审查员你好!
本意见陈述是针对国家知识产权局于2021年11月03日发出的关于《一种缓解肉鸡热应激的植物提取物添加剂及其制备方法》的第一次审查意见通知书,对于审查员在第一次审查意见通知书中的论述,申请人进行了认真的研读,并作出以下修改和意见陈述。
一、修改说明
1、将原权利要求1-8,替换为修改后的权利要求1-2;
2、将原权利要求2删除;
3、将原权利要求1、4、5、6、7删除,其内容合并到权利要求3中,将原权利要求3修改为权利要求1。
以上修改均未超出原说明书和原权利要求书所记载的范围,符合专利法第三十三条的规定,且上述修改也是针对审查意见通知书所指出的缺陷进行修改,符合专利法实施细则第五十一条三款规定。
修改后的权利要求详见权利要求书替换页。
二、意见陈述
1、关于权利要求1、2的创造性,申请人将权利要求1、2删除。
2、关于权利要求3的创造性,对比文件1公开了一种抗热应激、热疲劳复方制剂,与本申请的区别在于:
(1)对比文件1的原料成分为金银花、黄芪、麦冬、五味子、白花蛇舌草和柴胡;而本申请中的主要成分为黄芪、柴胡、山银花、五味子、桉树叶、茶树叶和黄柏树叶。对比文件1与本申请在原料组成上仅有3种(黄芪、五味子和柴胡)相同,且对比文件1组分中五味子(15~35)和柴胡(10~15)的比例与本申请中五味子(5~10)和柴胡(15~30)的比例不同;药材比例不同其药效存在明显差异。另外,本申请中山银花、桉树叶、茶树叶和黄柏树叶组分不是对比文件1中金银花、白花蛇舌草的替代和增强功效。首先,山银花与金银花的组分和功效完全不同,并且是完全相反。金银花中的主要成分为木犀草苷,而山银花中几乎不含有木犀草苷,其主要组分为绿源酸。中医认为金银花性寒,味甘,略有酸味,其具有清热解毒、凉血、通经活络的作用,可用于痈肿疔疮,喉痹,丹毒,热毒血痢,风热感冒,温病发热;山银花药性为热性,不具有清热解毒的作用,其功效与金银花完全相反。第二,黄柏树叶也不是白花蛇舌草、麦冬的替代。麦冬的主要有效成分为皂苷和黄酮类,去主要功能为抗炎和增强免疫力;白花蛇舌草的主要有效成分为黄酮类、蒽醌类、环烯醚萜类化合物,其药理上具有清热解毒、利尿和调节免疫活性。而黄柏树叶的有效成分包括黄柏甙、脱氢黄柏甙、脱氢异黄柏甙、异黄柏甙,其主要功能是有养阴润肺,清热泄火等作用。所以,黄柏树叶与白花蛇舌草、麦冬在有效成分和功效上均存在差异。第三,本申请中桉树叶的主要有效成分为黄酮类化合物,包括儿茶素、异鼠李素、木犀草素、山奈酚、根皮素和槲皮素,其主要功能为抗氧化;茶树叶的有效成分为茶多酚,其主要功能是抗氧化、降低血压和调节脂质代谢。因此,本申请与对比文件1在中医组方上存在明显不同;其药效或者抗应激的作用机理也不同。
(2)对比文件1的制备方法为将原料粉碎,加蒸馏水,煮沸煎,过滤后再加(沸)蒸馏水,煮沸煎,合并滤液,浓缩,冷却后加入三种氨基酸( GABA、Tau 和 Arg),无菌过滤;而本申请制备方法是将原料粉碎混合,按五种菌配置培养液,将原料粉末与培养液混合,制备发酵液,浓缩干燥;本申请的培养液中还含有尿素和硫酸铵(见本申请权利要求4),尤其是应用菌种发酵方法替代了一般的水煎煮过滤方法,而且还设定了特定的发酵条件(见本申请权利要求5),设定了特定的浓缩条件(见本申请权利要求6),以及制备条件(见本申请权利要求7)。首先煎煮只能提取中药原料中的有效成分,而微生物发酵经过微生物的代谢过程。
(3)由于金银花和山银花是两种截然不同的药材,因此本申请与对比文件1相同组分占对比文件1的3/6,占本申请的3/7,即有超过半数成分是不同的;而对比文件1的组合成分是三种氨基酸,与本申请的培养液混合是截然不同的处理方式,最终的产品成分必然不同,由于操作条件的差异,在不同原料组合的基础上,必然形成不同的产品;本申请作为一种饲料添加剂,明确证明了其功效(见本申请实施例7),而对比文件1作为一种注射用药(参加对比文件1实施例可以无疑推知),其使用方法和针对处理的问题与本申请截然不同,不能认为其具有本申请产品的功能,两种使用方式不能认为是一般性的选择;对比文件1所公开的配方方案不足以对本申请的配方构成显而易见的启示。
3、对于上述区别,对比文件2公开了一种抗鸡热应激预混料及其制备方法,与本申请的区别在于:
(1)对比文件2提及了其预混料包括桉树叶提取物,以及其他几种成分,其原理是桉树叶含有天然多酚类物质,能提高鸡的抗氧化能力;
(2)对比文件1提起其产品功效时,提到缓解治疗热应激、热疲劳,与对比文件2说提及的桉树叶含有的功能成分并无关联之处;对比文件2提及的处理方法是简单的溶于水中混合,均质机混匀,喷雾干燥,与本申请对于桉树叶的发酵液混合处理步骤是本质不同的处理方式,即便桉树叶的成分已知,不同的处理方法必然形成不同的结果;
(3)对比文件1的原理说明没有提及对比文件2说提供的功能,没有与对比文件2的方案组合的意向;对比文件1和2的处理方式各自不同,两者勉强组合不同预见其功能存在叠加的可能;
(4)关于山银花与金银花功效类似的问题,本申请与对比文件1分别通过不同组合和不同处理方式形成不同的产品,且针对的是不同问题的不同解决方式;在本技术领域,不同药剂组合通过不同方式处理的结果,通常不同依据功效相似进行替换;基于本质不同的处理方式,本领域技术人员难于设想按对比文件2的教导引入桉树叶或茶树叶,也难于用黄柏树叶替换白花蛇舌草和麦冬;对比文件1和2的组合放哪不足以对本申请的原料组合方案提供显而易见的启示,更不能对本申请的加工流程提供显而易见的启示。
4、对于上述区别,对比文件3公开了一种抗热应激母猪专用的中药微生物饲料添加剂及其制作方法,与本申请的区别在于:
(1)对比文件3的配料复杂,与本申请与对比文件1或2的方案截然不同,虽然对比文件3认为其添加剂能够用于抗热应激,但显然与本申请采用的是不同物料组合方式;微生物发酵中药不但能最大限度的破坏植物细胞壁结构,提高其有效成分的提取效率;而且更能发挥微生物的强大分解转化物质能力,产生丰富的次生代谢产物,比一般的物理或化学炮制手段能改变药性,提高功效。多项研究表明,中药发酵的真菌和细菌菌质对发酵中药的药性和功效有很大影响。例如,中草药番泻叶物理炮制后具有泻下作用,但经肠道菌体外发酵后,转化为止泻起到治疗作用。发酵菌种是中药材发酵的关键。目前常用的中药发酵菌包括芽孢杆菌类(枯草芽孢杆菌、地衣芽孢杆菌、凝结芽孢杆菌、丁酸梭菌等)、乳酸菌类(植物乳杆菌、屎肠球菌等)、酵母菌类(啤酒酵母、产朊假丝酵母等)和霉菌类(黑曲霉、米曲霉等);本申请应用的里氏木霉不包括在常用的中草药发酵菌种中;另外,各种微生物可代谢利用的物质不同,不同微生物之间在不同物质存在时其共生或拮抗性质不同;如何才能为不同的中药组方选择合适的的发酵菌种,使发酵后的有效成分含量提高、产生新的有效成分、促进药物有效成分吸收、让药物利用率实现最大化,这些不是简单分析和常规试验即可获得的常规选择或组合过程,其不但需要针对中药组方进行常规的物理、化学成分分析,还需要对中药组方的药性、药理进行系统性分析;然后构建筛选模型,发挥不同中药组分的微生物改性特征,达到最后的功效;因此需要大量的基础研究数据。对比文件3,本申请应用黑曲霉菌和里氏木霉产生的果胶酶、纤维素酶等,将中药植物的细胞壁分解,使其中有效成分释放,提高药效成分含量;同时应用酵母菌、黑曲霉菌产生的淀粉酶、半纤维素酶等发挥其对植物细胞质中大分子物质的降解作用;尤其是枯草芽孢杆菌和乳酸菌的改性作用,最终达到抗应激的效果。
(2)对比文件3将多种与本申请截然不同的原料混合后,作为发酵前的培养物,然后加水混匀,接种酵母菌菌液、枯草芽孢杆菌菌液、乳酸菌菌液,厌氧发酵,温度30-35度,通过低温流化床干燥,60-70度,至水分8-10%,粉碎;
(3)对比文件3采用的菌没有提及本申请的黑曲霉和里氏木霉,也没有提及添加的尿素和硫酸铵,作为一种组合发酵方式,不同的菌种组合其效果必然不同,且对比文件3的发酵方式是针对其特定的原料组分形成的对应方式,不能预见其原料组分完全不同时,能够形成相似的效果;除了发酵菌种组合方式不同、添加成分不同以外,本申请的发酵方案与对比文件3的发酵工艺(例如温度)也有本质区别,这些工艺均是对应原料和菌种形成的配合方案,单就发酵过程,对比文件3的方案不足以对本申请构成显而易见的启示;
(4)将对比文件3的工艺组合到对比文件1、2中,首先两者各自对应不同的原料组分,难于预见其可以简单替换,如勉强组合,按对比文件1(或引入2)的原料,按对比文件3的方式进行发酵,不能预见其后果,也难于预见产品是作为一种注射剂还是一种饲料添加剂,且对应不同动物的饲料添加剂,相互之间难于简单替换;对比文件3对应的动物是泌乳母猪,本申请对应的动物是肉鸡,两种不同物种的应用目标截然不同,不能预见两种饲料添加剂能够形成相似效果;对比文件3的方案与对比文件1(和2)勉强进行组合,不足以对本申请的方案构成显而易见的启示。
5、综合上述,本申请的方法相当于对比文件1、2、3的组合方案,是针对不同目标问题,采用不同于原料组合方案,经过不同的处理流程,形成的不同用途的产品;对比文件1、2、3的方案难于简单组合,即便勉强进行各种可能组合,也不足以对本申请的方案构成显而易见的启示,不能达到本申请的技术效果;本申请的方法相当于对比文件1、2、3的可能组合方案,具有突出的实质性特点和显著的技术进步,具备了专利法规定的创造性;根据审查意见,申请人将权利要求1、4、5、6、7合并到权利要求3中,将权利要求3修改为权利要求1。
6、关于权利要求8的创造性,在修改后的权利要求1具备了创造性的条件下,权利要求8也具有创造性。
谢谢审查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