油茶栽培施肥装置及其使用方法
技术领域
[0001] 本发明涉及施肥装置,特别是涉及油茶栽培施肥装置,还涉及所述施肥装置的使用方法。
背景技术
[0002] 油茶的种子可榨油以供食用,取自油茶的茶油具有色清味香、营养丰富和耐贮藏等优点,即可作为食用油,也可作为润滑油和防锈油供工业使用,并且茶饼在农田蓄水和防治稻田害虫方面也有着应用,因此,通过油茶栽培可满足上述需求。在油茶的栽培过程中,需定期使用施肥装置对油茶茶树进行施肥以补充茶树生长所需的营养物质,施肥装置在农业生产中使用较为常见。
[0003] 然而,当下施肥装置,只能进行单一的施肥,导致不能实现对不同生长状况的油茶树进行灵活施肥,也不能实现不同季节的按需施肥,并且由于基肥具有一定的湿度,容易团聚和沾附在一起导致施肥口堵塞,影响施肥操作的稳定进行且均匀施肥效果不佳,肥料的补加不便,影响了装置的施肥面积。
发明内容
[0004] 基于此,有必要针对当下施肥装置不能实现对不同生长状况的油茶树进行灵活施肥,也不能实现不同季节的按需施肥,并且由于基肥具有一定的湿度,容易团聚和沾附在一起导致施肥口堵塞,影响施肥操作的稳定进行且均匀施肥效果不佳,肥料的补加不便,影响了装置的施肥面积的问题,提供一种油茶栽培施肥装置及其使用方法。
[0005] 一种油茶栽培施肥装置,包括外壳和固定安装在所述外壳上的架体;
所述施肥装置还包括:
设置在所述外壳上的喷施结构,其包括活动安装在所述外壳内的液肥箱、固定安装在所述外壳上的驱动组件、通过支架固定安装在所述外壳上的直管、固定连接在所述直管上端的波纹管、固定安装在所述波纹管背向所述直管一端位置处的喷淋管;所述喷淋管用于调节所述喷淋管的放置角度;以及设置在所述外壳上的布施机构,其包括活动安装在所述外壳内的基肥箱、固定贯穿安装在所述基肥箱底部位置处的导斗、焊接在所述导斗上的出肥组件、设置在所述基肥箱上的挤出结构;
所述出肥组件包括焊接在所述导斗上的填充块、贯穿开设在所述填充块内的至少六组挤压通道;所述挤出结构包括滑动设置在所述基肥箱内的刮板、和至少六组所述挤压通道相对应的至少六组压柱、垂直焊接在所述刮板背向所述压柱位置处的推杆。
[0006] 上述施肥装置,集喷施和沟施施肥模式为一体,可灵活的对不同生长状况的油茶树进行施肥,并且,适用于不同季节的按需施肥,可实现均匀施肥且单次施肥的量可控制。
[0007]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喷淋管位于所述外壳的上方,且喷淋管横向设置;
波纹管可进行弯折以改变喷淋管的角度,从而可实现多角度的喷施效果。
[0008]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驱动组件位于所述液肥箱的上方;所述驱动组件包括水泵、固定连接在所述水泵上的两组导管;其中,一组所述导管背向所述水泵的一端螺纹贯穿连接在所述液肥箱的一侧壁底部位置;
安装在液肥箱上的导管为螺纹装配,通过反向旋转即可实现液肥箱和对应导管之间的活动连接,使得液肥箱的更换便捷。
[0009] 进一步地,另一组所述导管背向所述水泵的一端固定连接在所述直管的下端;所述直管位于所述水泵的一侧位置。
[0010]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基肥箱位于所述液肥箱的下方,且出肥组件位于所述基肥箱的下方;所述导斗与所述架体固定贯穿连接;至少六组所述挤压通道水平分布;所述刮板横向设置,且刮板的外表面和所述基肥箱的内表面相接触;所述压柱和所述刮板垂直设置;
当刮板上的压柱在对应挤压通道的导向下进入填充块,此时,和压柱等体积的基肥沿六组挤压通道压出,实现均匀施肥且单次施肥的量可控制;刮板在移动的过程中,将沾附或位于角落的基肥刮入出料区,提高施肥的出料率。
[0011] 进一步地,所述挤出结构还包括固定安装在所述基肥箱上的电机,其用于对所述推杆施加竖向的作用力;所述推杆背向所述刮板的一端与所述电机固定连接,且推杆垂直活动贯穿连接在所述基肥箱的顶部位置;所述推杆、刮板以及电机的纵轴中心设置在同一竖线上。
[0012]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施肥装置还包括设置在所述布施机构上的安装组件,其包括贯穿开设在所述基肥箱相对应一侧壁位置处的定位槽、通过螺栓活动安装在所述基肥箱上的卡板;所述卡板和所述定位槽相契合;
定位槽和卡板构成的安装组件作用于基肥箱上,提供肥料添加通道,通过将卡板卸下,将基肥补入,使得肥料的补加便捷,从而扩大了施肥面积,并且,将卡板沿定位槽装回时,此时,基肥箱的储料功能可正常使用。
[0013]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架体的下表面四周位置均固定安装有万向轮,且万向轮位于所述外壳的下方;所述架体背向所述外壳的位置处焊接有握把。
[0014]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施肥装置还包括固定安装在所述架体上的电源,其位于所述导斗的一侧位置。
[0015] 一种油茶栽培施肥装置的使用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S1提供所述油茶栽培施肥装置;
S2将所述油茶栽培施肥装置移动至油茶种植区;
S3所述油茶栽培施肥装置通电进行喷施,对油茶叶面进行施肥;
S4推动所述油茶栽培施肥装置沿着相邻两行油茶中间的通道移动,并启动布施机构进行沟施。
[0016]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
1、采用液肥箱、驱动组件、直管、波纹管和喷淋管构成的喷施结构来对油茶的页面进行喷施施肥,并结合采用基肥箱、导斗、出肥组件和挤出结构构成的布施机构来实现对油茶的沟施施肥处理,通过挤出结构将基肥箱内的基肥压人导斗中,后沿出肥组件向下挤出至位于装置下方的沟槽中。施肥装置集喷施和沟施施肥模式为一体,可灵活的对不同生长状况的油茶树进行施肥,并且,适用于不同季节的按需施肥。
[0017] 2、采用由填充块和挤压通道构成的出肥组件,结合由刮板、压柱和推杆构成的挤出结构来将基肥均匀的挤出,当推杆带动刮板下移时,将基肥箱内的基肥压入出料区,当刮板上的压柱在对应挤压通道的导向下进入填充块,此时,和压柱等体积的基肥沿六组挤压通道压出,实现均匀施肥且单次施肥的量可控制。并且,刮板在移动的过程中,将沾附或位于角落的基肥刮入出料区,提高施肥的出料率。
[0018] 3、采用定位槽和卡板构成的安装组件作用于基肥箱上,提供肥料添加通道,通过将卡板卸下,将基肥补入,使得肥料的补加便捷,从而扩大了施肥面积,并且,将卡板沿定位槽装回时,此时,基肥箱的储料功能可正常使用。
[0019] 综上,本发明的施肥装置集喷施和沟施施肥模式为一体,适用性好。可实现均匀施肥且单次施肥的量可控制。肥料的补加便捷,从而扩大了施肥面积。
附图说明
[0020]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1提出的一种油茶栽培施肥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0021] 图2为本发明图1的局部放大图。
[0022] 图3为本发明图1的局部剖视图。
[0023] 图4为本发明图3的局部俯视图。
[0024] 图5为本发明图1的局部连接结构视图。
[0025] 图6为本发明实施例2提出的一种油茶栽培施肥装置的使用方法的流程图。
[0026] 主要元件符号说明
1、外壳;2、架体;3、喷施结构;31、液肥箱;32、驱动组件;321、水泵;322、导管;33、直管;34、波纹管;35、喷淋管;4、布施机构;41、基肥箱;42、导斗;43、出肥组件;431、填充块;432、挤压通道;44、挤出结构;441、刮板;442、压柱;443、电机;444、推杆;5、安装组件;51、定位槽;52、卡板。
[0027] 以下对主要元件符号说明结合说明书附图及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具体实施方式
[0028]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0029] 需要说明的是,当组件被称为“安装于”另一个组件,它可以直接在另一个组件上或者也可以存在居中的组件。当一个组件被认为是“设置于”另一个组件,它可以是直接设置在另一个组件上或者可能同时存在居中组件。当一个组件被认为是“固定于”另一个组件,它可以是直接固定在另一个组件上或者可能同时存在居中组件。
[0030] 除非另有定义,本文所使用的所有的技术和科学术语与属于本发明的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通常理解的含义相同。本文中在本发明的说明书中所使用的术语只是为了描述具体的实施例的目的,不是旨在于限制本发明。本文所使用的术语“或/及”包括一个或多个相关的所列项目的任意的和所有的组合。
[0031] 实施例1
请参阅图1,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油茶栽培施肥装置,其用于在油茶栽培过程中进行施肥使用。施肥装置包括外壳1、固定安装在外壳1上的架体2、设置在外壳1上的喷施结构3、设置在外壳1上的布施机构4、设置在布施机构4上的安装组件5以及电源。
[0032] 外壳1和架体2组合成施肥装置的框架结构,通过外壳1提供施肥结构的安装支撑。架体2的下表面四周位置均固定安装有万向轮,且万向轮位于外壳1的下方。架体2背向外壳1的位置处焊接有握把。握把提供装置移动时的施力作用点,当装置受力时,万向轮活动,此时,装置进行移动施肥。
[0033] 请继续参阅图2,喷施结构3包括活动安装在外壳1内的液肥箱31、固定安装在外壳1上的驱动组件32、通过支架固定安装在外壳1上的直管33、固定连接在直管33上端的波纹管34、固定安装在波纹管34背向直管33一端位置处的喷淋管35。波纹管34用于调节喷淋管35的放置角度。喷淋管35位于外壳1的上方,且喷淋管35横向设置。
[0034] 驱动组件32位于液肥箱31的上方。驱动组件32包括水泵321、固定连接在水泵321上的两组导管322。其中,一组导管322背向水泵321的一端螺纹贯穿连接在液肥箱31的一侧壁底部位置,另一组导管322背向水泵321的一端固定连接在直管33的下端。直管33位于水泵321的一侧位置。水泵321通电将液肥箱31内的液肥沿导管322抽出并送至直管33中,后沿波纹管34和喷淋管35构成的出液通道喷出,对油茶的叶面进行喷施施肥,并且,波纹管34可进行弯折以改变喷淋管35的角度,从而可实现多角度的喷施效果。
[0035] 请再参阅图3-4,布施机构4包括活动安装在外壳1内的基肥箱41、固定贯穿安装在基肥箱41底部位置处的导斗42、焊接在导斗42上的出肥组件43、设置在基肥箱41上的挤出结构44。挤出结构44将基肥箱41内的基肥压人导斗42中,后沿出肥组件43向下挤出至位于装置下方的沟槽中。基肥箱41位于液肥箱31的下方。导斗42与架体2固定贯穿连接。出肥组件43位于基肥箱41的下方。电源位于导斗42的一侧位置,电源为用电结构的运行提供电力,从而实现装置的施肥功能。
[0036] 本实施例,采用液肥箱31、驱动组件32、直管33、波纹管34和喷淋管35构成的喷施结构3来对油茶的页面进行喷施施肥,并结合采用基肥箱41、导斗42、出肥组件43和挤出结构44构成的布施机构4来实现对油茶的沟施施肥处理,通过挤出结构44将基肥箱41内的基肥压人导斗42中,后沿出肥组件43向下挤出至位于装置下方的沟槽中。施肥装置集喷施和沟施施肥模式为一体,可灵活的对不同生长状况的油茶树进行施肥,并且,适用于不同季节的按需施肥。
[0037] 出肥组件43包括焊接在导斗42上的填充块431、贯穿开设在填充块431内的至少六组挤压通道432。挤出结构44包括滑动设置在基肥箱41内的刮板441、和至少六组挤压通道432相对应的至少六组压柱442、垂直焊接在刮板441背向压柱442位置处的推杆444以及固定安装在基肥箱41上的电机443。至少六组挤压通道432水平分布。本实施例均以挤压通道432和压柱442的数量为六组进行举例说明,在其他实施例中,此处挤压通道432也可根据实际装置的大小相应的增加或减少数量以导出基肥,相应的,压柱442的数量和挤压通道432的保持一致。当推杆444带动刮板441下移时,将基肥箱41内的基肥压人出料区,当刮板441上的压柱442在对应挤压通道432的导向下进入填充块431,此时,和压柱442等体积的基肥沿六组挤压通道432压出,实现均匀施肥且单次施肥的量可控制。
[0038] 刮板441横向设置,且刮板441的外表面和基肥箱41的内表面相接触。压柱442和刮板441垂直设置。刮板441在移动的过程中,将沾附或位于角落的基肥刮入出料区,提高施肥的出料率。推杆444、刮板441以及电机443的纵轴中心设置在同一竖线上。电机443用于对推杆444施加竖向的作用力。在其他实施例中,也可不设置电机443,直接通过人力调节来对推杆444施加竖向作用力以将基肥压出进行施肥。推杆444背向刮板441的一端与电机443固定连接,且推杆444垂直活动贯穿连接在基肥箱41的顶部位置。
[0039] 本实施例,出肥组件43由填充块431和挤压通道432构成,结合由刮板441、压柱442和推杆444构成的挤出结构44来将基肥均匀的挤出,当推杆444带动刮板441下移时,将基肥箱41内的基肥压人出料区,当刮板441上的压柱442在对应挤压通道432的导向下进入填充块431,此时,和压柱442等体积的基肥沿六组挤压通道432压出,实现均匀施肥且单次施肥的量可控制。并且,刮板441在移动的过程中,将沾附或位于角落的基肥刮入出料区,提高施肥的出料率。
[0040] 请继续参阅图5,安装组件5包括贯穿开设在基肥箱41相对应一侧壁位置处的定位槽51、通过螺栓活动安装在基肥箱41上的卡板52。通过将卡板52卸下,将基肥补入,使得肥料的补加便捷,从而扩大了施肥面积。卡板52和定位槽51相契合。将卡板52沿定位槽51装回时,此时,基肥箱41的储料功能可正常使用。
[0041] 本实施例,采用定位槽51和卡板52构成的安装组件5作用于基肥箱41上,提供肥料添加通道,通过将卡板52卸下,将基肥补入,使得肥料的补加便捷,从而扩大了施肥面积,并且,将卡板52沿定位槽51装回时,此时,基肥箱41的储料功能可正常使用。
[0042] 综上所述,本实施例的施肥装置,相较于当下施肥装置,具有如下优点:本实施例的施肥装置集喷施和沟施施肥模式为一体,适用性好。可实现均匀施肥且单次施肥的量可控制。肥料的补加便捷,从而扩大了施肥面积。
[0043] 实施例2
请参阅图6,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油茶栽培施肥装置的使用方法,其应用于如实施例1所述的油茶栽培施肥装置中。所述使用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S1提供油茶栽培施肥装置;
S2将所述油茶栽培施肥装置移动至油茶种植区;
S3所述油茶栽培施肥装置通电进行喷施,对油茶叶面进行施肥;
S4推动所述油茶栽培施肥装置沿着相邻两行油茶中间的通道移动,并启动布施机构进行沟施。
[0044] 以上所述实施例的各技术特征可以进行任意的组合,为使描述简洁,未对上述实施例中的各个技术特征所有可能的组合都进行描述,然而,只要这些技术特征的组合不存在矛盾,都应当认为是本说明书记载的范围。
[0045] 以上所述实施例仅表达了本发明的几种实施方式,其描述较为具体和详细,但并不能因此而理解为对发明范围的限制。应当指出的是,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因此,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应以所附权利要求为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