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智慧交通防护栏
技术领域
[0001] 本实用新型涉及交通安全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智慧交通防护栏。
背景技术
[0002] 智慧交通的前身是智能交通,ITS是20世纪90年代初美国提出的理念,到了2009年,IBM提出了智慧交通的理念,智慧交通是在智能交通的基础上,融入物联网、云计算、大数据、移动互联等高新IT技术,通过高新技术汇集交通信息,提供实时交通数据下的交通信息服务,大量使用了数据模型、数据挖掘等数据处理技术,实现了智慧交通的系统性、实时性、信息交流的交互性以及服务的广泛性。
[0003] 交通护栏是设置在路肩外侧、交通分隔带以及人行道路牙等位置的一种交通安全设施。通过自体变形或车辆爬高来吸收碰撞能量,从而改变车辆行驶方向、阻止车辆越出路外或进入对向车道、最大程度地减少对乘员的伤害。
[0004] 现有的交通护栏除了进行安全防护以及广告展示之外也并没有其他较为显著的功能,但是如果在下雨时路面上有很多积水,车辆行驶的时候会将积水溅到过路的行人身上,对行人造成了影响,同时在日常生活中经常会有洒水车对路面进行洒水降尘,洒出的水大多为自来水,这样极为浪费水资源,如果能够出现一种护栏,在下雨时广告展示板能够下降,将行人过道与机动车道隔离从而能够避免积水溅到行人的情况发生,同时还能够将雨水收集,必要时能够不通过洒水车进行洒水,降低水资源的消耗。
实用新型内容
[0005]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智慧交通防护栏,解决了下雨时行人会被过往车辆溅到积水,且洒水车洒水浪费水资源的问题。
[0006] 为实现以上目的,本实用新型通过以下技术方案予以实现:一种智慧交通防护栏,包括第一支撑框和第二支撑框,所述第二支撑框的左侧固定安装有滑槽板,所述滑槽板的内部滑动安装有滑板,所述第一支撑框内部的下方开始有驱动槽,所述驱动槽内腔的底部通过固定板固定安装有电机,所述电机的输出轴通过联轴器固定连接有丝杆,所述丝杆的一端通过轴承件转动连接于驱动槽内腔的顶部,所述丝杆的表面螺纹连接有螺纹筒,所述螺纹筒的右侧通过固定板固定连接有承重板,所述承重板的一侧贯穿第一支撑框并延伸至第一支撑框的外部,所述承重板和滑板之间相对的一面固定安装有防护板,所述防护板的表面固定安装有展示窗,所述第一支撑框的右侧开设有与承重板相适配的活动口。
[0007] 优选的,所述第一支撑框的顶部开设有水渠,所述第一支撑框的内部且位于水渠下方开设有凹槽,所述凹槽内腔的顶部固定安装有触发按钮,所述水渠内侧的上部固定安装有导水板,所述水渠的内部放置有漂浮板,所述水渠内部两侧的上部固定连接有L型杆,所述L型杆的底端贯穿漂浮板并固定连接于水渠内腔的底部,所述漂浮板底部的两侧以及L型杆的表面均固定安装有相互适配的磁性块,所述漂浮板底部的两侧均固定安装有推杆,所述推杆的底端依次贯穿水渠与凹槽并延伸至凹槽的内部,两个所述推杆之间的相对一面且位于凹槽的内部固定连接有与触发按钮相适配的压杆,所述漂浮板的顶部开设有与导水板相配合使用的通口,所述水渠内腔左侧的底部连通有点滴管,所述凹槽的底部开设有出水口,且出水口延伸至第一支撑框的外部。
[0008] 优选的,所述第二支撑框的内部开设有蓄水槽,所述第一支撑框和第二支撑框之间相对一面的上部固定连接有横框,所述横框的一端贯穿第二支撑框并延伸至蓄水槽的内部,所述横框的顶部连通有进水管,所述蓄水槽内腔右侧的底部通过支架固定安装有水泵,所述水泵的出水口连通有出水管。
[0009] 优选的,所述出水管的顶端连通有过水器,所述过水器的顶部贯穿第二支撑框并延伸至第二支撑框的顶部,所述过水器延伸至第二支撑框顶部的前侧与后侧均固定安装有高压喷头。
[0010] 优选的,所述第一支撑框的表面通过连接板固定安装有控制按钮。
[0011] 优选的,所述第二支撑框的表面固定安装有可视窗。
[0012] 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智慧交通防护栏。与现有的技术相比具备以下有益效果:
(1)、该智慧交通防护栏,通过将雨水落入水渠,漂浮板在压力下对触发按钮进行按压,从而使电机启动,随后电机的带动丝杆进行旋转,使螺纹筒通过丝杆的作用带动防护板进行下降,将行人与机动车道隔离,从而有效的防止了行人被路面积水溅到的情况发生,保护了路人的行走安全。
[0013] (2)、该智慧交通防护栏,通过安装多个进水管将雨水经过导水管引入蓄水槽内储存,当路面上扬起较大灰尘可以通过水泵和喷头的作用,将储存的雨水喷出以达到降尘降温的效果,从而有效的减少了水源的浪费,同时减少了洒水车的使用。
附图说明
[0014] 图1为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第一支撑框和第二支撑框结构的剖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图2中A处的局部放大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第一支撑框、第二支撑框和横框结构的俯视图。
[0015] 图中:1、第一支撑框;2、第二支撑框;3、滑槽板;4、滑板;5、驱动槽;6、电机;7、丝杆;8、螺纹筒;9、承重板;10、防护板;11、展示窗;12、活动口;13、水渠;14、凹槽;15、触发按钮;16、导水板;17、漂浮板;18、L型杆;19、磁性块;20、推杆;21、可视窗;22、压杆;23、点滴管;24、出水口;25、蓄水槽;26、横框;27、进水管;28、水泵;29、出水管;30、过水器;31、高压喷头;32、控制按钮。
具体实施方式
[0016]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0017] 请参阅图1-4,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智慧交通防护栏,包括第一支撑框1和第二支撑框2,第二支撑框2的左侧固定安装有滑槽板3,滑槽板3的内部滑动安装有滑板4,第一支撑框1内部的下方开始有驱动槽5,驱动槽5内腔的底部通过固定板固定安装有电机6,所述电机6为伺服电机,电机6的输出轴通过联轴器固定连接有丝杆7,丝杆7的一端通过轴承件转动连接于驱动槽5内腔的顶部,丝杆7的表面螺纹连接有螺纹筒8,螺纹筒8的右侧通过固定板固定连接有承重板9,承重板9的一侧贯穿第一支撑框1并延伸至第一支撑框1的外部,承重板9和滑板4之间相对的一面固定安装有防护板10,防护板10的表面固定安装有展示窗11,展示窗11为钢化玻璃制,第一支撑框1的右侧开设有与承重板9相适配的活动口12,第一支撑框1的顶部开设有水渠13,第一支撑框1的内部且位于水渠13下方开设有凹槽14,凹槽14内腔的顶部固定安装有触发按钮15,触发按钮15为防水按钮,其防水等级为IP7以上,触发按钮15与电机6相配合使用,水渠13内侧的上部固定安装有导水板16,水渠13的内部放置有漂浮板17,漂浮板17轻质塑料,水渠13内部两侧的上部固定连接有L型杆18,L型杆18的底端贯穿漂浮板17并固定连接于水渠13内腔的底部,漂浮板17底部的两侧以及L型杆18的表面均固定安装有相互适配的磁性块19,漂浮板17底部的两侧均固定安装有推杆20,推杆20的底端依次贯穿水渠13与凹槽14并延伸至凹槽14的内部,两个推杆20之间的相对一面且位于凹槽14的内部固定连接有与触发按钮15相适配的压杆22,漂浮板17的顶部开设有与导水板16相配合使用的通口,水渠13内腔左侧的底部连通有点滴管23,凹槽14的底部开设有出水口24,且出水口24延伸至第一支撑框1的外部,第二支撑框2的内部开设有蓄水槽25,第一支撑框1和第二支撑框2之间相对一面的上部固定连接有横框26,横框26的一端贯穿第二支撑框2并延伸至蓄水槽25的内部,横框26的顶部连通有进水管27,蓄水槽25内腔右侧的底部通过支架固定安装有水泵28,水泵28的出水口连通有出水管29,出水管29的顶端连通有过水器30,过水器30的顶部贯穿第二支撑框2并延伸至第二支撑框2的顶部,过水器30延伸至第二支撑框2顶部的前侧与后侧均固定安装有高压喷头31,第一支撑框1的表面通过连接板固定安装有控制按钮32,第二支撑框2的表面固定安装有可视窗21。
[0018] 同时本说明书中未作详细描述的内容均属于本领域技术人员公知的现有技术。
[0019] 使用时,当下雨时,雨水落入水渠13内,漂浮板17在水的浮力下与磁性块19脱离,从而使压杆22对触发按钮15进行按压,此时电机6启动,电机6的输出轴带动丝杆7进行转动,螺纹筒8在丝杆的作用下使防护板10通过滑槽板3进行下降,从而使积水不会从下方溅到行人的身上,同时雨水通过进水管27和横框26的作用被引入蓄水槽25内储存,当雨停止后,水渠13内的水被点滴管23排出,漂浮板17在磁性块19的吸力下下降,使压杆22脱离触发按钮15,电机6通过预先设定好的程序将丝杆7回转使防护板10复位,而储存的雨水可通过水泵28将水抽出并通过高压喷头31喷出。
[0020] 需要说明的是,在本文中,诸如第一和第二等之类的关系术语仅仅用来将一个实体或者操作与另一个实体或操作区分开来,而不一定要求或者暗示这些实体或操作之间存在任何这种实际的关系或者顺序。而且,术语“包括”、“包含”或者其任何其他变体意在涵盖非排他性的包含,从而使得包括一系列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不仅包括那些要素,而且还包括没有明确列出的其他要素,或者是还包括为这种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所固有的要素。
[0021] 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精神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