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一种耐低盐大黄鱼的选育方法,其特征在于:是采用双层养殖池,所述双层养殖池包括位于上层的孵化池和位于下层的养成池,所述选育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1、在盐度为20‰-30‰的水中进行大黄鱼授精操作,将获得的受精卵依次清洗、消毒后转移到孵化池中;

步骤2、控制孵化池的盐度为11‰,并进行大黄鱼受精卵孵化,之后将孵化的仔鱼引入养成池;

步骤3、控制养成池的初始盐度为11‰,然后以每天降盐1‰的速度将养成池的盐度下降至4‰-6‰,并保持在该盐度条件下继续养殖大黄鱼至体质量在1kg以上;

步骤4、将体重在1kg以上的大黄鱼再引入至孵化池进行性腺强化培育后作为耐低盐亲本;并在孵化池中于盐度20‰-30‰进行催产、受精卵的收集和消毒处理,直至培育成开口仔鱼;

步骤5、将所述开口仔鱼再引入至养成池中按照步骤3的盐度梯度递减至4‰-6‰的方式进行多代子代低盐培育。

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耐低盐大黄鱼的选育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孵化池和所述养成池的底部设有曝气管道,所述曝气管道连接设置在养殖池外部的供氧装置。

3.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耐低盐大黄鱼的选育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孵化池底部设有供仔鱼进入所述养成池的下水口。

4.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耐低盐大黄鱼的选育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多代子代低盐选育为5代子代低盐选育。

5. 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耐低盐大黄鱼的选育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5代子代低盐选育具体包括:

(1)在培育获得F1代耐低盐亲本后,挑选F1代中体质量1kg以上的大黄鱼进一步作为F2代亲本,并于盐度20‰-30‰进行催产获得的第二代受精卵在孵化池中于盐度11‰孵化培育至开口子代,再在养成池中于盐度10‰养至体质量1kg以上;

(2)以F2代体质量1kg以上的大黄鱼进一步作为F3代亲本,并于盐度20‰-30‰进行催产获得的第三代受精卵在孵化池中于盐度11‰孵化培育至开口子代,再在养成池中于盐度7‰养至体质量1kg以上;

(3)以F3代体质量1kg以上的大黄鱼进一步作为F4代亲本,并于盐度20‰-30‰进行催产获得的第四代受精卵在孵化池中于盐度11‰孵化培育至开口子代,再在养成池中于盐度4-6‰养至体质量1kg以上;

(4)以F4代体质量1kg以上的大黄鱼进一步作为F5代亲本,并于盐度20‰-30‰进行催产获得的第五代受精卵在孵化池中于盐度11‰孵化培育至开口子代,再在养成池中于盐度4-6‰养至体质量1kg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