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换流站数字化环境监测装置
技术领域
[0001] 本实用新型属于换流站环境监测技术领域,具体地说,涉及一种换流站数字化环境监测装置。
背景技术
[0002] 换流站环境监测是一项对主设备稳定运行的重要保障工作,通过对各类环境数据的分析预判,有效感知换流设备的运行工况,提高运维人员的管控能力,确保大电网的安全稳定运行。目前,换流站环境监测手段主要有气象水文监测、局部温湿度监测、厂界噪声监测、设备振动噪声监测、电磁场监测、接地极址监测井土壤温湿度/水温水位的监测等。但是,环境监测数据种类单一、利用率低、挖掘深度浅,经常仅作为辅助依据,未能充分发挥大数据的优势与价值。
[0003] 传统的换流站环境监测,采用定期安排测试人员进行现场布点监测,存在耗时耗力,监测不连续,监测点位不一致等缺点,不利于数据的保存、分析、深度挖掘与利用。
实用新型内容
[0004] 有鉴于此,本实用新型针对上述的问题,提供了一种换流站数字化环境监测装置,。
[0005]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换流站数字化环境监测装置,包括支架和控制模块,所述支架上设置有开放式框架,所述支架的底部设置有土壤盐分传感器,所述开放式框架的底板上设置有沉降传感器,所述开放式框架内设置有隔板,所述隔板上设置有扬尘传感器,所述开放式框架的顶盖上还设置有降雨量传感器、降雪量传感器和传感器固定器,所述传感器固定器内设置有环境温度传感器、环境湿度传感器、PM10传感器、PM2.5传感器、风速传感器、风向传感器、大气压传感器、振动传感器和噪声传感器。
[0006] 可选地,所述土壤盐分传感器的型号为JXBS-3001-EC。
[0007] 可选地,所述沉降传感器的型号为GH-TDS-30-B。
[0008] 可选地,所述扬尘传感器的型号为LT-CG-S/D-005-A70H00-2-12。
[0009] 可选地,所述降雨量传感器和降雪量传感器的型号为ZZ-RSS-RS。
[0010] 可选地,所述降雨量传感器、降雪量传感器和传感器固定器,所述传感器固定器内设置有环境温度传感器、环境湿度传感器、PM10传感器、PM2.5传感器、风速传感器、风向传感器、大气压传感器和噪声传感器的型号为HCD6818A。
[0011] 可选地,所述控制模块包括服务器,所述服务器通过导线连接有数据采集仪和电源;所述数据采集仪通过导线连接有土壤盐分传感器、沉降传感器、扬尘传感器、降雨量传感器、降雪量传感器、环境温度传感器、环境湿度传感器、PM10传感器、PM2.5传感器、风速传感器、风向传感器、大气压传感器、振动传感器和噪声传感器,所述服务器通过通讯模块连接有手机APP平台和PC端软件平台。
[0012] 可选地,所述数据采集仪为CT1150四串口通讯管理服务器。
[0013] 可选地,所述电源的电压为220V/24V。
[0014]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可以获得包括以下技术效果:
本装置将环境监测系统执行的各个操作细化到功能上,使系统具有使用简单、逻辑清楚、细节完善等特点。
[0015] 当然,实施本实用新型的任一产品并不一定需要同时达到以上所述的所有技术效果。
附图说明
[0016] 此处所说明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理解,构成本实用新型的一部分,本实用新型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
图1是本实用新型换流站数字化环境监测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控制模块的结构示意图。
[0017] 图中,1. 支架,2. 开放式框架,3. 土壤盐分传感器,4. 沉降传感器,5. 隔板,6. 扬尘传感器,7. 顶盖,8. 降雨量传感器,9. 降雪量传感器,10. 传感器固定器,11. 环境温度传感器,12. 环境湿度传感器,13. PM10传感器,14. PM2.5传感器,15. 风速传感器,16. 风向传感器,17. 大气压传感器,18. 振动传感器,19. 噪声传感器,20. 控制模块,21. 服务器,22. 数据采集仪,23. 电源,24. 通讯模块,25. 手机APP平台,26. PC端软件平台。
具体实施方式
[0018] 以下将配合实施例来详细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藉此对本实用新型如何应用技术手段来解决技术问题并达成技术功效的实现过程能充分理解并据以实施。
[0019]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换流站数字化环境监测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支架1和控制模块10,所述支架1上设置有开放式框架2,所述支架1的底部设置有土壤盐分传感器3,所述开放式框架2的底板上设置有沉降传感器4,所述开放式框架2内设置有隔板5,所述隔板5上设置有扬尘(TSP)传感器6,所述开放式框架2的顶盖7上还设置有降雨量传感器8、降雪量传感器9和传感器固定器10,所述传感器固定器10内设置有环境温度传感器11、环境湿度传感器12、PM10传感器13、PM2.5传感器14、风速传感器15、风向传感器16、大气压传感器17、振动传感器18和噪声传感器19。
[0020] 其中,支架1方便固定各个传感器及配电器件,方便以后的安装。
[0021]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土壤盐分传感器3的型号为JXBS-3001-EC,方便测定土壤的盐分。
[0022]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沉降传感器4的型号为GH-TDS-30-B,用于测定地面沉降。
[0023]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扬尘(TSP)传感器6的型号为LT-CG-S/D-005-A70H00-2-12,用于检测环境灰尘灰度。
[0024]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降雨量传感器8和降雪量传感器9的型号为ZZ-RSS-RS。
[0025]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降雨量传感器8、降雪量传感器9和传感器固定器10,所述传感器固定器10内设置有环境温度传感器11、环境湿度传感器12、PM10传感器13、PM2.5传感器14、风速传感器15、风向传感器16、大气压传感器17和噪声传感器19的型号为HCD6818A,用于检测环境中的降雨量、降雪量、温度、湿度、PM10、PM2.5、风速、风向、大气压和噪声这些环境因子数据。
[0026]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控制模块10包括服务器21,所述服务器21通过导线连接有数据采集仪22和电源23;所述数据采集仪22通过导线连接有土壤盐分传感器3、沉降传感器4、扬尘传感器6、降雨量传感器8、降雪量传感器9、环境温度传感器11、环境湿度传感器12、PM10传感器13、PM2.5传感器14、风速传感器15、风向传感器16、大气压传感器17、振动传感器18和噪声传感器19,所述服务器21通过通讯模块24连接有手机APP平台25和PC端软件平台26。
[0027]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数据采集仪22为CT1150四串口通讯管理服务器。
[0028]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电源23的电压为220V/24V,用于给本实用新型装置供电。
[0029] 本装置的安装和使用方法如下:将上述的各个传感器本体设备及配电元器件,集成安装到支架上,现场安装时,只需将支架固定到待测点地面即可完成,通过土壤盐分传感器3、沉降传感器4、扬尘传感器6、降雨量传感器8、降雪量传感器9、环境温度传感器11、环境湿度传感器12、PM10传感器13、PM2.5传感器14、风速传感器15、风向传感器16、大气压传感器17、振动传感器18和噪声传感器19针对土壤盐度、地面沉降、灰尘灰度、雨量、雪量、环境温度、湿度、大PM值、风速、风向、气压、振动、噪音、土壤电导率实时获取,通过手机APP平台25和PC端软件平台26实时监控、查询报表、点位分析、告警处理、运维管理,实现远程监控、记录、查看、搜索、预测等数据分析功能和直观图形化展示;技术上支持网站/App等系统接入方式,提升平台访问便利性;业务上满足环境监管人员、设备运维厂商等不同角色人员工作需要。
[0030] 本实用新型通过将地面自动监测、卫星遥感、无人机航拍等先进技术引入换流站环境监测工作中,实现环境监测多源数据的有效应用与信息化建设,可迅速掌握包括换流站主设备振动与噪声水平、工频电磁场水平以及水土保持效果等各类数据,有效解决换流站环境监测信息获取不及时、管控不到位、人力成本高的问题,使环境监测与管理工作从传统人工为主转化为以智能化、动态的事中监管为主,全面提升换流站环境监测技术水平。
[0031] 本装置组建一个有线网络和无线网络相结合的独立局域网,与现有网络及互联网络相隔离。对有障碍物,不利于无线传输的采用有线千兆连接方式,对开阔地区采用无线WIFI的传输方式。所有前端采集设备均配有相应的网络接口,定期将前端设备采集到的数据传输到服务器21。
[0032] 本实用新型装置具备数据处理、图像显示、趋势曲线、导入数据和导出报表等功能。本装置可对数据做进一步分析,为设备运行提供参考,设置越限报警功能。通讯规约统一化,满足后期接入其他系统以及其他子系统接入。具有系统性优势,整体具有较强的展示性,本装置可通过扩展升级应用于后期全站环境监测,为全站环境监测数字化研究打下基础。
[0033] 本装置充分考虑效率、成本及必要性,制定相应的服务器配置方案。前端传递过来的数据以数据库的方式存储在服务器21内。
[0034] 上述说明示出并描述了实用新型的若干优选实施例,但如前所述,应当理解实用新型并非局限于本文所披露的形式,不应看作是对其他实施例的排除,而可用于各种其他组合、修改和环境,并能够在本文所述实用新型构想范围内,通过上述教导或相关领域的技术或知识进行改动。而本领域人员所进行的改动和变化不脱离实用新型的精神和范围,则都应在实用新型所附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