中养殖一段时间或者对其进行机械性刺激,然后对粘液进行收集。但由于该种方法一方面耗时较长,另一方面粘液长时间在水体中会发生变性,使其目前收集粘液的效果并不好。同时由于机械性刺激,导致鱼体损伤,加大了疾病传播风险,且不利于重复收集粘液。
[0006] 为克服现有问题,提高中华沙鳅粘液收集效率,急需一种专业的、且方便操作的中华沙鳅体表粘液收集装置。
实用新型内容
[0007]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生产中存在的问题,提供一种中华沙鳅体表粘液收集装置,本装置结构简单,设计合理,能够在短时间内收集大量粘液,缩短了收集粘液时间,同时避免了操作过程中对鱼体造成的损伤。
[0008]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中华沙鳅体表粘液收集装置,包括方形水槽,其特征在于,所述方形水槽包括内槽和外槽,所述内槽底部四周连接有锥形集液网,所述锥形集液网出口设有铜制球阀,所述外槽前后两侧壁内设有挡板。
[0009] 进一步的,本装置的外槽左右两侧壁上还设有控温装置。
[0010] 进一步的,本装置内槽底部为柱状格栅,所述柱状格栅宽度间隙小于1cm。
[0011] 进一步的,本装置的锥形集液网网目规格大于200目。
[0012] 进一步的,本装置的内槽与外槽均为方形无盖容器,所述内槽与所述外槽顶部齐平。
[0013] 技术效果:
本实用新型的中华沙鳅体表粘液收集装置,结构简单,设计合理,操作方便,收集粘液量大。使用本中华沙鳅体表粘液收集装置收集粘液,能大大缩短收集粘液时间,同时避免了操作过程中造成的鱼体损伤,利于推广。
附图说明
[0014] 图1是本实用新型中华沙鳅体表粘液收集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粘液收集装置的外槽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粘液收集装置的内槽结构示意图。
[0015] 附图中:外槽-1、内槽-2、柱状格栅-3、锥形集液网-4、球状阀门-5、控温装置-6、挡板-7。
具体实施方式
[0016]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说明。
[0017] 需要说明的是,在本文中,诸如“前”、“后”、“左”、“右”、“第一”和“第二”等之类的关系术语仅仅用来将一个实体的/或位置或者操作与另一个实体的/或位置或操作区分开来,而不一定要求或者暗示这些实体的/或操作之间存在任何这种实际的关系或者顺序。而且,术语“包括”、“包含”或者其任何其他变体意在涵盖非排他性的包含,从而使得包括一系列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不仅包括那些要素,而且还包括没有明确列出的其他要素,或者是还包括为这种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所固有的要素。
[0018] 如图1-3所示,一种中华沙鳅体表粘液收集装置,包括方形水槽,所述方形水槽包括内槽1和外槽2,所述内槽1的底部四周连接有锥形集液网4,所述锥形集液网4的出口设有铜制球阀5,所述外槽1的前后两侧壁内设有挡板7。
[0019] 优选的,所述挡板7固定安装在外槽1的前后两侧壁内,其作用是用来放置内槽2,固定内槽2的高度。
[0020] 优选的,本中华沙鳅体表粘液收集装置的外槽1的左右两侧壁上还安装有控温装置6,控温装置6可选用市售的价格优惠、控温稳定的机械式温度控制器或电子式温控器。
[0021] 进一步的,本中华沙鳅体表粘液收集装置的内槽2的底部为柱状格栅3,所述柱状格栅3的宽度间隙小于1cm,防止内槽2中的中华沙鳅掉入锥形集液网4而影响粘液收集效果。
[0022] 优选的,本中华沙鳅体表粘液收集装置的锥形集液网4的网目规格大于200目。
[0023] 进一步的,本中华沙鳅体表粘液收集装置的内槽2与外槽1均为方形无盖容器,所述内槽2与所述外槽1的顶部齐平。
[0024] 本实用新型的中华沙鳅体表粘液收集装置,其具体使用方法为:使用前将外槽1内的控温装置6的水温调至高于正常养殖水温1-2℃,将中华沙鳅置于内槽2中,利用水温差刺激鱼体产生粘液,粘液逐渐下沉至柱状格栅3下方的锥形集液网4中。后将中华沙鳅捞出放回正常养殖水体中,再放入下一批中华沙鳅,进行下一批处理;或者将中华沙鳅捞出后,再提出内槽2,使水通过集液网流出至外槽1中,粘液沉积至锥形集液网4底部,旋动铜制球阀5,粘液从铜制球阀5阀门出口流出,完成粘液收集。
[0025] 本实用新型的中华沙鳅体表粘液收集装置,结构简单,设计合理,操作方便,收集粘液量大。使用本中华沙鳅体表粘液收集装置收集粘液,能大大缩短收集粘液时间,同时避免了操作过程中造成的鱼体损伤,利于推广。
[0026] 尽管上述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精神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