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24kV高压穿墙套管

技术领域

[0001]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气设备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24kV高压穿墙套管。

背景技术

压穿墙套管是连接柜体之间,保证母排导电安全通过,普通的24kV穿墙套管其电场分布集中在套管法兰与柜体安装表面处,在运行过程中有放电声音,磁场强度分布不均,绝缘性和安全性均有待加强。且在高量使用时,还会存在发热严重影响母排载流量和整体元件的工作性能的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24kV高压穿墙套管,以解决上述提到的问题。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24kV高压穿墙套管包括管体和位于管体内的母排进出孔,在管体的管腔中部设置有母排固定方孔;母排进出孔处穿插有一屏蔽线,屏蔽线与母排进行连接;管体设置为椭圆形,并在管体内并行设置有内屏蔽罩和外屏蔽罩,内屏蔽罩与母排相连接;在管体的外壁上设置有伞裙,且在管体的管壁内设置有散热结构。

进一步地,管体的中部设置有套管法兰,套管通过套管法兰与柜体进行安装,外屏蔽罩与套管法兰的法兰安装嵌件进行连接。

进一步地,屏蔽线与管体相平行的位于母排进出孔内,且屏蔽线与母排的中心连接处相接。

进一步地,临近管体中部的伞裙与管体中部外壁之间的凹处的深度D1大于相邻两个伞裙之间的凹处的深度D2

进一步地,管体与伞裙一体成型,且均有环氧树脂制成。

进一步地,内屏蔽罩通过内屏蔽罩嵌件安装在管体上,内屏蔽罩嵌件为对称设置的两个。

进一步地,用于与外屏蔽罩相连接的法兰安装嵌件为四个,且均匀间隔布置在四个转角处。

进一步地,散热结构包括设置在管体管壁内的腔道,腔道沿着管体的长度方向进行布置,并在腔道内填充有冷却物。

进一步地,设置在管体中部位置处的腔道布置在内屏蔽罩与外屏蔽罩之间。

进一步地,腔道上间隔连通有分腔体,分腔体位于伞裙内壁中。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该24kV高压穿墙套管通过对其结构的改进设计,使绝缘最薄弱的位置大大加强,提高了孔内的屏蔽效果,减小了电晕现象。并且改善了电场分布,解决了套管集中在某一处放电的问题,解决了在运行过程中有放电现象,出线放电声音的问题。同时,消除了套管与母排之间空气放电,绝缘性能和安全性能均较高,还避免了高量使用时,发热严重影响母排载流量和整体元件的工作性能的问题。

附图说明

1示意性地给出了24kV高压穿墙套管结构示意图。

2示意性地给出了24kV高压穿墙套管的侧视结构示意图。

3示意性地给出了24kV高压穿墙套管的腔道的安装结构示意图。

4示意性地给出了24kV高压穿墙套管的分腔体的设置结构示意图。

5示意性地给出了24kV高压穿墙套管的伞裙的设置结构示意图。

其中:1管体;11、内屏蔽罩;111、内屏蔽罩嵌件;12、外屏蔽罩;2、母排进出孔;3、母排固定方孔;4、屏蔽线;5、伞裙;6、散热结构;61、腔道;7、套管法兰;71、安装嵌件;8、分腔体;81、进口;82、出口。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实施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更加详细的描述。在附图中,自始至终相同或类似的标号表示相同或类似的元件或具有相同或类似功能的元件。

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下面通过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旨在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而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进行详细说明。

如图1和图2所示,该24kV高压穿墙套管包括管体1和位于管体1内的母排进出孔2,在管体1的管腔中部设置有母排固定方孔3,在实际操作中,通过管体1以达到母排的安全通过,并对母排起到定位作用。

在本申请中,在母排进出孔2处穿插有一屏蔽线4,屏蔽线4与母排进行连接;且优选屏蔽线4与管体1相平行的位于母排进出孔2内,同时,屏蔽线4与母排的中心连接处相接。

其通过在母排进出孔2处平行穿插一屏蔽线4,并与母排相接,以提高孔内的屏蔽效果,减小电晕现象,提高套管的使用寿命。且采用屏蔽线4与母排的中心连接处相接,形成高位屏蔽,减小对柜体金属面板的放电现象,提高使用的安全性能。

同时,将管体1设置为椭圆形,可减小安装空间,紧凑结构;并且,通过该管体1椭圆的结构设计,配合母排固定方孔3,还可使得绝缘最薄弱的位置大大加强。

并在管体1内并行设置有内屏蔽罩11和外屏蔽罩12,内屏蔽罩11与母排相连接;其通过内屏蔽罩11和外屏蔽罩12的设计,改善了电场分布,解决套管集中在某一处放电的现象;同时,内罩与母排直接连接后,消除了套管与母排之间空气放电。

具体地,内屏蔽罩11通过内屏蔽罩嵌件111安装在管体1上,并且,令内屏蔽罩嵌件111为对称设置的两个,在确保内屏蔽罩11的牢固安装的基础上,尽可能的减小嵌件安装空间。

并且,令用于与外屏蔽罩12相连接的法兰安装嵌件71为四个,且均匀间隔布置在四个转角处,确保外屏蔽罩12与套环法兰连接的牢固性能。

24kV高压穿墙套管的管体1的中部设置有套管法兰7,套管通过套管法兰7与柜体进行安装;在本申请中,令外屏蔽罩12与套管法兰7的法兰安装嵌件71进行连接,紧凑结构设计。并且,外屏蔽罩12与套管法兰7的法兰安装嵌件71进行连接后,还可接地,外屏蔽圈。

在管体1的外壁上设置有伞裙5,提高安装效果和爬电间距。在具体实施中,可优选管体1与伞裙5一体成型,且均有环氧树脂制成;其一体成型,结构强度高,便于加工制造,批量生产,同时绝缘性能和安全性能较高。

当然,参见图5,在伞裙5与管体1的实际一体成型中,令临近管体1中部的伞裙5与管体1中部外壁之间的凹处的深度D1大于相邻两个伞裙5之间的凹处的深度D2

此结构设计是基于安装结构以及绝缘性和安全性考虑,由于管体1的中部安装套管法兰7,且在套管中部处的电场强度较高;令临近管体1中部的伞裙5与管体1中部外壁之间的凹处的深度D1大于相邻两个伞裙5之间的凹处的深度D2,以提高绝缘和安装厚度。

并且在管体1的管壁内还设置有散热结构6,通过散热结构6提高散热性能,避免高量使用时,发热严重影响母排载流量和整体元件的工作性能的问题。

具体地,如图3和图4所示,可令散热结构6包括设置在管体1管壁内的腔道61,腔道61沿着管体1的长度方向进行布置,并在腔道61内填充有冷却物,在一定程度上,降低套管的工作温度,提高其工作性能。

其中,冷却物可采用绝缘冷却液的方式,既提高冷却散热效率,又确保了套管的绝缘性能。

当然,腔道61穿过管体1中部位置时,令设置在管体1中部位置处的腔道61布置在内屏蔽罩11与外屏蔽罩12之间,确保结构设计和屏蔽效率。

同时,为进一步提高散热效果,提高使用效率;还可在腔道61上间隔连通有分腔体8,分腔体8位于伞裙5内壁中;当然,采用伞裙5与管体1一体成型的方式,不仅可提高结构强度,便于批量生产,还为该分腔体8的设计提供了结构基础。

当然,还可在相临两个伞裙5之间设置冷却物的进口81和冷却物的出口82,用于填充、更换或循环使用。且冷却物的进口81和冷却物的出口82设置在相临两个伞裙5之间,可减小对使用结构的影响。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纵向”、“横向”、“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保护范围的限制。

最后需要指出的是: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实用新型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精神和范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