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加快血液循环的防血栓搁腿架

技术领域

[0001] 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器械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加快血液循环的防血栓搁腿架。

背景技术

[0002] 患者因骨折、脑血栓等疾病,导致生活自理能力下降,活动能力障碍,长时间卧床休息。但是长时间的躺在床上会使病人的腿部血液循环变差,从而会导致腿部的肌肉萎缩,使人体不适,现需要设计一种能够加快病人腿部血液循环的设备,以帮助病人康复。

实用新型内容

[0003]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加快血液循环的防血栓搁腿架,解决了病人长时间卧床导致腿部血液循环不畅,使得肌肉萎缩的问题。

[0004] 为实现以上目的,本实用新型通过以下技术方案予以实现:一种加快血液循环的防血栓搁腿架,包括装置盒、承重框和承重架,所述承重架的顶部开设有放置槽,且放置槽延伸至承重架的前部与后部,所述放置槽内腔的两侧之间固定连接有搭腿板,且搭腿板设置有若干个,所述承重架内部的下方开设有导水槽,所述放置槽内腔的底部且位于相邻的两个搭腿板之间固定连接有橡胶球,且橡胶球设置有若干个,所述橡胶球的底部固定连通有导水管,所述导水管的底端贯穿承重架并延伸至导水槽的内部,所述装置盒内部的后方开设有储水槽,所述装置盒的后端通过开设开口固定连接有水泵,所述水泵的出水口固定连接有进水管,且进水管的一端贯穿承重架并延伸至导水槽的内部。

[0005] 优选的,所述导水槽内腔右侧的前部通过开设开口固定连接有出水管,且出水管的一端贯穿装置盒并延伸至储水槽的内侧,所述装置盒右侧的后部通过开设开口固定连接有加热棒,所述加热棒的一端贯穿装置盒并延伸至储水槽的内侧。

[0006] 优选的,所述装置盒左侧的前部通过开设开口固定连接有内齿牙筒,且内齿牙筒的右端延伸至装置盒的右侧,所述内齿牙筒的内侧滑动安装有滑杆,所述滑杆的左端通过固定块固定连接于承重架的右侧,所述滑杆表面的右侧固定连接有与内齿牙筒相配合使用的齿牙块。

[0007] 优选的,所述承重框内腔的底部通过固定板固定连接有电动伸缩杆,所述电动伸缩杆的顶端贯穿承重框并延伸至承重框的上部,所述电动伸缩杆延伸至承重框上部的一端通过固定板固定连接于装置盒的底部。

[0008] 优选的,所述装置盒的左侧固定连接有U型框,所述U型框内腔的右侧开设有滑动槽,所述滑动槽的内部滑动安装有滑块,所述滑块的左侧固定连接有夹板。

[0009] 优选的,所述U型框的底部通过开设开口螺纹连接有螺栓,所述螺栓的顶端通过轴承件转动连接于夹板的底部,所述放置槽内腔两侧的上部均通过开设开口滚动安装有按摩球。

[0010] 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加快血液循环的防血栓搁腿架。与现有的技术相比具备以下有益效果:

(1)、该加快血液循环的防血栓搁腿架,通过在承重架的顶部开设有放置腿的放置槽,并在放置槽的内侧安装有搭腿板和橡胶球,在通过进水管、出水管和水泵的作用能够将储水槽内部的热水输送至导水槽的内部将橡胶球充满,从而将腿部从搭腿板的顶部顶起,使病人的腿部能够进行热敷按摩,而水泵通过预先设定进行间隔式启动,让橡胶球呈波浪状起伏,这些设置能够有效的促进病人腿部的血液循环,防止肌肉萎缩,适用于当前的护理领域。

[0011] (2)、该加快血液循环的防血栓搁腿架,通过在装置盒的内部安装有内齿牙筒,并在内齿牙筒的内部设置有滑杆,滑杆的表面安装与内齿牙筒配合使用的齿牙块,再通过电动伸缩杆的作用能够使承重架进行上下左右以及角度的调节,方便对不同位置的病人进行使用,极大的增加了设备本身的实用性与功能性。

附图说明

[0012]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种加快血液循环的防血栓搁腿架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图1中A处的局部放大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装置盒、承重框和承重架结构的剖视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图3中B处的局部放大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装置盒、承重架内部结构的俯视图。

[0013] 图中:1、装置盒;2、承重框;3、承重架;4、放置槽;5、搭腿板;6、导水槽;7、橡胶球;8、导水管;9、储水槽;10、水泵;11、进水管;12、出水管;13、加热棒;14、内齿牙筒;15、滑杆;16、齿牙块;17、电动伸缩杆;18、U型框;19、滑动槽;20、滑块;21、夹板;22、螺栓;23、按摩球。

具体实施方式

[0014]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0015] 请参阅图1-5,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加快血液循环的防血栓搁腿架,包括装置盒1、承重框2和承重架3,承重架3的顶部开设有放置槽4,且放置槽4延伸至承重架3的前部与后部,放置槽4内腔的两侧之间固定连接有搭腿板5,且搭腿板5设置有若干个,承重架3内部的下方开设有导水槽6,放置槽4内腔的底部且位于相邻的两个搭腿板5之间固定连接有橡胶球7,且橡胶球7设置有若干个,橡胶球7的底部固定连通有导水管8,导水管8的底端贯穿承重架3并延伸至导水槽6的内部,装置盒1内部的后方开设有储水槽9,储水槽9可从外部加水,装置盒1的后端通过开设开口固定连接有水泵10,水泵10经过预先设定呈间隔式启动工作,水泵10的出水口固定连接有进水管11,且进水管11的一端贯穿承重架3并延伸至导水槽6的内部。

[0016] 作为可选的实施例,导水槽6内腔右侧的前部通过开设开口固定连接有出水管12,且出水管12的一端贯穿装置盒1并延伸至储水槽9的内侧,装置盒1右侧的后部通过开设开口固定连接有加热棒13,加热棒13的一端贯穿装置盒1并延伸至储水槽9的内侧。

[0017] 加热棒13能够将储水槽9内部的水进行加热,工作人员可对温度进行调节。

[0018] 进一步的,装置盒1左侧的前部通过开设开口固定连接有内齿牙筒14,且内齿牙筒14的右端延伸至装置盒1的右侧,内齿牙筒14的内侧滑动安装有滑杆15,滑杆15的左端通过固定块固定连接于承重架3的右侧,滑杆15表面的右侧固定连接有与内齿牙筒14相配合使用的齿牙块16。

[0019] 滑杆15能够通过齿牙块16与内齿牙筒14进行左右移动以及角度调节,并且在调节后能够限位固定从而保证承重架3的稳定性。

[0020] 其中,承重框2内腔的底部通过固定板固定连接有电动伸缩杆17,电动伸缩杆17的顶端贯穿承重框2并延伸至承重框2的上部,电动伸缩杆17延伸至承重框2上部的一端通过固定板固定连接于装置盒1的底部。

[0021] 电动伸缩杆17可以推动装置盒1和承重架3进行整体上的升降,放置槽内腔两侧的上部均通过开设开口滚动安装有按摩球,按摩球为橡胶制。

[0022] 其中为了能够将设备整体固定在病床的边缘,装置盒1的左侧固定连接有U型框18,U型框18内腔的右侧开设有滑动槽19,滑动槽19的内部滑动安装有滑块20,滑块20的左侧固定连接有夹板21,U型框18的底部通过开设开口螺纹连接有螺栓22,螺栓22的顶端通过轴承件转动连接于夹板21的底部。

[0023] 同时本说明书中未作详细描述的内容均属于本领域技术人员公知的现有技术。

[0024] 使用时,工作人员将U型框18卡在床板边缘,然后转动螺栓22使夹板21在滑动槽19的限位下上升将床板夹持住,然后根据腿部的高度对装置盒1进行调教,启动电动伸缩杆17将装置盒1升起到合适的高度,然后在根据腿摆放的舒适度,调教承重架3和的倾斜角度,首先拉动滑杆15使滑杆15右移让齿牙块16与内齿牙筒14脱离,然后转动滑杆15让承重架3倾斜,倾斜度调整完成后重新将滑杆15向左移动,让齿牙块16与内齿牙筒14的内部啮合,此时承重架3被固定住,而滑杆15一直向左移动能够调节承重架3和装置盒1的间距,使承重架3与腿部相平行,然后把腿放置在放置槽4的内侧,腿会放置在搭腿板5的顶部,这时启动加热棒13将储水槽9内部的水加热,然后启动水泵10通过进水管11热水导入导水槽6的内部,在水泵10的推力下水会依次将橡胶球7充满然后将腿部顶起进行热敷按摩,加速血液循环,同时腿部上升时能通过按摩球23在两侧滚动按摩,而水泵10每隔一段时间启动一次,能够使橡胶球7呈波浪状起伏,而热水能够通过出水管12回复至储水槽9的内部。

[0025] 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精神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