尊敬的审查员: 

申请人仔细地研究了您对本案二审答复的审查意见,针对该审查意见所指出的问题,申请人对申请文件做出了修改并陈述意见如下:

一、修改说明

1、根据审查意见指出的缺陷,修改权利要求书的内容,并适应性的修改说明书部分内容,具体修改如下:

修改后的权利要求1第一段为申请文件的权利要求1,修改后的权利要求1第二段及其在原权利要求书中的位置如下所述(申请人所指原权利要求书,是指申请人上报时的PDF版本,由于上报后经过转码,该版本可能和审查员所审查的版本在位置上有少许出入):

所述孔渗联测装置的结构为:所述高压驱替泵(1)的出口端与气体中间容器(3)的下端连接,所述气体中间容器(3)的外部设有加热器(2),(原权利要求3所述加热器(2)与温控仪(14)连接,(原权利要求5倒数第二行所述气体中间容器(3)的上端与三通(4)连接,所述气瓶(27)与三通(4)连接,(原权利要求3所述三通(4)另一端连接1号电磁阀(5(原权利要求5第七、八行2号电磁阀(26(原权利要求5第二行,所述2号电磁阀(26)连接有三通(4),所述三通(4)依次连接上游瓶(8(原权利要求5第二、三行4号电磁阀(9)、三通(4)、三轴应力岩心夹持器(22)、下游瓶(19)、7号电磁阀(18)、回压阀(17)、电磁流量计(15)、2号尾气处理锥形瓶(16),(原权利要求5第三、四、五、六行,其连接方式一致,对表述略有修改,其中压差传感器的设置见权利要求2所述1号电磁阀(5)依次连接上游缓冲瓶(6)和3号电磁阀(7),所述3号电磁阀(7)连接上游瓶(8)处的三通(4(原权利要求5第八、九行所述上游缓冲瓶(6)还连接有5号电磁阀(10),所述5号电磁阀(10)通过三通(4)分别连接6号电磁阀(11)和下游瓶(19(原权利要求5第九、十行,表述略有修改,所述围压泵(20)通过三通(4)分别连接8号电磁阀(219号电磁阀(24),所述8号电磁阀(21)与回压阀(17)连接,所述9号电磁阀(24)与三轴应力岩心夹持器(22)连接,(原权利要求5第十一、十二和十三行所有的数据都由计算机系统(13)显示与计算。(原权利要求5第十三、十四行

修改后的权利要求23及两者在原权利要求书中的位置如下所述: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自动岩心孔渗联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三轴应力岩心夹持器(22)设于电热式恒温箱(23)内,(原权利要求5第四行所述三轴应力岩心夹持器(22)上设有压差传感器(25(原权利要求5第五行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自动岩心孔渗联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上游瓶(8)和下游瓶(19)上均设有压力传感器(28(原权利要求5第三、七行

二、关于修改后权利要求书属于专利法第二条第三款所规定的的实用新型保护客体

修改后的权利要求1中,分别描述了孔渗联测装置的组成部件和各部件之间的连接结构,属于实用新型的保护客体。

三、关于修改后的权利要求和说明书符合专利法第三十三条的规定

修改后的说明书和权利要求书中,各个部分的组成结构及其连接方式均来自原权利要求书以及原说明书,申请人并未删减或者修改每个部分的组成结构和各结构之间的连接方式,因此本次修改未超出原说明书范围。

四、关于修改后的权利要求书和说明书符合专利法实施细则第十七条第一款第(三)项的规定

为了解决了现有岩心分析设备功能单一的问题,因此设计了一种将孔隙度和渗透率两种物性参数测量整合到一套设备中,同时也实现了实验过程的自动化。修改后的说明书中“实用新型内容”部分记载了权利要求书中的全部内容,并在“实用新型内容”部分介绍了本实用新型用于部分孔隙度的岩心时的连接方式,形成了一个完整的技术方案,同时,该技术方案能够实现上述目的,在“实用新型内容”末尾处也写明了相对于现有技术,本实用新型能够达到的有益效果。因此本次修改符合专利法实施细则第十七条第一款第(三)项的规定。

综上所述,申请人相信,经过修改的申请文件已经克服了第二次审查意见通知书中所指出的各种缺陷,并克服了其他一些形式上的缺陷,并且上述修改也是针对通知书指出的缺陷进行修改的,符合《专利法实施细则》第51条第3款的规定。以上陈述妥否,请审查员老师审查并指导,审查员老师如果认为本申请还存在缺陷,请直接联系申请人电话,申请人会积极配合审查员的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