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骨科牵引装置

技术领域

[0001] 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用装置或者医用辅助装置,尤其涉及一种骨科牵引装置。

背景技术

[0002] 在骨科进行纠正骨折畸形、维持复位等治疗时,往往要用到牵引。下肢骨牵引是通过牵引力和反牵引力作用于骨折部位,达到复位或维持复位固定的治疗手段。在临床上,很多下肢骨折的病人需要用到牵引架进行骨牵引以达到术前肢体的固定,防止骨折对周边血管、神经造成二次损伤。

[0003] 现有的牵引架往往独立于病床,设有支座或者移动台,整体结构复杂,成本较高。但是,一些简单的牵引术中,仅需要一个能够绑定或者穿过牵引绳的简易支架即可。但如何保障简易支架的稳定是当前简易支架面临主要问题。因此,有必要对现有技术进行改进。

实用新型内容

[0004] 本实用新型旨在提供一种骨科牵引装置。

[0005]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一种骨科牵引装置,包括:夹持部件,其包括U型夹持件、夹持板以及多个夹持紧固件,所述夹持板置于U型夹持件的夹持口处并在所述多个夹持紧固件的作用下调整夹槽的宽度,以夹持病床的床头板或者从床头板上卸下;牵引支架,其连接于所述夹持部件,并向远离夹持部件的方向延伸。

[0006] 优选的,所述U型夹持件包括彼此相对设置的第一板件和第二板件,所述第一板件和第二板件均固接在第三板件上,形成所述夹持口。

[0007] 优选的,所述第一板件和所述第二板件的彼此相背的面设有用于减少形变的加强筋,所述加强筋从所述第一板件或者所述第二板件上靠近第三板件的一侧延伸向远离第三板件的一侧。

[0008] 优选的,所述第一板件上设有与所述夹持紧固件适配的多个螺纹孔,所述夹持紧固件的螺柱能从所述螺纹孔中穿过所述第一板件的板体并抵靠夹持板,以调整夹持板和第二板件之间形成的夹槽宽度。

[0009] 优选的,所述第二板件上设有稳定板,在所述夹持部件夹持在相应的病床的床头板上时,所述稳定板能抵靠在该病床的床板的上表面。

[0010] 优选的,稳定板的宽度大于夹持部件的宽度,其中,稳定板的宽度或者夹持部件的宽度中的宽度是指骨科牵引装置安装在病床的床头板上后沿病床的宽度方向的尺寸。

[0011] 优选的,所述稳定板与所述夹持部件的宽度比大于等于3:2。

[0012] 优选的,所述牵引支架倾斜安装在所述夹持部件上。

[0013] 优选的,所述牵引支架通过螺纹可拆卸连接在所述夹持部件上。

[0014] 优选的,所述牵引支架上设有用于安装牵引绳的一个或者多个通孔。

[0015] 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且易于拆装,可以通过U型夹持件以及由多个夹持紧固件调整的夹持板稳固地夹持于病床的床头板上。

附图说明

[0016]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骨科牵引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骨科牵引装置从另一个视角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骨科牵引装置的带有加强筋一个实施方式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牵引支架倾斜设置的一个实施方式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的骨科牵引装置的带有稳定板一个实施方式的示意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的骨科牵引装置的一个实施方式安装在病床上的示意图。

[0017] 附图标记对照如下:

100:夹持部件       110:U型夹持件                111:第一板件

112:第二板件   113:第三板件       114:加强筋

115:稳定板        120:夹持板                  130:夹持紧固件

140:安装座                150:柔性连接件          200:牵引支架

210:通孔       220:多功能把手     A:夹槽

B:床头板              C:夹持口                     K:螺纹孔 。

具体实施方式

[0018]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

[0019]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若出现术语“中心”、“纵向”、“横向”、“长度”、“宽度”、“厚度”、“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顺时针”、“逆时针”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0020]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还需要理解的是,若出现“第一”、“第二”等术语,其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一个或者更多个该特征。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若出现术语“多个”,其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

[0021]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还需要理解的是,若出现“安装”、“相连”、“连接”、“固定”、“固接”等术语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或限定。

[0022]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还需要理解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或之“下”可以包括第一和第二特征直接接触,也可以包括第一和第二特征不是直接接触而是通过它们之间的另外的特征接触。而且,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上方”和“上面”包括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上方和斜上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高于第二特征。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下”、“下方”和“下面”包括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下方和斜下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小于第二特征。

[0023] 如图1、图2所示,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一种骨科牵引装置,可以包括:夹持部件100和牵引支架200。其中,夹持部件100,可以包括U型夹持件110、夹持板120以及多个夹持紧固件130。夹持板120可以置于U型夹持件110的夹持口C处并在多个夹持紧固件130的作用下调整夹槽A的宽度,以夹持病床的床头板B或者从床头板B上卸下。牵引支架200,可以连接于夹持部件100,并向远离夹持部件100的方向延伸。该实施例的技术方案至少能够实现以下有益技术效果:骨科牵引装置结构简单,且易于拆装,可以通过U型夹持件110以及由多个夹持紧固件130调整的夹持板120稳固地夹持于病床的床头板上。

[0024]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U型夹持件110可以包括彼此相对设置的第一板件111和第二板件112。第一板件111和第二板件112可以固接在第三板件113上,形成夹持口C。优选的,U型夹持件110可以采用一体的金属构件或者塑料构件。例如,铝合金构件或者硬质塑料构件。优选的,夹持板120可以通过柔性连接件150连接在第三板件113上;例如,通过橡胶弹性绳。

[0025]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参见图3,第一板件111和第二板件112的彼此相背的面可以设有用于减少形变的加强筋114。加强筋114从第一板件111或者第二板件112上靠近第三板件113的一侧延伸向远离第三板件113的一侧。该实施例的技术方案至少能够实现以下有益技术效果:加强筋的设置,有助于减少第一板件和第二板件的形变,使得U型夹持件能更稳固的夹持在床头板上。

[0026]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第一板件111上可以设有与夹持紧固件130适配的多个螺纹孔K。夹持紧固件130的螺柱能从螺纹孔K中穿过第一板件111的板体并抵靠夹持板120,以调整夹持板120和第二板件112之间形成的夹槽A宽度。优选的,多个夹持紧固件对应的螺纹孔可以间隔分布在第一板件的不同位置。优选的,多个夹持紧固件对应的螺纹孔可以彼此等间隔分布。例如,多个夹持紧固件对应的螺纹孔可以按照三角形、正方形或者十字形的布局形态彼此等间隔分布。该实施例的技术方案至少能够实现以下有益技术效果:多个夹持紧固件可以从不同的位置抵靠夹持板,使得夹持部件能够更稳定地夹持在床头板上。

[0027]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参见图3,第二板件112上可以设有稳定板115,在夹持部件100夹持在相应的病床的床头板B上时,稳定板115能抵靠在该病床的床板的上表面。优选的,稳定板115的宽度可以大于夹持部件100的宽度,其中,稳定板115的宽度或者夹持部件100的宽度中的宽度是指骨科牵引装置安装在病床的床头板B上后沿病床的宽度方向的尺寸。优选的,述稳定板115与夹持部件100的宽度比大于等于3:2。该实施例的技术方案至少能够实现以下有益技术效果:通过稳定板抵靠在床板的上表面,可以使得夹持部件更不易侧倾,夹持更稳固。

[0028]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参见图4、图5,牵引支架200可以倾斜安装在夹持部件100上。该实施例的技术方案至少能够实现以下有益技术效果:减少牵引所用配重块与支架接触的可能性,避免接触摩擦力对配置块的影响,更方便按需调整配重块。

[0029]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牵引支架200可以通过螺纹可拆卸连接在夹持部件100上。优选的,夹持部件100上可以设有带螺纹的安装座140。牵引支架200可以通过螺纹可拆卸连接在该安装座140上。优选的,牵引支架200的至少一端设有多功能把手220。该多功能把手220不仅可以用于拆装牵引支架200时用于手握旋转牵引支架200,还可以用于在不使用配重块牵引时,用于作为绑定牵引绳的受力点。该实施例的技术方案至少能够实现以下有益技术效果:便于医护人员拆卸转移和收放存储。

[0030]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牵引支架200上设有用于安装牵引绳的一个或者多个通孔210。

[0031]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参见图6,使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的骨科牵引装置时,可以按照如下操作进行:先将骨科牵引装置的夹持部件100的夹持口C朝下,夹持在床头板B上,使稳定版115抵靠在床板的上表面,注意将夹持板120放置在与第一板件111同侧。然后,拧紧多个夹持紧固件130,是夹持部件100稳定加持在床头板B上。随后,手握多功能把手220,将牵引支架200通过旋转的方式安装在安装座140上。然后,牵引绳的一端绑在患者的牵引部位如腿上,将牵引绳的另一端穿过某个通孔210,在穿过的另一端添加配重块进行牵引。

[0032] 当然,本实用新型还可有其它多种实施例,在不背离本实用新型精神及其实质的情况下,熟悉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根据本实用新型作出各种相应的改变和变形,但这些相应的改变和变形都应属于本实用新型所附的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