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红小豆栽培用生物驱虫装置

技术领域

[0001] 本实用新型涉及红小豆栽培设备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红小豆栽培用生物驱虫装置。

背景技术

[0002] 红小豆含有较多的皂角甙和膳食纤维,具有良好的润肠通便、降血压血脂、调节血糖、解毒抗癌和预防结石等功效,因此红小豆的市场需求量较高,而害虫侵袭是红小豆栽培时所面临的最大问题之一,为了解决这个问题就需要用到相应的驱虫装置,然而现有的红小豆栽培用生物驱虫装置在实际使用时还是存在杀虫效果差、不易清理维护、不易检修和重复利用以及耗能大、便捷性差的缺点,这导致装置的使用效果不好。

实用新型内容

[0003]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红小豆栽培用生物驱虫装置,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杀虫效果差、不易清理维护、不易检修和重复利用以及耗能大、便捷性差的问题。

[0004]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红小豆栽培用生物驱虫装置,包括支撑架、固定座、控制盒和太阳能电池板,所述固定座焊接于支撑架的底部,所述控制盒焊接于支撑架的外壁,所述太阳能电池板铺设于支撑架的顶部,所述控制盒内部的底端安装有蓄电池,且所述控制盒内部的顶端安装有电路板,所述电路板上安装有单片机和无线信号收发模块,所述太阳能电池板的输出端通过光伏控制器与蓄电池的输入端电性连接,所述支撑架远离控制盒的一端安装有壳体,且所述壳体上焊接有与支撑架相匹配的装配板,所述壳体的底部安装有储药罐,所述壳体底部的中间位置处固定有与储药罐螺纹连接的装配块,且所述装配块的底部固定有PET发热片,所述壳体内部的顶端安装有灯体,且所述灯体下方的壳体上安装有收集槽。

[0005] 优选的,所述支撑架的材料为不锈钢,所述支撑架和固定座焊接连接,所述装配板上均匀设置有与支撑架连接的螺丝,便于壳体进行拆装维护。

[0006] 优选的,所述支撑架外壁的两端皆设置有加固拉绳,所述加固拉绳的底部设置有固定桩,提升了装置的抗风稳定性。

[0007] 优选的,所述固定座的垂直中心线和支撑架的垂直中心线在同一竖直线上,且所述固定座的四个拐角处皆设置有安装孔,使其便于使用者将装置在地面适宜操作位置进行固定安装。

[0008] 优选的,所述灯体顶部的中间位置处固定有连接块,所述连接块和壳体之间构成螺纹连接,使其便于灯体的维护或更换。

[0009] 优选的,所述收集槽和壳体之间构成卡合连接,所述收集槽两端的壳体上均匀设置有与储药罐内部相连通的预留管,使其便于使用者对收集槽进行拆装清理。

[0010]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该红小豆栽培用生物驱虫装置通过安装有PET发热片、灯体、收集槽和壳体,使得装置优化了自身的性能,使用时,PET发热片通电产生热量,对储药罐内部的杀虫药液进行加热,使其挥发,再通过壳体内部两端的预留管均匀导出,从而可以对被灯体发光吸引来的害虫进行生物杀害,并且死亡的害虫尸体会落入灯体下方的收集槽内部被收集,再基于收集槽和壳体之间的卡合拆装结构,可以对收集槽进行拆装清理,增强了装置的实用性;

(2)、该红小豆栽培用生物驱虫装置通过安装有固定座、储药罐和装配块,使得装置优化了自身的结构,使用时,一方面使用者可以利用固定座和其上设置的安装孔的作用,通过螺钉或固定桩将装置在地面适宜操作位置进行固定安装,再拉伸两个加固拉绳,并且利用其底部的固定桩和操作地面进行固定,从而通过加固结构,提升了装置的抗风稳定性,另一方面使用者可以利用装配板和螺丝的连接作用,将壳体在支撑架上进行安装或拆卸,从而便于壳体进行拆装维护,并且利用储药罐和装配块之间的螺纹连接作用,可以将储药罐在壳体上进行拆装,从而便于储药罐的清理和药液添加,使得装置整体可重复利用,有利于该装置的长期推广;

(3)、该红小豆栽培用生物驱虫装置通过安装有太阳能电池板、蓄电池和无线信号收发模块,使得装置实际操作时,一方面通过在装置上安装有太阳能电池板,可以吸收外界环境的清洁的太阳能,并且通过光伏控制器的作用,将太阳能转换为电能存储在蓄电池中,实现电能的补充,进而使得装置减轻了电能损耗,实现了节能环保的优点,另一方面通过在装置上安装有无线信号收发模块用以实现数据的无线收发,进而使得装置上的电器设备可以被使用者的手机或电脑等进行远程控制,增强了操作的便捷性。

附图说明

[0011] 图1为本实用新型红小豆栽培用生物驱虫装置的正视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红小豆栽培用生物驱虫装置的壳体后视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红小豆栽培用生物驱虫装置的固定座俯视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红小豆栽培用生物驱虫装置的控制盒正视剖面结构示意图。

[0012] 图中:1、支撑架;2、固定座;3、装配板;4、控制盒;5、加固拉绳;6、灯体;7、壳体;8、太阳能电池板;9、PET发热片;10、装配块;11、收集槽;12、储药罐;13、预留管;14、安装孔;15、电路板;16、单片机;17、无线信号收发模块;18、蓄电池。

具体实施方式

[0013]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0014]      请参阅图1-4,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实施例:一种红小豆栽培用生物驱虫装置,包括支撑架1、固定座2、控制盒4和太阳能电池板8,固定座2焊接于支撑架1的底部,控制盒4焊接于支撑架1的外壁,太阳能电池板8铺设于支撑架1的顶部,控制盒4内部的底端安装有蓄电池18,且控制盒4内部的顶端安装有电路板15;

电路板15上安装有单片机16和无线信号收发模块17,太阳能电池板8的输出端通过光伏控制器与蓄电池18的输入端电性连接,支撑架1远离控制盒4的一端安装有壳体7,且壳体7上焊接有与支撑架1相匹配的装配板3;

壳体7的底部安装有储药罐12,壳体7底部的中间位置处固定有与储药罐12螺纹连接的装配块10,且装配块10的底部固定有PET发热片9,壳体7内部的顶端安装有灯体6,且灯体6下方的壳体7上安装有收集槽11;

支撑架1的材料为不锈钢,支撑架1和固定座2焊接连接,装配板3上均匀设置有与支撑架1连接的螺丝;

使用时,使用者可以利用装配板3和螺丝的连接作用,将壳体7在支撑架1上进行安装或拆卸,从而便于壳体7进行拆装维护;

支撑架1外壁的两端皆设置有加固拉绳5,加固拉绳5的底部设置有固定桩;

使用时,使用者可以将装置在适宜操作位置固定后,再拉伸两个加固拉绳5,并且利用其底部的固定桩和操作地面进行固定,从而通过加固结构,提升了装置的抗风稳定性;

固定座2的垂直中心线和支撑架1的垂直中心线在同一竖直线上,且固定座2的四个拐角处皆设置有安装孔14;

使用时,使用者可以利用固定座2和其上设置的安装孔14的作用,通过螺钉或固定桩将装置在地面适宜操作位置进行固定安装;

灯体6顶部的中间位置处固定有连接块,连接块和壳体7之间构成螺纹连接;

使用时,使用者可以利用连接块和壳体7之间的螺纹连接作用,将灯体6在壳体7内部进行拆装,从而便于灯体6的维护或更换;

收集槽11和壳体7之间构成卡合连接,收集槽11两端的壳体7上均匀设置有与储药罐12内部相连通的预留管13;

使用时,PET发热片9通电产生热量,对储药罐12内部的杀虫药液进行加热,使其挥发,再通过壳体7内部两端的预留管13均匀导出,从而可以对被灯体6发光吸引来的害虫进行生物杀害,并且死亡的害虫尸体会落入灯体6下方的收集槽11内部被收集,再基于收集槽11和壳体7之间的卡合拆装结构,可以对收集槽11进行拆装清理,增强了装置的实用性;

单片机16和无线信号收发模块17通过导线构成双向电性连接,单片机16的输出端分别通过导线与PET发热片9和灯体6的输入端电性连接,该PET发热片9为现有技术,可以实现低温发热、无明火、安全性高,该单片机16的型号可选用为dsPIC30F6012A30I/PT,该无线信号收发模块17的型号可选用为AK-119S。

[0015]     本申请实施例在使用时:蓄电池18供电,使用者可以利用固定座2和其上设置的安装孔14的作用,通过螺钉或固定桩将装置在红小豆栽培区的适宜操作位置进行固定安装,再拉伸两个加固拉绳5,并且利用其底部的固定桩和操作地面进行固定,从而通过加固结构,提升了装置的抗风稳定性,具体操作时,灯体6通电发光产生热量,同时PET发热片9通电产生热量,对储药罐12内部的杀虫药液进行加热,使其挥发,再通过壳体7内部两端的预留管13均匀导出,从而可以对被灯体6发光吸引来的害虫进行生物杀害,并且死亡的害虫尸体会落入灯体6下方的收集槽11内部被收集,再基于收集槽11和壳体7之间的卡合拆装结构,可以对收集槽11进行拆装清理,增强了装置的实用性,此外,装置使用时,一方面通过在装置上安装有太阳能电池板8,可以吸收外界环境的清洁的太阳能,并且通过光伏控制器的作用,将太阳能转换为电能存储在蓄电池18中,实现电能的补充,进而使得装置减轻了电能损耗,实现了节能环保的优点,另一方面利用储药罐12和装配块10之间的螺纹连接作用,可以将储药罐12在壳体7上进行拆装,从而便于储药罐12的清理和药液添加,使得装置整体可重复利用,有利于该装置的长期推广,并且通过在装置上安装有无线信号收发模块17用以实现数据的无线收发,进而使得装置上的电器设备可以被使用者的手机或电脑等进行远程控制,增强了操作的便捷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