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信号测向用接收装置

技术领域

[0001] 本实用新型涉及接收装置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信号测向用接收装置。

背景技术

[0002] 无线电测向是利用无线电测向机测出无线电台发射出来的电波及其传播方向,以确定发射机位置的技术,无线电测向广泛应用于军事、公安、航空、航海、水陆交通、救灾、科研等许多部门,同时无线电测向作为一项科技体育活动为广大无线电爱好者所喜爱。

[0003] 信号测向用接收装置顾名思义就是用来接收测向信号的装置,现有的此类接收装置大多结构简单,存在技术不足,信号接收装置大多不利于收纳保存,不使用时容易受到污染,而且受到外力作用时容易损坏。

实用新型内容

[0004]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信号测向用接收装置,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不具备收纳防护结构的问题。

[0005]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信号测向用接收装置,包括外壳、信号加强铝板、螺纹丝杆和接收装置主体,所述外壳内部的一端设置有螺纹丝杆,且所述外壳内部的另一端设置有导向杆,所述导向杆和螺纹丝杆之间套设有升降板,所述接收装置主体设置于升降板的顶端,且所述接收装置主体内部的两端均设置有从动轴,所述接收装置主体内部的中央位置处设置有主动轴,且所述主动轴和从动轴的顶端均设置有固定杆,所述信号加强铝板均设置于固定杆的一侧,所述螺纹丝杆一侧的外壳内设置有第二电机,且所述第二电机的输出端通过滚轴设置有第一齿轮,所述螺纹丝杆的底部设置有第二齿轮,且所述第二齿轮与第一齿轮咬合。

[0006] 优选的,所述外壳顶部的一端通过转动轴转动连接有第一盖体,且所述外壳顶部的另一端通过转动轴转动连接有第二盖体。

[0007] 优选的,所述第一盖体顶部的一侧设置有槽体,且所述槽体内涂覆有铁粉,所述第二盖体底部的一侧设置有磁吸块。

[0008] 优选的,所述信号加强铝板一侧的中央位置处设置有第一天线,且所述第一天线的两侧均匀设置有第二天线,所述第二天线均与第一天线连通。

[0009] 优选的,所述信号加强铝板均为弧形结构,且所述信号加强铝板的表面均镀有银薄膜。

[0010] 优选的,所述信号加强铝板靠近固定杆的一侧均设置有固定块,且所述固定块上均通过转动轴与固定杆转动连接。

[0011] 优选的,所述接收装置主体内部的底端设置有第一电机,且所述第一电机的输出端与主动轴连接,所述主动轴与从动轴之间通过皮带轮机构连接。

[0012]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该信号测向用接收装置通过安装有接收装置主体、外壳、升降板、螺纹丝杆、第二电机、第一齿轮、第二齿轮以及导向杆,使得第二电机带动螺纹丝杆转动,升降板的一端设置有与螺纹丝杆相匹配的螺纹孔,使得升降板能带动接收装置主体下移,直至收纳于外壳的内部,起到一定的保护作用,不使用时不容易受到污染和损坏。

[0013] (2)该信号测向用接收装置通过安装有第一天线、信号加强铝板以及第二天线,信号加强铝板的表面镀有银薄膜,利于对电磁波进行反射,使得信号加强铝板前方的信号重叠,达到增强信号的效果,信号加强铝板上均匀分布有第二天线,第二天线均与第一天线连通,用于增加第一天线信号接收量,提高端信号接收效率。

[0014] (3)该信号测向用接收装置通过安装有第一电机、主动轴、从动轴、固定杆以及固定块,第一电机可通过皮带轮机构带动主动轴与从动轴转动,进而带动信号加强铝板转动,同时固定杆的顶端通过转动轴与固定块转动连接,便于调节信号加强铝板的倾斜角度,利于调节信号加强区域的位置。

附图说明

[0015]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种信号测向用接收装置的正视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一种信号测向用接收装置的图1中A处放大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一种信号测向用接收装置的图1中B处放大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一种信号测向用接收装置的接收装置主体侧视结构示意图。

[0016] 图中:1、导向杆;2、升降板;3、外壳;4、从动轴;5、主动轴;6、第一天线;7、第一盖体;8、第二天线;9、第二盖体;10、信号加强铝板;11、螺纹丝杆;12、接收装置主体;13、皮带轮机构;14、第一电机;15、槽体;16、磁吸块;17、第二电机;18、第一齿轮;19、第二齿轮;20、固定块;21、固定杆。

具体实施方式

[0017]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0018] 请参阅图1-4,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实施例:一种信号测向用接收装置,包括外壳3、信号加强铝板10、螺纹丝杆11和接收装置主体12,外壳3内部的一端设置有螺纹丝杆11,且外壳3内部的另一端设置有导向杆1,导向杆1和螺纹丝杆11之间套设有升降板2,接收装置主体12设置于升降板2的顶端;

外壳3顶部的一端通过转动轴转动连接有第一盖体7,且外壳3顶部的另一端通过转动轴转动连接有第二盖体9,便于在不使用时将第一盖体7与第二盖体9盖上,进行防尘;

第一盖体7顶部的一侧设置有槽体15,且槽体15内涂覆有铁粉,第二盖体9底部的一侧设置有磁吸块16,增加第一盖体7和第二盖体9之间连接的紧密性;

接收装置主体12内部的两端均设置有从动轴4,接收装置主体12内部的中央位置处设置有主动轴5,且主动轴5和从动轴4的顶端均设置有固定杆21,信号加强铝板10均设置于固定杆21的一侧;

信号加强铝板10靠近固定杆21的一侧均设置有固定块20,且固定块20上均通过转动轴与固定杆21转动连接,便于调节信号加强铝板10的倾斜角度;

信号加强铝板10均为弧形结构,且信号加强铝板10的表面均镀有银薄膜,利于对电磁波进行反射,使得信号加强铝板10前方的信号重叠,达到增强信号的效果;

信号加强铝板10一侧的中央位置处设置有第一天线6,且第一天线6的两侧均匀设置有第二天线8,第二天线8均与第一天线6连通,用于增加第一天线6信号接收量,提高端信号接收效率;

接收装置主体12内部的底端设置有第一电机14,且第一电机14的输出端与主动轴5连接,主动轴5与从动轴4之间通过皮带轮机构13连接;

第一电机14通过皮带轮机构13带动主动轴5与从动轴4转动,进而带动信号加强铝板10转动,利于调节信号加强区域的位置;

螺纹丝杆11一侧的外壳3内设置有第二电机17,且第二电机17的输出端通过滚轴设置有第一齿轮18,螺纹丝杆11的底部设置有第二齿轮19,且第二齿轮19与第一齿轮18咬合;

第二电机17带动第一齿轮18转动,使得第二齿轮19以及螺纹丝杆11一并转动,使得升降板2带动接收装置主体12下移直至收纳于外壳3的内部,起到一定的保护作用,不容易受到污染和损坏

第一电机14以及第二电机17的具体型号规格需根据该装置的规格参数等选型计算确定,其选型计算方法为现有技术,故不再详细赘述。

[0019]     工作原理:本申请实施例在使用时,第二电机17带动第一齿轮18转动,使得第二齿轮19以及螺纹丝杆11转动,升降板2的一端设置有与螺纹丝杆11相匹配的螺纹孔,使得升降板2能带动接收装置主体12上移至外壳3的外部,信号加强铝板10的表面镀有银薄膜,利于对电磁波进行反射,使得信号加强铝板10前方的信号重叠,达到增强信号的效果,信号加强铝板10上均匀分布有第二天线8,第二天线8均与第一天线6连通,用于增加第一天线6信号接收量,提高端信号接收效率,同时第一电机14通过皮带轮机构13带动主动轴5与从动轴4转动,进而带动信号加强铝板10转动,同时固定杆21的顶端通过转动轴与固定块20转动连接,便于调节信号加强铝板10的倾斜角度,利于调节信号加强区域的位置,不使用时,第二电机17反转使得升降板2带动接收装置主体12下移直至收纳于外壳3的内部,起到一定的保护作用,不容易受到污染和损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