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新型产妇分娩裤
技术领域
[0001] 本实用新型涉及分娩裤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新型产妇分娩裤。
背景技术
[0002] 分娩特指胎儿脱离母体成为独立存在的个体的这段时期和过程,分娩的全过程共分为三期,也称为三个产程,第一产程,即宫口扩张期,第二产程,即胎儿娩出期,第三产程,胎盘娩出期,而在产妇生产分娩过程中往往需要将产妇的裤子全部脱掉,以便于医护人员更好的进行观察和接生操作。
[0003] 本实用新型的发明人发现,现有的产妇所穿戴的裤子无法在分娩时候使用,这样就需要产妇在分娩过程中将其脱掉,这样在分娩过程中产妇腿部就会得不到保护,这样可能会导致产妇腿部受凉的情况,同时传统的产妇所穿戴的裤子结构较为固定,不方便使用者根据需要来灵活操作使用,并且传统的分娩裤在产检的时候很容易被弄脏,使用起来不够方便。
实用新型内容
[0004]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新型产妇分娩裤,以解决上述提到的问题。
[0005]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新型产妇分娩裤,包括裤子本体和裤兜,裤子本体包括腰围部和裤腿部,裤腿部设置在腰围部的下端,且裤腿部与腰围部缝合固定,裤兜设置在腰围部的中部,且裤兜与腰围部固定连接,裤兜的头部还设置有防护部,防护部一端与裤兜固定连接,且防护纸部由若干层防护膜叠合组成,其解决了现有的产妇所穿戴的裤子无法在分娩时候使用,这样就需要产妇在分娩过程中将其脱掉,这样在分娩过程中产妇腿部就会得不到保护,这样可能会导致产妇腿部受凉的情况,同时传统的产妇所穿戴的裤子结构较为固定,不方便使用者根据需要来灵活操作使用,不方便使用者根据需要来灵活操作使用的问题,并且传统的分娩裤在产检的时候很容易被弄脏,使用起来不够方便,通过对裤子本体的结构设置来保证使用者可以稳定的通过腰围部来保护产妇腰部的目的,同时通过对裤腿部来保证穿戴在产妇腿上的目的,通过对裤兜的设置来保证对裤子本体的中部进行防护,同时方便分娩时候可以轻松取下当做单子来使用。
[0006] 进一步的,腰围部的内侧面上设置有绒毛条,绒毛条与腰围部固定连接,通过对绒毛条的设置来保证使用者穿戴腰围部的时候可以更加舒适。
[0007] 进一步的,裤腿部的两侧均设置有拉链,拉链与裤腿部固定连接,通过在裤腿部的两侧安装拉链来方便使用者可以轻松将裤腿部分成两部分,保证在分娩过程中使用者将上端一部分折叠起来,下端作为铺垫使用。
[0008] 进一步的,裤兜包括背垫、护裆和前垫,背垫和前垫对称设置在护裆的两侧,且背垫和前垫均与护裆一体成形,通过对裤兜的结构设置来保证通过背垫与腰围部相互连接起来的目的,同时通过对护裆的设置来方便连接前垫来使用,保证使用者需要的时候可以稳定的翻转使用。
[0009] 进一步的,背垫和前垫上均对称设置有带环,带环与背垫和前垫均固定连接,通过对带环的设置来保证使用者可以稳定的对背带的两端进行连接悬挂使用。
[0010] 进一步的,带环上还设置有背带,背带与带环可拆卸固定连接,通过对背带的设置来保证使用者可以稳定的悬挂在肩膀上来固定裤子的目的。
[0011] 进一步的,前垫的左右两侧还对称设置有魔术贴,魔术贴与前垫固定连接,通过对魔术贴的设置来保证通过前垫来与腰围部相互连接的目的。
[0012]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该新型产妇分娩裤通过对传统的产妇所穿戴的裤子结构和分娩过程加以研究,设计出一种新型产妇分娩裤,保证产妇可以在分娩前稳定的进行穿戴使用,通过腰围部来很好的进行包裹在产妇的两侧腰间,对产妇腰部进行防护。同时通过裤腿部来对产妇腿部进行防护使用,而且为了更好的进行穿戴,使用者可以将裤腿部两侧的拉链拉开,保证裤腿部可以稳定的分开,并且在分娩的过程中医护人员可以根据实际需要来通过拉动拉链来稳定的将裤腿部上端翻折合适的长度,而不需要全部将产妇裤子脱掉,进而在分娩过程中实现保护产妇腿部的目的,减少产妇身体暴露范围,起到一定遮羞作用。同时,为了让产妇更好的进行穿戴保证使用者可以稳定的通过背带来悬挂在肩膀上,保证穿戴过程中的稳定。
附图说明
[0013] 图1示意性地给出了新型产妇分娩裤在穿戴时的结构示意图;
图2示意性地给出了新型产妇分娩裤在穿戴时的正视图;
图3示意性地给出了新型产妇分娩裤在打开裤兜时的结构示意图;
图4示意性地给出了新型产妇分娩裤在打开裤兜时的正视图;
图5示意性地给出了新型产妇分娩裤的裤兜的结构示意图;
图6示意性地给出了新型产妇分娩裤的裤兜的左视图;
图7示意性地给出了新型产妇分娩裤的裤兜的正视图;
图8示意性地给出了新型产妇分娩裤沿A-A方向的剖视图。
[0014] 其中:1、裤子本体;11、腰围部;111、绒毛条;12、裤腿部;121、拉链;2、裤兜;21、背垫;22、护裆;23、前垫;231、带环;232、背带;233、魔术贴;3、防护部。
具体实施方式
[0015]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种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0016] 为使本申请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以下结合附图及具体实施例,对本申请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且为了简单起见,以下内容省略了该技术领域技术人员所知晓的技术常识。
[0017] 根据本申请的一种实施方式,给出了一种新型产妇分娩裤,如图1~图6 所示,该新型产妇分娩裤包括裤子本体1和裤兜2,裤子本体1包括腰围部11和裤腿部12,裤腿部12设置在腰围部11的下端,通过对裤子本体1的结构设置来保证使用者可以稳定的通过腰围部11来保护产妇腰部的目的,同时通过对裤腿部12来保证穿戴在产妇腿上的目的,且裤腿部12与腰围部11缝合固定。 本申请设计是通过对传统的产妇所穿戴的裤子结构和分娩过程加以研究,设计出的一种新型产妇分娩裤,保证产妇可以在分娩前稳定的进行穿戴使用。其通过腰围部11来很好的进行包裹在产妇的两侧腰间,对产妇腰部进行防护,同时通过裤腿部12来对产妇腿部进行防护使用,而且为了更好的进行穿戴,使用者可以将裤腿部12两侧的拉链121拉开,保证裤腿部12可以稳定的分开。
[0018] 并且在分娩的过程中医护人员可以根据实际需要来通过拉动拉链121来稳定的将裤腿部12上端翻折合适的长度,而不需要全部裤子脱掉,进而在分娩过程中实现保护产妇腿部的目的,减少产妇身体暴露范围,也起到一定遮羞作用。
[0019] 同时为了让产妇更好的进行穿戴保证使用者可以稳定的通过背带232来悬挂在肩膀上,保证穿戴过程中的稳定,有效的解决了现有的产妇所穿戴的裤子无法在分娩时候使用,这样就需要产妇在分娩过程中将其脱掉,这样在分娩过程中产妇腿部就会得不到保护,这样可能会导致产妇腿部受凉的情况,同时传统的产妇所穿戴的裤子结构较为固定,不方便使用者根据需要来灵活操作使用。
[0020] 该新型产妇分娩裤的腰围部11的内侧面上设置有绒毛条111,绒毛条111与腰围部11固定连接,通过对绒毛条111的设置来保证使用者穿戴腰围部11的时候可以更加舒适, 裤腿部12的两侧均设置有拉链121,拉链121与裤腿部12固定连接,通过在裤腿部12的两侧安装拉链121来方便使用者可以轻松将裤腿部12分成两部分,保证在分娩过程中使用者将上端一部分折叠起来,下端作为铺垫使用。
[0021] 该新型产妇分娩裤的裤兜2设置在腰围部11的中部,且裤兜2与腰围部11固定连接,通过对裤兜2的设置来保证对裤子本体1的中部进行防护,同时方便分娩时候可以轻松取下当做单子来使用。
[0022] 具体地,裤兜2包括背垫21、护裆22和前垫23,背垫21和前垫23对称设置在护裆22的两侧,且背垫21和前垫23均与护裆22一体成形,通过对裤兜2的结构设置来保证通过背垫21与腰围部11相互连接起来的目的。
[0023] 同时通过对护裆22的设置来方便连接前垫23来使用,保证使用者需要的时候可以稳定的翻转使用,背垫21和前垫23上均对称设置有带环231,带环231与背垫21和前垫23均固定连接,通过对带环231的设置来保证使用者可以稳定的对背带232的两端进行连接悬挂使用,带环231上还设置有背带232,背带232与带环231可拆卸固定连接,通过对背带232的设置来保证使用者可以稳定的悬挂在肩膀上来固定裤子的目的,前垫23的左右两侧还对称设置有魔术贴233,魔术贴233与前垫23固定连接,通过对魔术贴233的设置来保证通过前垫23来与腰围部11相互连接的目的。
[0024] 在裤兜2的头部还设置有防护部3,所述防护部3一端与裤兜2固定连接,且防护纸部3由若干层防护膜叠合组成,当产妇需要检查的时候可以稳定的通过,将折叠的防护部3铺设在展开的裤兜2的上端,这样可以有效的避免检查过程中对裤兜2的污染,在检查完成一次以后就可以将最上层的防护膜撕掉,其他的继续折叠起来到裤兜2上,这里防护部3折叠起来以后可以通过绳线来与裤兜2相互固定起来,保证裤兜2可以正常的穿戴。
[0025] 在以上描述中,对“一个实施例”、“实施例”、“一个示例”、“示例”等等的引用表明如此描述的实施例或示例可以包括特定特征、结构、特性、性质、元素或限度,但并非每个实施例或示例都必然包括特定特征、结构、特性、性质、元素或限度。另外,重复使用短语“根据本申请的一个实施例”虽然有可能是指代相同实施例,但并非必然指代相同的实施例。
[0026] 对所公开的实施例的上述说明,是本领域专业技术人员能够实现或使用本实用新型。对这些实施例的多种修改对本领域的专业技术人员来说将使显而易见的,本文所定义的一般原理可以在不脱离实用新型的精神或范围的情况下,在其他实施例中实现。因此,本实用新型将不会被限制与本文所示的这些实施例,而是要符合与本文所公开的原理和新颖性特点相一致的最宽的范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