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防致敏的手术止血纱
技术领域
[0001] 本实用新型涉及止血纱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防致敏的手术止血纱。
背景技术
[0002] 在医护过程中,医护人员常常遇到需要对患者外伤创面或手术创面进行杀菌和止血的情况,为了将药物敷贴于伤口位置处并对其进行止血处理,以使得伤口便于愈合,因而需使用到相应的止血纱。
[0003] 目前市面上的止血纱多种多样,但功能性较为单一,有的产品还不符合质量标准,现有产品一定的问题需进行改进,已逐渐无法满足医护和患者的需求,具体问题有以下几点:其一,现有的有些止血纱产品不便于进行抗菌处理,导致伤口易产生过敏的现象;其二,现有的此类止血纱的止血效果一般,还需加以改善;第三,现有的此类止血纱的抗拉性能一般,导致其易因拉扯而产生形变的现象,进而影响其使用寿命和止血效果。
实用新型内容
[0004]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防致敏的手术止血纱,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止血纱不便于进行抗菌处理、止血效果一般以及抗拉性能一般的问题。
[0005]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防致敏的手术止血纱,包括纳米纤维网单向导湿层、杀菌层、止血层、褶状抗拉层和水凝胶吸收层,所述纳米纤维网单向导湿层的顶端设置有杀菌层,且杀菌层远离纳米纤维网单向导湿层的一端设置有止血层,并且止血层远离杀菌层的一端设置有褶状抗拉层,所述褶状抗拉层的顶端设置有水凝胶吸收层,且水凝胶吸收层远离褶状抗拉层的一端设置有离型纸层,所述杀菌层内部的中心位置处设置有纳米氧化石墨烯,且纳米氧化石墨烯上方的杀菌层内部设置有第一羧甲基纤维素钠。
[0006] 优选的,所述止血层内部的中心位置处设置有无纺布基层,且无纺布基层两端的止血层内部皆设置有胍基壳聚糖,以使得止血纱的止血性能得到提升。
[0007] 优选的,所述褶状抗拉层的顶端设置有五组等间距的第二加强筋,第二加强筋的顶端与水凝胶吸收层的底端固定连接,以便将褶状抗拉层稳固设置于止血层与水凝胶吸收层之间的间隙位置处。
[0008] 优选的,所述褶状抗拉层的底端设置有五组等间距的第一加强筋,第一加强筋的底端与止血层的顶端固定连接,以便将褶状抗拉层稳固设置于止血层与水凝胶吸收层之间的间隙位置处。
[0009] 优选的,所述纳米氧化石墨烯下方的杀菌层内部设置有银纳米粉,且银纳米粉的厚度与第一羧甲基纤维素钠的厚度相等,以使得止血纱的抗敏性能得到提升。
[0010] 优选的,所述胍基壳聚糖远离无纺布基层一端的止血层内部分别设置有月桂酰基硫酸脱乙酰基壳聚糖与第二羧甲基纤维素钠,且月桂酰基硫酸脱乙酰基壳聚糖的厚度与第二羧甲基纤维素钠的厚度相等,以使得止血纱的止血性能得到提升。
[0011]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该防致敏的手术止血纱不仅达到了止血纱使用时的抗敏目的,提高了止血纱使用时的止血效果,而且延长了止血纱的使用寿命;
(1)通过设置有第一羧甲基纤维素钠、纳米氧化石墨烯以及银纳米粉,通过将第一羧甲基纤维素钠与银纳米粉设置于纳米氧化石墨烯两端的杀菌层内部,使得杀菌层的抗菌性能得到提升,以降低伤口贴敷时产生过敏的现象,从而达到了止血纱使用时的抗敏目的;
(2)通过设置有月桂酰基硫酸脱乙酰基壳聚糖、胍基壳聚糖、无纺布基层以及第二羧甲基纤维素钠,通过将胍基壳聚糖设置于无纺布基层两端的止血层内部,且位于胍基壳聚糖远离无纺布基层一端的止血层内部分别设置有月桂酰基硫酸脱乙酰基壳聚糖与第二羧甲基纤维素钠,使得止血层的止血性能得到提升,从而提高了止血纱使用时的止血效果;
(3)通过设置有褶状抗拉层、第一加强筋以及第二加强筋,通过第一加强筋与第二加强筋将褶状抗拉层稳固设置于止血层与水凝胶吸收层之间的间隙位置处,使得止血纱的抗拉性能得到提升,以降低其因拉扯而产生形变的现象,从而延长了止血纱的使用寿命。
附图说明
[0012] 图1为本实用新型防致敏的手术止血纱的正视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防致敏的手术止血纱的褶状抗拉层俯视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防致敏的手术止血纱的杀菌层剖视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防致敏的手术止血纱的止血层剖视结构示意图。
[0013] 图中:1、纳米纤维网单向导湿层;2、杀菌层;3、止血层;4、褶状抗拉层;5、第一加强筋;6、第二加强筋;7、水凝胶吸收层;8、离型纸层;9、第一羧甲基纤维素钠;10、纳米氧化石墨烯;11、银纳米粉;12、月桂酰基硫酸脱乙酰基壳聚糖;13、胍基壳聚糖;14、无纺布基层;15、第二羧甲基纤维素钠。
具体实施方式
[0014]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0015] 请参阅图1-4,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实施例:一种防致敏的手术止血纱,包括纳米纤维网单向导湿层1、杀菌层2、止血层3、褶状抗拉层4和水凝胶吸收层7,纳米纤维网单向导湿层1的顶端设置有杀菌层2,且杀菌层2远离纳米纤维网单向导湿层1的一端设置有止血层3,止血层3内部的中心位置处设置有无纺布基层14,且无纺布基层14两端的止血层3内部皆设置有胍基壳聚糖13,以使得止血纱的止血性能得到提升;
胍基壳聚糖13远离无纺布基层14一端的止血层3内部分别设置有月桂酰基硫酸脱乙酰基壳聚糖12与第二羧甲基纤维素钠15,且月桂酰基硫酸脱乙酰基壳聚糖12的厚度与第二羧甲基纤维素钠15的厚度相等,以使得止血纱的止血性能得到提升;
并且止血层3远离杀菌层2的一端设置有褶状抗拉层4,褶状抗拉层4的顶端设置有五组等间距的第二加强筋6,第二加强筋6的顶端与水凝胶吸收层7的底端固定连接,以便将褶状抗拉层4稳固设置于止血层3与水凝胶吸收层7之间的间隙位置处;
褶状抗拉层4的底端设置有五组等间距的第一加强筋5,第一加强筋5的底端与止血层3的顶端固定连接,以便将褶状抗拉层4稳固设置于止血层3与水凝胶吸收层7之间的间隙位置处;
褶状抗拉层4的顶端设置有水凝胶吸收层7,且水凝胶吸收层7远离褶状抗拉层4的一端设置有离型纸层8,杀菌层2内部的中心位置处设置有纳米氧化石墨烯10,纳米氧化石墨烯10下方的杀菌层2内部设置有银纳米粉11,且银纳米粉11的厚度与第一羧甲基纤维素钠9的厚度相等,以使得止血纱的抗敏性能得到提升;
且纳米氧化石墨烯10上方的杀菌层2内部设置有第一羧甲基纤维素钠9。
[0016] 工作原理:当止血纱使用时,首先通过将第一羧甲基纤维素钠9与银纳米粉11设置于纳米氧化石墨烯10两端的杀菌层2内部,使得杀菌层2的抗菌性能得到提升,以降低伤口贴敷时产生过敏的现象,之后通过将胍基壳聚糖13设置于无纺布基层14两端的止血层3内部,且位于胍基壳聚糖13远离无纺布基层14一端的止血层3内部分别设置有月桂酰基硫酸脱乙酰基壳聚糖12与第二羧甲基纤维素钠15,使得止血层3的止血性能得到提升,最后通过第一加强筋5与第二加强筋6将褶状抗拉层4稳固设置于止血层3与水凝胶吸收层7之间的间隙位置处,使得止血纱的抗拉性能得到提升,以降低其因拉扯而产生形变的现象,从而完成止血纱的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