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水利工程地质勘察水底软土量取装置

技术领域

[0001] 本实用新型涉及水底软土量取设备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水利工程地质勘察水底软土量取装置。

背景技术

[0002] 在水利工程地质勘察中对于水底软土的量取工作,普遍是用于所取水底软土的深度量测,以及水底污染物的取样分析,现有的水底软土量取装置依旧存在一定缺陷,具体问题如下:第一,现有的水底软土量取装置,携带性较差、结构复杂,且操作性较为复杂;第二,现有的水底软土量取装置,量取淤泥的操作复杂且耗费体力;第三、现有的水底软土量取装置,对于分离过滤杂质的过滤设备的清洗工作较为繁琐,缺少便捷性,影响装置的持续使用性。

实用新型内容

[0003]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水利工程地质勘察水底软土量取装置,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现有的水底软土量取装置,携带性较差、结构复杂,且操作性较为复杂,缺少实用性等问题。

[0004]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水利工程地质勘察水底软土量取装置,包括装置本体、拆装机构、负重机构和塞板,所述装置本体的底部连接设置取料管,且取料管的顶部连接设置有筛网,并且筛网的两端皆连接设置有拆装机构,所述取料管底部的两侧皆连接设置有负重机构,且装置本体的内部连接设置有分料存料腔,并且分料存料腔的顶部连接设置有固液分离过滤网,所述固液分离过滤网的两端顶部皆连接设置有安装块,且安装块的内部连接设置有固定螺丝,筛网利用取料管的作用实现固定安装在取料管底部,且固液分离过滤网通过安装块和固定螺丝的配合实现固定固液分离过滤网。

[0005] 优选的,所述装置本体外部一侧连接设置有透明观察窗,且透明观察窗的一侧连接设置有读料刻度尺,并且装置本体的顶部连接设置有抓柄,透明观察窗便于使用者在外部可观察装置本体内部的淤泥采集工作情况,则读料刻度尺便于使用者读取软体取亮数据。

[0006] 优选的,所述拆装机构的内部以及筛网两端的顶部皆连接设置有连接块,且连接块的内部连接设置有过槽,并且过槽的内部设置有固定卡杆,所述固定卡杆的一端以及取料管两侧的内部皆连接设置有固定卡槽,固定卡杆与固定卡槽卡接则满足筛网固定在取料管底部。

[0007] 优选的,所述负重机构的内部以及取料管外部两侧的内部皆连接设置有放置槽,且放置槽的内部皆连接设置有配重石,配重石放置在放置槽内部,满足取料管可适中竖直朝下,取料管的材质属于软性,便于折叠放置携带工作。

[0008] 优选的,所述固液分离过滤网的顶部设置有第一通孔板,且第一通孔板的顶部自己装置本体内部分料存料腔的顶部皆连接设置有排液活塞腔,第一通孔板与装置本体内部固定连接,便于辅助固液分离过滤网的水土分离的工作。

[0009] 优选的,所述排液活塞腔的内部连接设置有连接杆,且连接杆的一端连接设置有塞板,所述连接杆的另一端外部以及排液活塞腔外部的一侧连接设置有弹簧,且弹簧的一侧以及连接杆的一端连接设置有拉杆,拉动连接杆实现塞板可在排液活塞腔内部移动,实现抽气,便于软土的收集工作,弹簧可助于连接杆以及塞板的回弹复位工作,便于将装置本体内部空气排出。

[0010] 优选的,所述排液活塞腔的底部连接设置有第二通孔板,且第二通孔板与第一通孔板设置在同一水平线上,第二通孔板与第一通孔板同样固定在装置本体内部以及外部侧部位。

[0011]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该种水利工程地质勘察水底软土量取装置,通过在筛网、连接块、过槽、固定卡杆和固定卡槽等配件,固定卡杆通过过槽与固定卡槽卡接,可实现将筛网固定在取料管底部,则拆卸时将固定卡杆拔出即可,操作简单实现筛网的拆装工作,筛网设置可避免抽取软土工作时将杂质带入装置本体内部的问题出现,可有效提高装置软土量取的效率;

(2)该种水利工程地质勘察水底软土量取装置,通过在取料管、放置槽和等配件,取料管材质为软型可折叠,便于整体携带时,取料管可进行折叠放置,配重石放置在放置槽内部,实现取料管下水时起到配重作用,避免取料管出现漂浮与水面而影响软土量取的工作问题;

(3)该种水利工程地质勘察水底软土量取装置,通过在固液分离过滤网、第一通孔板、塞板、弹簧和第二通孔板等配件,拉动塞板可实现软土以及水通过取料管处进入装置本体的内部,通过固液分离过滤网和第一通孔板的配合实现水土分离工作,则软土则收集放置在分料存料腔的内部,水则通过第一通孔板进入排液活塞腔的内部并最后通过第二通孔板排出,透明观察窗和读料刻度尺的配合可有效便于工作时,工作人员可观察软土的去量过程和结果。

附图说明

[0012]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种水利工程地质勘察水底软土量取装置正视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一种水利工程地质勘察水底软土量取装置图1中A处放大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一种水利工程地质勘察水底软土量取装置图1中B处放大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一种水利工程地质勘察水底软土量取装置的外部结构示意图。

[0013] 图中:1、装置本体;2、取料管;3、筛网;4、拆装机构;401、连接块;402、过槽;403、固定卡杆;404、固定卡槽;5、负重机构;501、放置槽;502、配重石;6、分料存料腔;7、固液分离过滤网;8、安装块;9、固定螺丝;10、第一通孔板;11、排液活塞腔;12、连接杆;13、塞板;14、弹簧;15、拉杆;16、第二通孔板;17、透明观察窗;18、读料刻度尺;19、抓柄。

具体实施方式

[0014]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0015] 请参阅图1-4,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实施例:一种水利工程地质勘察水底软土量取装置,包括装置本体1、拆装机构4、负重机构5和塞板13,所述装置本体1的底部连接设置取料管2,且取料管2的顶部连接设置有筛网3,并且筛网3的两端皆连接设置有拆装机构4,拆装机构4的内部以及筛网3两端的顶部皆连接设置有连接块401,且连接块401的内部连接设置有过槽402,并且过槽402的内部设置有固定卡杆403,所述固定卡杆403的一端以及取料管2两侧的内部皆连接设置有固定卡槽404,固定卡杆403与固定卡槽404卡接则满足筛网3固定在取料管2底部;

取料管2底部的两侧皆连接设置有负重机构5,负重机构5的内部以及取料管2外部两侧的内部皆连接设置有放置槽501,且放置槽501的内部皆连接设置有配重石502,配重石502放置在放置槽501内部,满足取料管2可适中竖直朝下,取料管2的材质属于软性,便于折叠放置携带工作;

装置本体1的内部连接设置有分料存料腔6,并且分料存料腔6的顶部连接设置有固液分离过滤网7,固液分离过滤网7的顶部设置有第一通孔板10,且第一通孔板10的顶部自己装置本体1内部分料存料腔6的顶部皆连接设置有排液活塞腔11,第一通孔板10与装置本体1内部固定连接,便于辅助固液分离过滤网7的水土分离的工作;

排液活塞腔11的内部连接设置有连接杆12,且连接杆12的一端连接设置有塞板13,所述连接杆12的另一端外部以及排液活塞腔11外部的一侧连接设置有弹簧14,且弹簧14的一侧以及连接杆12的一端连接设置有拉杆15,拉动连接杆12实现塞板13可在排液活塞腔11内部移动,实现抽气,便于软土的收集工作,弹簧14可助于连接杆12以及塞板13的回弹复位工作,便于将装置本体1内部空气排出;

固液分离过滤网7的两端顶部皆连接设置有安装块8,且安装块8的内部连接设置有固定螺丝9,筛网3利用取料管2的作用实现固定安装在取料管2底部,且固液分离过滤网7通过安装块8和固定螺丝9的配合实现固定固液分离过滤网7。

[0016] 装置本体1外部一侧连接设置有透明观察窗17,且透明观察窗17的一侧连接设置有读料刻度尺18,并且装置本体1的顶部连接设置有抓柄19,透明观察窗17便于使用者在外部可观察装置本体1内部的淤泥采集工作情况,则读料刻度尺18便于使用者读取软体取亮数据。

[0017] 排液活塞腔11的底部连接设置有第二通孔板16,且第二通孔板16与第一通孔板10设置在同一水平线上,第二通孔板16与第一通孔板10同样固定在装置本体1内部以及外部侧部位。

[0018] 工作原理:利用手动紧握抓柄19,将装置靠近水面且加工取料管2深入水内,取料管2利用配重石502带来的重力可直接接触水底软土区域,利用手动拉动拉杆15,实现连接杆12带动塞板13朝排液活塞腔11右侧移动,则移动的过程中,取料管2处将软土和水吸入分料存料腔6的内部,筛网3可隔绝软土和杂质,使与其分离避免将杂质吸入分料存料腔6内部,塞板13缓慢抽移时,软土和水通过固液分离过滤网7和第一通孔板10的配合实现软土存集在分料存料腔6内部,而水成功过滤收集在排液活塞腔11的内部,随着塞板13的持续移动,则水通过第二通孔板16排至装置本体1的外部,则透明观察窗17和读料刻度尺18的配合可便于工作人员观察软土采集的工作过程,采集完成后松开对拉杆15的拉力,则弹簧14的弹性可助于塞板13复位,则淤泥软土最终收集停留在分料存料腔6的内部放置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