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一种可培养厌氧菌株与猪肠上皮细胞共培养方法,其特征在于,将传代培养后的猪肠上皮细胞和厌氧菌Akkermansia muciniphila在厌氧环境下共培养。

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培养厌氧菌株与猪肠上皮细胞共培养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厌氧菌为商品菌Akkermansia muciniphila DSM 22959;所述猪上皮细胞为IPEC-J2猪肠上皮细胞。

3.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培养厌氧菌株与猪肠上皮细胞共培养方法,其特征在于,按照感染复数MOI=10的比例接种厌氧菌Akkermansia muciniphila至猪肠上皮细胞。

4.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培养厌氧菌株与猪肠上皮细胞共培养方法,其特征在于,培养温度为37℃。

5.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培养厌氧菌株与猪肠上皮细胞共培养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1、采用分光光度法测定含厌氧菌Akkermansia muciniphila菌液的光密度值;

步骤2、采用平板计数法测定菌液浓度;

步骤3、通过二者的关联分析快速确定细菌个数;

步骤4、将准确计数的微生物接种至提前培养的肠上皮细胞系。

6. 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可培养厌氧菌株与猪肠上皮细胞共培养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1中的采用分光光度法测定菌液的光密度值,具体为:

步骤1.1、厌氧水制备:量取1 L蒸馏水倒入锥形瓶中,加入1 mL质量分数为 0.1 %刃天青溶液,此时液体呈蓝色;加热煮沸后,迅速用流水冷却,冷却时可用一次性PE手套和橡皮筋将锥形瓶瓶口密封好;然后通CO2或N2 0.5~1 h,加入L-半胱氨酸或L-半胱氨酸盐酸盐1 g,此时液体呈粉红或黄色;最后再次通气10 min,密封小火加热或密封静置10-12 h观察到培养基变无色或淡黄色;将配制好的厌氧水,分装至密闭性良好的玻璃瓶中保存;

步骤1.2、厌氧培养基的制备:称取38.5 g BHI培养基至1L厌氧水中,厌氧水持续通入CO2或N2保持其厌氧状态;用玻璃棒快速搅拌,使BHI培养基完全溶解;取厌氧滚管通入CO2或N2以排出空气,后用5 mL移液枪移取9 mL BHI培养基至厌氧管中,保持通气30 s,迅速塞上丁基橡胶塞,打好铝盖,制备得到厌氧BHI液体培养基;在制备好的BHI液体培养基中加入0.75~1.5 %琼脂制成BHI固体培养基培养基,分装至厌氧瓶中;将分装好的无氧培养基121 °C高压灭菌20 min,制备得到厌氧BHI固体培养基;

步骤1.3、可培养厌氧菌株的复活培养:将保存在冻存管或厌氧管中的Akkermansia muciniphila菌种从-80 °C冰箱中取出,插入冰中解冻,然后按20 %的比例接种至上述制备好的厌氧BHI液体培养基,37 °C、180 r/m震荡培养18-24 h;

步骤1.4、细菌生长曲线测定:吸取10 mL上述复苏菌液接种至90 mL装有厌氧BHI液体培养基的厌氧瓶中, 37 °C、180 r/m震荡培养;以未接种的厌氧BHI液体培养基为空白对照,从0 h起,每隔2 h测定OD600nm值,取样至48 h,每次取样均做3个平行;以OD600nm值为纵坐标,培养时间为横坐标,绘制得到一条平滑的S型生长曲线。

7. 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可培养厌氧菌株与猪肠上皮细胞共培养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BHI培养基的组成为:1 L固体BHI培养基成分为10 g胰蛋白胨、17.5 g牛心浸粉、5 g氯化钠、2 g葡萄糖,2.5 g 磷酸氢二钠,pH值7.4 ± 0.2,25 °C,加蒸馏水定容至1 L、121 °C、20 min灭菌。

8. 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可培养厌氧菌株与猪肠上皮细胞共培养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2中的采用平板计数法测定菌液浓度,具体为:

步骤2.1、平板培养基制备:将步骤1.2中灭菌后的装有厌氧BHI液体培养基的厌氧瓶冷却至45-50 °C,用酒精喷洒或擦拭后,与带盖平皿一起放入厌氧工作站,打开站内紫外灯灭菌30 min;将平皿盖子稍稍打开,倒入培养基,盖好盖子,轻轻晃动,不要能沾到盖子上,静置1 h,使培养基完全凝固且散干水分,判断方式为平板平整、无凸起、无“挂壁”;

步骤2.2、菌液光密度测定:在厌氧工作站中,取生长平台期的菌液,用步骤1.2中制备好的无氧BHI液体培养基作为稀释液,按2倍稀释得到1/2、1/4、1/8、1/16、1/32的菌液,每次取样后,用涡旋仪震荡20 s以充分混匀,后用高压灭菌过的移液枪快速加样,加完原液后再加相应体积的BHI培养基;用分光光度计测定上述6个不同稀释梯度菌液的OD600nm值,每个稀释梯度做3个平行;

步骤2.3、稀释涂布法测菌液浓度:在厌氧工作站中,取原液以及1/2、1/4、1/8、1/16、1/32稀释梯度的菌液,进行10倍梯度稀释;用于接种的稀释梯度一般为10-6~10-8,每个稀释梯度做3个平行;用涡旋仪充分震荡后,迅速取100 μL菌液,接种到步骤2.1中制备好的BHI平板上并用涂布棒涂布均匀;接种完后,放置10-30 min,待菌液被完全吸收后,倒置平板,放入厌氧罐和厌氧产气袋或厌氧工作站,37 °C培养24-48 h后对菌落进行计数;若没有厌氧罐,用   PP密封盒或将平板放置在真空袋中,用食品真空机抽去多余气体,构成厌氧环境;

步骤2.4、菌落计数:菌落计数:选取菌落数在30~300的平板,利用拍照后使用Windows自带画图软件和鼠标计数器软件WinOMeter V1.5。

9. 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可培养厌氧菌株与猪肠上皮细胞共培养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4中的将准确计数的微生物接种至提前培养的肠上皮细胞系,具体为:

步骤4.1、猪肠上皮细胞的传代培养:于37 °C复苏猪空肠细胞系,利用DMEM/F12完全培养基在37 °C、5% CO2的细胞培养箱中培养48 h,正常传代3次以后方可进行正式实验;

步骤4.2、在获得活化的IPEC-J2细胞后,首先用胰酶将培养瓶中的IPEC-J2消化,然后按照1×105个细胞/孔的剂量将细胞接种在12孔板中,利用不含抗生素的DMEM/F12完全培养基37 °C培养24 h用于后续的细菌共培养实验;

步骤4.3、提前取出-80 °C冻存的可培养厌氧菌株进行扩大培养,18 h后测定其OD值,利用步骤3建立的标准曲线计算细菌数量;

步骤4.4、将含有可培养厌氧菌株的培养液于3000-5000 rpm 离心5分钟,去除上清,用不含抗生素的DMEM/F12培养基重悬备用;

步骤4.5、按照MOI=10的剂量将可培养厌氧菌株接种至步骤4.2中的IPEC-J2细胞,置于37 °C培养。

10. 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可培养厌氧菌株与猪肠上皮细胞共培养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DMEM/F12 完全培养基的组成为:在DMEM/F12基础培养基的基础上加入10 % FBS, 5 ng/mL EGF, 10 Um HEPES, 1 %双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