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卡槽塞
技术领域
[0001] 本申请属于电力设备技术领域,具体地说,涉及一种卡槽塞。
背景技术
[0002] 智能电表是智能电网(特别是智能配电网)数据采集的基本设备之一,承担着原始电能数据采集、计量和传输的任务,是实现信息集成、分析优化和信息展现的基础。智能电表除了具备传统电能表基本用电量的计量功能以外,为了适应智能电网和新能源的使用它还具有双向多种费率计量功能、用户端控制功能、多种数据传输模式的双向数据通信功能、防窃电功能等智能化的功能。在对电网进行智能化改造前,大部分地区使用的是预付费的插卡式电表,电表上留有读卡器卡槽,部分地区为了节省费用,对原有电表进行智能化改造升级,预付费采用网上预缴纳,原有的卡槽废弃停用,但部分不熟悉的居民会继续使用原有电卡在卡槽处插拔,或者不法分子利用卡槽直通电表内部的特点进行破坏、窃电等违法操作,因此,有必要提供一种能够封堵电表上废弃卡槽的卡槽塞。
发明内容
[0003] 本申请的一个目的是提供一种卡槽塞的新技术方案。
[0004] 根据本申请的一方面,本申请提供一种卡槽塞,包括:
主体,正面被配置为能够朝向电表的卡槽;
固定柱,包括第一固定柱、第二固定柱、第三固定柱和第四固定柱;在所述主体的正面上沿所述主体的左端到右端方向设置;在所述主体的前端到后端方向上等厚;
第一楔形柱,包括相连接的第一根部和第一楔形部,所述第一楔形部向所述主体的前端方向凸起;数量为两块,一块设置在所述第一固定柱和所述第二固定柱之间,另一块设置在所述第三固定柱和所述第四固定柱之间;所述第一楔形部凸起的远端在所述主体的前端方向超出所述固定柱;
第二楔形柱,包括相连接的第二根部和第二楔形部,所述第二楔形部向所述主体的后端方向凸起;设置在所述第二固定柱和所述第三固定柱之间;所述第二楔形部凸起的远端在所述主体的后端方向超出所述固定柱;
相邻的固定柱之间包括所述第一根部或所述第二根部,以及避让部;所述避让部被配置为在所述第一楔形柱和所述第二楔形柱形变时,相邻的固定柱之间的空间能够容纳所述第一楔形柱或所述第二楔形柱。
[0005] 可选地,所述主体、固定柱、第一楔形柱和第二楔形柱一体成型。
[0006] 可选地,所述主体、固定柱、第一楔形柱和第二楔形柱采用塑料制成。
[0007] 可选地,所述第一固定柱和所述第四固定柱位于所述主体正面的两端,所述第一固定柱和所述第四固定柱形状相同且在所述主体上对称设置。
[0008] 可选地,所述第一固定柱到所述第四固定柱的距离等于所述卡槽的槽口的长度。
[0009] 可选地,所述第二固定柱、第三固定柱位于所述第一固定柱和所述第四固定柱之间,形状相同且对称设置。
[0010] 可选地,所述主体为长方体。
[0011] 可选地,在所述主体的前端到后端方向上,所述第一根部或/和所述第二根部的厚度小于所述固定柱厚度的三分之一。
[0012] 可选地,所述第一根部或/和所述第二根部的厚度等于所述固定柱厚度的四分之一。
[0013] 本申请的一个技术效果在于,本申请能够用于封堵电表上废弃的电卡卡槽。
附图说明
[0014] 此处所说明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申请的进一步理解,构成本申请的一部分,本申请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申请,并不构成对本申请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
图1是本申请一些实施例的前视图;
图2是本申请一些实施例的俯视图;
图3是本申请一些实施例的右视图;
图4是本申请一些实施例使用时的结构示意图。
[0015] 图中:1主体,21第一固定柱,22第二固定柱,23第三固定柱,24第四固定柱,25避让部,3第一楔形柱,31第一根部,32第一楔形部,4第二楔形柱,41第二根部,42第二楔形部;5支架,51背楞,52加强筋。
具体实施方式
[0016] 以下将配合附图及实施例来详细说明本申请的实施方式,借此对本申请如何应用技术手段来解决技术问题并达成技术功效的实现过程能充分理解并据以实施。
[0017] 本申请提供的一种卡槽塞,在一些实施例中,参考图1至图3,包括主体1,固定柱,第一楔形柱3和第二楔形柱4。
[0018] 所述主体1包括正面和背面。在使用时,正面朝向电表的卡槽,能够封堵所述卡槽;背面能够用于在主体1封堵卡槽后向外展示,例如印制远程购电便捷支付及相关二维码,使得本申请在封堵所述卡槽后还能够提示相关信息,不需要在额外的张贴提示标语。通常情况下,所述主体1为长方体。
[0019] 所述固定柱包括第一固定柱21、第二固定柱22、第三固定柱23和第四固定柱24。所述第一固定柱21、第二固定柱22、第三固定柱23和第四固定柱24在所述主体1的正面上沿所述主体1的左端到右端方向设置,参考图1,即沿主体1的长轴方向设置。所述第一固定柱21、第二固定柱22、第三固定柱23和第四固定柱24在所述主体1的前端到后端方向上等厚,即在主体1的短轴方向上,所述固定柱是等厚的。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所述固定柱的厚度与电卡厚度相等,便于在向电表的卡槽插入本申请后,能够使得本申请的固定柱契合卡槽的厚度,更好的固定在所述卡槽内,不会轻易晃动而产生易脱落的结构性风险。进一步的,最左侧到最右侧的固定柱的两个端点的距离等于电卡的宽度,使得本申请能够更好的契合卡槽实现固定。同样的,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所述固定柱的长度通常是不超过电卡的长度的,能够材料浪费,也防止过长而导致不能完美的插入卡槽。
[0020] 所述第一楔形柱3包括相连接的第一根部31和第一楔形部32。所述第一根部31与主体1的正面连接,所述第一楔形部32向所述主体1的前端方向凸起。所述第一楔形部32凸起的远端在所述主体1的前端方向超出所述固定柱,将所述固定柱在所述主体1的前端方向的端面定义为第一平面,所述主体1的后端方向的端面定义为第二平面,所述第一楔形部32相对于所述第一平面向背离第二平面的方向呈楔形凸起,所述第一根部31位于所述第一平面至第二平面之间。所述第一楔形柱3的数量为两块,一块设置在所述第一固定柱21和所述第二固定柱22之间,另一块设置在所述第三固定柱23和所述第四固定柱24之间。
[0021] 所述第二楔形柱4包括相连接的第二根部41和第二楔形部42,所述第二根部41与主体1的正面连接,所述第二楔形部42向所述主体1的后端方向凸起。所述第二楔形部42凸起的远端在所述主体1的后端方向超出所述固定柱,即所述第二楔形部42相对于所述第二平面向背离第一平面的方向呈楔形凸起,所述第二根部41位于所述第一平面至第二平面之间。所述第二楔形柱4设置在所述第二固定柱22和所述第三固定柱23之间。
[0022] 相邻的固定柱之间的空间包括所述第一根部31或所述第二根部41,以及避让部25;例如,在所述第一固定柱21和所述第二固定柱22之间的空间内,包括所述第一根部31和避让部25。所述第一楔形柱3和所述第二楔形柱4形变时,相邻的固定柱之间的空间能够容纳所述第一楔形柱3或所述第二楔形柱4,即所述避让部25为所述第一楔形柱3或所述第二楔形柱4提供形变的空间,不对本申请的使用造成阻碍。
[0023] 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当所述第一楔形部32在受力时,能够使得所述第一根部31产生形变,当第一楔形部32的外力消失时,所述第一根部31形变产生的弹性势能能够驱动所述第一楔形部32复位。进一步的,在向电表的卡槽插入本申请时,卡槽的槽口与所述第一楔形部32接触,随着继续插入,第一楔形部32受外力驱动引起所述第一楔形柱3形变,当插入到预设位置时,第一楔形部32与卡槽的槽口脱离,外力消失,所述第一楔形柱3复位,此时,第一楔形部32与槽口的背楞51相抵,能够阻碍本申请从所述卡槽中移出,完成本申请对电表卡槽的封堵,也能够防止本申请在对所述电表的卡槽完成封堵后被取出,从而完成对卡槽内部的保护。所述预设位置即第一楔形部32与卡槽的槽口脱离的位置。参考图4,所述槽口的背楞51可以理解为所述槽口的背面,通常,为了节省材料,降低成本,大部分电表的电表卡槽处的支架5不会完全平整,而是采用加强筋52的形式来控制卡槽上下表面的最小间距满足电表卡的厚度,因此,无加强筋52的地方通常有一个台阶状结构,这个台阶的立面就是本申请所述的背楞51。
[0024] 进一步的,可以优选为所述第一楔形部32到所述主体1的正面的距离等于所述槽口的厚度,实现本申请与电表卡槽口完美的匹配卡合,即当所述第一楔形柱3复位使得第一楔形部32与槽口的背楞51相抵时,主体1的正面与电表槽口的外表面接触,完成覆盖封堵,并且能防止本申请继续向所述卡槽内深入。进一步的,所述第一楔形部32相对于所述第一平面凸起的高度,以及所述第二楔形部42相对于所述第二平面凸起的高度不高于所述台阶状结构的立面。进一步的,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所述第一楔形部32相对于所述第一平面凸起的高度,以及所述第二楔形部42相对于所述第二平面凸起的高度不超过所述主体1的前端所处的平面。
[0025] 在供电系统升级完成,转换为智能电表后,本申请能够用于封堵电表上废弃的电卡卡槽,减少部分人员通过此处破坏电表的内部结构等类似情况的发生,造成电表损坏。并且本申请在使用后,很难被移除。另一方面,本申请主体的背面还能够用于展示相关信息,例如印制“远程购电便捷支付”及相应的“二维码”,使得本申请在封堵所述卡槽后还能够提示相关信息,不需要在额外的张贴提示标语对市民进行提示。
[0026] 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本申请适用于部分地区改造后的电表,但不一定全部的电表都能够适用本申请,本领域技术人员能够根据实际情况进行选择判断。
[0027]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主体1、固定柱、第一楔形柱3和第二楔形柱4一体成型,例如在模具内一次注塑成型。
[0028]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主体1、固定柱、第一楔形柱3和第二楔形柱4采用塑料制成,成本低廉,且具有合适的韧性。
[0029] 在一些实施例中,参考图1至图3,所述第一固定柱21和所述第四固定柱24位于所述主体1正面的两端,所述第一固定柱21和所述第四固定柱24形状相同且在所述主体1上对称设置,美观大方,不需要刻意区分。
[0030]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固定柱21到所述第四固定柱24的距离等于所述卡槽的槽口的长度,便于匹配。
[0031] 在一些实施例中,参考图1至图3,所述第二固定柱22、第三固定柱23位于所述第一固定柱21和所述第四固定柱24之间,形状相同且对称设置。
[0032] 在一些实施例中,参考图1至图3,在所述主体1的前端到后端方向上,所述第一根部31或/和所述第二根部41的厚度小于所述固定柱厚度的三分之一,以预留出足够的避让空间,同时,第一根部31或/和所述第二根部41越薄,楔形柱变到同样程度所需要的力就越小,在不对楔形柱产生结构性破坏的前提下,第一根部31或/和所述第二根部41越薄越好,并且能够节省材料,临界数值,可以通过多次实验进行确定。进一步的,所述第一根部31或/和所述第二根部41的厚度优选为等于所述固定柱厚度的四分之一。
[0033] 如在说明书及权利要求当中使用了某些词汇来指称特定成分或方法。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可理解,不同地区可能会用不同名词来称呼同一个成分。本说明书及权利要求并不以名称的差异来作为区分成分的方式。如在通篇说明书及权利要求当中所提及的“包含”为一开放式用语,故应解释成“包含但不限定于”。“大致”是指在可接收的误差范围内,本领域技术人员能够在一定误差范围内解决所述技术问题,基本达到所述技术效果。说明书后续描述为实施本申请的较佳实施方式,然所述描述乃以说明本申请的一般原则为目的,并非用以限定本申请的范围。本申请的保护范围当视所附权利要求所界定者为准。
[0034] 还需要说明的是,术语“包括”、“包含”或者其任何其他变体意在涵盖非排他性的包含,从而使得包括一系列要素的商品或者系统不仅包括那些要素,而且还包括没有明确列出的其他要素,或者是还包括为这种商品或者系统所固有的要素。在没有更多限制的情况下,由语句“包括一个……”限定的要素,并不排除在包括所述要素的商品或者系统中还存在另外的相同要素。
[0035] 上述说明示出并描述了发明的若干优选实施例,但如前所述,应当理解发明并非局限于本文所披露的形式,不应看作是对其他实施例的排除,而可用于各种其他组合、修改和环境,并能够在本文所述发明构想范围内,通过上述教导或相关领域的技术或知识进行改动。而本领域人员所进行的改动和变化不脱离发明的精神和范围,则都应在发明所附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