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一种具有腐熟秸秆效果的生物有机肥,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重量份的原料:酒糟35~45份、家畜粪便25~35份、秸秆粉10~26份、复合微生物发酵菌剂0.01~0.05;

该生物有机肥有机质含量≥40%,总养分≥5.0%,水分≤30%ph5.5-8.5,有效活菌数≥0.20亿/克;

所述的复合微生物发酵菌剂的制备方法如下:

步骤1.1、种子活化:将枯草芽孢杆菌、解淀粉芽孢杆菌、侧孢芽孢杆菌、短小芽孢杆菌分别使用牛肉膏蛋白胨培养基,从种子试管挑取一环,划线到茄子瓶培养基上进行培养,得到摇瓶培养的种子;毕赤酵母使用PDA培养基,从种子试管挑取一环,划线到茄子瓶培养基上进行培养,得到摇瓶培养的种子;

步骤1.2、扩大培养:培养好的茄子瓶菌种,每个茄子瓶加入100ml无菌水,制成菌悬液,按5%的接种量,加入灭好菌的装液200ml1000ml三角瓶培养基中,将枯草芽孢杆菌、解淀粉芽孢杆菌、侧孢芽孢杆菌、短小芽孢杆菌和毕赤酵母放在摇床上进行培养;

步骤1.3、发酵罐培养:收集培养好的三角瓶培养液,按5%的接种量接入发酵培养基中进行培养,出罐;

步骤1.4、在发酵液中加入糠粉,用糠粉吸收发酵好的发酵液;搅拌均匀、晾晒、烘干;使最终的糠粉半成品的含水量在10%以下;

步骤1.5、检测:烘干好菌粉半成品,检测其每克的有效菌数,达到50-80亿/克;分别制备得到枯草芽孢杆菌粉,解淀粉芽孢杆菌粉,侧孢芽孢杆菌粉,短小芽孢杆菌粉,毕赤酵母粉;

步骤1.6、按照质量份称量以下组分:枯草芽孢杆菌粉1-2份,解淀粉芽孢杆菌粉1-2份,侧孢芽孢杆菌粉1份,短小芽孢杆菌粉1-2份,毕赤酵母粉1份,黑曲霉粉1-2份;

步骤1.7、将称量好的枯草芽孢杆菌粉、解淀粉芽孢杆菌粉、侧孢芽孢杆菌粉、短小芽孢杆菌粉、毕赤酵母粉和黑曲霉粉进行混合,制备得到复合微生物发酵菌剂。

2、一种具有腐熟秸秆效果的生物有机肥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1、制备复合微生物发酵菌剂;

步骤2、称量:按照重量份称量以下组分:酒糟35~45份、家畜粪便25~35份、秸秆粉10~26份、复合微生物发酵菌剂0.01~0.05份;

步骤3、将家畜粪便、酒糟、秸秆粉按比例混合均匀,加入复合微生物发酵剂,搅拌均匀,用手攥紧指缝间有水而不流出,并保持物料松散透气;

步骤4、堆料:将混合均匀的物料堆成条垛,长度按场地决定,截面为梯形,在雨天覆盖塑料膜;

步骤5、堆好的条垛2-3天后温度达到70℃,用小铲车进行翻堆,翻堆后的物料再堆成条垛;

步骤62天后堆温达到70℃时,再进行翻堆作业;此时,物料颜色变成褐色,有较浓的氨氮气味;

步骤7 再次堆料成条垛型,1天后翻料,连续进行3-4天;堆料,进行后期发酵;

步骤87-10天后,完全腐熟好,进行摊开晾晒;

步骤9、风干和粉粹过筛:将发酵后的原料运到室外晒场,自然晒干或经烘干机烘干后保证含水量达到30%以下,即风干结束,将风干后的原料通过粉碎机粉碎后再通过筛网过筛去杂质,即为具有腐熟秸秆效果的生物有机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制备复合微生物发酵菌剂具体为:

步骤1.1、种子活化:将枯草芽孢杆菌、解淀粉芽孢杆菌、侧孢芽孢杆菌、短小芽孢杆菌分别使用牛肉膏蛋白胨培养基,从种子试管挑取一环,划线到茄子瓶培养基上进行培养,得到摇瓶培养的种子;毕赤酵母使用PDA培养基,从种子试管挑取一环,划线到茄子瓶培养基上进行培养,得到摇瓶培养的种子;

步骤1.2、扩大培养:培养好的茄子瓶菌种,每个茄子瓶加入100ml无菌水,制成菌悬液,按5%的接种量,加入灭好菌的装液200ml1000ml三角瓶培养基中,将枯草芽孢杆菌、解淀粉芽孢杆菌、侧孢芽孢杆菌、短小芽孢杆菌和毕赤酵母放在摇床上进行培养;

步骤1.3、发酵罐培养:收集培养好的三角瓶培养液,按5%的接种量接入发酵培养基中进行培养,出罐;

步骤1.4、在发酵液中加入糠粉,用糠粉吸收发酵好的发酵液;搅拌均匀、晾晒、烘干;使最终的糠粉半成品的含水量在10%以下;

步骤1.5、检测:烘干好菌粉半成品,检测其每克的有效菌数,达到50-80亿/克;分别制备得到枯草芽孢杆菌粉,解淀粉芽孢杆菌粉,侧孢芽孢杆菌粉,短小芽孢杆菌粉,毕赤酵母粉;

步骤1.6、按照质量份称量以下组分:枯草芽孢杆菌粉1-2份,解淀粉芽孢杆菌粉1-2份,侧孢芽孢杆菌粉1份,短小芽孢杆菌粉1-2份,毕赤酵母粉1份,黑曲霉粉1-2份;

步骤1.7、将称量好的枯草芽孢杆菌粉、解淀粉芽孢杆菌粉、侧孢芽孢杆菌粉、短小芽孢杆菌粉、毕赤酵母粉和黑曲霉粉进行混合,制备得到复合微生物发酵菌剂。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1.1中的枯草芽孢杆菌、解淀粉芽孢杆菌、侧孢芽孢杆菌、短小芽孢杆菌的培养温度为32-35℃,培养时间为24-48h;毕赤酵母的培养温度为30-32℃,培养时间为24-48h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1.2中的菌悬液的浓度为100亿/ml,枯草芽孢杆菌、解淀粉芽孢杆菌、侧孢芽孢杆菌、短小芽孢杆菌的培养温度为32-35℃,培养时间为16-18小时,摇床转速为180/分钟,毕赤酵母的培养温度为30-32℃,培养时间为16-18小时,摇床转速为180/分钟。

6、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1.3中的发酵罐的温度为32℃,通气量为45m3/小时、搅拌速度为25r/mim;培养时间为24小时;步骤1.4中的发酵液和糠粉的质量比为1:2

7、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3中的搅拌得到的物料的含水量为55%-60%

8、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4和步骤5中的条垛的高度80-120公分,宽度2.0-2.5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