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新型大黄鱼投饵装置
技术领域
[0001] 本实用新型涉及投饵装置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新型大黄鱼投饵装置。
背景技术
[0002] 大黄鱼为肉食性鱼类,对蛋白质需求较高;大黄鱼在养成阶段的饲料一般以鱼、虾为主(例如, 冰冻鲐鱼参鱼),辅以粉状配合饲料,经加工后投喂,一般的投喂方式是将混合好的鱼糜由人工放置到投饵装置内进行投食,目前市场上的投饵装置大多数只具有定时投饵的功能,无法根据鱼体型的大小来调节饵料团,同时无法将装置内的饵料投放干净,从而造成饵料的浪费,并且投饵装置的内部在后期清理起来十分不方便。
实用新型内容
[0003]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克服现有的缺陷,提供一种新型大黄鱼投饵装置,使用简单,拆卸方便,饵料大小可调节,可以有效解决背景技术中的问题。
[0004]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新型大黄鱼投饵装置,包括壳体、挤压单元、切割单元、壳盖、支撑板和挂钩;
壳体:所述壳体的顶端与壳盖相配合,所述壳盖底端的前后两侧均设有支撑板,所述壳体的后侧面设有挂钩,所述壳体的底端设有切割单元,所述壳体的左右两侧均设有固定单元;
挤压单元:所述挤压单元包含固定杆、锯齿、转轴、齿轮、主电机和挤压板,所述转轴有两个且分别转动连接在两个支撑板之间,所述主电机有两个且分别设在前侧的支撑板前侧面的左右两端,两个主电机的输出轴分别与两个转轴的前端连接,两个转轴外侧的中部均套接有齿轮,所述固定杆的左右两侧均设有凹槽,凹槽内阵列有锯齿,所述锯齿与齿轮相啮合,所述固定杆的底端与挤压板顶端的中部连接,所述固定杆与壳盖中部的滑孔滑动连接;
其中,还包括出料板、滑块、控制器和蓄电池,所述出料板的左右两端均设有滑块,所述滑块与壳体底端左右两侧的滑槽滑动连接,所述控制器设在壳体的前侧面,所述蓄电池设在壳盖顶端的后侧,所述主电机的输入端电连接控制器的输出端,所述控制器的输入端电连接蓄电池的输出端。
[0005] 通过挤压单元,可以将壳体内的饵料挤压成型,方便后续饵料的切割,同时也可以根据不同的鱼况来更换不同形状的出料板。
[0006] 进一步的,所述切割单元包含固定块、电机、丝杠、活动块、刀座和切刀,所述固定块设在壳体底端的后侧,所述固定块前侧面的凹槽转动连接有丝杠,所述电机设在固定块的右端,所述电机的输出轴与丝杠的右端连接,所述活动块侧面的螺孔与丝杠螺纹连接,所述活动块的前端设有刀座,所述刀座的左右两侧均安装有切刀,所述电机的输入端电连接控制器的输出端,可以根据不同体型的黄鱼来将饵料团切割成合适的大小,使黄鱼的喂养更加方便。
[0007] 进一步的,所述固定单元包含连接块、卡块、螺杆、连接板和转轮,所述连接板设在壳体的一侧,所述连接板中部的螺孔与螺杆螺纹连接,所述螺杆的底端设有转轮,所述螺杆的顶端转动连接有卡块,所述连接块设在壳盖顶端的一侧,所述连接块顶端的卡槽与卡块相卡接,可以使壳盖和壳体之间固定牢固,防止饵料在挤压过程中壳盖脱落,同时也方便后续壳体内部的清理。
[0008] 进一步的,还包括刮条,所述刮条有四个且分别设在挤压板的四个侧面,可以将壳体内壁上的饵料刮除干净,防止饵料出现浪费。
[0009] 进一步的,还包括旋转轴和卡杆,所述旋转轴有两个且左右对应转动连接在壳体前侧面的底端,两个旋转轴的外侧均设有卡杆,可以将出料板固定牢固,同时也方便出料板进行拆卸和清洗。
[0010]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新型大黄鱼投饵装置,具有以下好处:
1、通过挤压单元,可以将壳体内的饵料挤压成型,方便后续饵料的切割,同时也可以根据不同的鱼况来更换不同形状的出料板;
2、通过切割单元,可以根据不同体型的黄鱼来将饵料团切割成合适的大小,使黄鱼的喂养更加方便,设有刮条,可以将壳体内壁上的饵料刮除干净,防止饵料出现浪费;
3、通过固定单元,可以使壳盖和壳体之间固定牢固,防止饵料在挤压过程中壳盖脱落,同时也方便后续壳体内部的清理,设有旋转轴和卡杆,可以将出料板固定牢固,同时也方便出料板进行拆卸和清洗。
附图说明
[0011] 图1为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挤压单元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切割单元结构示意图。
[0012] 图中:1壳体、2挤压单元、21固定杆、22锯齿、23转轴、24齿轮、25主电机、26挤压板、3切割单元、31固定块、32电机、33丝杠、34活动块、35刀座、36切刀、4固定单元、41连接块、42卡块、43螺杆、44连接板、45转轮、5壳盖、6支撑板、7挂钩、8出料板、9滑块、10刮条、11旋转轴、12卡杆、13控制器、14蓄电池。
具体实施方式
[0013]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0014] 请参阅图1-3,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新型大黄鱼投饵装置,包括壳体1、挤压单元2、切割单元3、壳盖5、支撑板6和挂钩7;
壳体1:壳体1的顶端与壳盖5相配合,壳盖5底端的前后两侧均设有支撑板6,壳体1的后侧面设有挂钩7,壳体1的底端设有切割单元3,切割单元3包含固定块31、电机32、丝杠33、活动块34、刀座35和切刀36,固定块31设在壳体1底端的后侧,固定块31前侧面的凹槽转动连接有丝杠33,电机32设在固定块31的右端,电机32的输出轴与丝杠33的右端连接,活动块34侧面的螺孔与丝杠33螺纹连接,活动块34的前端设有刀座35,刀座35的左右两侧均安装有切刀36,电机32的输入端电连接控制器13的输出端,可以根据不同体型的黄鱼来将饵料团切割成合适的大小,使黄鱼的喂养更加方便,壳体1的左右两侧均设有固定单元4,固定单元4包含连接块41、卡块42、螺杆43、连接板44和转轮45,连接板44设在壳体1的一侧,连接板44中部的螺孔与螺杆43螺纹连接,螺杆43的底端设有转轮45,螺杆43的顶端转动连接有卡块42,连接块41设在壳盖5顶端的一侧,连接块41顶端的卡槽与卡块42相卡接,可以使壳盖5和壳体1之间固定牢固,防止饵料在挤压过程中壳盖5脱落,同时也方便后续壳体1内部的清理;
挤压单元2:挤压单元2包含固定杆21、锯齿22、转轴23、齿轮24、主电机25和挤压板26,转轴23有两个且分别转动连接在两个支撑板6之间,主电机25有两个且分别设在前侧的支撑板6前侧面的左右两端,两个主电机25的输出轴分别与两个转轴23的前端连接,两个转轴23外侧的中部均套接有齿轮24,固定杆21的左右两侧均设有凹槽,凹槽内阵列有锯齿22,锯齿22与齿轮24相啮合,固定杆21的底端与挤压板26顶端的中部连接,固定杆21与壳盖5中部的滑孔滑动连接,通过挤压单元2,可以将壳体1内的饵料挤压成型,方便后续饵料的切割,同时也可以根据不同的鱼况来更换不同形状的出料板8;
其中,还包括出料板8、滑块9、控制器13和蓄电池14,出料板8的左右两端均设有滑块9,滑块9与壳体1底端左右两侧的滑槽滑动连接,控制器13设在壳体1的前侧面,蓄电池14设在壳盖5顶端的后侧,主电机25的输入端电连接控制器13的输出端,控制器13的输入端电连接蓄电池14的输出端,还包括刮条10,刮条10有四个且分别设在挤压板26的四个侧面,可以将壳体1内壁上的饵料刮除干净,防止饵料出现浪费,还包括旋转轴11和卡杆12,旋转轴11有两个且左右对应转动连接在壳体1前侧面的底端,两个旋转轴11的外侧均设有卡杆12,可以将出料板8固定牢固,同时也方便出料板8进行拆卸和清洗。
[0015] 在使用时:接通蓄电池14,各用电器正常工作,使用挂钩7将壳体1固定在渔箱的侧面,然后将选好的出料板8两端的滑块9安装进壳体1底端的滑槽内,将鱼糜混合的饵料放入壳体1的内部,将壳盖5安装在壳体1的顶端,转动转轮45带动螺杆43旋转,螺杆43带动卡块42向下移动直到卡进连接块41顶端的卡槽内,这样可以使壳盖5和壳体1之间固定牢固,防止饵料在挤压过程中壳盖5脱落,同时也方便后续壳体1内部的清理,然后使用控制器13启动两个主电机25,两个主电机25相反方向旋转,带动转轴23外侧的齿轮24转动,齿轮24与固定杆21左右两侧凹槽内的锯齿22相啮合,这样可以带动固定杆21上下移动,固定杆21的底端还设有挤压板26,挤压板26可以将壳体1内的饵料挤压成型,挤压板26的四个侧面均设有刮条10,刮条10可以将壳体1内壁上的饵料刮除干净,防止饵料出现浪费,然后启动电机32,电机32带动丝杠33转动,丝杠33与活动块34侧面的螺孔螺纹连接,活动块34的前端设有刀座35,通过电机32转动可以控制刀座35左右移动,并且由刀座35两侧的切刀36将饵料切成饵料团,这样可以根据不同体型的黄鱼来将饵料团切割成合适的大小,使黄鱼的喂养更加方便,壳体1前侧面的两端均转动连接有旋转轴11,旋转轴11外侧的卡杆12可以将出料板8固定牢固,同时也方便出料板8进行拆卸和清洗。
[0016] 值得注意的是,本实施例中所公开的控制器13选用的是型号JMDM -12DIO8AIO,主电机25和电机32则可根据实际应用场景自由配置,建议选用常州市海盛电器有限公司生产的 50BYJ46Z永磁减速步进电机。控制器13控制主电机25和电机32工作采用现有技术中常用的方法。
[0017] 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精神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