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优化改进型晾衣杆
技术领域
[0001] 本实用新型涉及生活领域,具体涉及一种优化改进型晾衣杆。
背景技术
晾衣杆主要用作于悬挂衣物,在晾取衣物时,常需要衣叉将衣物挂在晾衣杆上;然而对于力气小或者身高不够的未成年人以及女性,在使用时存在不便。目前,部分采用有通过转杆、尼龙绳、制头和拉珠配合控制拉动的移动杆的设计方式,人们拉动拉珠实现对移动杆的上下移动控制,便于完成对衣物的晾挂。然而,在使用过程中,在拉动拉珠上下移动移动杆时,发现存在移动杆较大晃动的情况,移动稳定性较差。同时,晾衣杆的高利用率也日益成为人们重视和设计的热点。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优化改进型晾衣杆,以解决上述提到的问题。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优化改进型晾衣杆,其包括架体,以及通过转杆、尼龙绳、制头和拉珠配合控制拉动的移动杆;架体上安装有一呈“冂”字形的钢管,转杆位于钢管的横段管内,制头安装在两竖段管的首端一侧处;其中一竖段管上开设有一通孔,拉珠从该通孔处外穿;在两竖段管的内侧均开设有缝路,移动杆的端头从缝路处伸入竖段管内,并与竖段管内的尼龙绳进行连接;钢管上、与横段管齐平的两端均通过转轴与架体转动连接,架体上还设置有用于支撑钢管转动角度的支撑机构。
进一步地,所述支撑机构包括一端铰接在架体上的支撑杆,所述竖段管的外侧从上至下间隔设置有定位槽,所述支撑杆的另一端可置放在所述定位槽内,在支撑杆的另一端上还包裹有橡胶垫。
进一步地,所述横段管上铰接有搭杆,所述搭杆的长度大于所述竖段管的长度;在移动杆上还设置有与所述搭杆相配合的凹陷部,在横段管上设置有用于容纳搭杆的凹槽。
进一步地,所述凹陷部和所述凹槽内均设置有用于吸附搭杆的磁铁片。
进一步地,所述横段管的直径大于所述移动杆的直径,所述搭杆至少为两根。
进一步地,所述架体的下端设置有架脚,所述架脚也呈“冂”字形。
进一步地,所述缝路未贯穿开通至竖段管的下端。
进一步地,所述转杆上固定设置有呈哑铃状的连接件,所述尼龙绳缠绕在连接件内凹部位处。
进一步地,所述横段管与移动杆上均对称间隔设置有挂环。
进一步地,所述移动杆的端头与所述尼龙绳固定连接,且所述移动杆上、在临近移动杆的端头处设有一凹部;所述凹部卡设在缝路中,且凹部的尺寸与缝路的尺寸相配合。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该优化改进型晾衣杆采用拉动拉珠的方式使移动杆进行上下移动,方便人们晾衣,在没有衣叉的情况下也可以把衣服晾上,非常适合力气小或者身高不够的未成年人以及女性使用。且将转杆、尼龙绳、制头和拉珠等结构布置在一呈“冂”字形的钢管内,并在两竖段管的内侧均开设有缝路,在拉动移动杆上下移动时,通过钢管及其缝路的设置限制,确保了移动杆上下移动的稳定性,避免在拉动过程中前后左右晃动,并还可对结构部件进行一定的保护。同时,在钢管两侧配合转轴的连接结构方式,扩展了该优化改进型晾衣杆的结构功能,提高了其使用率。
附图说明
图1示意性给出了该优化改进型晾衣杆的结构示意图。
图2示意性给出了该优化改进型晾衣杆的钢管转动后的结构示意图。
图3示意性给出了该优化改进型晾衣杆的钢管内部的设置结构示意图。
图4示意性给出了该优化改进型晾衣杆的凹部的设置结构示意图。
图5示意性给出了该优化改进型晾衣杆的定位槽的分布结构示意图。
图6示意性给出了该优化改进型晾衣杆的搭杆的搭设结构示意图。
图7示意性给出了该优化改进型晾衣杆的挂环的设置结构示意图。
其中:1、架体;2、转杆;3、尼龙绳;4、制头;5、拉珠;6、移动杆;7、钢管;71、横段管;72、竖段管;8、通孔;9、缝路;10、支撑杆;11、定位槽;12、橡胶垫;13、搭杆;14、凹陷部;15、凹槽;16、磁铁片;17、架脚;18、连接件;19、挂环;20、凹部。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种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为使本申请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以下结合附图及具体实施例,对本申请作进一步地详细说明。
参见图1~图3,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优化改进型晾衣杆,该优化改进型晾衣杆包括架体1,架体1可采用为两个对向平行设置的架杆;以及通过转杆2、尼龙绳3、制头4和拉珠5配合控制拉动的移动杆6。
其中,制头4分别设置在转杆2两侧,移动杆6通过尼龙绳3与转杆2进行连接,通过拉动与其中一制头4配合设置的拉珠5,带动转杆2转动,进而实现对移动杆6的上下移动。
在此,应该说明的是,上述结构设置为常规结构,已被公开,是本领域技术人员所知晓的,类似于采用为卷帘拉珠5的形式,因此不在本申请中做赘述。
在本申请中,在架体1上安装有一呈“冂”字形的钢管7,钢管7为空心结构;令转杆2位于钢管7的横段管71内,且转杆2的横向轴心与横段管71的横向轴心相重合。
制头4安装在两竖段管72的首端一侧处,即将与转杆2两侧连接的制头4分别安装在钢管7内,并且安装在竖段管72的首端一侧处。
并且,在两个竖段管72中的其中一各竖段管72上开设有通孔8,令拉珠5从该通孔8处外穿,方便人们的拉动。
在两竖段管72的内侧均开设有缝路9,移动杆6的端头从缝路9处伸入竖段管72内,并与竖段管72内的尼龙绳3进行连接。通过拉动拉珠5,完成对移动杆6在缝路9处的上下移动,其缝路9未贯穿开通至竖段管72的下端。
参见图4,优选为移动杆6的端头与尼龙绳3固定连接,且移动杆6上、在临近移动杆6的端头处设有一凹部20,凹部20卡设在缝路9中,且凹部20的尺寸与缝路9的尺寸相配合。
同时,在钢管7上、与横段管71齐平的两端均通过转轴与架体1转动连接,转轴的横向中心与横段管71的横向中心重合,且连接方式采用轴承连接,使得钢管7整体可相对架体1进行转动。架体1上还设置有支撑机构,用于支撑限位钢管7的转动角度。
该优化改进型晾衣杆采用拉动拉珠5的方式使移动杆6进行上下移动,方便人们晾衣,在没有衣叉的情况下也可以把衣服晾上,非常适合力气小或者身高不够的未成年人以及女性使用。
且将转杆2、尼龙绳3、制头4和拉珠5等结构布置在一呈“冂”字形的钢管7内,并在两竖段管72的内侧均开设有缝路9,在拉动移动杆6上下移动时,通过钢管7及其缝路9的设置限制,确保了移动杆6上下移动的稳定性,避免在拉动过程中前后左右晃动,并还可对结构部件进行一定的保护。
同时,在钢管7两侧配合转轴的连接结构方式,扩展了该优化改进型晾衣杆的结构功能,提高了其使用率。
具体地,可将钢管7进行转动,转动至一定角度时,通过支撑机构进行支撑;此时横段管71与移动杆6的水平方向上存在间距,横段管71与移动杆6均可晾衣;且由于移动杆6的端头从缝路9处伸入竖段管72内,可实现对移动杆6的支撑,确保钢管7转动后,移动杆6晾衣的重量要求。
其中,支撑机构可采用为包括一端铰接在架体1上的支撑杆10;参见图5,将竖段管72的外侧从上至下间隔设置有定位槽11,支撑杆10的另一端可置放在定位槽11内,实现对钢管7转动角度的支撑限制。
具体地,转动钢管7,将支撑杆10的另一端容置在对应的定位槽11内。定位槽11为从上至下间隔的多个,可现实对不同转动角度的支撑限位。在支撑杆10的另一端上还包裹有橡胶垫12,避免硬性接触,同时提高摩擦力,提高支撑性能。
参见图6,为进一步扩展该晾衣架的结构功能,提高其利用率,在横段管71上还铰接有搭杆13,并令搭杆13的长度大于竖段管72的长度,使得搭杆13的活动端能够搭靠在移动杆6上。
具体地,在使用时,还可以,将搭杆13的活动端搭靠在移动杆6上,此时,位于横段管71与移动杆6之间的空间处也可以进行晾衣,可直接将衣物晾搭在搭杆13上。
在移动杆6上还设置有与搭杆13相配合的凹陷部14,对搭杆13活动端的搭放位置进行限位,避免在风的作用下,搭杆13左右移动,也避免搭杆13从移动杆6上掉落。
且为了确保在未使用搭杆13时,结构的简约;在横段管71上设置有用于容纳搭杆13的凹槽15。在未使用搭杆13时,可将搭杆13收纳在凹槽15内。优选令横段管71的直径大于移动杆6的直径,搭杆13至少为两根。
同时,为了确保搭杆13收纳及搭放的有效性,在凹陷部14和凹槽15内也均设置有磁铁片16,用于吸附搭杆13。当然,搭杆13可采用铁材质,也可采用塑料材质;但是若搭杆13选用塑料材质,则需在搭杆13的对应部位设置与磁铁片16相配合的铁片。
在架体1的下端设置有架脚17,架脚17也呈“冂”字形,确保架体1放置的稳定性。当然,架体1不仅仅限制于放置在地面的方式,也可采用配合安装在天花板上的形式。
同时,优选地,在转杆2上固定设置有呈哑铃状的连接件18,尼龙绳3缠绕在连接件18内凹部20位处,确保在通过尼龙绳3带动移动杆6上下移动时尼龙绳3缠绕的有效性。
具体地,可在连接件18的横向中心开设一通道,将连接杆套穿在转杆2上,并与转杆2进行焊接固定;同时还在连接件18的内凹处设置连接部,将尼龙绳3的一端固定绑接在该连接部上。
参见图7,当然,在实际操作中,还可在横段管71与移动杆6上均对称间隔设置有挂环19。其挂环19不仅可作为平时对挂设的衣架位置的限定,防止其堆集在一起;还可在钢管7转动后使用时,将绳子的两端分别连接在横段管71与移动杆6上的挂环19上,扩展晾一些较轻的物品,如鞋带等,提高了其利用率。
在以上描述中,对“一个实施例”、“实施例”、“一个示例”、“示例”等等的引用表明如此描述的实施例或示例可以包括特定特征、结构、特性、性质、元素或限度,但并非每个实施例或示例都必然包括特定特征、结构、特性、性质、元素或限度。另外,重复使用短语“根据本申请的一个实施例”虽然有可能是指代相同实施例,但并非必然指代相同的实施例。
对所公开的实施例的上述说明,是本领域专业技术人员能够实现或使用本实用新型。对这些实施例的多种修改对本领域的专业技术人员来说将使显而易见的,本文所定义的一般原理可以在不脱离实用新型的精神或范围的情况下,在其他实施例中实现。因此,本实用新型将不会被限制与本文所示的这些实施例,而是要符合与本文所公开的原理和新颖性特点相一致的最宽的范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