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一种日本沼虾养殖的养殖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下述步骤:

步骤一、虾苗投放:待饲喂池水体灌注完毕后,在温控池体中安装隔板,将温控池体中的水体与饲喂池中的水体隔开,然后将温控池体中的水体抽出40-60%,再将等体积的虾苗培育场的水体倒入温控池内,再将虾苗数量按照温控池体数量进行等分后投放至温控池体内,使每个温控池体对应相同数量的虾苗;

步骤二、适应性养殖:在步骤一虾苗投放完成后,虾苗在温控池体内养殖4-10天;

步骤三、大塘养殖:虾苗在温控池体内养殖4-10天后,将温控池体内的隔板拆除,使温控池体与饲喂池体连通;

步骤四、成虾采捕:饲喂池体内的沼虾养殖至上市规格时,进行捕捞;

在所述步骤二中,当温控池体内的水体温度低于16℃时,通过加热装置对温控池体内的水体进行升温,并且将浮板放置在所述温控池体内,使温控池体内的水体温度在20-38℃之间,

所述加热装置为柴煤式加热装置,所述温控池体远离所述饲喂池体的侧壁为倾斜设置的倾斜侧壁,所述倾斜侧壁自下而上的朝远离所述饲喂池体的方向倾斜,所述柴煤式加热装置设置在所述倾斜侧壁下方;

在所述倾斜侧壁外还设置有水箱,所述水箱沿所述倾斜侧壁倾斜设置,燃烧柴煤形成的火焰被水箱阻挡,所述水箱的底部设置有进水管,所述进水管穿过所述倾斜侧壁伸入至饲喂池体内,所述水箱的顶部设置有出水管,所述出水管穿过所述倾斜侧壁所述温控池体内,所述进水管的水平高度低于所述出水管的水平高度;

所述出水管的出水口还连接有软管,所述软管长度确保所述软管的出水口能够伸入至所述饲喂池体;

所述软管的出水口处还设置有浮板,所述软管的出水口设置在所述浮板下侧,使所述软管的出水口保持在水体液面之下;

在所述步骤二中,当温控池体内的水体温度达到30℃时,拆除温控池体上方的盖板,并且将浮板放置在所述饲喂池体内,使软管的出水口位于所述饲喂池体内。

2.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养殖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步骤二中,当温控池体内的水体温度低于20℃时,在所述温控池体上装配盖板。

3. 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养殖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步骤一中,虾苗投放在四月份的月初至四月份中旬进行。

4. 如权利要求1-3任意一项所述的养殖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步骤一中,先在其中一个温控池体内投放虾苗,观测4-5个小时,若虾苗活性无明显降低,则在其他温控池体内投放虾苗,若虾苗活性出现明显降低,则先找出导致虾苗活性降低的因素,并解决后,再进行其他温控池体的虾苗投放。

5. 如权利要求1-3任意一项所述的养殖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步骤一中,所述隔板为采用第一隔板,在所述步骤二中,虾苗在所述温控池体内养殖三至四天时,将所述第一隔板替换为第二隔板。

6. 如权利要求1-3任意一项所述的养殖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步骤三中,当环境温度降低,饲喂池体内的水体温度低于16℃时,启用全部加热装置对全部的温控池体内的水体进行升温,并且将浮板放置在所述饲喂池体内。

7. 如权利要求1-3任意一项所述的养殖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步骤四中,自虾苗投放起四个月开始,两周进行一次捕捞,每次捕捞的成虾,选出未达到上市要求的成虾,再次放回饲喂池内进行养殖,直至十月份或者十一月份完成进行清塘捕捞。

8. 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养殖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步骤四中,在每次捕捞时,提前4-6个小时起动各个加热装置,使温控池体所在区域的水体温度高于饲喂池体内其余位置的水体温度,控制所述加热装置,确保温控池体内的水体温度低于38℃。

9. 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养殖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步骤四中,在清塘捕捞前的各次捕捞中,每次捕捞前一天安装各个温控池体的盖板,并在温控池体内及温控池体周围附近的饲喂池体内放置若干捕虾笼,在进行捕捞时,将盖板取下,拉起各个捕虾笼,选择符合上市要求的成虾,未达上市要求的成虾放回饲喂池内继续养殖;

在进行清塘捕捞时,采用拖网的方式对饲喂池内的沼虾进行全部捕捞。

10. 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养殖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步骤四中,在放置捕虾笼时,在所述温控池体内撒放饵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