尊敬的审查员:

您好!申请人收到了国家知识产权局对申请号为201910160676.X发出的第一次审查意见通知书。申请人首先感谢审查员对完善本专利申请所作的辛勤劳动,申请人仔细阅读了审查意见通知书正文,申请人提出以下意见,希望和审查员商榷。

一、权利要求1具有创造性

权利要求1与对比文件1的区别至少在于:1)步骤3、茶叶汽蒸接种:按容器体积的1/3的红茶叶量装入三角瓶或广口瓶中,加入适量的蒸溜水,搅拌均匀,用封口膜将锥形瓶密封,汽蒸,待锅内温度降至40℃以下,取出茶叶,备用;步骤4、发酵:无菌接种液体菌种,搅拌均匀封口,制得发酵茶;将制得的发酵茶发酵,保持温度与空气湿度,得到发酵完全的红茶;步骤5、烘干包装:将发酵好的红茶分散,置于烘箱内烘干,烘干过程中每隔15分钟将茶叶翻转搅拌一次,得到发酵红茶成品,并包装处理。

基于上述区别技术特征,本发明提升红茶品质,改善红茶风味的茶叶发酵工艺。工艺流程简洁,简化了工艺,减少了冠突散囊菌发酵红茶工艺中渥堆,二次发花等环节。红茶营养丰富,且呈松散状态,直接接种发酵容易导致好氧霉菌污染,采用传统工艺压制成砖发酵又会严重影响红茶的商品状态,因此该工艺的关键在于利用高效率的无菌生产技术来实现散茶发花:①本发明采用液体制种技术来缩短生产时间,提高发酵效率;②通过利用蒸汽处理原料、采用透气的密封容器发酵来实现无菌发酵,提高了产品品质稳定性及可控性,为金花红茶的现代化标准化生产提供了基本方法;③通过添加茶叶枝条来增加溶氧,使发酵物料内外菌体生长均匀,实现产品均质。

对比文件1公开了一种冠突散寰菌发酵红茶的制备方法,其技术方案具体公开了发花工序包括汽蒸增湿、接种发花和干燥;接种发花是接入10×106 /kg 茶叶固体种子。其技术方案与本申请的技术方案存在明显不同,未公开上述区别技术特征,与本申请的技术方案和参数不同,本申请的技术方案和参数改善红茶风味的茶叶发酵工艺。工艺流程简洁,减少了冠突散囊菌发酵红茶工艺中渥堆,二次发花等环节,简化了工艺。对比文件1也未达到本申请的上述技术效果,因此,对比文件1的技术方案与本申请技术方案中的技术构思完全不同,其所公开的技术方案的技术效果也未达到本申请的技术效果,权利要求1相比较于对比文件1具有突出的实质性特点和显著的进步。

对比文件2公开了冠突散囊茵的分离、纯化及鉴定冠突散囊茵的分离一般采用稀释平板法,其技术方案未公开上述区别技术特征,也未达到本申请的技术效果,因此,权利要求1相比较于对比文件2具有突出的实质性特点和显著的进步。

审查意见指出,在对比文件l 的基础上结合对比文件2以及本领域的普通技术知识得到权利要求l 请求保护的技术方案,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是显而易见的。对此,申请人认为:本申请的技术构思中按容器体积的1/3的红茶叶量装入三角瓶或广口瓶中,加入适量的蒸溜水,搅拌均匀,用封口膜将锥形瓶密封,汽蒸,待锅内温度降至40℃以下,取出茶叶,备用;无菌接种液体菌种,搅拌均匀封口,制得发酵茶;将制得的发酵茶发酵,保持温度与空气湿度,得到发酵完全的红茶;将发酵好的红茶分散,置于烘箱内烘干,烘干过程中每隔15分钟将茶叶翻转搅拌一次,得到发酵红茶成品,并包装处理。技术方案提升红茶品质,发酵后红茶表面遍布金花,冠突散囊菌对红茶感官风味影响明显,表现在发酵后苦味、粗青气、植物香显著下降,有菌香和淡淡的甜香,汤色橙黄明亮,叶底褐黑匀整,滋味更加醇和,有绵滑感。成对偏爱结果显示:75%的人更喜欢发酵后的红茶,表明冠突散囊菌可改善红茶风味;发酵红茶挥发性物质检测峰40个,已鉴定化合物37种,其中相对含量大于8%的物质有:芳樟醇、2,4-(1,1-二甲基乙基)-苯酚。发酵后红茶挥发性物质图谱较红茶原料相比,峰的数量明显增加,表明发酵后的红茶风味物质种类明显增加。改善了红茶风味的茶叶发酵工艺,工艺流程简洁,减少了冠突散囊菌发酵红茶工艺中渥堆,二次发花等环节,简化了工艺。

对比文件1-2以及本领域的公知常识中均未公开该技术构思,也就不构成对本申请技术方案中该技术特征的技术启示,本领域技术人员在对比文件1的基础上结合对比文件2以及本领域的公知常识并不能够得到本申请的技术方案,因此,本申请所保护的技术方案相对于对比文件1-2以及本领域的公知常识是非显而易见的,提供了一种技术构思不同的技术方案,技术效果优于现有技术,具有突出的实质性特点和显著的进步,因而具有创造性。

综上所述,本申请相对于对比文件1-2以及公知常识具有突出的实质性特点和显著的进步,还具有预料不到的技术效果,因而具有创造性。

二、关于权利要求2-9的创造性

在权利要求1具有创造性的前提下,权利要求2-9也必然具有创造性。

综上所述,本申请文件公开的技术方案具有突出的实质性特点和显著的进步,因而具有创造性。如有问题,望及时联系申请人,给予再次答复的机会。

 请审查员继续审查。

致礼

 

申请人:宜宾学院

                                  202105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