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酵母菌培养用发酵罐装置
技术领域
[0001] 本实用新型涉及酵母菌发酵罐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酵母菌培养用发酵罐装置。
背景技术
[0002] 酵母是一些单细胞真菌,并非系统演化分类的单元,是子囊菌、担子菌等几科单细胞真菌的通称,一般泛指能发酵糖类的各种单细胞真菌,可用于酿造生产,有的为致病菌,是遗传工程和细胞周期研究的模式生物,酵母菌发酵需要先通氧气令酵母菌繁殖,然后再在厌氧的环境下进行发酵操作,该过程需要在发酵罐中进行。
[0003] 现今市场上的各式发酵罐装置种类也多,基本可以满足人们的使用需求,但是依然存在一定的不足之处,具体问题有以下几点。
[0004] (1)现有的此类发酵罐装置在使用时先通氧气令酵母菌繁殖,然后再在厌氧的环境下进行发酵操作,再通入氧气的过程中,外部的杂菌将进入罐体内部;
(2)现有的此类发酵罐装置在混合酵母菌时,搅拌棒多是静置于罐体内部,存在搅拌死角,导致底部的物料无法得到混合影响发酵的进行,降低了装置的生产效率;
(3)现有的此类发酵罐装置难以保证发酵罐内部的温度恒定,影响了发酵的进行以及发酵的产物。
实用新型内容
[0005]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酵母菌培养用发酵罐装置,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装置的搅拌存在有死角、外部杂菌易污染酵母菌以及发酵温度不易控制的问题。
[0006]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酵母菌培养用发酵罐装置,包括发酵罐主体、储油框、出油口、立柱和调节机构,所述发酵罐主体一侧的外壁上固定有储油框,且储油框的两侧外壁上皆安装有进油口,储油框底端的两侧皆安装有出油口,所述储油框的内部填充有导热油,所述发酵罐主体内部的一侧固定有内胆,且内胆一侧的发酵罐主体内壁上安装有电加热板,所述内胆顶端的两侧皆固定有立柱,且立柱表面的一侧滑动安装有连接板,所述发酵罐主体顶端的一侧设置有调节机构,发酵罐主体一侧的外壁上固定有吸附箱,且吸附箱底部的一侧固定有活性炭滤网,所述内胆顶部的一侧转动安装有搅拌轴,且搅拌轴表面的一侧固定有第一搅拌棒,且第一搅拌棒下方的第一搅拌棒表面固定有第二搅拌棒,所述储油框一侧的外壁上安装有控制面板,控制面板内部单片机的输出端与电加热板的输入端电性连接,通过控制面板协调装置内部的电器设备进行工作。
[0007] 优选的,所述连接板底端的中心位置处安装有驱动电机,且驱动电机的输出端通过联轴器安装有驱动转轴,驱动转轴的顶端与搅拌轴的顶端固定连接。
[0008] 优选的,所述调节机构的内部依次设置有支撑箱、限位柱、双向螺纹轴、滑动块、限位卡块、限位板、第二电机和连接柱,所述发酵罐主体顶端的一侧固定有支撑箱,且支撑箱一侧的内壁上固定有限位柱,并且限位柱一侧的支撑箱内壁上转动安装有双向螺纹轴。
[0009] 优选的,所述支撑箱一侧的外壁上安装有第二电机,第二电机的输入端通过联轴器与双向螺纹轴的一端固定连接,双向螺纹轴表面的两侧螺纹处安装有滑动块,滑动块与支撑箱的顶部滑动连接。
[0010] 优选的,所述滑动块顶端的一侧固定有限位卡块,且滑动块上方的支撑箱内部滑动安装有限位板,限位板底端的一侧固定有连接柱,连接柱的底端延伸至支撑箱的外部并与连接板的顶端固定连接。
[0011] 优选的,所述吸附箱内部的一侧安装有高效微粒滤网,且高效微粒滤网一侧的吸附箱底部安装有生物膜过滤板。
[0012] 优选的,所述吸附箱一侧的外壁上安装有通气管,通气管的一端延伸至内胆的内部,且通气管表面的一侧安装有开关阀。
[0013]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该一种酵母菌培养用发酵罐装置不仅避免外界杂菌的进入,降低酵母菌受到污染的风险,提高装置的生产效率,还促进酵母菌进行发酵,提高装置的物料产量;
(1)通过设置有通气管和开关阀,将打开发酵罐主体外壁上的入料口进行加料操作,随后闭合加料口,通过向吸附箱的内部注入外部氧气,高效微粒滤网主要用来去除0.5微米以上的微粒,拦截经过滤网的空气中所含有的微小杂质,利用生物膜过滤板和活性炭滤网对空气中的细菌、异味等进行吸附,从而使通气管通入的氧气为洁净状态,随后关闭开关阀,阻止氧气的进入,通过控制面板控制驱动电机进行工作,使其依次带动驱动转轴、搅拌轴转动,则搅拌轴带动第一搅拌棒和第二搅拌棒进行旋转,从而对内胆内部的酵母菌物料进行搅拌,避免了外界杂菌的进入,降低酵母菌受到污染的风险;
(2)通过设置有滑动块和双向螺纹轴,通过控制面板控制第二电机进行工作,使其带动双向螺纹轴旋转,则两组滑动块在双向螺纹轴的螺纹面上沿着相反方向运动,由于滑动块顶端的限位卡块卡在限位板的内部,则滑动块的水平运动可转化为限位板的上下移动,即限位板带动连接柱和连接板上下移动,且立柱可对连接板的移动起到限位的作用,即搅拌轴在内胆的内部上下滑动,从而对内胆内部的酵母菌物料充分的进行搅拌,提高装置的生产效率;
(3)通过设置有导热油和内胆,从进油口处向储油框的内部注入导热油,随后通过控制面板控制电加热板进行工作,使其将发酵罐主体和内胆处的隔层加热至合适温度,则导热油间接受热,利用导热油对发酵罐主体的外部进行包裹,使发酵罐主体的外壁均匀升温,该种加热方式可以加热到两百六十度左右,并且导热油为常压状态,十分安全,从而促进酵母菌进行发酵,提高装置的物料产量。
附图说明
[0014]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种酵母菌培养用发酵罐装置的主视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一种酵母菌培养用发酵罐装置图1中A处放大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一种酵母菌培养用发酵罐装置的第二搅拌棒俯视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一种酵母菌培养用发酵罐装置的调节机构放大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一种酵母菌培养用发酵罐装置的吸附箱主视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中:1、发酵罐主体;2、储油框;3、出油口;4、内胆;5、导热油;6、电加热板;7、进油口;8、立柱;9、连接板;10、调节机构;1001、支撑箱;1002、限位柱;1003、双向螺纹轴;1004、滑动块;1005、限位卡块;1006、限位板;1007、第二电机;1008、连接柱;11、吸附箱;12、第一搅拌棒;13、控制面板;14、第二搅拌棒;15、驱动电机;16、驱动转轴;17、搅拌轴;18、高效微粒滤网;19、生物膜过滤板;20、活性炭滤网;21、通气管;22、开关阀。
具体实施方式
[0015]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0016] 请参阅图1-5,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实施例:一种酵母菌培养用发酵罐装置,包括发酵罐主体1、储油框2、出油口3、立柱8和调节机构10,发酵罐主体1一侧的外壁上固定有储油框2,且储油框2的两侧外壁上皆安装有进油口7,储油框2底端的两侧皆安装有出油口3,储油框2的内部填充有导热油5,发酵罐主体1内部的一侧固定有内胆4,且内胆4一侧的发酵罐主体1内壁上安装有电加热板6,该电加热板6的型号可为SLK2,内胆4顶端的两侧皆固定有立柱8,且立柱8表面的一侧滑动安装有连接板9;
连接板9底端的中心位置处安装有驱动电机15,该驱动电机15的型号可为Y315M-2,且驱动电机15的输出端通过联轴器安装有驱动转轴16,驱动转轴16的顶端与搅拌轴17的顶端固定连接;
进油口7处向储油框2的内部注入导热油5,随后通过控制面板13控制电加热板6进行工作,使其将发酵罐主体1和内胆4处的隔层加热至合适温度,则导热油5间接受热,利用导热油5对发酵罐主体1的外部进行包裹,使发酵罐主体1的外壁均匀升温,该种加热方式可以加热到两百六十度左右,并且导热油5为常压状态,十分安全,从而促进酵母菌进行发酵;
通过控制面板13控制驱动电机15进行工作,使其依次带动驱动转轴16、搅拌轴17转动,则搅拌轴17带动第一搅拌棒12和第二搅拌棒14进行旋转,从而对内胆4内部的酵母菌物料进行搅拌;
发酵罐主体1顶端的一侧设置有调节机构10;
调节机构10的内部依次设置有支撑箱1001、限位柱1002、双向螺纹轴1003、滑动块1004、限位卡块1005、限位板1006、第二电机1007和连接柱1008,发酵罐主体1顶端的一侧固定有支撑箱1001,且支撑箱1001一侧的内壁上固定有限位柱1002,并且限位柱1002一侧的支撑箱1001内壁上转动安装有双向螺纹轴1003;
支撑箱1001一侧的外壁上安装有第二电机1007,该第二电机1007的型号可为Y160M1-2,第二电机1007的输入端通过联轴器与双向螺纹轴1003的一端固定连接,双向螺纹轴1003表面的两侧螺纹处安装有滑动块1004,滑动块1004与支撑箱1001的顶部滑动连接,滑动块1004顶端的一侧固定有限位卡块1005,且滑动块1004上方的支撑箱1001内部滑动安装有限位板1006,限位板1006底端的一侧固定有连接柱1008,连接柱1008的底端延伸至支撑箱1001的外部并与连接板9的顶端固定连接;
通过控制面板13控制第二电机1007进行工作,使其带动双向螺纹轴1003旋转,则两组滑动块1004在双向螺纹轴1003的螺纹面上沿着相反方向运动,由于滑动块1004顶端的限位卡块1005卡在限位板1006的内部,则滑动块1004的水平运动可转化为限位板1006的上下移动,即限位板1006带动连接柱1008和连接板9上下移动,且立柱8可对连接板9的移动起到限位的作用,即搅拌轴17在内胆4的内部上下滑动,从而对内胆4内部的酵母菌物料充分的进行搅拌,提高装置的生产效率;
发酵罐主体1一侧的外壁上固定有吸附箱11,且吸附箱11底部的一侧固定有活性炭滤网20,内胆4顶部的一侧转动安装有搅拌轴17,且搅拌轴17表面的一侧固定有第一搅拌棒12,且第一搅拌棒12下方的第一搅拌棒12表面固定有第二搅拌棒14;
吸附箱11内部的一侧安装有高效微粒滤网18,且高效微粒滤网18一侧的吸附箱11底部安装有生物膜过滤板19,吸附箱11一侧的外壁上安装有通气管21,通气管21的一端延伸至内胆4的内部,且通气管21表面的一侧安装有开关阀22;
将打开发酵罐主体1外壁上的入料口进行加料操作,随后闭合加料口,通过向吸附箱11的内部注入外部氧气,高效微粒滤网18主要用来去除零点五微米以上的微粒,拦截经过滤网的空气中所含有的微小杂质,利用生物膜过滤板19和活性炭滤网20对空气中的细菌、异味等进行吸附;
储油框2一侧的外壁上安装有控制面板13,该控制面板13的型号可为FHR-211,控制面板13内部单片机的输出端分别与电加热板6、第二电机1007和驱动电机15的输入端电性连接。
[0017] 工作原理:使用时,首先将打开发酵罐主体1外壁上的入料口进行加料操作,随后闭合加料口,通过向吸附箱11的内部注入外部氧气,高效微粒滤网18主要用来去除零点五微米以上的微粒,拦截经过滤网的空气中所含有的微小杂质,利用生物膜过滤板19和活性炭滤网20对空气中的细菌、异味等进行吸附,从而使通气管21通入的氧气为洁净状态,随后关闭开关阀22,阻止氧气的进入,通过控制面板13控制驱动电机15进行工作,使其依次带动驱动转轴16、搅拌轴17转动,则搅拌轴17带动第一搅拌棒12和第二搅拌棒14进行旋转,从而对内胆4内部的酵母菌物料进行搅拌,避免了外界杂菌的进入,降低酵母菌受到污染的风险,在搅拌轴17搅拌物料的过程中,通过控制面板13控制第二电机1007进行工作,使其带动双向螺纹轴1003旋转,则两组滑动块1004在双向螺纹轴1003的螺纹面上沿着相反方向运动,由于滑动块1004顶端的限位卡块1005卡在限位板1006的内部,则滑动块1004的水平运动可转化为限位板1006的上下移动,即限位板1006带动连接柱1008和连接板9上下移动,且立柱8可对连接板9的移动起到限位的作用,即搅拌轴17在内胆4的内部上下滑动,从而对内胆4内部的酵母菌物料充分的进行搅拌,提高装置的生产效率,为了使酵母菌处于合适的温度环境,从进油口7处向储油框2的内部注入导热油5,随后通过控制面板13控制电加热板6进行工作,使其将发酵罐主体1和内胆4处的隔层加热至合适温度,则导热油5间接受热,利用导热油5对发酵罐主体1的外部进行包裹,使发酵罐主体1的外壁均匀升温,该种加热方式可以加热到两百六十度左右,并且导热油5为常压状态,十分安全,从而促进酵母菌进行发酵,提高装置的物料产量。
[0018] 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显然本实用新型不限于上述示范性实施例的细节,而且在不背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或基本特征的情况下,能够以其他的具体形式实现本实用新型。因此,无论从哪一点来看,均应将实施例看作是示范性的,而且是非限制性的,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而不是上述说明限定,因此旨在将落在权利要求的等同要件的含义和范围内的所有变化囊括在本实用新型内。不应将权利要求中的任何附图标记视为限制所涉及的权利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