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适用于装配式桥梁灌浆套筒的定位装置

技术领域

[0001] 本实用新型涉及机械建筑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适用于装配式桥梁灌浆套筒的定位装置。

背景技术

[0002] 在装配式建筑中,由于灌浆套筒连接技术成熟、性能可靠、施工方便,受到了越来 越多的应用。在装配中,需要确保钢筋件插入在套筒内的同心度,如此才能保证良好的连接强度,准确完成钢筋件的装配,以提高构件的质量;同时,对每根钢筋件的插入深度也有一定的要求。目前大多为工人经验判断,不能够精确把握钢筋件的安装精度和同心度。

实用新型内容

[0003]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适用于装配式桥梁灌浆套筒的定位装置,以解决上述提到的问题。

[0004]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适用于装配式桥梁灌浆套筒的定位装置,其包括套筒、设置在套筒一侧的灌浆口和排浆口,以及用于穿插在套筒内的钢筋件;其特征在于:套筒的端口可拆卸安装有一定位部,通过定位部对钢筋件进行中心穿插定位;定位部包括安装筒以及对称开设在安装筒上的至少两组定位孔,且每组定位孔上、下间隔分布,定位孔中穿插有螺杆。

[0005] 进一步地,多组螺杆中、用以抵触钢筋件的螺杆端部设置有滚珠,螺杆通过滚珠与钢筋件进行滚动接触。

[0006] 进一步地,螺杆的端部设置有一弧形件,弧形件的连接端通过轴承与螺杆进行连接,滚珠设置在用以抵触钢筋件的弧形件上。

[0007] 进一步地,用以抵触钢筋件的螺杆至少为两组。

[0008] 进一步地,螺杆的自由端设置有用于旋转螺杆的把手。

[0009] 进一步地,螺杆包括杆体和设置在杆体上的螺纹部,杆体上设置有刻度线,螺纹部设置为透明状。

[0010] 进一步地,每组定位孔包含的定位孔个数为四个,且四个定位孔对称等间隔分布。

[0011]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该适用于装配式桥梁灌浆套筒的定位装置通过对定位部的设置及其结构的有效设计,使得在钢筋件的穿插中,始终保持钢筋件的中心与安装筒的中心、套筒的中心重合,实现三心合一的效果,具有高安装精度和同心度。

附图说明

[0012] 图1为适用于装配式桥梁灌浆套筒的定位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0013] 图2为适用于装配式桥梁灌浆套筒的定位装置的安装筒的结构示意图。

[0014] 图3为适用于装配式桥梁灌浆套筒的定位装置的每组螺杆的分布设置结构示意图。

[0015] 图4为适用于装配式桥梁灌浆套筒的定位装置的滚珠的设置结构示意图。

[0016] 图5为适用于装配式桥梁灌浆套筒的定位装置的螺杆的结构示意图。

[0017] 其中:1、套筒;2、灌浆口;3、排浆口;4、钢筋件;5、定位部;51、安装筒;52、定位孔;6、螺杆;61、杆体;62、螺纹部;7、滚珠;71、槽体;8、弧形件;9、刻度线。

具体实施方式

[0018]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种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0019] 为使本申请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以下结合附图及具体实施例,对本申请作进一步地详细说明。且为了简单起见,以下内容省略了该技术领域技术人员所知晓的技术常识。

[0020] 如图1~图3所示,该适用于装配式桥梁灌浆套筒的定位装置包括套筒1、设置在套筒1一侧的灌浆口2和排浆口3,以及用于穿插在套筒1内的钢筋件4。

[0021] 在钢筋件4插入套筒1后,将专用灌浆料灌入套筒1,灌浆料硬化后与钢筋件4横肋和套筒1内壁形成紧密啮合,并在钢筋件4和套筒1之间有效传力。

[0022] 在本申请中,为确保钢筋件4的中心定位安装,减小误差偏差,提高钢筋件4安装的安装精度与同心度,提高整体构件质量;在套筒1的端口可拆卸安装有一定位部5,通过定位部5对钢筋件4进行中心穿插定位,使穿插中,钢筋件4的中心与套筒1的轴向中心高效重合。

[0023] 具体地,该适用于装配式桥梁灌浆套筒的定位装置的定位部5包括安装筒51以及对称开设在安装筒51上的至少两组定位孔52,且每组定位孔52上、下间隔分布;在定位孔52中穿插有螺杆6,通过螺钉进行抵触定位。

[0024] 可优选地,令每组定位孔52包含的定位孔52个数为四个,且四个定位孔52对称等间隔分布。

[0025] 其中,至少一组定位孔52中穿插的螺钉用于固定在套筒1处,同时,还有至少一组定位孔52中穿插的螺钉用于定位钢筋件4,使钢筋件4的轴向中心始终与套筒1的轴向中心相重合。

[0026] 在预装时,可将安装筒51套在套筒1上,令安装筒51的一部分套在套筒1上,而安装筒51的另一部分露出于安装筒51的外部;即令多组定位孔52中的至少一组定位孔52位于套筒1的筒壁外侧,且多组定位孔52中的至少一组定位孔52还位于套筒1端部延长线的外侧。

[0027] 接着,将螺钉穿插在定位孔52中,使得至少一组螺钉的端部与套筒1外壁能够牢牢地抵触接触,进而将安装筒51固定在套筒1上。同时,还有至少一组螺钉的端部与钢筋件4接触,可调节与钢筋件4接触的螺钉,避免螺钉与钢筋件4紧抵,影响钢筋件4的移动。

[0028] 且由于每组定位孔52均对称开设在安装筒51上,在将安装筒51安装在套筒1上时,可令与套筒1紧紧抵触的各方向上的螺钉旋入深度相同,进而使得安装筒51的中心与套筒1的中心重合。

[0029] 在插入钢筋件4时,令与钢筋件4轻微接触的各方向上的螺钉旋入深度相同,进而对钢筋件4的插入中心位进行定位,使得钢筋件4的中心始终与安装筒51的中心、套筒1的中心重合,实现三心合一的效果,具有高安装精度和同心度。

[0030] 同时,为了确保钢筋件4中心插入的有效,令多组螺杆6中、用以抵触钢筋件4的螺杆6端部设置有滚珠7,螺杆6通过滚珠7与钢筋件4进行滚动接触,既对钢筋件4进行了插入定位,又确保了钢筋件4插入移动的有效,减小磨损。

[0031] 为提高固定和定位的效果,在螺杆6的端部设置有一弧形件8,增大接触面积。并令弧形件8的连接端通过轴承与螺杆6进行连接,使得在旋转螺杆6,调节螺钉的旋入深度时,弧形件8不随着螺杆6进行转动,能够有效地定位和固定。

[0032] 同时,令滚珠7设置在用以抵触钢筋件4的弧形件8上,提高滚动接触效率,提高定位效果。具体地,参见图4,可在弧形件8上挖设槽体71,将滚珠7置于槽体71内,同时令槽体71的深度大于滚珠7的半径并小于滚珠7的直径,使得滚珠7的一小部分突出于槽体71并与滚珠7接触;且槽体71的开口端的挡件避免滚珠7从槽体71中脱落。

[0033] 为确保钢筋件4的直线插入,令用以抵触钢筋件4的螺杆6至少为两组,并且其各螺钉的旋入深度均相同。

[0034] 参见图5,为了便于观察调节螺杆6旋入的深度,在螺杆6的自由端设置有把手,用于旋转螺杆6,便于旋转,提高使用效果。并且令螺杆6包括杆体61和设置在杆体61上的螺纹部62,在杆体61上设置有刻度线9。

[0035] 同时,令螺纹部62设置为透明状,在旋转螺杆6时,既便于观察刻度线9,调节各螺杆6旋入的深度,使得每组中各螺杆6旋入的深度相同;又对刻度线9进行了一定的保护,避免长时间使用后的,对刻度线9的磨损,不便观察。

[0036] 在以上描述中,对“一个实施例”、“实施例”、“一个示例”、“示例”等等的引用表明如此描述的实施例或示例可以包括特定特征、结构、特性、性质、元素或限度,但并非每个实施例或示例都必然包括特定特征、结构、特性、性质、元素或限度。另外,重复使用短语“根据本申请的一个实施例”虽然有可能是指代相同实施例,但并非必然指代相同的实施例。

[0037] 对所公开的实施例的上述说明,是本领域专业技术人员能够实现或使用本实用新型。对这些实施例的多种修改对本领域的专业技术人员来说将使显而易见的,本文所定义的一般原理可以在不脱离实用新型的精神或范围的情况下,在其他实施例中实现。因此,本实用新型将不会被限制与本文所示的这些实施例,而是要符合与本文所公开的原理和新颖性特点相一致的最宽的范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