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骨科用克氏针拔出装置

技术领域

[0001] 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用用具,尤其涉及一种骨科用克氏针拔出装置。

背景技术

[0002] 骨科、手外科、四肢外科在用克氏针固定骨折断端或者关节牵引手术后需二次手术取出植入的克氏针,因为没有专门的克氏针取出器,目前临床医师主要用持针器、钢丝钳、老虎钳等器械代替。因作用力有限,持针器不能取出固定牢靠、尤其是固定关节的克氏针,因钢丝钳钳头较圆钝,常不能取出或延长切口才能取出尾端位置较深的克氏针,老虎钳可以取出直径较大的克氏针,但对手足部直径较小或位置较深的克氏针取出作用有限。

实用新型内容

[0003] 本实用新型旨在提供一种骨科用克氏针拔出装置。

[0004]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方式,提供一种骨科用克氏针拔出装置,包括:杆体,其上设有安装槽和螺纹孔;折弯柱,其固定连接在安装槽内;折弯舌,其设于安装槽内且转动连接于杆体,其上设有折弯口;螺纹杆,其上螺纹与螺纹孔适配,一端设有手拧部;其中,通过旋转手拧部能使螺纹杆的另一端推动折弯舌朝折弯柱运动,从而使穿插在折弯柱和折弯舌之间的克氏针在折弯口和折弯柱的共同作用下被折弯和夹持。

[0005] 可选的,折弯舌的朝螺纹杆的一侧为弧形面,螺纹杆推动折弯舌朝折弯柱运动时螺纹杆的另一端沿该弧形面与折弯舌相对滑动。

[0006] 可选的,折弯舌的折弯口上设有多个第一防滑齿。

[0007] 可选的,折弯柱上设有多个第二防滑齿。

[0008] 可选的,骨科用克氏针拔出装置还包括回转弹簧,回转弹簧的一端连接杆体,另一端连接折弯舌,在螺纹杆朝远离折弯柱的方向移动时回转弹簧带动折弯舌朝远离折弯柱的方向回转。

[0009] 可选的,手拧部为十字形。

[0010] 可选的,螺纹杆的靠近手拧部的一侧设有一部分无螺纹的区域。

[0011] 可选的,杆体的至少部分区域的截面为矩形。

[0012] 可选的,杆体、折弯柱、折弯舌和螺纹杆采用不锈钢材质。

[0013] 可选的,杆体包括主体和槽盖板,槽盖板通过紧固件可拆卸安装在主体上以形成安装槽。

[0014] 本实用新型可以通过螺纹杆推进折弯舌,在折弯柱的帮助下,折弯克氏针,并把克氏针以折弯的状态紧固地夹持在折弯舌和折弯柱之间,再由医务人员拉动杆体或者手拧部,从而拔出插在患者骨头上的克氏针,可以较好地避免在取克氏针的过程中克氏针滑脱对患者造成二次伤害的可能。

附图说明

[0015] 1为本实用新型在插入尚未折弯的克氏针状态下的简化剖面示意图;

2为本实用新型在将克氏针折弯并夹持的状态下的简化剖面示意图;

3为本实用新型在添加防滑齿的情况下的简化剖面示意图;

4为本实用新型在添加回转弹簧的情况下的简化剖面示意图;

5为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在分解状态下的结构示意图;

6为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的外部结构示意图。

[0016]  

图中:

100:杆体                    110:主体           111:螺纹孔

120:槽盖板           130:紧固件         140:安装槽

200:折弯柱                      210:第二防滑齿          300:折弯舌

310:折弯口                      311:第一防滑齿     400:螺纹杆

410:手拧部                      500:回转弹簧       K:克氏针

A:无螺纹的区域

 

具体实施方式

[0017]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

[0018]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若出现术语“中心”、“纵向”、“横向”、“长度”、“宽度”、“厚度”、“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顺时针”、“逆时针”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0019]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还需要理解的是,若出现“第一”、“第二”等术语,其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一个或者更多个该特征。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若出现术语“多个”,其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

[0020]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还需要理解的是,若出现“安装”、“相连”、“连接”、“固定”、“固接”等术语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或限定。

[0021]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还需要理解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或之“下”可以包括第一和第二特征直接接触,也可以包括第一和第二特征不是直接接触而是通过它们之间的另外的特征接触。而且,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上方”和“上面”包括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上方和斜上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高于第二特征。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下”、“下方”和“下面”包括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下方和斜下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小于第二特征。

[0022] 如图1、图2所示,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一种骨科用克氏针拔出装置,可以包括:杆体100,其上设有安装槽140和螺纹孔111;折弯柱200,其固定连接在安装槽140内;折弯舌300,其设于安装槽140内且转动连接于杆体100,其上设有折弯口310;螺纹杆400,其上螺纹与螺纹孔111适配,一端设有手拧部410。其中,通过旋转手拧部410能使螺纹杆400的另一端推动折弯舌300朝折弯柱200运动,从而使穿插在折弯柱200和折弯舌300之间的克氏针K在折弯口310和折弯柱200的共同作用下被折弯和夹持。该实施例的技术方案至少能够实现以下有益技术效果:本实用新型可以通过螺纹杆400推进折弯舌300,在折弯柱200的帮助下,折弯克氏针K,并把克氏针K以折弯的状态紧固地夹持在折弯舌300和折弯柱200之间,再由医务人员拉动杆体100或者手拧部410,从而拔出插在患者骨头上的克氏针K,可以较好地避免在取克氏针K的过程中克氏针K滑脱对患者造成二次伤害的可能;由于具有折弯柱辅助折弯过程,折弯过程对插入患者的部分施加的外力小,可以降低对患者的二次伤害;并且,该装置操作简单,可以为医务人员降低劳动强度。

[0023]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折弯舌300的朝螺纹杆400的一侧为弧形面,螺纹杆400推动折弯舌300朝折弯柱200运动时螺纹杆400的另一端沿该弧形面与折弯舌300相对滑动。该实施例的技术方案至少能够实现以下有益技术效果:弧形面可以便于平滑地推动折弯舌300,从而更好地折弯和夹持克氏针K

[0024]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参见图3,折弯舌300的折弯口310的表面设有多个第一防滑齿311。该实施例的技术方案至少能够实现以下有益技术效果:可以进一步降低拔出克氏针K的过程中克氏针K滑脱的可能性,使得本实用新型的操作更可靠。

[0025]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再次参见图3,折弯柱200的表面设有多个第二防滑齿210。该实施例的技术方案至少能够实现以下有益技术效果:可以进一步降低拔出克氏针K的过程中克氏针K滑脱的可能性,使得本实用新型的操作更可靠。

[0026] 前面的实施例中,折弯舌300是自由转动的,这在拔出克氏针K后可能取下克氏针K过程不够便利。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参见图4,骨科用克氏针K拔出装置可以包括回转弹簧500。回转弹簧500一端连接杆体100,另一端连接折弯舌300。在螺纹杆400朝远离折弯柱200的方向移动时回转弹簧500带动折弯舌300朝远离折弯柱200的方向回转。该实施例的技术方案至少能够实现以下有益技术效果:拔出克氏针K后,在螺纹杆400旋转,退出安装槽140所在区域时,可以通过回转弹簧500带动折弯舌300回转到初始位置,从而更便于取下拔出的克氏针K

[0027]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参见图5,手拧部410为十字形。应当理解,手拧部410也可以为一字型或者其他形状,但不如十字形的方便操作。

[0028]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参见图6,螺纹杆400的靠近手拧部410的一侧设有一部分无螺纹的区域A。该实施例的技术方案至少能够实现以下有益技术效果:此处设置一段无螺纹区域A,可以避免医务人员在手握该部分使力拔出克氏针的过程中握在螺纹上,避免螺纹造成手部出现疼痛感,从而提高使用体验。

[0029]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杆体100的至少部分区域的截面为矩形。

[0030]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杆体100、折弯柱200、折弯舌300和螺纹杆400采用不锈钢材质。该实施例的技术方案至少能够实现以下有益技术效果:采用不锈钢可以让本实用新型可以重复用酒精多次消毒,能够多次使用,减少对患者伤口造成污染的可能性。

[0031]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杆体100包括主体110和槽盖板120,槽盖板120通过紧固件130可拆卸安装在主体110上以形成安装槽140。该实施例的技术方案至少能够实现以下有益技术效果:在折弯舌300、折弯柱200、回转弹簧500等部件损坏时,可以便于打开槽盖板120以进行维修。

[0032] 本实用新型的一个示意性的使用过程为:手持本实用新型的杆体100,靠近待拔出的克氏针K,将克氏针K的一端从折弯柱200和折弯舌300之间的空隙中穿过,穿出适当长度例如4-5cm,此状态可参考图1;旋转螺纹杆400,推动折弯舌300向折弯柱200方向运动,折弯克氏针K,直至将克氏针K紧固地夹持在折弯柱200和折弯舌300之间,此状态可参考图2;手握杆体100/或螺纹杆400的手拧部410,向外用力,拔出克氏针K

[0033] 当然,本实用新型还可有其它多种实施例,在不背离本实用新型精神及其实质的情况下,熟悉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根据本实用新型作出各种相应的改变和变形,但这些相应的改变和变形都应属于本实用新型所附的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