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双炔酰菌胺细胞融合用的保温振荡装置
技术领域
[0001] 本实用新型涉及双炔酰菌胺细胞融合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双炔酰菌胺细胞融合用的保温振荡装置。
背景技术
[0002] 双炔酰菌胺即为酰胺类杀菌剂,其作用机理为抑制磷脂的生物合成,对绝大数由卵菌引起的叶部和果实病害均有很好的防效,对处于萌发阶段的孢子具有较高的活性,并可抑制菌丝成长和孢子形成,可以通过叶片被迅速吸收并停留在叶表蜡质层中,对叶片起保护作用。
[0003] 目前双炔酰菌胺在加工过程中,需对其细胞进行融合处理,以便进行后续工艺处理,为了确保其融合效率,因而需使用到相应的振荡装置,现今市场上的此类振荡装置不便于对双炔酰菌胺细胞进行保温处理,导致其易产生凝结的现象,大大影响操作人员的处理工作。
实用新型内容
[0004]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双炔酰菌胺细胞融合用的保温振荡装置,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振荡装置不便于对双炔酰菌胺细胞进行保温处理的问题。
[0005]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双炔酰菌胺细胞融合用的保温振荡装置,包括移动基座、控制面板、保温箱、第一振动器和横板,所述移动基座顶端的一侧设有保温箱,所述保温箱底部的中心位置处设有限位框,所述限位框内部的中心位置处设有限位座,所述限位座的顶端延伸至限位框的外部并设有横板,所述横板上方的保温箱内部设有承载板,所述承载板顶端的中心位置处设有置物板,所述保温箱一侧的内壁上安装有第一振动器,所述第一振动器的一端通过导轴与限位座的外壁固定连接,所述保温箱的顶部安装有保温盖,所述保温盖下方的保温箱内壁上设有方形插框,所述方形插框的顶端与保温盖的底端固定连接,所述方形插框下方的保温箱两内侧壁上皆安装有加热管,所述保温箱顶部的两外侧壁上皆设有定位座,所述定位座表面的一端安装有扭簧,所述扭簧的顶端安装有曲杆,所述曲杆的顶部与保温盖的顶端相触碰,所述移动基座表面的一侧安装有温度计量表,所述保温箱一侧的移动基座顶端安装有控制面板,所述控制面板内部单片机的输出端分别与加热管以及第一振动器的输入端电性连接,所述控制面板内部单片机的输入端与温度计量表的输出端电性连接。
[0006] 优选的,所述置物板的顶部设有等间距的弧形槽,所述置物板的上方设有限位板,以便对试管进行定位处理。
[0007] 优选的,所述限位板的内部设有等间距的限位孔,所述限位孔的两端皆延伸至限位板的外部,所述限位孔的内壁上安装有海绵垫环,以便对试管进行定位处理。
[0008] 优选的,所述限位板底端的拐角位置处皆设有立杆,所述立杆远离限位板的一端与置物板的顶端固定连接,以便对置物板进行安置处理。
[0009] 优选的,所述立杆设有四组,相邻立杆皆关于置物板的中心线对称,以便对置物板进行安置处理。
[0010] 优选的,所述横板顶端的中心位置处安装有第二振动器,所述第二振动器的输入端与控制面板内部单片机的输出端电性连接,所述第二振动器的顶端与承载板的底端固定连接,以便带动承载板进行振动处理。
[0011] 优选的,所述横板顶端的拐角位置处皆设有定位筒,所述定位筒底部的中心位置处安装有复位弹簧,以便对T型杆进行安置处理。
[0012] 优选的,所述复位弹簧的顶端安装有T型杆,所述T型杆远离复位弹簧的一端延伸至定位筒的外部并与承载板的底端固定连接,以便对承载板的振动幅度进行限位。
[0013]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该双炔酰菌胺细胞融合用的保温振荡装置不仅降低了振荡装置使用时双炔酰菌胺细胞产生凝结的现象,提高了振荡装置使用时的稳定性,而且提高了振荡装置使用时的振荡效果;
(1)通过将方形插框扣入至保温箱的顶部,使得保温盖安装于保温箱的顶部,再将定位座设置于移动基座顶部的两外侧壁上,因扭簧具有良好的复位作用,使其带动曲杆进行转动,并使得曲杆扣合于保温盖的顶部,以使得保温盖稳固安装于保温箱的顶部,此时保温箱呈密封状态,且因保温箱与保温盖皆具有良好的保温性能,使得保温箱的内部呈恒温状态,再通过温度计量表对保温箱内部的温度进行监测处理,相关数据会反馈至控制面板,如温度较低,操作控制面板打开加热管,使其释放热能至保温箱的内部,以确保保温箱的内部呈恒温状态,进而达到高效保温的目的,从而降低了振荡装置使用时双炔酰菌胺细胞产生凝结的现象;
(2)通过将装有双炔酰菌胺细胞试管的底部放置于弧形槽的内部,因立杆将限位板设置于弧形槽的上方,且位于限位板的内部设置有等间距的限位孔,并且位于限位孔的内壁上设置有海绵垫环,使得限位孔对试管的外壁进行限位处理,并使得海绵垫环对试管的外壁进行防护处理,以降低试管振动过程中产生位移的现象,从而提高了振荡装置使用时的稳定性;
(3)通过操作控制面板打开第一振动器,使其带动限位座的一端位于限位框的内部进行滑移,以使得限位座依次经横板与承载板带动置物板进行横向往复运动,进而可对装有双炔酰菌胺细胞的试管进行振动处理,再通过操作控制面板打开第二振动器,因复位弹簧具有良好的弹性作用,使其带动T型杆位于定位筒的内部进行升降处理,以使得T型杆对承载板的升降幅度进行限位,进而使得第二振动器经承载板带动试管进行振动,以达到多方位振动的目的,从而提高了振荡装置使用时的振荡效果。
附图说明
[0014] 图1为本实用新型保温振荡装置的正视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保温振荡装置的图1中A处放大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保温振荡装置的图1中B处放大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保温振荡装置的横板侧视放大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保温振荡装置的限位板俯视放大结构示意图。
[0015] 图中:1、移动基座;2、控制面板;3、保温箱;4、加热管;5、置物板;6、保温盖;7、限位孔;8、海绵垫环;9、方形插框;10、限位板;11、立杆;12、弧形槽;13、第一振动器;14、限位座;15、限位框;16、温度计量表;17、第二振动器;18、横板;19、定位筒;20、T型杆;21、承载板;22、复位弹簧;23、曲杆;24、扭簧;25、定位座。
具体实施方式
[0016]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0017] 请参阅图1-5,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实施例:一种双炔酰菌胺细胞融合用的保温振荡装置,包括移动基座1、控制面板2、保温箱3、第一振动器13和横板18,移动基座1顶端的一侧设有保温箱3,保温箱3底部的中心位置处设有限位框15,限位框15内部的中心位置处设有限位座14,限位座14的顶端延伸至限位框15的外部并设有横板18;
横板18顶端的中心位置处安装有第二振动器17,该第二振动器17的型号可选用WXZD-41M,第二振动器17的输入端与控制面板2内部单片机的输出端电性连接,第二振动器17的顶端与承载板21的底端固定连接;
使用时,通过打开第二振动器17,即可带动承载板21进行振动处理;
横板18顶端的拐角位置处皆设有定位筒19,定位筒19底部的中心位置处安装有复位弹簧22;
使用时,通过将复位弹簧22设置于定位筒19的底部,以便带动T型杆20进行振动处理;
复位弹簧22的顶端安装有T型杆20,T型杆20远离复位弹簧22的一端延伸至定位筒19的外部并与承载板21的底端固定连接;
使用时,通过T型杆20的一端位于定位筒19的内部进行升降处理,以便对承载板21的振动幅度进行限位;
横板18上方的保温箱3内部设有承载板21,承载板21顶端的中心位置处设有置物板5,置物板5的顶部设有等间距的弧形槽12,置物板5的上方设有限位板10;
使用时,通过将弧形槽12等间距的设置于置物板5的顶部,以便对试管进行定位处理;
限位板10的内部设有等间距的限位孔7,限位孔7的两端皆延伸至限位板10的外部,限位孔7的内壁上安装有海绵垫环8;
使用时,通过将限位孔7等间距的设置于限位板10的内部,以便对试管进行定位处理;
限位板10底端的拐角位置处皆设有立杆11,立杆11远离限位板10的一端与置物板5的顶端固定连接;
使用时,通过将立杆11设置于置物板5顶端的拐角位置处,以便将限位板10安置于置物板5的上方;
立杆11设有四组,相邻立杆11皆关于置物板5的中心线对称;
使用时,通过将立杆11设置于置物板5的顶部,以便将限位板10安置于置物板5的上方;
保温箱3一侧的内壁上安装有第一振动器13,该第一振动器13的型号可选用WXZD-41M,第一振动器13的一端通过导轴与限位座14的外壁固定连接;
保温箱3的顶部安装有保温盖6,保温盖6下方的保温箱3内壁上设有方形插框9,方形插框9的顶端与保温盖6的底端固定连接;
方形插框9下方的保温箱3两内侧壁上皆安装有加热管4,该加热管4的型号可选用FCD-HM50GI;
保温箱3顶部的两外侧壁上皆设有定位座25,定位座25表面的一端安装有扭簧24,扭簧24的顶端安装有曲杆23,曲杆23的顶部与保温盖6的顶端相触碰;
移动基座1表面的一侧安装有温度计量表16,该温度计量表16的型号可选用PT100,保温箱3一侧的移动基座1顶端安装有控制面板2,该控制面板2的型号可选用GC-1,控制面板2内部单片机的输出端分别与加热管4以及第一振动器13的输入端电性连接,控制面板2内部单片机的输入端与温度计量表16的输出端电性连接。
[0018] 本申请实施例在使用时,首先通过将装有双炔酰菌胺细胞试管的底部放置于弧形槽12的内部,因立杆11将限位板10设置于弧形槽12的上方,且位于限位板10的内部设置有等间距的限位孔7,并且位于限位孔7的内壁上设置有海绵垫环8,使得限位孔7对试管的外壁进行限位处理,并使得海绵垫环8对试管的外壁进行防护处理,以降低试管振动过程中产生位移的现象,之后通过将方形插框9扣入至保温箱3的顶部,使得保温盖6安装于保温箱3的顶部,再将定位座25设置于移动基座1顶部的两外侧壁上,因扭簧24具有良好的复位作用,使其带动曲杆23进行转动,并使得曲杆23扣合于保温盖6的顶部,以使得保温盖6稳固安装于保温箱3的顶部,此时保温箱3呈密封状态,且因保温箱3与保温盖6皆具有良好的保温性能,使得保温箱3的内部呈恒温状态,再通过温度计量表16对保温箱3内部的温度进行监测处理,如温度较低,操作控制面板2打开加热管4,使其释放热能至保温箱3的内部,以确保保温箱3的内部呈恒温状态,进而达到高效保温的目的,最后通过操作控制面板2打开第一振动器13,使其带动限位座14的一端位于限位框15的内部进行滑移,以使得限位座14依次经横板18与承载板21带动置物板5进行横向往复运动,进而可对装有双炔酰菌胺细胞的试管进行振动处理,再通过操作控制面板2打开第二振动器17,因复位弹簧22具有良好的弹性作用,使其带动T型杆20位于定位筒19的内部进行升降处理,以使得T型杆20对承载板21的升降幅度进行限位,进而使得第二振动器17经承载板21带动试管进行振动,以达到多方位振动的目的,从而完成振荡装置的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