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高原青贮玉米点播用打孔器
技术领域
[0001] 本实用新型涉及粮食种植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用于高原青贮玉米点播用打孔器。
背景技术
[0002] 玉米是禾本科的一年生草本植物,又名苞谷、苞米棒子、玉蜀黍、珍珠米等,原产于中美洲和南美洲,它是世界重要的粮食作物,广泛分布于美国、中国、巴西和其他国家。玉米与传统的水稻、小麦等粮食作物相比,玉米具有很强的耐旱性、耐寒性、耐贫瘠性以及极好的环境适应性。玉米的营养价值较高,是优良的粮食作物。作为中国的高产粮食作物,玉米是畜牧业、养殖业、水产养殖业等的重要饲料来源,也是食品、医疗卫生、轻工业、化工业等的不可或缺的原料之一,由于玉米资源极为丰富、廉价且易于获得,它们还具有许多生物活性,如抗氧化、抗肿瘤、降血糖、提高免疫力和抑菌杀菌等,其具有广阔的开发及应用前景。
[0003] 青贮玉米与一般普通(籽粒)玉米相比具有生物产量高,纤维品质好,持绿性好、干物质和水分含量适宜用厌氧发酵的方法进行封闭青贮的特点。玉米青贮料营养丰富、气味芳香、消化率较高,鲜样中含粗蛋白质可达3%以上,同时还含有丰富的糖类。用玉米青贮料饲喂奶牛,每头奶牛一年可增产鲜奶500kg以上,而且还可节省1/5的精饲料。青贮玉米具有强大的土壤适应性,因此在很多高原地区都能够种植青贮玉米。
[0004] 在我国高原现有的玉米种植需要将土壤翻耕,随后通过专用的打孔器具在田地表面打孔,并将玉米种子放在内部种植,但是如今大部分的打孔器都极为原始简陋且使用呆板,原因是在其制造的时候已经固定好了每根打孔针之间的间距以及打孔针的长度,从而导致器具在使用时不能根据种植情况而做出及时的调整,同时如果在土壤坚硬的地区使用,种植人员无法一次性通过打孔针将孔洞打出,需要将打孔针抽出并不断进行下压,以打出相对深度的孔,此举极为耗费体力,增加了劳动人员的劳动负担。
实用新型内容
[0005]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用于高原青贮玉米点播用打孔器,解决了现有玉米种植打孔器使用不方便无法灵活调整打孔针之间的间距以及打孔针的长度,且在土壤坚硬的地区打孔过于费力的问题。
[0006] 为实现以上目的,本实用新型通过以下技术方案予以实现:一种用于高原青贮玉米点播用打孔器,包括安装框和打孔针,且打孔针设置有若干个,所述安装框的顶部开设有与打孔针相配合使用的插槽,所述插槽延伸至安装框的底部,且插槽自左向右设置有若干个,所述打孔针活动插接于插槽的内部,所述打孔针的表面固定连接有与插槽相适配的定位卡块,且定位卡块设置有三个,所述安装框顶部的前部与后部均固定连接有滑槽板,两个所述滑槽板相对的一面之间滑动安装有与定位卡块相配合使用的U型板,所述安装框顶部的右侧开设有螺纹槽,所述U型板顶部的右侧开设有与螺纹槽相配合使用的螺纹孔,所述螺纹孔的内侧螺纹连接有螺栓,所述螺栓的一端延伸至螺纹槽的内部。
[0007] 优选的,所述安装框表面的两侧均通过固定板固定连接有稳定杆,所述稳定杆的顶部固定连接有承重板,所述承重板的顶部通过固定板固定安装有固定杆,所述固定杆的表面活动套接有撞击筒,所述固定杆的顶端固定连接有把手。
[0008] 优选的,所述撞击筒的两侧固定连接有推把。
[0009] 优选的,所述固定杆的表面且位于撞击筒的上方固定套接有防滑套。
[0010] 优选的,所述承重板的表面开设有踏脚槽,所述踏脚槽延伸至承重板的后部。
[0011] 优选的,所述U型板的右侧固定连接有拉盖。
[0012] 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用于高原青贮玉米点播用打孔器。与现有的技术相比具备以下有益效果:
(1)、该用于高原青贮玉米点播用打孔器,通过选取合适数量的打孔针,并将其放入合适间距的插槽内,从而能够间接性的灵活调整打孔针之间的间距,在保证间距调整的同时,通过其表面设置的三组定位块以及相适配的限位板,能够根据种植要求及时的调整打孔针的长度,以达玉米种植合适的深度,此装置的能够根据种植环境与稀疏程度灵活的进行调整,从而方便了种植人员的使用。
[0013] (2)、该用于高原青贮玉米点播用打孔器,通过在固定杆的表面安装撞击筒,使打孔器在土壤坚硬的地区打孔时,能够通过撞击筒的撞击力,从而快速的将孔洞打出,同时也可以将脚放在踏脚槽中利用腿部力量加压,保证了种植人员在土地坚硬的地区种植时能够极大的节省体力,降低了劳动强度。
附图说明
[0014] 图1为本实用新型用于高原青贮玉米点播用打孔器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用于高原青贮玉米点播用打孔器的图1中A处的局部放大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用于高原青贮玉米点播用打孔器的撞击筒结构的剖视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用于高原青贮玉米点播用打孔器的安装框结构的剖视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用于高原青贮玉米点播用打孔器的安装框和滑槽板内部结构的侧视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用于高原青贮玉米点播用打孔器的U型板、拉盖和螺纹孔结构的俯视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用于高原青贮玉米点播用打孔器的插槽、滑槽板和螺纹槽结构的俯视图。
[0015] 图中:1、安装框;2、打孔针;3、插槽;4、定位卡块;5、滑槽板;6、U型板;7、螺纹槽;8、螺纹孔;9、螺栓;10、稳定杆;11、承重板;12、固定杆;13、把手;14、撞击筒;15、推把;16、防滑套;17、踏脚槽;18、拉盖。
具体实施方式
[0016]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0017] 请参阅图1-7,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用于高原青贮玉米点播用打孔器,自装置为铝材质,包括安装框1和打孔针2,且打孔针2设置有若干个,安装框1的顶部开设有与打孔针2相配合使用的插槽3,插槽3延伸至安装框1的底部,且插槽3自左向右设置有若干个,打孔针2活动插接于插槽3的内部,打孔针2的表面固定连接有与插槽3相适配的定位卡块4,且定位卡块4设置有三个,安装框1顶部的前部与后部均固定连接有滑槽板5,两个滑槽板5相对的一面之间滑动安装有与定位卡块4相配合使用的U型板6,安装框1顶部的右侧开设有螺纹槽7,U型板6顶部的右侧开设有与螺纹槽7相配合使用的螺纹孔8,螺纹孔8的内侧螺纹连接有螺栓9,螺栓9的一端延伸至螺纹槽7的内部,安装框1表面的两侧均通过固定板固定连接有稳定杆10,稳定杆10的顶部固定连接有承重板11,承重板11的顶部通过固定板固定安装有固定杆12,固定杆12的表面活动套接有撞击筒14,固定杆12的顶端固定连接有把手13,撞击筒14的两侧固定连接有推把15,固定杆12的表面且位于撞击筒14的上方固定套接有防滑套16,承重板11的表面开设有踏脚槽17,踏脚槽17延伸至承重板11的后部,U型板6的右侧固定连接有拉盖18。
[0018] 同时本说明书中未作详细描述的内容均属于本领域技术人员公知的现有技术。
[0019] 使用时,种植人员根据种植的稀疏度选取合适数量的打孔针2,然后将打孔针2放在合适间距的插槽3中,随后将U型板6通过滑槽板5向内部插入,此时种植人员再根据土壤的情况调整打孔针2的长度,调整到合适长度后,U型板6在插入的同时,将打孔针2合适的定位卡块4与卡口相卡接从而保证了打孔针2的稳定性,当U型板6完全插入后,将螺栓9通过螺纹槽7与螺纹孔8插入并拧紧,随后可进行打孔作业,当在土壤坚硬的土地上打孔时,种植人员可用手握住防滑套16用力将装置压入土地表面,此时孔洞还未达到合适的深度,随后可用手握住撞击筒14向上滑动,当滑动合适高度时,用力向下砸,在撞击筒14的强大撞击力下,打孔针2将孔洞打出,同时也可以将脚放在踏脚槽17中利用腿部力量加压使孔洞打出相应的深度。
[0020] 需要说明的是,在本文中,诸如第一和第二等之类的关系术语仅仅用来将一个实体或者操作与另一个实体或操作区分开来,而不一定要求或者暗示这些实体或操作之间存在任何这种实际的关系或者顺序。而且,术语“包括”、“包含”或者其任何其他变体意在涵盖非排他性的包含,从而使得包括一系列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不仅包括那些要素,而且还包括没有明确列出的其他要素,或者是还包括为这种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所固有的要素。
[0021] 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精神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