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检测土壤状态的根箱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具体涉及一种用于检测土壤状态的根箱。
背景技术
根际研究对于土壤养分转化、有效性及其与微生物群落多样性和活性之间关系的研究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根际是受植物活根影响的最活跃的土壤微区,根系通过吸收和分泌作用来改变根际土壤的化学、物理和生物学性质,进而直接影响土壤中养分对植物的有效性。一系列的研究结果表明,根际沉降和细根周转等根际过程往往伴随着根际微生物活性、有机物分解以及有效养分供应等的增强,可以使土壤氮的可给性增加6-100%。因此,在探讨土壤养分的有效性、生态效应,以及林木对土壤和大气污染的抵抗性、修复性能力的研究时,有必要加强对根际土壤养分的转化以及微生物群体特征的研究。
现在实验室中大多将植物放置在根箱中来研究土壤环境对植物生长的影响。但现有根箱结构比较简单,根际土与非根际土距离无法控制,并且存在取土不便的问题,不能实现对根箱中不同深度的土壤环境进行有效检测,从而影响到根际土壤养分转化和微生物特征的分析测定,导致研究结果缺乏准确性。另外,由于没有办法对距根不同层次的土壤进行区分,根际过程的距离梯度效应也无法进行研究。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用于检测土壤状态的根箱。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为:
一种用于检测土壤状态的根箱,包括上部开口的箱体,所述箱体一侧箱板为可拆卸箱板,所述箱体内设有至少4层隔板将所述箱体分隔成1个生长室、2个近根区和2个远根区,并且所述生长室位于所述箱体的中部,所述2个近根区分布在所述生长室的两侧,所述2个远根区分布在所述近根区的两侧;所述箱体底部还设有排水孔。
进一步的,所述生长区的宽度为6~9mm。
进一步的,每个所述近根区可进一步分隔成2~4个小近根区。
进一步地,所述隔板通过设置在所述箱体侧部的卡槽与所述箱体插接。
进一步的,所述隔板为双层结构,一层为孔径<25µm的尼龙网,另一层为亚克力板。
进一步的,所述箱体材质为黑色有机玻璃。
进一步地,所述根箱还设有非根际区,所述非根际区位于远离所述可拆卸箱板的远根区一侧,并且通过第5层隔板与所述箱体内壁形成。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的根箱结构简单,箱体和隔板都可拆开,取土更为方便,提高取土效率;而且一层层取土不容易混淆和损坏,实验数据更为精确,由此进行林木对土壤和大气污染的抵抗性,以及修复性能力的研究能得到更好的效果。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的立体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隔板的结构示意图;
其中1、箱体,2、可拆卸箱板,3、隔板,4、生长室,5、近根区、6、远根区,7、排水孔,8、小近根区,9、非根际区,10、尼龙网,11、亚克力板。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的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详细说明,所述是对本实用新型的解释而不是限定。
图1和图2示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用于检测土壤状态的根箱,包括上部开口的箱体1,所述箱体1一侧箱板为可拆卸箱板2,所述箱体1内设有至少4层隔板3将所述箱体1分隔成1个生长室4、2个近根区5和2个远根区6,并且所述生长室4位于所述箱体1的中部,所述生长区的宽度为6~9mm。所述2个近根区5分布在所述生长室4的两侧,每个所述近根区进一步被隔板分隔成3个小近根区。所述2个远根区6分布在所述近根区5的两侧;所述箱体1底部还设有多排排水孔7。
所述根箱还设有非根际区9,所述非根际区9位于远离所述可拆卸箱板2的远根区6一侧,并且通过第5层隔板3与所述箱体内壁形成。
所有隔板3通过设置在所述箱体1侧部的卡槽与所述箱体插接。如图3所示,所述隔板3为双层结构,一层为孔径<25µm的尼龙网10,另一层为亚克力板11。
所述箱体材质为黑色有机玻璃。
利用本实用新型研究土壤环境对植物生长的影响时,可以通过一层层增减土壤来实现。本实用新型箱体和隔板都可拆开,取土更为方便,提高取土效率;而且一层层取土不容易混淆和损坏,实验数据更为精确,由此进行林木对土壤和大气污染的抵抗性,以及修复性能力的研究能得到更好的效果。箱体内侧采用全玻璃,底部设立多排排水孔,可加大排水力度,减轻对根箱的破坏,也是一种节约资源方式。
上述说明示出并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但如前所述,应当理解实用新型并非局限于本文所披露的形式,不应看作是对其他实施例的排除,而可用于各种其他组合、修改和环境,并能够在本文所述实用新型构想范围内,通过上述教导或相关领域的技术或知识进行改动。而本领域人员所进行的改动和变化不脱离实用新型的精神和范围,则都应在实用新型所附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