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一种提高大黄鱼肠道消化吸收的饲料,其特征在于,按照质量份包括以下组分:去味的太子参粉100份~200份,去味的猴头菇粉150份~300份,酵母粉50份~100份,牡蛎100份~150份,水产品加工去骨废弃料50份~150份,鱼粉300份~500份;以以上各组分的质量总量计,还包括2%5%水产品加工过程中清洗的废弃淡水;

所述的去味的太子参粉通过以下方法制备得到:取太子参,洗净,除去须根,置沸水中略烫后晒干或直接晒干;磨成白色粉末,然后在太子参粉中添加电解多维和葡萄糖进行去味;其中,电解多维与太子参粉的质量比为210010100;葡萄糖与太子参粉的质量比为510015100

所述的去味的猴头菇粉通过以下方法制备得到:将猴头菇清洗干净,采用水蒸气蒸干,后期用太阳暴晒,磨成黄色粉末,然后在猴头菇粉中添加电解多维进行去味,其中,电解多维与猴头菇粉的质量比为210010100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提高大黄鱼肠道消化吸收的饲料,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水产品加工去骨废弃料为含鱼头、鱼皮、内脏、鱼尾和鱼鳞的混合物。

3、一种提高大黄鱼肠道消化吸收的饲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1、太子参的加工和去味:取太子参,洗净,除去须根,置沸水中略烫后晒干或直接晒干;磨成白色粉末,然后在太子参粉中添加电解多维和葡萄糖进行去味;

步骤2、猴头菇的加工和去味:将猴头菇清洗干净,采用水蒸气蒸干,后期用太阳暴晒,磨成黄色粉末,然后在猴头菇粉中添加电解多维进行去味;

步骤3、软颗粒饲料的配置:称量去味的太子参粉,去味的猴头菇粉,酵母粉,牡蛎,水产品加工去骨废弃料,鱼粉,将称量好的各组分进行搅拌混合,然后加水产品加工过程中清洗的废弃淡水,经软颗粒制粒机压缩、切片形成片状软颗粒饲料。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1中的电解多维与太子参粉的质量比为210010100;所述步骤1中的葡萄糖与太子参粉的质量比为510015100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2中的电解多维与猴头菇粉的质量比为210010100

6、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3中的按照质量份称量以下组分:去味的太子参粉100份~200份,去味的猴头菇粉150份~300份,酵母粉50份~100份,牡蛎100份~150份,水产品加工去骨废弃料50份~150份,鱼粉300份~500份。

7、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水产品加工去骨废弃料为含鱼头、鱼皮、内脏、鱼尾和鱼鳞的混合物。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水产品加工过程中清洗的废弃淡水占去味的太子参粉,去味的猴头菇粉,酵母粉,牡蛎,水产品加工去骨废弃料和鱼粉质量总量的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