尊敬的国家知识产权局:
申请人收到了国家知识产权局对申请号为201711137197.3发出的第二次审查意见通知书。申请人首先感谢审查员对完善本专利申请所作的辛勤劳动,申请人仔细阅读了审查意见通知书正文,按通知书的要求进行了修改,申请人提出以下意见,希望和审查员商榷:
一、修改说明:
1、将权利要求2中的附技术特征加入到权利要求1中,形成新的权利要求1。
2、删除权利要求2,并相应的修改其他权利要求的编号和引用关系。
以上修改没有超出原权利要求书和说明书的范围。详见修改后的权利要求书。
二、关于修改后的权利要求1的创造性
修改后的权利要求1与对比文件4的区别在于:
本申请设置有水循环模式和隔板与对比文件4(CN205865654U)不同,本发明的养殖池中设置隔板主要是为了在一个长方形池子中形成环流,还要保证水流有一定的速度,隔板只能设计成两端不靠壁的模式,对比文件4的作用是:对比文件4仅仅给出了包括增氧系统,所述的增氧系统包括相连接的鼓风机和气提式推水装置,但是其与其他部件之间的连接关系和位置关系并未做详细说明,其技术方案是不清楚的,对比文件4也未设置隔板,无法达到水流需要的“行程”。
对比文件1中的养殖池设置隔板主要是为了让从水平潜流人工湿进入养殖池的水能充分在养殖池内流动利用后再回到水平潜流人工湿地。所以对比文件1在养殖池中设置了数道隔板,并且隔板的一端必须靠墙,尽量延长从水平潜流人工湿地进入养殖池的“新鲜”水能在养殖池中充份流动后再排出。本发明在一个池中只能设置1道隔板,如果设计成对比文件1中那样的形状,水流的“行程”过长,形成不较快的水流,就达不到本发明改良肉质的目的。
针对审查意见里指出的:本领域技术人员将隔板调整为两端均与池体侧壁不接触用于对比文件4以完善养殖池循环流养殖功能是力所能及的。申请人持有不同意见。如果真是本领域技术人员力所能及的,那么应该大部分的循环流养殖池均应该将隔板设计成两端不靠壁的模式,然而实际情况是,对比文件1和对比文件2均未这么设置。
而本发明使用的隔板是两端不与池壁相联的,表面上看只是与池壁联接方式的区别,但在使用效果有上有很大的差异:首先,能量利用效率差别很大。如果采用对比文件1的隔板设置模式,水流需在池中进行180度的多次变向,能量消耗是相当高的;而用本发明的单隔板、两端通透的模式,当气提推水装置推水的同时也在吸水,减少能量浪费。其次,推水效果差别较大。采用对比文件1的模式,水从养殖池的一端抽进来,经过多次拐弯后从另一端流出,很容易形成水流不均的情况,水流都在上层水面,水下越深的地方水流动性越差(对比文件4并没有对自己的气提推水设备原理进行描述,甚至在附图中都没有明确标出位置);本发明的气提推水设备是根据养殖池的实际大小,设计一整排PVC管制成的气提推水设备,整个水面同时推进,水流均匀度更高。气提推水设备上端推水、下端吸水,可以做到整个水体水流较为均匀,使养殖池中绝大多数鱼能“溯流”游动,进行“健身”。第三,增氧效果不同。对比文件1在养殖池中设置数道隔板,虽然可以充分增加水流行程距离,增加养殖水体,但是这种养殖池内部是不能设置气石增氧,否则水流就会因为气石增气而变成上下对流而不是平流,起不到促使用养殖鱼溯流游动的作用。在这种情况下,水流行程越长,鱼池后端水的溶氧越低,甚至有可能造成水体缺氧。而本发明的单隔板,双通透的模式,水流快且水流均匀,可以保证养殖池内溶氧充足,即安全又利用养殖鱼健康。显然,本发明与对比文件1虽然同样是使用隔板,但由于隔板设置方式不同,本发明与对比文件1相比,在能量利用、推水效果以及增氧效果等技术效果上具有显著的进步。
针对审查意见中指出的:比文件2与对比文件3的配方中均含有鱼粉、 豆柏、矿物质、多维、氯化胆碱等多种相同物质,为了实现优化大黄鱼的肌肉品质的目的,鱼粉选择优质鱼粉、豆柏选择去皮豆柏、酵母膏选择啤酒酵母、面粉选择优质面粉,这些都是本领域的常规选择,省去玉米精蛋白等之后它们的功效相应消失,而各组分的配比可以根据大黄鱼的生长需要通过有限试验在常用范围内选择确定。
申请人认为:本申请在特定的配方下,蛋白含量可达到20.21%,脂肪含量相比于普通饲养的降低了(4.8-3.2)/4.8=33%(表1),对比文件2和3均没有达到这一技术效果,对比文件2为了适应11-150g不同阶段大黄鱼的生长需要,鱼粉含量低于49%主要是为了控制成本。对比文件2是针对150克以上大黄鱼的营养需求,追求用尽量低的成本养出更多的鱼。本发明的饲料配方为了满足养殖高品质大黄鱼而设计,针对循环流水养殖池中“运动”量较大且需要改良肉质的特点,增加蛋白质和赖氨酸含量,配合适当的能量源和其它营养元素,在满足大黄鱼能量需求的基础上增加肌肉蛋白质含量和蛋白质中呈味氨基酸含量,提高养殖的鲜味,具有创造性。
对比文件1的目的不在于改良肉质,对比文件4是以养殖池系统“瘦身”的手段来提高肉质,从对比文件4及其他现有的“瘦身”技术的描述可以看出,对比文件4基本是采用不喂食的方法来加快实现“瘦身”的目的。而采用不喂食的方法改良肉质有几个缺点:1.体重减轻。养殖鱼因为长期不喂食体重会减轻,虽然品质提高了增加了售价,扣除损耗和重量减轻,也大大影响了养殖效益。2.养殖效果不稳定。养殖鱼在运动和饥饿的情况下,除了脂肪外肌肉也会作为能量源而被消耗,如果肌肉和脂肪消耗比例没有在适当范围内,还会影响肉质改良效果。就如对比文件4背景技术所述,“……目前瘦身养殖方式仍存在问题……(2)……瘦身养殖时间过长,又会导致鱼肉质变差”。本发明的饲料配方为了优化大黄鱼的肌肉品质,因而采用了成本较高的高蛋白(鱼粉含量高达53-58%),优质脂肪源的饲料配方,目的是缩短高品质大黄鱼的培育时间。采用本发明的饲料配方进行养殖,改良肉质期间养殖鱼体重仍能增加,肌肉品质又能得到改善。由于营养条件良好,病害和机械损伤造成的损耗也少,经济效益要明显高于对比文件4所述的“瘦身”养殖法。因此本发明的饲料配方从组成上和功能上与对比文件2-3有明显的差别,并具有显著的技术效果,本发明与对比文件2-3相比,具有创造性。
上述区别技术特征也不是本领域的公知常识,因此,修改后的权利要求1相对于对比文件1-4以及公知常识具有突出的实质性特点和显著的进步,因而具有创造性。
三、关于修改后权利要求2-4的创造性
权利要求2-4作为权利要求1的从属权利要求,在修改后的权利要求1具有创造性的前提下,权利要求2-4也必然具有创造性。
综上所述,本申请文件公开的技术方案具有突出的实质性特点和显著的进步,因而具有创造性。如有问题,望及时联系申请人或代理人,给予再次答复的机会,联系电话:17748496989。
请审查员继续审查。
致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