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畜禽养殖用多方位通风的畜牧舍

技术领域

[0001] 本实用新型涉及畜牧养殖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畜禽养殖用多方位通风的畜牧舍。

背景技术

[0002]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及社会时代的进步,畜牧养殖是指规模化猪场猪的饲养管理,肉鸡饲养管理,蛋鸡饲养管理,商品肉鹅饲养管理,羊饲养管理等,而对大批量的牲畜进行饲养工作时,需要通过多方位通风的畜牧舍进行饲养操作,使得牲畜的饲养环境优异,确保牲畜养殖的正常工作,现有的畜牧舍在使用过程中,通风位置固定,难以进行多方位通风工作,且不能根据季风的风向来调节畜牧舍通风的方向,使得畜牧舍的通风效果较差,并且一般的畜牧舍在通风时如果风力过大会使动物发生应激反应,增加畜牧管理的困难度,在对比申请号为201810465716.7所提供的设计来看,该设计需要经常使用抽风泵来协助畜牧舍舍内的通风,但是在有自然风时不能利用自然风进行通风,造成资源的浪费。

实用新型内容

[0003]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克服现有的缺陷,提供一种畜禽养殖用多方位通风的畜牧舍,可充分利用各个方向的自然风对畜牧舍舍内进行通风,且减弱风力而不会使动物产生应激反应,在无自然风的时候再进行风扇强制通风,在合理运用能源的同时保证畜牧舍舍内的通风,可以有效解决背景技术中的问题。

[0004]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畜禽养殖用多方位通风的畜牧舍,包括有地基和换向通风单元;

地基:所述地基的上侧四角均固定连接有支撑柱,所述支撑柱的上端固定连接在舍顶的下侧,所述地基的上侧后端固定连接有后壁,所述后壁设有后进风孔,所述后壁位于后面的两个支撑柱之间,所述地基的上侧前端固定连接有前壁,所述前壁设有前进风孔,所述前壁位于前面的两个支撑柱之间,所述前壁内通过转轴转动连接有舍门;

换向通风单元:所述换向通风单元包括有下转柱、下挡板、风力缓冲网、上挡板、上转柱和第一电动机,所述换向通风单元有两组,两组换向通风单元中的上转柱分别转动连接在右边两个支撑柱之间和左边两个支撑柱之间,每个上转柱的侧面均固定连接有上挡板,所述上挡板的下端固定连接在风力缓冲网的上端,所述风力缓冲网的下端固定连接在下挡板的上端,所述下挡板的下端固定连接在下转柱的侧面,所述下转柱转动连接在两个支撑柱之间,所述下转柱位于上转柱的正下方,所述第一电动机固定连接在后面的支撑柱的后侧,所述第一电动机的输出端穿过支撑柱固定连接在上转柱的后端,通过上挡板和下挡板的转动,在有自然风时进行自然通风,在没有自然风或不需要通风时实现畜牧舍的封闭,通过风力缓冲网来减弱自然风的风力,避免动物出现应激反应;

其中:还包括有控制开关组,所述控制开关组固定连接在前壁的后侧,所诉控制开关组的输入端电连接外部电源的输出端,所述控制开关组的输出端电连接两个第一电动机的输入端。

[0005] 进一步的,还包括有侧翼挡风板,所述侧翼挡风板有四个,四个侧翼挡风板分别固定连接在左边两个支撑柱的左侧和右边两个支撑柱的右侧,通过侧翼挡风板对上挡板和下挡板的前后方进行密封,避免风未经过减弱而进入畜牧舍内。

[0006] 进一步的,还包括有滤风网、防直冲板和限位柱,所述滤风网固定连接在后进风孔内,所述后壁的前侧矩形阵列排布有限位柱,所述限位柱活动穿过防直冲板,所述防直冲板位于滤风网的正前方,通过滤风网过滤风中的尘土,通过防直冲板减小风力,并在不需要通风时堵住后进风孔。

[0007] 进一步的,还包括有第二电动机、支撑板和扇叶,所述支撑板固定连接在前进风孔内,所述支撑板的前侧固定连接有第二电动机,所述第二电动机的输出端穿过支撑板圆形阵列排布有扇叶,所述控制开关组的输出端电连接第二电动机的输入端,通过第二电动机带动扇叶转动,来对畜牧舍内进行吹风。

[0008] 进一步的,还包括有密封罩,所述密封罩的后端螺纹连接在前壁的前侧内,所述密封罩位于前进风孔的正前方,通过密封罩来在不需要通风时堵住前进风孔。

[0009]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畜禽养殖用多方位通风的畜牧舍,具有以下好处:

1、通过上挡板和下挡板的转动,在有自然风时进行自然通风,在没有自然风或不需要通风时实现畜牧舍的封闭,通过风力缓冲网来减弱自然风的风力,避免动物出现应激反应。

[0010] 2、通过侧翼挡风板对上挡板和下挡板的前后方进行密封,避免风未经过减弱而进入畜牧舍内,通过滤风网过滤风中的尘土,通过防直冲板减小风力,并在不需要通风时堵住后进风孔,通过第二电动机带动扇叶转动,来对畜牧舍内进行吹风,通过密封罩来在不需要通风时堵住前进风孔。

[0011] 3、本畜禽养殖用多方位通风的畜牧舍,可充分利用各个方向的自然风对畜牧舍舍内进行通风,且减弱风力而不会使动物产生应激反应,在无自然风的时候再进行风扇强制通风,在合理运用能源的同时保证畜牧舍舍内的通风。

附图说明

[0012] 图1为本实用新型畜禽养殖用多方位通风的畜牧舍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畜禽养殖用多方位通风的畜牧舍背部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畜禽养殖用多方位通风的畜牧舍剖面结构示意图。

[0013] 图中:1舍顶、2前壁、3舍门、4密封罩、5地基、6支撑柱、7侧翼挡风板、8换向通风单元、81下转柱、82下挡板、83风力缓冲网、84上挡板、85上转柱、86第一电动机、9后壁、10滤风网、11防直冲板、12限位柱、13第二电动机、14支撑板、15扇叶、16控制开关组。

具体实施方式

[0014]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0015] 请参阅图1-3,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畜禽养殖用多方位通风的畜牧舍,包括有地基5和换向通风单元8;

地基5:地基5的上侧四角均固定连接有支撑柱6,支撑柱6的上端固定连接在舍顶1的下侧,地基5的上侧后端固定连接有后壁9,后壁9设有后进风孔,后壁9位于后面的两个支撑柱6之间,地基5的上侧前端固定连接有前壁2,前壁2设有前进风孔,前壁2位于前面的两个支撑柱6之间,前壁2内通过转轴转动连接有舍门3,还包括有侧翼挡风板7,侧翼挡风板7有四个,四个侧翼挡风板7分别固定连接在左边两个支撑柱6的左侧和右边两个支撑柱6的右侧,通过侧翼挡风板7对上挡板84和下挡板82的前后方进行密封,避免风未经过减弱而进入畜牧舍内,还包括有滤风网10、防直冲板11和限位柱12,滤风网10固定连接在后进风孔内,后壁9的前侧矩形阵列排布有限位柱12,限位柱12活动穿过防直冲板11,防直冲板11位于滤风网10的正前方,通过滤风网10过滤风中的尘土,通过防直冲板11减小风力,并在不需要通风时堵住后进风孔,还包括有第二电动机13、支撑板14和扇叶15,支撑板14固定连接在前进风孔内,支撑板14的前侧固定连接有第二电动机13,第二电动机13的输出端穿过支撑板14圆形阵列排布有扇叶15,控制开关组16的输出端电连接第二电动机13的输入端,通过第二电动机13带动扇叶15转动,来对畜牧舍内进行吹风,还包括有密封罩4,密封罩4的后端螺纹连接在前壁2的前侧内,密封罩4位于前进风孔的正前方,通过密封罩4来在不需要通风时堵住前进风孔;

换向通风单元8:换向通风单元8包括有下转柱81、下挡板82、风力缓冲网83、上挡板84、上转柱85和第一电动机86,换向通风单元8有两组,两组换向通风单元8中的上转柱85分别转动连接在右边两个支撑柱6之间和左边两个支撑柱6之间,每个上转柱85的侧面均固定连接有上挡板84,上挡板84的下端固定连接在风力缓冲网83的上端,风力缓冲网83的下端固定连接在下挡板82的上端,下挡板82的下端固定连接在下转柱81的侧面,下转柱81转动连接在两个支撑柱6之间,下转柱81位于上转柱85的正下方,第一电动机86固定连接在后面的支撑柱6的后侧,第一电动机86的输出端穿过支撑柱6固定连接在上转柱85的后端,通过上挡板84和下挡板82的转动,在有自然风时进行自然通风,在没有自然风或不需要通风时实现畜牧舍的封闭,通过风力缓冲网83来减弱自然风的风力,避免动物出现应激反应;

其中:还包括有控制开关组16,控制开关组16固定连接在前壁2的后侧,所诉控制开关组16的输入端电连接外部电源的输出端,控制开关组16的输出端电连接两个第一电动机86的输入端。

[0016] 在使用时:当有自然风时,向前拉动防直冲板11,打开控制开关组16,第一电动机86开始工作,第一电动机86带动上转柱85转动,上转柱85带动上挡板84转动,上挡板84的下端通过压动风力缓冲网83来推动下挡板82,下挡板82绕下转柱81转动,之后风力缓冲网83拉住下挡板82,避免下挡板82过于转动,之后上挡板84拉动风力缓冲网83移动,直到风力缓冲网83处于竖直状态,风穿过风力缓冲网83或者滤风网10对畜牧舍内部进行通风;当无自然风时,转出密封罩4,打开控制开关组,第二电动机13开始工作,第二电动机13带动扇叶15转动,扇叶15将风从前进风孔引入畜牧舍内;当不需要再进行通风时,向后推动防直冲板11,防直冲板11堵住后进风孔,第二电动机13停止工作,转回密封罩4,第一电动机86开始工作,第一电动机86带动上转柱85反向转动,上转柱85带动上挡板84转动,上挡板84拉动风力缓冲网83,风力缓冲网83的上端向下移动直到位于下挡板82的上端的下方,之后风力缓冲网83的下端将下挡板82的上端向畜牧舍内部拉动,下转柱81转动,直到上挡板84和下挡板82相互平行,即回归原位。

[0017] 值得注意的是,本实施例中所公开的控制开关组16设有与第二电动机13和两个第一电动机86对应的控制按钮,第二电动机13可选用宁波迪卡数控科技有限公司生产的60系列伺服电动机,第一电动机86可选用东莞市腾驰电机制品有限公司出品的单相串励电动机,优选转速21000转以下的。控制开关组16控制第二电动机13和两个第一电动机86工作采用现有技术中常用的方法

[0018] 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精神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