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电梯安装用平台
技术领域
[0001]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梯安装设备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电梯安装用平台。
背景技术
[0002] 随着城市化建设的推进,高层建筑也越来越多,在高楼中电梯是必不可少的上下楼工具,这导致电梯的需求也越来越高。在电梯安装工程领域,无脚手架安装越来越受到关注。但国内的无脚手架安装,主要是借助轿厢底面作为工作平台完成电梯导轨等井道内部的安装作业。而电梯在实际的安装维护时,往往需要用到一种辅助平台,然而现在的电梯安装用平台在实际使用时还是存在装配结构单一、牢固性能差、平台主体运行时平稳效果差以及未设置可拆装的置物结构、便捷性差的问题,这导致装置的使用效果不好。
实用新型内容
[0003]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电梯安装用平台,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装配结构单一、平稳效果差以及未设置可拆装的置物结构、便捷性差的问题。
[0004]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电梯安装用平台,包括吊环、防护栏、不锈钢连接板和平台主体,所述平台主体的顶部固定有防护栏,且防护栏两端的平台主体上皆安装有不锈钢连接板,所述不锈钢连接板顶部的中间位置处固定有第二钢丝连接绳,第二钢丝连接绳一侧的不锈钢连接板顶部固定有第三钢丝连接绳,且第二钢丝连接绳另一侧的不锈钢连接板顶部固定有第一钢丝连接绳,所述第一钢丝连接绳、第二钢丝连接绳和第三钢丝连接绳的顶部固定有第一基座,且第一基座顶部的中间位置处焊接有吊环,所述第一基座一端的平台主体上安装有第二置物板,第二基座一端的平台主体上安装有第一置物板。
[0005] 优选的,所述吊环设置有2个,吊环、第一基座和第二基座的材料皆为不锈钢,第一基座和第二基座的内部皆设置有限位槽,便于将装置和相应起吊设备的吊索装配牢固。
[0006] 优选的,所述防护栏和平台主体之间构成一体化焊接结构,且防护栏和平台主体的材料皆为铝合金,防护栏和平台主体的外侧壁和内侧壁皆设置有橡胶防护层,提升了防护栏和平台主体的防滑效果和减震效果。
[0007] 优选的,所述不锈钢连接板的底部焊接有预留滑条,平台主体上均匀设置有与预留滑条相匹配的预留滑槽,且平台主体的一侧均匀设置有与预留滑条连接的锁紧螺栓,使得装置实现了组合式的优点,便于检修维护。
[0008] 优选的,所述第一置物板和第二置物板关于平台主体的垂直中心线构成对称分布,第一置物板和第二置物板底部的中间位置处皆焊接有支撑杆,使其优化了装置的结构,通过对称分布,提升了装置整体结构行吊时的平稳效果。
[0009] 优选的,所述支撑杆底部的外侧壁设置有外螺纹,平台主体内部的底端均匀焊接有与支撑杆相匹配的装配筒,且装配筒的内侧壁设置有与外螺纹相匹配的内螺纹,使其便于使用者将第一置物板和第二置物板在平台主体上进行拆卸或组装。
[0010]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该电梯安装用平台通过安装有第一钢丝连接绳、第二钢丝连接绳和第三钢丝连接绳,使得装置优化了自身的性能,使用时,一方面使用者可以将起吊设备上的吊索连接端绕过限位槽实现第一级固定,再将吊索连接端的挂钩和吊环连接实现第二级固定,从而利用双重固定结构,便于将装置和相应起吊设备的吊索装配牢固,另一方面将用于和吊索连接的安装结构设置为第一钢丝连接绳、第二钢丝连接绳和第三钢丝连接绳等构成的连接机构,使得平台主体的两个端面可以均匀连接多股钢丝绳,进而提升了平台主体上下运动时的稳定性;
(2)、该电梯安装用平台通过安装有预留滑条、防护栏和平台主体,使得装置优化了自身的结构,使用时,一方面使用者可以利用预留滑条和预留滑槽构成的滑动定位结构,配合锁紧螺栓的锁紧固定作用,将不锈钢连接板在平台主体上进行拆卸或组装,进而使得装置实现了组合式的优点,便于检修维护,另一方面通过在防护栏和平台主体的外侧壁和内侧壁皆设置有橡胶防护层,提升了防护栏和平台主体的防滑效果和减震效果;
(3)、该电梯安装用平台通过安装有平台主体、第一置物板和第二置物板,使得装置实际使用时,一方面通过在平台主体上安装有两个对称分布的第一置物板和第二置物板,便于使用者放置一些常用的螺丝、扳手等器械,提升了操作的便利性,另一方面使用者可以利用支撑杆和装配筒之间的螺纹连接结构,将第一置物板和第二置物板在平台主体上进行拆卸或组装。
附图说明
[0011]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种电梯安装用平台的正视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一种电梯安装用平台的第一基座侧视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一种电梯安装用平台的连接板后视局部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一种电梯安装用平台的第二置物板后视剖面结构示意图。
[0012] 图中:1、吊环;2、第一基座;3、防护栏;4、不锈钢连接板;5、第一置物板;6、第二置物板;7、平台主体;8、第二基座;9、限位槽;10、第一钢丝连接绳;11、第二钢丝连接绳;12、第三钢丝连接绳;13、锁紧螺栓;14、预留滑条;15、装配筒;16、支撑杆。
具体实施方式
[0013]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0014] 请参阅图1-4,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实施例:一种电梯安装用平台,包括吊环1、防护栏3、不锈钢连接板4和平台主体7,平台主体7的顶部固定有防护栏3,且防护栏3两端的平台主体7上皆安装有不锈钢连接板4,不锈钢连接板4顶部的中间位置处固定有第二钢丝连接绳11,第二钢丝连接绳11一侧的不锈钢连接板4顶部固定有第三钢丝连接绳12,且第二钢丝连接绳11另一侧的不锈钢连接板4顶部固定有第一钢丝连接绳10,第一钢丝连接绳10、第二钢丝连接绳11和第三钢丝连接绳12的顶部固定有第一基座2,且第一基座2顶部的中间位置处焊接有吊环1,第一基座2一端的平台主体7上安装有第二置物板6,第二基座8一端的平台主体7上安装有第一置物板5;
吊环1设置有2个,吊环1、第一基座2和第二基座8的材料皆为不锈钢,第一基座2和第二基座8的内部皆设置有限位槽9;
使用时,使用者可以将起吊设备上的吊索连接端绕过限位槽9实现第一级固定,再将吊索连接端的挂钩和吊环1连接实现第二级固定,从而利用双重固定结构,便于将装置和相应起吊设备的吊索装配牢固;
防护栏3和平台主体7之间构成一体化焊接结构,且防护栏3和平台主体7的材料皆为铝合金,防护栏3和平台主体7的外侧壁和内侧壁皆设置有橡胶防护层;
使用时,通过在防护栏3和平台主体7的外侧壁和内侧壁皆设置有橡胶防护层,提升了防护栏3和平台主体7的防滑效果和减震效果;
不锈钢连接板4的底部焊接有预留滑条14,平台主体7上均匀设置有与预留滑条14相匹配的预留滑槽,且平台主体7的一侧均匀设置有与预留滑条14连接的锁紧螺栓13;
使用时,使用者可以利用预留滑条14和预留滑槽构成的滑动定位结构,配合锁紧螺栓13的锁紧固定作用,将不锈钢连接板4在平台主体7上进行拆卸或组装,进而使得装置实现了组合式的优点,便于检修维护;
第一置物板5和第二置物板6关于平台主体7的垂直中心线构成对称分布,第一置物板5和第二置物板6底部的中间位置处皆焊接有支撑杆16;
使其优化了装置的结构,通过对称分布,提升了装置整体结构行吊时的平稳效果;
支撑杆16底部的外侧壁设置有外螺纹,平台主体7内部的底端均匀焊接有与支撑杆16相匹配的装配筒15,且装配筒15的内侧壁设置有与外螺纹相匹配的内螺纹;
使用时,使用者可以利用支撑杆16和装配筒15之间的螺纹连接结构,将第一置物板5和第二置物板6在平台主体7上进行拆卸或组装。
[0015] 工作原理:使用时,使用者可以将起吊设备上的吊索连接端绕过限位槽9实现第一级固定,再将吊索连接端的挂钩和吊环1连接实现第二级固定,从而利用双重固定结构,便于将装置和相应起吊设备的吊索装配牢固,使用者站在平台主体7,并且利用防护绑绳将使用者和防护栏3进行绑缚,避免使用者从平台主体7上滑脱,增强了安全效果,具体操作时,行吊设备驱动吊索运动,进而带动第一基座2和第二基座8运动,使得平台主体7从大楼井道的最顶层伸入井道内, 使用者可以站立在平台主体7上对电梯结构进行安装,并且通过在平台主体7上安装有两个对称分布的第一置物板5和第二置物板6,便于使用者放置一些常用的螺丝、扳手等器械,提升了操作的便利性,此外,将用于和吊索连接的安装结构设置为第一钢丝连接绳10、第二钢丝连接绳11和第三钢丝连接绳12等构成的连接机构,使得平台主体7的两个端面可以均匀连接多股钢丝绳,进而提升了平台主体7上下运动时的稳定性,此外,使用者可以利用预留滑条14和预留滑槽构成的滑动定位结构,配合锁紧螺栓13的锁紧固定作用,将不锈钢连接板4在平台主体7上进行拆卸或组装,进而使得装置实现了组合式的优点,便于检修维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