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中药有效成分提取装置

技术领域

[0001] 本实用新型涉及中药加工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中药有效成分提取装置。

背景技术

[0002] 中药是指以中医药理论为指导,有着独特的理论体系和应用形式,用于预防和治疗疾病并具有康复与保健作用的天然药物及其加工代用品,主要包括植物药、动物药、矿物药,中药的化学成所含成份十分复杂,既有含有多种有效成份,又有无效成份,也包含有毒成份,提取其有效成分并进一步加以分离、纯化,得到有效单体是中药研究领域中的一项重要内容,中药提取就是利用一些技术最大限度提取其中有效成份,使得中药制剂的内在质量和临床治疗效果提高,使中药的效果得以最大限度的发挥,中药提取最终的目的是把中药材中的有效成分分离出来,除去药渣,得到浸出的浓溶液或有效成分的浸出物或有效成分的精制品,中药有效成分的提取需要借助提取装置来进行。

[0003] 现今市场上的此类提取装置种类繁多,基本可以满足人们的使用需求,但是依然存在一定的不足之处,现有的此类提取装置在使用时一般都是直接将中药放在提取罐中进行蒸煮,提取药液后药渣会残留在提取罐内部,不易清理,有必要进一步改进。

实用新型内容

[0004]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中药有效成分提取装置,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提取装置在使用时药渣会残留在提取罐内部不易清理的问题。

[0005]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中药有效成分提取装置,包括装置架体、提取罐、储液罐、加热管和中药篓,所述装置架体的内部安装有提取罐,且所述提取罐的顶端设置有密封盖,所述提取罐的内部固定有支撑架,且所述支撑架顶端的中心位置处设置有凸块,所述支撑架的上方设置有中药篓,且所述中药篓两侧的外壁上皆固定有手柄,并且所述中药篓底端的中心位置处设置有凹槽,凹槽与凸块卡接,所述提取罐的内壁上皆安装有加热管,且所述加热管下方的提取罐内壁上安装有温度传感器,所述提取罐的一侧安装有储液罐,所述装置架体的外壁上安装有控制面板。

[0006] 优选的,所述装置架体的顶部皆安装有气缸,气缸的输出端与密封盖的顶端固定连接,便于驱动密封盖使其上下移动。

[0007] 优选的,所述提取罐底部的中心位置处转动安装有转杆,且所述转杆的两侧皆设置有清洁刷,清洁刷的一端与转杆焊接,便于对提取罐的底部进行刷洗。

[0008] 优选的,所述提取罐底端的中心位置处安装有第一电机,且所述第一电机的输出端通过联轴器安装有第一转轴,第一转轴的顶端延伸至提取罐的内部并与转杆的底端固定连接,用于转杆的驱动工作。

[0009] 优选的,所述提取罐和储液罐之间安装有提取泵,且所述提取泵的输入端安装有取液管,取液管与提取罐相连通,并且所述提取泵的输出端安装有导液管,导液管与储液罐相连通,便于将提取罐内部的药液提取至储液罐的内部。

[0010] 优选的,所述储液罐底部的外壁上安装有排液管,排液管与储液罐相连通,且所述排液管的内部安装有控制阀,便于将储液罐内部的药液取出。

[0011] 优选的,所述密封盖底端的中心位置处转动安装有转盘,且所述转盘的底端皆焊接有等间距的搅拌片,搅拌片的底端延伸至中药篓的内部,并且所述搅拌片的两侧皆设置有薄刃,便于对中药篓内部的中药进行搅拌和分切,使得中药内的有效成分充分溶出。

[0012] 优选的,所述密封盖顶端的中心位置处安装有第二电机,且所述第二电机的输出端通过联轴器安装有第二转轴,第二转轴的底端延伸至密封盖的下方并与转盘固定连接,用于转盘的驱动工作。

[0013]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该中药有效成分提取装置不仅便于快速对中药残渣进行清理,使得中药有效成分的快速溶出,而且便于将提取罐内部的残渣清理干净;

(1)通过设置有支撑架、凸块、中药篓、凹槽和手柄,将中药放入至提取罐内部的中药篓中,提取完毕后,握持手柄将中药篓提起,使得提取罐底端的凹槽与支撑架顶端的凸块分离,将中药篓从提取罐的内部取出,便于快速对中药残渣进行清理;

(2)通过设置有第二电机、第二转轴、转盘、搅拌片和薄刃,第二电机通过第二转轴驱动转盘转动,转盘带动搅拌片旋转,对中药篓内部的中药进行搅拌,使其与水充分混合,由于搅拌片的两侧设置有薄刃,可对中药进行分切,更容易破坏中药的细胞壁,从而使得中药有效成分的快速溶出;

(3)通过设置有第一电机、第一转轴、转杆和清洁刷,第一电机通过第一转轴驱动转杆转动,转杆带动清洁刷旋转,清洁刷对提取罐底部的残渣进行清理,残渣通过排污管排出,从而便于将提取罐内部的残渣清理干净。

附图说明

[0014]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中药有效成分提取装置的正视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中药有效成分提取装置的提取罐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中药有效成分提取装置的中药篓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中药有效成分提取装置的支撑架俯视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中药有效成分提取装置的转盘仰视结构示意图。

[0015] 图中:1、装置架体;2、提取泵;3、取液管;4、提取罐;5、控制面板;6、气缸;7、导液管;8、储液罐;9、排液管;10、控制阀;11、第一电机;12、第一转轴;13、转杆;14、清洁刷;15、温度传感器;16、支撑架;17、凸块;18、加热管;19、密封盖;20、第二电机;21、第二转轴;22、转盘;23、中药篓;24、凹槽;25、手柄;26、搅拌片;27、薄刃。

具体实施方式

[0016]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0017] 请参阅说明书附图1-5,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实施例:一种中药有效成分提取装置,包括装置架体1、提取罐4、储液罐8、加热管18和中药篓23,装置架体1的内部安装有提取罐4,且提取罐4的顶端设置有密封盖19;

装置架体1的顶部皆安装有气缸6,该气缸6的型号可为SC160-25,气缸6的输出端与密封盖19的顶端固定连接,便于驱动密封盖19使其上下移动;

提取罐4底部的中心位置处转动安装有转杆13,且转杆13的两侧皆设置有清洁刷14,清洁刷14的一端与转杆13焊接,便于对提取罐4的底部进行刷洗;

提取罐4底端的中心位置处安装有第一电机11,该第一电机11的型号可选用Y112M-2,且第一电机11的输出端通过联轴器安装有第一转轴12,第一转轴12的顶端延伸至提取罐4的内部并与转杆13的底端固定连接,用于转杆13的驱动工作;

密封盖19底端的中心位置处转动安装有转盘22,且转盘22的底端皆焊接有等间距的搅拌片26,搅拌片26的底端延伸至中药篓23的内部;

搅拌片26的两侧皆设置有薄刃27,便于对中药篓23内部的中药进行搅拌和分切,使得中药内的有效成分充分溶出;

密封盖19顶端的中心位置处安装有第二电机20,该第二电机20的型号可为Y112M-2,且第二电机20的输出端通过联轴器安装有第二转轴21,第二转轴21的底端延伸至密封盖19的下方并与转盘22固定连接,用于转盘22的驱动工作;

提取罐4的内部固定有支撑架16,且支撑架16顶端的中心位置处设置有凸块17,支撑架16的上方设置有中药篓23,且中药篓23两侧的外壁上皆固定有手柄25;

中药篓23底端的中心位置处设置有凹槽24,凹槽24与凸块17卡接;

提取罐4的内壁上皆安装有加热管18,且加热管18下方的提取罐4内壁上安装有温度传感器15,提取罐4的一侧安装有储液罐8;

提取罐4和储液罐8之间安装有提取泵2,该提取泵2的型号可选用150QJ20-54/9,且提取泵2的输入端安装有取液管3,取液管3与提取罐4相连通,并且提取泵2的输出端安装有导液管7,导液管7与储液罐8相连通,便于将提取罐4内部的药液提取至储液罐8的内部;

储液罐8底部的外壁上安装有排液管9,排液管9与储液罐8相连通,且排液管9的内部安装有控制阀10,便于将储液罐8内部的药液取出;

装置架体1的外壁上安装有控制面板5,该控制面板5的型号可选用DL203。

[0018] 本申请实施例在使用时:首先,操控控制面板5启动气缸6使其驱动密封盖19上移,将中药放入至提取罐4内部的中药篓23中,并往提取罐4的内部加入适量的水,其次,气缸6驱动密封盖19下移,使得密封盖19盖在提取罐4的顶端,加热管18通电对水进行加热,此时,操控控制面板5启动第二电机20,第二电机20通过第二转轴21驱动转盘22转动,转盘22带动搅拌片26旋转,对中药篓23内部的中药进行搅拌,使其与水充分混合,由于搅拌片26的两侧设置有薄刃27,可对中药进行分切,更容易破坏中药的细胞壁,从而使得中药有效成分的快速溶出,然后,操控控制面板5启动提取泵2,提取泵2通过取液管3将提取罐4内部的药液抽出并通过导液管7输送至储液罐8的内部,药液在储液罐8的内部存储,可将控制阀10打开通过排液管9将药液取出,提取完毕后,气缸6驱动密封盖19上移,握持手柄25将中药篓23提起,使得提取罐4底端的凹槽24与支撑架16顶端的凸块17分离,将中药篓23从提取罐4的内部取出,便于将中药篓23内部的中药残渣取出,最后,操控控制面板5启动第一电机11,第一电机11通过第一转轴12驱动转杆13转动,转杆13带动清洁刷14旋转,清洁刷14对提取罐4底部的残渣进行清理,残渣通过排污管排出,从而便于将提取罐4内部的残渣清理干净,完成中药有效成分提取装置的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