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带水冷结构的中药提取管道

技术领域

[0001] 本实用新型涉及中药提取用具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带水冷结构的中药提取管道。

背景技术

[0002] 中药的化学成份十分复杂,既有含有多种有效成份,又有无效成份,也包含有毒成份,提取其有效成分并进一步加以分离、纯化,得到有效单体是中药研究领域中的一项重要内容,中药提取就是利用一些技术最大限度提取其中有效成份,使得中药制剂的内在质量和临床治疗效果提高,通过中药提取浓缩装置将中药的有效成分提炼出来制成清膏或浸膏,在浓缩装置的末端一般需要使用到中药提取管道,主要对加热后的气体进行冷凝,从而获得提取液。

[0003] 经过发明人考察发现现有的中药提取管道基本可以满足使用人员的使用需求,但是依然存在一定的不足之处。其一,现有的此类中药提取管道大多为单组管道,其中药提取量相对较低,降低了中药物料的制备效率;其二,现有提取管道的冷却结构冷却气体的速度较慢,导致高温加热后的气体难以液化,降低了中药物料的制备质量。

实用新型内容

[0004]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带水冷结构的中药提取管道,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中药管道大多为单组管道以及高温气体难以迅速液化的问题。

[0005]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带水冷结构的中药提取管道,包括主管道、上连接座、第一管道、下法兰盘和副冷却水套,所述主管道的上表面焊接有上连接座,所述主管道表面的一侧焊接有第一管道,主管道的另一侧表面焊接有第二管道,第二管道和第一管道关于主管道的中心位置呈对称结构,所述第一管道的底端固定有主法兰盘,且所述主法兰盘的一端安装有上法兰盘,所述上法兰盘的底端固定有第一提取管道,且所述第一提取管道的表面安装有主冷却水套,所述第一提取管道的底端安装有下法兰盘,且所述下法兰盘底端的中心位置处安装有开关阀,所述第二管道的底端安装有第二提取管道,且所述第二提取管道的表面安装有副冷却水套。

[0006] 优选的,所述主冷却水套表面的一端安装有进液管,进液管的一端与副冷却水套的表面相互连接,进液管的一端延伸至副冷却水套的内部。

[0007] 优选的,所述主冷却水套表面的一端安装有出液管,出液管的一端与副冷却水套的表面相互连接,出液管的一端贯穿至副冷却水套的内部。

[0008] 优选的,所述主冷却水套表面的一侧固定有抱箍,且所述抱箍的表面焊接有固定座。

[0009] 优选的,所述进液管表面的一侧安装有上导管,所述出液管表面的一侧安装有下导管。

[0010] 优选的,所述固定座一侧的外壁上安装有支板,且所述支板表面的两侧皆设置有内螺纹槽,所述支板表面的两侧皆安装有紧固螺栓,紧固螺栓与内螺纹槽相互配合。

[0011]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该一种带水冷结构的中药提取管道不仅对气体进行分流,提高中药高温气体的处理效率,实现高温中药气体的迅速冷却,提高装置的中药提取质量,还便于工作人员对提取管道进行安装;

(1)通过设置有第一提取管道和第二提取管道等,主管道的连接端安装至浓缩装置的输出端,使得高温气体进入到主管道的内部,此时由于第一管道以及第二管道的设置,气体被分流,使得气体分别进入到第一提取管道以及第二提取管道中,通过分离结构的设置,有效提高中药高温气体的处理效率;

(2)通过设置有出液管和副冷却水套等,将上导管、进液管连接至冷却液供应端,下导管以及出液管连接至冷却液循环端,从而使得冷却液可在主冷却水套以及副冷却水套中不断的循环,高温气体可被迅速冷却,从而完成液化,直至中药液体通过开关阀排出第一提取管道或者第二提取管道的外部,从而通过水冷结构的设置,实现高温中药气体的迅速冷却,提高装置的中药提取质量;

(3)通过设置有抱箍和支板等,通过抱箍以及固定座为提取管道组成一个安装座,将支板放置于安装点,使得第一提取管道、第二提取管道同地面垂直,取出紧固螺栓,将紧固螺栓通过内螺纹槽打入安装面,即完成该提取管的安装工作,操作快捷方便。

附图说明

[0012] 图1为本实用新型带水冷结构的中药提取管道的主视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带水冷结构的中药提取管道的主视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带水冷结构的中药提取管道的侧视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带水冷结构的中药提取管道图3中A处放大结构示意图;

图中:1、主管道;2、上连接座;3、第一管道;4、主法兰盘;5、上法兰盘;6、第一提取管道;7、主冷却水套;8、下法兰盘;9、开关阀;10、副冷却水套;11、第二提取管道;12、第二管道;13、进液管;14、出液管;15、内螺纹槽;16、上导管;17、下导管;18、抱箍;19、固定座;20、支板;21、紧固螺栓。

具体实施方式

[0013]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0014] 请参阅图1-4,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实施例:一种带水冷结构的中药提取管道,包括主管道1、上连接座2、第一管道3、下法兰盘8和副冷却水套10,主管道1的上表面焊接有上连接座2,主管道1表面的一侧焊接有第一管道3,主管道1的另一侧表面焊接有第二管道12,第二管道12和第一管道3关于主管道1的中心位置呈对称结构,第一管道3的底端固定有主法兰盘4,且主法兰盘4的一端安装有上法兰盘5,上法兰盘5的底端固定有第一提取管道6,且第一提取管道6的表面安装有主冷却水套7主冷却水套7表面的一侧固定有抱箍18,且抱箍18的表面焊接有固定座19;

固定座19一侧的外壁上安装有支板20,将支板20放置于安装点,使得第一提取管道6、第二提取管道11同地面垂直,且支板20表面的两侧皆设置有内螺纹槽15,支板20表面的两侧皆安装有紧固螺栓21,紧固螺栓21与内螺纹槽15相互配合;

取出紧固螺栓21,将紧固螺栓21通过内螺纹槽15打入安装面,即完成该提取管的安装工作,操作快捷方便;

主冷却水套7表面的一端安装有进液管13,进液管13的一端与副冷却水套10的表面相互连接,进液管13的一端延伸至副冷却水套10的内部,进液管13表面的一侧安装有上导管16,出液管14表面的一侧安装有下导管17将上导管16、进液管13连接至冷却液供应端;

主冷却水套7表面的一端安装有出液管14,出液管14的一端与副冷却水套10的表面相互连接,出液管14的一端贯穿至副冷却水套10的内部,下导管17以及出液管14连接至冷却液循环端,使得冷却液可在主冷却水套7以及副冷却水套10中不断的循环,高温气体可被迅速冷却,从而完成液化;

液化后的中药液体粘附在第一提取管道6、第二提取管道11的内壁上,从而通过水冷结构的设置,实现高温中药气体的迅速冷却,避免液化不均匀的现象;

第一提取管道6的底端安装有下法兰盘8,且下法兰盘8底端的中心位置处安装有开关阀9,第二管道12的底端安装有第二提取管道11,且第二提取管道11的表面安装有副冷却水套10,将主管道1的连接端安装至浓缩装置的输出端,使得高温气体进入到主管道1的内部,此时由于第一管道3以及第二管道12的设置,气体被分流;

气体分别进入到第一提取管道6以及第二提取管道11中,相比以往单组管道的气体处理方式,该种结构有效提高中药高温气体的处理效率;

本申请实施例在使用时,首先将主管道1的连接端安装至浓缩装置的输出端,使得高温气体进入到主管道1的内部,此时由于第一管道3以及第二管道12的设置,气体被分流,使得气体分别进入到第一提取管道6以及第二提取管道11中,相比以往单组管道的气体处理方式,该种结构有效提高中药高温气体的处理效率,将上导管16、进液管13连接至冷却液供应端,下导管17以及出液管14连接至冷却液循环端,从而使得冷却液可在主冷却水套7以及副冷却水套10中不断的循环,高温气体可被迅速冷却,从而完成液化,液化后的中药液体粘附在第一提取管道6、第二提取管道11的内壁上,直至中药液体通过开关阀9排出第一提取管道6或者第二提取管道11的外部,从而通过水冷结构的设置,实现高温中药气体的迅速冷却,避免液化不均匀的现象,提高装置的中药提取质量,工作人员可通过抱箍18以及固定座19为提取管道组成一个安装座,将支板20放置于安装点,使得第一提取管道6、第二提取管道11同地面垂直,取出紧固螺栓21,将紧固螺栓21通过内螺纹槽15打入安装面,即完成该提取管的安装工作,操作快捷方便,增强提取管道的安装便捷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