审查员您好!
首先感谢您对本申请认真细致的审查,申请人仔细阅读了第一次审查意见通知书,并申述意见如下:
审查员在审查意见通知书中指出:滤网实现筛选功能,则通过一级滤网未通过二级滤网的物质如何保证最后能够打散通过,若无法通过则如何排出,同时超声振动杆持续工作,如何保证其外周冷凝管的温度控制,且冷凝管螺旋套设于振动杆外,如何保证该结构不会存在溶液残留等,上述内容未进行清楚、完整的说明,对所述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该手段是含糊不清的,根据说明书记载的内容无法实现,附图中也缺少实施该设想的具体产品结构,使得说明书及附图所记载的内容不能构成一个清楚完整的技术方案,因而不符合专利法第二十六条第三款的规定。
对于审查员提出的以上问题,申请人解释如下:制备高浓度低粒径的石墨烯分散液一直是业内的难点,所以各种进行石墨烯分散的研究层出不穷,目前大多还是采用超声分散设备以及特定分散试剂对石墨烯进行分散,但这种常规方法获得的石墨烯分散液中的颗粒均匀性无法保证。因此,申请人通过采用两层滤网进行筛选的方式,筛选过程中,只有符合要求的石墨烯颗粒可以通过二级筛网从出料口出来,采用哪种材质以及孔径的滤网是本领域的常规选择,而且根据石墨烯分散液的不同要求进行选定就行。至于一级滤网和二级滤网之间的残留物质本质上还是石墨烯,只不过颗粒较大而已,那么这部分产品是不能丢弃的,由于本申请的分散装置只会用于石墨烯生产,没有他用,所以基本都是连续操作过程,只有在整个生产彻底结束才会对整个装置进行清洗,那么清洗过程和分散过程都是需要用到超声振动杆的,由于装置内残留石墨烯的量毕竟很少,所以分散起来会非常容易,基本都能通过二级滤网,不存在不能通过的问题。这一块属于再常规不过的操作,申请人确实没有详细解释,但本领域技术人员在了解本装置的结构和用途后是很容易知道如何对该石墨烯生产超声装置进行清洗的。
再就是套设在超声振动杆外的螺旋冷凝管,这个设计思路是本申请发明人在实验室有过长达3年的经验,是做化学实验常用螺旋冷凝管,这种冷凝管可以加大与冷却介质的接触面积,并且螺旋状结构不会增加空间体积。在进行一次石墨烯分散液制备过程中,超声装置的连转时间可能会长达一周,甚至更长,这么大强度的工作周期,超声装置的散热就是个大问题,因此设计了这种螺旋冷凝管,其两端必然会有进水口和出水口,从本申请的图1也是可以看出来的,这种螺旋冷凝管的结构很普遍,只不过没有在石墨烯分散液制备装置的超声装置冷却上应用过而已。再就是螺旋冷凝管上的分散液残留问题。螺旋冷凝管上必然会残留有石墨烯分散液,这是无法避免的,只能在后期清洗装置的时候进行处理。
所以,本申请的技术方案是清楚并且完整的,能解决背景技术中提出的技术问题并实现预期技术效果,符合专利法第二十六条第三款的规定。
如果审查员在后续审查过程中认为本申请还存在其他缺陷,请您再次给予发明人修改和陈述意见的机会,发明人将尽力配合审查员的工作,谢谢审查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