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一种根癌农杆菌介导的草莓高效稳定的遗传转化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草莓无菌苗的预培养:取草莓无菌苗,获得其叶盘或剪成小块,置于M1培养基中进行暗培养,获得预培养叶片;

农杆菌活化:取根癌农杆菌阳性单克隆于含抗生素的YEB液体培养基中,黑暗条件下振荡培养,获得菌液;取获得的菌液离心收菌,获得菌体沉淀;将获得的菌体沉淀重悬于M2培养基中,振荡培养,获得用于侵染的菌液;

侵染:将获得的所述预培养叶片置于所述用于侵染的菌液中,进行侵染处理;

共培养:吸干经侵染处理后的叶片表面的菌液,置于M3培养基中,进行暗培养;

延迟筛选:用M4洗涤液洗涤经共培养结束后的叶片,并吸干其表面的菌液,再接种于M5培养基上,进行暗培养;

筛选:将延迟筛选结束后的叶片转移至M6培养基中,光照和黑暗交替培养,培养结束后,切除坏死组织,将愈伤组织部分转接于M7培养基中,再光照和黑暗交替培养,直到分化出不定芽;

生根:待芽长长后,将其切下转移至M8培养基中再培养,得到完整植株;

所述M3培养基的成分包括MS无机盐、B5维生素、3%蔗糖、0.25%植物凝胶、2~3mg/L激素、100μmol/L乙酰丁香酮及50~100μmol/L的а-硫辛酸,且其PH值为5.5;

所述M5培养基的成分包括MS、B5维生素、3%蔗糖、0.25%植物凝胶、2~3mg/L激素、480~500mg/L抗生素及50~100μmol/L井冈霉素A,且其PH值为5.8。

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根癌农杆菌介导的草莓高效稳定的遗传转化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癌农杆菌为LBA4404农杆菌或GV3101农杆菌。

3. 根据权利要求1或2任一项所述的根癌农杆菌介导的草莓高效稳定的遗传转化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M1培养基的成分包括MS、B5维生素、3%蔗糖、0.25%植物凝胶和2~3mg/L激素;且其PH值为5.8。

4. 根据权利要求1或2任一项所述的根癌农杆菌介导的草莓高效稳定的遗传转化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M2培养基的成分包括MS、B5维生素、2%蔗糖及100μmol/L的乙酰丁香酮,且其PH值为5.5。

5. 根据权利要求1或2任一项所述的根癌农杆菌介导的草莓高效稳定的遗传转化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M4洗涤液的成分包括MS、B5维生素、3%蔗糖及480~500mg/L抗生素,且其PH值为5.8。

6. 根据权利要求1或2任一项所述的根癌农杆菌介导的草莓高效稳定的遗传转化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M6、M7培养基的成分均包括MS、B5维生素、3%蔗糖、0.25%植物凝胶、2~3mg/L激素及抗生素,且M6、M7培养基的PH值均为5.8;其中所述M6中,所加入的抗生素的浓度为500~510mg/L,所述M7中,所加入的抗生素的浓度为510~535mg/L。

7. 根据权利要求1或2任一项所述的根癌农杆菌介导的草莓高效稳定的遗传转化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M8培养基的成分包括MS、0.5~0.8mg/L激素和0.5~7mg/L抗生素,其PH为5.8。

8. 根据权利要求1或2任一项所述的根癌农杆菌介导的草莓高效稳定的遗传转化方法,其特征在于,在延迟筛选培养中,接种于M5培养基上进行培养的条件是22℃条件下暗培养6天;在筛选培养中,所述光照和黑暗交替培养具体为16小时的光照培养和8小时的黑暗培养交替培养15~20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