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血液体外诊断装置

技术领域

[0001] 本实用新型涉及血液诊断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血液体外诊断装置。

背景技术

[0002] 随着科技的进步,体外诊断技术迅猛发展,从基因水平的基因测序、SNP筛查、点突变基因诊断,到蛋白水平的各种生物标志物检测,到细胞水平的循环肿瘤细胞检测,再到组织水平上的PET/CT等,体外诊断不断向更简便、更快捷、多信息化的方向发展。

[0003] 血液的体外诊断是指在人体之外,通过对人体血液样本进行检测而获取临床诊断信息,进而判断疾病或机体功能,现有的此类诊断装置大多结构简单,功能单一,血液样本取出后不利于进行保温,温度流失容易对诊断产生一定的影响。

实用新型内容

[0004]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血液体外诊断装置,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不利于对血液样本进行保温的问题。

[0005]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血液体外诊断装置,包括诊断装置主体、检测器、保温腔和旋转座,所述诊断装置主体的内部设置有诊断室,且所述诊断室与诊断装置主体之间形成保温腔,所述保温腔内部的底端设置有恒温加热电阻,且所述保温腔内部的中央位置处均匀设置有导热环,所述导热环之间均匀通过导热杆与恒温加热电阻连接,所述诊断室内部的底端设置有支撑台,且所述支撑台的顶端设置有旋转座,所述旋转座的顶端均匀设置有样本插槽,所述诊断装置主体的顶端设置有盖体,且所述盖体内部的顶端设置有检测器。

[0006] 优选的,所述导热环均匀环箍在诊断室的外壁上,且所述导热环和导热杆均为铜合金材质,利于提高传热导热的效率。

[0007] 优选的,所述检测器两侧的盖体上均设置有紫外线杀菌灯,且所述紫外线杀菌灯一侧的盖体上均通过转动轴转动连接有反光板,杀菌效果更好。

[0008] 优选的,所述盖体底部的两端均设置有电动推杆,且所述电动推杆的输出端均通过转动轴与反光板转动连接,利于调节反光板的角度。

[0009] 优选的,所述样本插槽两侧的旋转座上均设置有预留槽,且所述预留槽的内部均通过复位弹簧设置有活动块,所述活动块的顶端均设置有拉杆,且所述拉杆的一端均设置有限位块,利用限位块将试管的两侧夹持固定,提高诊断时的稳定性。

[0010] 优选的,所述支撑台的内部设置有电机,且所述电机的顶端通过滚轴与旋转座连接,提高检测诊断效率。

[0011]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该血液体外诊断装置通过安装有诊断装置主体、诊断室、保温腔、恒温加热电阻、导热环以及导热杆,恒温加热电阻通电后产生恒定热量,热量通过导热杆均匀传递到导热环上,导热环均匀环箍在诊断室的外壁上,利于均匀快速的将诊断室内放置的血液样本进行保温,避免温度较低引起的血液样本凝固,影响后续诊断的准确性。

[0012] (2)该血液体外诊断装置通过安装有旋转座、样本插槽、预留槽、拉杆、活动块、限位块以及复位弹簧,使得拉动拉杆,带动活动块压缩复位弹簧,之后将装有血液样本的试管插入样本插槽中,活动块在复位弹簧的作用下带动拉杆复位,利用限位块将试管的两侧夹持固定,提高诊断时的稳定性。

[0013] (3)该血液体外诊断装置通过安装有紫外线杀菌灯、反光板以及电动推杆,紫外线杀菌灯利于将血液样本进行杀菌消毒,反光板设置在紫外线杀菌灯的一侧,可以有效的反射紫外线杀菌灯发出的紫外线光,使得紫外线光处于高效率照射状态,同时通过电动推杆的伸缩可对反光板的倾斜角度进行调节。

附图说明

[0014]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种血液体外诊断装置的正视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一种血液体外诊断装置的旋转座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一种血液体外诊断装置的图2中A处放大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一种血液体外诊断装置的保温腔俯视剖面结构示意图。

[0015] 图中:1、诊断装置主体;2、导热环;3、导热杆;4、盖体;5、反光板;6、检测器;7、紫外线杀菌灯;8、电动推杆;9、保温腔;10、诊断室;11、旋转座;12、支撑台;13、电机;14、恒温加热电阻;15、样本插槽;16、限位块;17、拉杆;18、活动块;19、预留槽;20、复位弹簧。

具体实施方式

[0016]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0017] 请参阅图1-4,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实施例:一种血液体外诊断装置,包括诊断装置主体1、检测器6、保温腔9和旋转座11,诊断装置主体1的内部设置有诊断室10,且诊断室10与诊断装置主体1之间形成保温腔9;

保温腔9内部的底端设置有恒温加热电阻14,且保温腔9内部的中央位置处均匀设置有导热环2,导热环2之间均匀通过导热杆3与恒温加热电阻14连接;

恒温加热电阻14通电后产生恒定热量,热量通过导热杆3均匀传递到导热环2上,利于均匀快速的将诊断室10内放置的血液样本进行保温,避免温度较低引起的血液样本凝固,影响后续诊断的准确性;

导热环2均匀环箍在诊断室10的外壁上,且导热环2和导热杆3均为铜合金材质,利于提高传热导热的效率;

诊断室10内部的底端设置有支撑台12,且支撑台12的顶端设置有旋转座11,旋转座11的顶端均匀设置有样本插槽15;

样本插槽15两侧的旋转座11上均设置有预留槽19,且预留槽19的内部均通过复位弹簧20设置有活动块18,活动块18的顶端均设置有拉杆17,且拉杆17的一端均设置有限位块16;

拉动拉杆17,带动活动块18压缩预留槽19内的复位弹簧20,之后将装有血液样本的试管插入样本插槽15中,松开拉杆17,活动块18在复位弹簧20的作用下带动拉杆17复位,利用限位块16将试管的两侧夹持固定,提高诊断时的稳定性;

诊断装置主体1的顶端设置有盖体4,且盖体4内部的顶端设置有检测器6;

支撑台12的内部设置有电机13,且电机13的顶端通过滚轴与旋转座11连接,电机13通过滚轴带动旋转座11转动,依次将样本旋转至检测器6下方进行检查诊断;

检测器6两侧的盖体4上均设置有紫外线杀菌灯7,开启紫外线杀菌灯7将血液样本进行杀菌消毒;

紫外线杀菌灯7一侧的盖体4上均通过转动轴转动连接有反光板5,反光板5可以有效的反射紫外线杀菌灯7发出的紫外线光,使得紫外线光处于高效率照射状态;

盖体4底部的两端均设置有电动推杆8,且电动推杆8的输出端均通过转动轴与反光板5转动连接,通过电动推杆8的伸缩可对反光板5的倾斜角度进行调节;

电动推杆8、电机13、检测器6、恒温加热电阻14以及紫外线杀菌灯7的具体型号规格需根据该装置的规格参数等选型计算确定,其选型计算方法为现有技术,故不再详细赘述。

[0018]     工作原理:本申请实施例在使用时,拉动拉杆17,带动活动块18压缩预留槽19内的复位弹簧20,之后将装有血液样本的试管插入样本插槽15中,松开拉杆17,活动块18在复位弹簧20的作用下带动拉杆17复位,利用限位块16将试管的两侧夹持固定,提高诊断时的稳定性,恒温加热电阻14通电后产生恒定热量,热量通过导热杆3均匀传递到导热环2上,导热环2均匀环箍在诊断室10的外壁上,利于均匀快速的将诊断室10内放置的血液样本进行保温,避免温度较低引起的血液样本凝固,影响后续诊断的准确性,之后开启紫外线杀菌灯7将血液样本进行杀菌消毒,反光板5可以有效的反射紫外线杀菌灯7发出的紫外线光,使得紫外线光处于高效率照射状态,同时通过电动推杆8的伸缩可对反光板5的倾斜角度进行调节,杀菌之后电机13通过滚轴带动旋转座11转动,依次将样本旋转至检测器6下方进行检查诊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