尊敬的审查员:

您好。首先感谢您对本申请的辛勤审查。

申请人及代理人详细阅读了第一次审查意见通知书,现针对第一次审查意见通知书,答复如下:

对比文件1-CN105510142A公开了一种煤岩多相不同流体三轴压裂试验装置与试验方法,对比文件1与本发明的结构存在不同,对比文件1的说明书第六页第二段及附图1显示:“用电工胶带从下至上以螺旋缠绕方式将煤岩试件19与下压头15、上压头12固定,使其超出试件上下端头20mm左右,将热缩套管13套于煤岩试件19上,用电吹风将热缩管13均匀吹紧使其与试件密实接触,用两个金属箍10分别紧紧箍住热缩管与上压头12压杆、下压头15的重合部分”。

而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在上垫块1上设有上密封凹槽,在下垫块2上设有下密封凹槽,在上密封凹槽内安装有外端凸出上密封凹槽的上密封装置,在下密封凹槽内安装有外端凸出下密封凹槽的下密封装置,在上垫块1和下垫块2上安装有上端位于上密封装置上方而下端位于下密封装置下方的热缩管3,在热缩管3的顶端与上垫块1之间安装有能封住热缩管3与上垫块1之间空隙的上封口装置,在热缩管3的底端与下垫块2之间安装有能封住热缩管3与下垫块2之间空隙的下封口装置。”

与对比文件1相对比,本发明首先在安装方式就和对比文件1不相同,其没有用电工胶带从下至上以螺旋缠绕方式将煤岩试件19与下压头15、上压头12固定这个步骤,从而进一步导致结构不一样,而对比文件的技术内容实质上和本发明在背景技术中所列举的现有技术本质上是相同的,而本发明也是解决了对比文件1所述技术方案存在的问题,而且还带来了更好的技术效果。

对比文件2-CN206906285U公开了一种核磁共振高温高压岩石驱替系统,其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核磁共振兼容的岩心夹持装置,用以模拟研究地层环境下油气储层内部流体的赋存和流动,以及油气资源采收率问题;利用核磁共振技术对岩心中赋存流体特性和实时监测流体产出进行评价。其技术效果是利用对比文件2中的公布的夹持装备为被测岩心提供相应的地层压力和温度,还原地层的原状情况。在对样品施加核磁共振成像或时域测量分析的过程中,即可获得样品在油气藏地层条件下的流体物理属性和空间分布等信息。显然,对比文件2与本申请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及预期技术效果均不相同,其技术方案及原理也不同,对比文件2并没有给出解决其区别技术特征的技术启示。

综上所述,对比文件1与对比文件2及现有技术对本申请的权利要求1的技术方案及其所解决的技术问题、所产生的技术效果没有直接的技术启示,因此,根据专利法第二十二条第三款和审查指南第二部分第四章有关创造性的规定,本申请的权利要求1具有突出的实质性特点和显著的进步,其具有创造性。

请审查员在阅读本意见陈述的基础上,继续审查本专利申请的技术方案,以期尽早获得专利权为盼;如审查员在进一步审查中有其它问题,请审查员继续下发审查意见,申请人及代理人将配合下一步答复。

再次对审查员的工作表示由衷感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