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心内科术后护理用按压止血仪具

技术领域

[0001] 本实用新型涉及心内科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心内科术后护理用按压止血仪具。

背景技术

[0002] 心内科,即心血管内科,是各级医院大内科为了诊疗心血管血管疾病而设置的一个临床科室,治疗的疾病包括心绞痛、高血压、猝死、心律失常、心力衰竭、早搏、心律不齐、心肌梗死、心肌病、心肌炎、心肌梗塞等心血管疾病。

[0003] 当前的心内科治疗中很多情况会采用介入治疗,但是在导管介入动脉血管或者是治疗后导管抽离的过程,会出现出血的现象,因此需要一定时间的按压止血。目前,常规按压止血方式还是通过护士进行按压止血,浪费人力。而少有的按压器械,又存在结构设备较大复杂不变使用的问题。部分采用固定带固定绑接,在通过按压部件进行止血,在按压操作时,常需要配合电机等,使用不便。现出现的新设计采用螺纹调节按压的方式,在实际操作时,又存在旋转调节时,转动调节操作效率较低的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0004]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心内科术后护理用按压止血仪具,以解决上述提到的问题。

[0005]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心内科术后护理用按压止血仪具,其包括用于佩接固定的约束带和设置在约束带上的按压止血部,止血部包括部体和贯穿部体的套杆,套杆的底端连接有止血压板;部体上贯穿有一通道口,在通道口的内壁上均匀设置有若干条凸环,凸环的截面为直角三角结构,且直角向下;套杆包括对称间隔设置的一对杆体,在一对杆体之间连接有弹簧,在杆体的外表面上还设置有与凸环相配合的凸块,凸块的截面也为直角三角结构,且与凸环反向设置。

[0006] 进一步地,杆体的顶端与按压块进行连接,按压块上对称开设有一对槽道,一对杆体分别对应地穿插在一对槽道内;杆体可在槽道内、沿着槽道的长度方向进行移动;杆体上、位于槽道的上下端位置处设置有抵块,且抵块的宽度尺寸大于槽道的宽度尺寸。

[0007] 进一步地,止血压板的顶端对称间隔设置有一对呈“凸”字形的长槽,杆体的下端设置有与长槽相配合,卡设在长槽内的卡块,卡块可沿着长槽的长度方向进行移动。

[0008] 进一步地,止血压板的下端连接有止血垫。

[0009] 进一步地,杆体呈“匚”字形,且一对杆体对向间隔对称分布,在一对杆体的内侧面之间连接有弹簧。

[0010] 进一步地,杆体的顶端中心设置有一插杆,通过插杆穿插在槽道内。

[0011] 进一步地,弹簧为两个,且上、下间隔分布。

[0012] 进一步地,凸块设置在套杆的中部以上位置处。

[0013]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该心内科术后护理用按压止血仪具使用方便,操作简单,效率较高。当需要对止血部位进行压迫止血时,只需向下按压套杆即可;且在凸环、凸块与弹簧的作用下,可保持止血压板的有效持续压迫。在止血压迫结束后,只需向一对杆体的中心处挤压两个杆体,使得两个杆体之间靠近,杆体外壁上的凸块与通道口内壁上的凸环分离,便可向上移动套杆,解除按压压迫,操作便捷,适用性较强。

附图说明

[0014] 图1示意性地给出了心内科术后护理用按压止血仪具的止血部的结构示意图。

[0015] 图2示意性地给出了心内科术后护理用按压止血仪具的上表面结构示意图。

[0016] 图3示意性地给出了心内科术后护理用按压止血仪具的部体的结构示意图。

[0017] 图4示意性地给出了心内科术后护理用按压止血仪具的套杆的配合设置使用的结构示意图。

[0018] 图5示意性地给出了心内科术后护理用按压止血仪具的杆体的底端结构示意图。

[0019] 图6示意性地给出了心内科术后护理用按压止血仪具的止血压板的纵向截面的结构示意图。

[0020] 图7示意性地给出了心内科术后护理用按压止血仪具的杆体的顶端结构示意图。

[0021] 其中:1、约束带;2、止血部;21、部体;22、套杆;221、杆体;3、止血压板;31、长槽;32、止血垫;4、通道口;41、凸环;5、弹簧;6、凸块;7、按压块;71、槽道;8、抵块;9、卡块;10、插杆。

具体实施方式

[0022]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种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0023] 为使本申请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以下结合附图及具体实施例,对本申请作进一步地详细说明,且为了简单起见,以下内容省略了该技术领域技术人员所知晓的技术常识。

[0024] 以下结合具体实施方式进行说明,参见图1~图7。

[0025] 该心内科术后护理用按压止血仪具包括约束带1,通过约束带1进行绑接固定,固定在身体上,在此不做具体明述;以及按压止血部2,设置在约束带1上,通过按压部进行按压止血。

[0026] 在本申请中,该心内科术后护理用按压止血仪具的止血部2包括部体21和贯穿部体21的套杆22,套杆22的底端连接有止血压板3,通过止血压板3对待挤压止血部2位进行压迫止血。

[0027] 且在止血压板3的下端连接有止血垫32,止血垫32可与止血压板3可拆解连接,便于更换使用,适用性强。还可在止血垫32上涂设止血药剂,通过止血垫32与对待挤压部位进行接触挤压,提高止血效果。

[0028] 该心内科术后护理用按压止血仪具的部体21上贯穿有一通道口4,在通道口4的内壁上均匀设置有若干条凸环41,凸环41的截面为直角三角结构,且直角向下;即凸环41的直角三角结构的其中一条直角边与通道口4内壁贴合,另一条直角边水平位于下方位置。

[0029] 套杆22包括对称间隔设置的一对杆体221,在一对杆体221之间连接有弹簧5,在杆体221的外表面上还设置有与凸环41相配合的凸块6,凸块6的截面也为直角三角结构,且与凸环41反向设置;即凸块6的直角三角结构的其中一条直角边与杆体221外壁贴合,另一条直角边水平位于上方位置。

[0030] 在具体实施中,在弹簧5弹力的作用下,杆体221上的凸块6与通道口4内壁上的凸环41紧紧接触。当需要对止血部2位进行压迫止血时,只需向下按压套杆22即可;且由于凸环41的截面结构与凸块6的截面结构均为直角三角结构,且反向设置,相互配合;因此,在凸环41、凸块6与弹簧5的作用下,松手时,也可限制套杆22的上移,进而确保套杆22底端连接的止血压板3的有效持续的压迫。

[0031] 在止血压迫结束后,向一对杆体221的中心处挤压两个杆体221,使得两个杆体221之间靠近,此时,杆体221外壁上的凸块6与通道口4内壁上的凸环41分离,便可向上移动套杆22,解除压迫,操作简单方便,效率较高。

[0032] 当然,为了使得在解除压迫力时,向一对杆体221的中心处挤压两个杆体221,确保杆体221外壁上的凸块6与通道口4内壁上的凸环41分离的有效,可将凸块6设置在套杆22的中部以上位置处。

[0033] 根据本申请的一种实施方式,还可优选设计地,令该心内科术后护理用按压止血仪具的杆体221的顶端与按压块7进行连接,在进行下压止血时,向下按压按压块7即可,还可在按压块7上设置软垫,提高操作手感。

[0034] 具体地,可在按压块7上对称开设有一对槽道71,一对杆体221分别对应地穿插在一对槽道71内,一一对应。并且,杆体221可在槽道71内、沿着槽道71的长度方向进行移动;其中,槽道71的长度方向与弹簧5的受力方向一致。

[0035] 在杆体221上、位于槽道71的上下端位置处设置有抵块8,且抵块8的宽度尺寸大于槽道71的宽度尺寸,在抵块8的作用下,限定了杆体221在槽道71内的上、下移动,使得按压及解除按压操作的有效。

[0036] 在实际操作中,当需要对止血部2位进行压迫止血时,只需要下压按压块7即可,并且在按压到位后,松开按压块7,也可保持该力度处的持续按压。当需要解除按压时,向中心处挤压位于按压块7上端的一对抵块8,带动两个杆体221向中心处移动,凸块6与凸环41分离,此时即可进行止血压板3的上移,解除压迫。

[0037] 当然,为了进一步确保,向中心处挤压两个杆体221时,杆体221的上下端均可进行移动,确保凸块6与凸环41能够有效的分离;还在止血压板3的顶端对称间隔设置有一对呈“凸”字形的长槽31,并且,在杆体221的下端设置有与长槽31相配合,卡设在长槽31内的卡块9,卡块9可沿着长槽31的长度方向进行移动。

[0038] 在具体实施中,为了提高操作的结构强度和稳定性,还可进一步优化设计地,将杆体221的横截面设计为“匚”字形,当然,通道口4也配合设置为长方形的形式。

[0039] 且一对杆体221对向间隔对称分布,在一对杆体221的内侧面之间连接有弹簧5,即弹簧5连接在杆体221上位于中间连接杆的内侧面上,当然,凸块6也设置在杆体221上位于中间连接杆的外侧面上。

[0040] 为了紧凑结构设计,并确保解除压迫前,对一对杆体221之间的有效挤压,还可在杆体221的顶端中心设置有一插杆10,通过插杆10穿插在槽道71内,紧凑结构,并且在向两个杆体221中心挤压杆体221,解除压迫时,也可通过插杆10带动。

[0041] 在上述结构设计中,可将弹簧5设置为两个,且上、下间隔分布,提高弹簧5的作用力以及整体操作的可靠性。

[0042] 在以上描述中,对“一个实施例”、“实施例”、“一个示例”、“示例”等等的引用表明如此描述的实施例或示例可以包括特定特征、结构、特性、性质、元素或限度,但并非每个实施例或示例都必然包括特定特征、结构、特性、性质、元素或限度。另外,重复使用短语“根据本申请的一个实施例”虽然有可能是指代相同实施例,但并非必然指代相同的实施例。

[0043] 对所公开的实施例的上述说明,是本领域专业技术人员能够实现或使用本实用新型。对这些实施例的多种修改对本领域的专业技术人员来说将使显而易见的,本文所定义的一般原理可以在不脱离实用新型的精神或范围的情况下,在其他实施例中实现。因此,本实用新型将不会被限制与本文所示的这些实施例,而是要符合与本文所公开的原理和新颖性特点相一致的最宽的范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