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临床护理可调式肢体支架
技术领域
[0001] 本实用新型涉及肢体支架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临床护理可调式肢体支架。
背景技术
[0002] 骨折外固定架的作用实际上是起支撑和固定作用,部分患者在骨折之后,由于身体原因或者由于骨折处皮肤软组织以及开放性污染的程度原因,没有办法立刻手术治疗,也没有办法行内固定物治疗,所以就只能使用外固定支架治疗,外固定支架由于不跨过骨折的断端,远离骨折部分,所以对于组织的安全相对更好,不会因为断端产生污染而导致骨折后感染,甚至可以避免骨髓炎形成。所以骨折外固定架在骨折的治疗中非常重要,但是现有的肢体支架在使用的过程中依旧存在一定的问题和缺陷,具体问题如下所述:
1、现有的肢体支架,患者在使用的过程中接触环顶端与患者腿部的贴合度不够,并且装置无法缓解接触环由于倾斜而产生的压力;
2、现有的可调式肢体支架,装置不方便将该装置安装在护理床的两侧,降低了装置安装的安装效率;
3、现有的可调式肢体支架,装置无法便捷的调整支撑架整体的高度,削弱了装置使用过程中的灵活性。
实用新型内容
[0003]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临床护理可调式肢体支架,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患者在使用的过程中接触环顶端与患者腿部的贴合度不够,并且装置无法缓解接触环由于倾斜而产生的压力,装置不方便将该装置安装在护理床的两侧,降低了装置安装的安装效率等问题。
[0004]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临床护理可调式肢体支架,包括安装环、挂钩、卡块、旋转杆和支撑杆,所述安装环两侧的中间位置设置有挂钩,安装环顶端的中间位置设置有卡块,卡块内侧的中间位置旋转设置有旋转杆,且旋转杆顶端的中间位置设置有支撑杆,所述支撑杆的顶端贯穿设置有第一旋转轴,且第一旋转轴的顶端转动设置有支撑架,支撑架两端皆设置有第二旋转轴,且第二旋转轴的一侧转动设置有拨动杆,所述拨动杆的顶端设置有限位块。
[0005] 优选的,所述安装环两侧的顶端和底端皆设置有安装横架,且安装横架的内侧可拆卸设置有限位钩,将限位钩横向的插入在安装横架的内侧进行装置的初步组装。
[0006] 优选的,所述安装环内侧的两端皆设置有连接槽,连接槽的内侧可拆卸设置有突出杆,且突出杆内部的一侧与卡块的外侧壁连接,逆时针旋转卡块,使得卡块卡在安装环的内侧,同时卡块为重中空结构,通过旋转旋转杆,可以调整支撑架整体的高度。
[0007] 优选的,所述挂钩顶部的一段设置有限位杆,限位杆底部的一端连接有连接弹簧,且连接弹簧的底端与挂钩的顶端连接。
[0008] 优选的,所述支撑架顶端的中间位置设置有支撑环,且支撑环的两端皆设置有内旋转轴。
[0009] 优选的,所述支撑环顶部的两端皆设置有微型旋转轴,微型旋转轴的顶端转动设置有微型连接杆,且微型连接杆的顶端设置有接触环,利用接触环底部两端设置的微型连接杆与微型旋转轴相互配合改变接触环的倾斜角度,在接触环倾斜角度改变的时候增强了接触环的贴合度,其中支撑环设置为三截,利用内旋转轴调整两端支撑环的角度,从而缓解接触环倾斜角度产生带来的压力。
[0010] 优选的,所述安装横架两侧的中间位置纵向贯穿设置有第一连接杆,且第一连接杆顶端的中心位置旋转设置有旋转手柄,插入完成后纵向旋转第一连接杆,使得限位钩限定在安装横架的内侧。
[0011] 优选的,所述安装横架设置有两个,安装横架和安装横架内侧的限位钩皆呈中心线对称结构。
[0012]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该种临床护理可调式肢体支架,通过在支撑架顶端的中间位置设置有支撑环,且支撑环的两端皆设置有内旋转轴,所述支撑环顶部的两端皆设置有微型旋转轴,微型旋转轴的顶端转动设置有微型连接杆,且微型连接杆的顶端设置有接触环,装置在使用的过程中,利用接触环底部两端设置的微型连接杆与微型旋转轴相互配合改变接触环的倾斜角度,在接触环倾斜角度改变的时候增强了接触环的贴合度,其中支撑环设置为三截,利用内旋转轴调整两端支撑环的角度,从而缓解接触环倾斜角度产生带来的压力;
(2)该种临床护理可调式肢体支架,通过在安装环两侧的顶端和底端皆设置有安装横架,且安装横架的内侧可拆卸设置有限位钩,安装横架两侧的中间位置纵向贯穿设置有第一连接杆,且第一连接杆顶端的中心位置旋转设置有旋转手柄,装置在使用的过程中将限位钩横向的插入在安装横架的内侧,插入完成后纵向旋转第一连接杆,使得限位钩限定在安装横架的内侧,完成卡块与安装环的固定,可以方便将该装置安装在护理床的两侧,为装置的安装提高了效率;
(3)该种临床护理可调式肢体支架,通过在安装环内侧的两端皆设置有连接槽,连接槽的内侧可拆卸设置有突出杆,且突出杆内部的一侧与卡块的外侧壁连接,装置在使用的时候通过逆时针旋转卡块,使得卡块卡在安装环的内侧,同时卡块为重中空结构,通过旋转旋转杆,可以调整支撑架整体的高度,增强装置使用过程中的灵活性。
附图说明
[0013]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临床护理可调式肢体支架的正视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临床护理可调式肢体支架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临床护理可调式肢体支架的图1中A处放大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临床护理可调式肢体支架的图2中B处放大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临床护理可调式肢体支架的卡块俯视结构示意图。
[0014] 图中:1、安装环;101、连接槽;2、挂钩;3、卡块;301、突出杆;4、旋转杆;5、支撑杆;501、第一旋转轴;502、支撑架;503、第二旋转轴;504、拨动杆;6、接触环;7、支撑环;701、微型旋转轴;702、微型连接杆;703、内旋转轴;8、限位块;9、连接弹簧;901、限位杆;10、安装横架;1001、限位钩;11、第一连接杆;1101、旋转手柄。
具体实施方式
[0015]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0016] 请参阅图1-5,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实施例:一种临床护理可调式肢体支架,包括安装环1、挂钩2、卡块3、旋转杆4和支撑杆5,安装环1两侧的中间位置设置有挂钩2,挂钩2顶部的一段设置有限位杆901,限位杆901底部的一端连接有连接弹簧9,且连接弹簧9的底端与挂钩2的顶端连接;
安装环1顶端的中间位置设置有卡块3,安装环1内侧的两端皆设置有连接槽101,连接槽101的内侧可拆卸设置有突出杆301,且突出杆301内部的一侧与卡块3的外侧壁连接,安装环1两侧的顶端和底端皆设置有安装横架10,且安装横架10的内侧可拆卸设置有限位钩1001,安装横架10两侧的中间位置纵向贯穿设置有第一连接杆11,且第一连接杆11顶端的中心位置旋转设置有旋转手柄1101,安装横架10设置有两个,安装横架10和安装横架10内侧的限位钩1001皆呈中心线对称结构,将限位钩1001横向的插入在安装横架10的内侧,插入完成后纵向旋转第一连接杆11,使得限位钩1001限定在安装横架10的内侧,完成卡块3与安装环1的固定;
卡块3内侧的中间位置旋转设置有旋转杆4,且旋转杆4顶端的中间位置设置有支撑杆5,支撑杆5的顶端贯穿设置有第一旋转轴501,且第一旋转轴501的顶端转动设置有支撑架502,支撑架502两端皆设置有第二旋转轴503,且第二旋转轴503的一侧转动设置有拨动杆504,拨动杆504的顶端设置有限位块8,通过逆时针旋转卡块3,使得卡块3卡在安装环1的内侧,同时卡块3为重中空结构,通过旋转旋转杆4,可以调整支撑架502整体的高度;
支撑架502顶端的中间位置设置有支撑环7,且支撑环7的两端皆设置有内旋转轴703,支撑环7顶部的两端皆设置有微型旋转轴701,微型旋转轴701的顶端转动设置有微型连接杆702,且微型连接杆702的顶端设置有接触环6,利用接触环6底部两端设置的微型连接杆702与微型旋转轴701相互配合改变接触环6的倾斜角度,在接触环6倾斜角度改变的时候增强了接触环6的贴合度,其中支撑环7设置为三截,利用内旋转轴703调整两端支撑环7的角度,从而缓解接触环6倾斜角度产生带来的压力。
[0017] 工作原理:装置在使用的时候,首先对装置进行组装,将限位钩1001横向的插入在安装横架10的内侧,插入完成后纵向旋转第一连接杆11,使得限位钩1001限定在安装横架10的内侧,完成卡块3与安装环1的固定,完成装置的组装,通过逆时针旋转卡块3,使得卡块3卡在安装环1的内侧,同时卡块3为重中空结构,通过旋转旋转杆4,可以调整支撑架502整体的高度,调整完毕之后让患者将腿部放置在接触环6的顶端,再利用接触环6底部两端设置的微型连接杆702与微型旋转轴701相互配合改变接触环6的倾斜角度,在接触环6倾斜角度改变的时候增强了接触环6的贴合度,其中支撑环7设置为三截,利用内旋转轴703调整两端支撑环7的角度,从而缓解接触环6倾斜角度产生带来的压力。
[0018] 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显然本实用新型不限于上述示范性实施例的细节,而且在不背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或基本特征的情况下,能够以其他的具体形式实现本实用新型。因此,无论从哪一点来看,均应将实施例看作是示范性的,而且是非限制性的,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而不是上述说明限定,因此旨在将落在权利要求的等同要件的含义和范围内的所有变化囊括在本实用新型内。不应将权利要求中的任何附图标记视为限制所涉及的权利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