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端子拆卸钳

技术领域

[0001] 本申请属于电气检修工具技术领域,具体地说,涉及一种端子拆卸钳。

背景技术

[0002] 由于屏柜内端子排数量多、密度大,各种端子型号也多,形状大小也多有不同,因此在对故障端子排进行检修时,特别是位于中间位置的端子排进行拆卸更换工作时,费时费力。假设位于中间位置的端子排产生故障需要更换,那么就必须从整排的最末端端子排开始依次逐个向上拆卸,直到将故障端子排更换完毕,然后又要依次从整排的最末端端子排开始依次逐个安装好,直到故障端子排。此过程中每拆下一个端子排都要用绝缘胶带包好线头并做好标记,整个过程费时费力。而其中拆卸并安装无故障端子排就是不得不做的无用功。检修人员面对的问题是拆卸端子排工作需要耗费大量时间和精力。

发明内容

[0003] 本申请的一个目的是提供一种端子拆卸钳的新技术方案。

[0004] 根据本申请的一个方面,本申请提供一种端子拆卸钳,包括:

第一主体,包括第一把手部、第一枢接部和第一钳头部;所述第一钳头部上设置有第一固定柱,所述第一钳头部背离所述第一把手部的端部可拆卸的设置有第一挑针,所述第一挑针向远离所述第一把手部的方向延伸设置;

第二主体,包括第二把手部、第二枢接部和第二钳头部;所述第二钳头部上设置有第二固定柱;所述第二枢接部与所述第一枢接部枢接连接,所述第一把手部与所述第二把手部相对,所述第一钳头部与所述第二钳头部相对,所述第一固定柱与所述第二固定柱相对;

所述第一固定柱被配置为相对于第一钳头部,能够向靠近和远离所述第二固定柱的方向移动;或/和,所述第二固定柱被配置为相对于第二钳头部,能够向靠近和远离所述第一固定柱的方向移动。

[0005] 可选地,所述第二钳头部背离所述第二把手部的端部可拆卸的设置有第二挑针,所述第二挑针向远离所述第二把手部的方向延伸设置,所述第二挑针与所述第一挑针形状相异。

[0006] 可选地,所述第一钳头部背离所述第一把手部的端部设置有螺纹孔和第一限位结构,所述第一挑针的一端设置有第一通孔和与所述第一限位结构配合的第二限位结构,所述第一挑针通过螺丝穿过所述第一通孔连接所述螺纹孔可拆卸的固定在所述第一钳头部上。

[0007] 可选地,所述第一限位结构为限位孔,所述第二限位结构为与所述限位孔相契合的限位凸柱。

[0008] 可选地,所述第一钳头部上设置有贯穿孔,所述第一固定柱穿过所述贯穿孔内,所述第一固定柱上沿着所述贯穿孔的方向设置有多个第二通孔,所述贯穿孔的侧壁设置有一对相对的第三通孔,至少一个所述第三通孔为内螺纹孔,随着所述第一固定柱相对于所述第一钳头部的移动,所述第二通孔能够依次与所述第三通孔相对。

[0009] 可选地,所述贯穿孔的横截面为矩形孔。

[0010] 可选地,所述第一把手部与所述第二把手部之间设置有弹簧,所述弹簧被配置为施加使所述第一把手部与所述第二把手部相互远离的力。

[0011] 可选地,所述第一把手部和所述第二把手部上设置有相对的定位柱,所述弹簧的两端分别设置在所述定位柱上。

[0012] 可选地,所述第一主体和所述第二主体采用45#钢制成。

[0013] 可选地,所述第一把手部与所述第二把手部的外部包裹有绝缘层。

[0014] 本申请的一个技术效果在于,本申请能够用于拆卸端子排上的端子。

附图说明

[0015] 此处所说明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申请的进一步理解,构成本申请的一部分,本申请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申请,并不构成对本申请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

图1是本申请一些实施例的使用状态示意图;

图2是本申请一些实施例中第一主体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申请一些实施例中第二主体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申请另一些实施例中第二主体的结构示意图。

[0016] 图中:1第一主体,11第一把手部,111定位柱,12第一枢接部,13第一钳头部,131螺纹孔,132限位孔,133第三通孔,14第一固定柱,141第二通孔,15第一挑针,151限位凸柱,152第一通孔,2第二主体,21第二把手部,22第二枢接部,23第二钳头部,24第二固定柱,25第二挑针,3弹簧,4端子。

具体实施方式

[0017] 以下将配合附图及实施例来详细说明本申请的实施方式,借此对本申请如何应用技术手段来解决技术问题并达成技术功效的实现过程能充分理解并据以实施。

[0018]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端子拆卸钳,在一些实施例中,参考图1至图4,包括第一主体1和第二主体2。

[0019] 所述第一主体1包括第一把手部11、第一枢接部12和第一钳头部13,第一把手部11和第一钳头部13分别位于第一枢接部12的两侧。所述第一钳头部13上设置有第一固定柱14。所述第一钳头部13背离所述第一把手部11的端部可拆卸的设置有第一挑针15,例如,所述第一钳头部13背离所述第一把手部11的端部设置有螺纹孔131和第一限位结构,所述第一挑针15的一端设置有第一通孔152和与所述第一限位结构配合的第二限位结构,所述第一挑针15通过螺丝穿过所述第一通孔152连接所述螺纹孔131可拆卸的固定在所述第一钳头部13上;进一步的,参考图2,所述第一限位结构可以为限位孔132,所述第二限位结构可以为与所述限位孔132相契合的限位凸柱151,使得将所述第一挑针15使用螺丝固定在所述第一钳头部13上时,能够限位第一挑针15不随着螺丝的转动而转动;进一步的,在其他的实施例中,第一限位结构和第二限位结构也可以是其他形式的限位结构,本申请对此并不限制。所述第一挑针15向远离所述第一把手部11的方向延伸设置。

[0020] 所述第二主体2包括第二把手部21、第二枢接部22和第二钳头部23,第二把手部21和第二钳头部23分别位于第二枢接部22的两侧。所述第二钳头部23上设置有第二固定柱24。所述第二枢接部22与所述第一枢接部12枢接连接,所述第一把手部11与所述第二把手部21相对,所述第一钳头部13与所述第二钳头部23相对,所述第一固定柱14与所述第二固定柱24相对。

[0021] 所述第一固定柱14相对于第一钳头部13,能够向靠近和远离所述第二固定柱24的方向移动,例如,所述第一钳头部13上设置有贯穿孔(未示出),所述第一固定柱14穿过所述贯穿孔内,所述第一固定柱14上沿着所述贯穿孔的方向设置有多个第二通孔141,所述贯穿孔的侧壁设置有一对相对的第三通孔133,至少一个所述第三通孔133为内螺纹孔,随着所述第一固定柱14相对于所述第一钳头部13的移动,所述第二通孔141能够依次与所述第三通孔133相对,当移动到需要的合适位置时,使用螺丝穿过第三通孔133及对应的第二通孔141,达到固定的效果。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为了保持较好的固定效果,第一固定柱14上设置有第二通孔141的截面通常与贯穿孔的截面是契合的,以使得螺丝固定后,第一固定柱14相对于第一钳头部13时稳固的。进一步的,所述贯穿孔的横截面可以为矩形孔,使得取出螺丝后,相对于圆形孔,第一固定柱14不会相对于第一钳头部13发生转动。

[0022] 或/和,所述第二固定柱24相对于第二钳头部23,能够向靠近和远离所述第一固定柱14的方向移动,同理,第二固定柱24和第二钳头部23的设置方式可以同第一固定柱14和第一钳头部13的设置方式一样。

[0023] 在对故障端子排进行检修时,如UK系列接线端子,将第一挑针15卡在故障端子4的卡扣上,用力压第一把手部11就可以将端子4从导轨上脱离,所述第一钳头部13与所述第二钳头部23上的所述第一固定柱14与所述第二固定柱24配合会将故障端子4拖住,然后平行的向外拉,就可以将故障端子排拆卸,达到不用拆卸端子排上临近端子即可更换故障端子的效果,省时省力、安全经济;同时,在检修时,面对不同型号的故障端子,其尺寸不一,本申请可通过现场是用螺丝更换不同规格的第一挑针15,调整第一固定柱14相对于第一钳头部13的伸出距离等方式以使得其能够适配多种型号的故障端子,相对于一体成型的钳头,本实用新型的适用性更强,在检修时不需要携带与各型号端子一一对应的拆卸钳,只需要携带少量配件现场调整即可,减少了检修人员需要随身携带工具的重量,降低了检修人员的劳动强度;也减少了未携带合适的拆卸钳导致现场不能快速拆卸等降低检修效率的问题。

[0024] 在一些实施例中,参考图4,所述第二钳头部23背离所述第二把手部21的端部也可以可拆卸的设置有第二挑针25,所述第二挑针25向远离所述第二把手部21的方向延伸设置,所述第二挑针25与所述第一挑针15形状相异,以提高本实用新型的适用性,能够同时适配两个型号的端子。根据现场试验发现,当所述第一钳头部13与所述第二钳头部23之间的相对距离控制在8cm时,即能够进行拆卸而不影响周围的端子排,又可适应大多数型号的端子。

[0025] 在一些实施例中,参考图1,所述第一把手部11与所述第二把手部21之间设置有弹簧3,所述弹簧3施加使所述第一把手部11与所述第二把手部21相互远离的力,在弹力作用下,本申请能够夹住待拆卸的故障端子,便于检修人员进行下压、上挑、平移等操作。进一步的,参考图1至图4,所述第一把手部11和所述第二把手部21上设置有相对的定位柱111,所述弹簧3的两端分别设置在所述定位柱111上,便于弹簧3的固定;进一步的,在所述第一把手部11和所述第二把手部21上设置凹槽,定位柱111位于凹槽内,能够有效的防止弹簧3脱离。

[0026]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一主体1和所述第二主体2采用45#钢制成,保证其强度满足要求且成本可接受。进一步的,所述第一把手部11与所述第二把手部21的外部包裹有绝缘层,防止人员在操作时触电。保障安全生产。

[0027] 如在说明书及权利要求当中使用了某些词汇来指称特定成分或方法。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可理解,不同地区可能会用不同名词来称呼同一个成分。本说明书及权利要求并不以名称的差异来作为区分成分的方式。如在通篇说明书及权利要求当中所提及的“包含”为一开放式用语,故应解释成“包含但不限定于”。“大致”是指在可接收的误差范围内,本领域技术人员能够在一定误差范围内解决所述技术问题,基本达到所述技术效果。说明书后续描述为实施本申请的较佳实施方式,然所述描述乃以说明本申请的一般原则为目的,并非用以限定本申请的范围。本申请的保护范围当视所附权利要求所界定者为准。

[0028] 还需要说明的是,术语“包括”、“包含”或者其任何其他变体意在涵盖非排他性的包含,从而使得包括一系列要素的商品或者系统不仅包括那些要素,而且还包括没有明确列出的其他要素,或者是还包括为这种商品或者系统所固有的要素。在没有更多限制的情况下,由语句“包括一个……”限定的要素,并不排除在包括所述要素的商品或者系统中还存在另外的相同要素。

[0029] 上述说明示出并描述了发明的若干优选实施例,但如前所述,应当理解发明并非局限于本文所披露的形式,不应看作是对其他实施例的排除,而可用于各种其他组合、修改和环境,并能够在本文所述发明构想范围内,通过上述教导或相关领域的技术或知识进行改动。而本领域人员所进行的改动和变化不脱离发明的精神和范围,则都应在发明所附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