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生态仿石材透水路面结构

技术领域

[0001] 本实用新型涉及路面结构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生态仿石材透水路面结构。

背景技术

[0002] 为贯彻实施海绵城市建设,收集路面雨水,透水路面应运而生,透水路面即为水能够从路面上渗下去,特点是路面不需要设置明排水设施。目前传统的透水混凝土路面依靠重力进行透水,这需要大量贯通式孔存在才能保证透水率,由此尘埃极易深入孔洞堵塞全截面而造成无法透水,更无法清洗恢复。同时此透水路面表面颗粒较粗,表观质量不佳,并且在使用过程中表层颗粒极易脱落,影响质感。

[0003] 鉴于传统透水混凝土路面透水时效性不强,耐磨度低,耐久性差的技术缺陷,有必要开发一种不依靠重力透水的生态仿石材透水路面结构来解决上述问题。

发明内容

[0004] 发明目的:针对传统透水混凝土路面透水时效性不强,耐磨度低,耐久性差的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不依靠重力透水的生态仿石材透水路面的结构,以一种由特殊配比制成的面层材料为路面结构,该路面结构为底部常规透水混凝土+表层砂基透水路面层组成。该路面具有高密度和高耐久性、表面多孔且细密,透水率高,颜色丰富等特点,有极高的推广应用价值。

[0005] 技术方案:

一种生态仿石材透水路面结构,透水路面的两端设有路缘石,该透水路面的结构由下至上依次为:素土夯实层、土工布、级配碎石层、透水混凝土层和覆膜砂滤水装饰面层。

[0006] 进一步地,所述素土夯实层的一端至路缘石为台阶形结构,台阶形的低处与路缘石之间设有集水坑,集水坑内设有排水盲管,进行纵向排水。

[0007] 更进一步地,所述素土夯实层的两端至路缘石可为“凸”字形结构。

[0008] 进一步地,所述级配碎石层的厚度为15cm;级配碎石层由粗、细碎石集料和石屑混合而成,粒径均为5-10mm。

[0009] 进一步地,所述土工布的厚度为0.8-2mm,孔径为0.08-0.2mm。

[0010] 进一步地,所述透水混凝土层的厚度为10cm。

[0011] 进一步地,所述覆膜砂滤水装饰面层的厚度为0.5-1cm,经合金化的高分子树脂粘结剂与高强精制覆膜砂混合压实而成。具有高密度和高耐久性、表面多孔且细密,透水率高,颜色丰富、装饰性强、仿石材等特点。

[0012] 进一步地,所述高分子树脂粘接剂由树脂胶结剂、气相二氧化硅两种组分组成,气相二氧化硅重量比0.7%-1%。

[0013] 进一步地,所述覆膜砂滤水装饰面层由精制覆膜砂、高分子树脂粘接剂、颜料、固化剂组成。面层配比为:高分子树脂粘接剂:1.5份;固化剂0.5份;40-80规格覆膜砂20-25份;颜料:0.1-0.2份;外加剂0.8份。

[0014] 进一步地,所述覆膜砂滤水装饰面层的粉料在厂内搅拌均匀后打包运送至现场,在现场加外加剂、固化剂和粘接剂后二次搅拌,再进行现场路面现浇、碾压施工。

[0015] 进一步地,所述精制覆膜砂粒径小、强度高,使透水路面的面层强度和耐磨度大大提高。粘接剂通过化学反应可以生成亲水性基团,以破坏水的表面张力,可在保证面层表观细腻的前提下确保其高透水性。同时在骨料即砂粒周围形成一层圆润的膜,能让污染物停留在透水路面的表面,便于自然分解及冲洗。

[0016] 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和有益效果为:

1.透水率高;透水路面自排滤水地面系统透水系数可达到5mm/s,是国家标准的10倍。而真实降雨的情况下,其透水效率会更高,因为其本身并不依靠孔隙透水,核心性能在于能够破坏水的表面张力,实现以分子膜铺展渗透基体。

[0017] 透水时效性长;本透水路面因其并不依靠重力式透水,内部孔径<1微米,尘埃无法进入透水结构内部,一年后,虽然表面很脏,对其进行简单清洗,依然能焕然如新,保持良好的透水性能。

[0018] 该路面具有高密度和高耐久性、表面多孔且细密,透水率高,颜色丰富。

[0019] 力学性能好;面层材料的关键物理性能包括抗压、抗折和耐磨性能测试,其结果都能优于标准,具有良好的物理力学性能。

[0020] 结构简单、性价比高;本透水路面结构底层为普通透水混凝土,面层采用1cm厚砂基透水层,其结构简单,性能优良;综合材料价格不高,具有较高的性价比,且其拌制工艺、现场施工工艺亦不复杂。可完全替代现有透水沥青路面及透水混凝土,广泛运用于公园、道路、露天停车场、庭院及广场等场所,实用性极强。

附图说明

[0021]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生态仿石材透水路面结构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生态仿石材透水路面的宽路面结构的示意图。

[0022] 附图标记:

1、素土夯实层;2、土工布;3、级配碎石层;4、透水混凝土层;5、覆膜砂滤水装饰面层;6、路缘石;7、集水坑;8、排水盲管。

具体实施方式

[0023]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的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详细说明,是对本实用新型的解释而不是限定。

[0024] 结合附图1-2,本实用新型的一种生态仿石材透水路面结构,透水路面的两端设有路缘石6,该透水路面的结构由下至上依次为:素土夯实层1、土工布2、级配碎石层3、透水混凝土层4和覆膜砂滤水装饰面层5。

[0025] 素土夯实层1的一端至路缘石(6)为台阶形结构,台阶形的低处设有集水坑7,集水坑7内设有排水盲管8,进行纵向排水。

[0026] 如图2所示,具体视路面宽度而定,路面幅宽较大时,也可以将素土夯实层1制为“凸”字形结构,素土夯实层1的两端与路缘石6之间设集水坑7,集水坑7内设有排水盲管8,这样能够在幅宽较大的路面两侧进行纵向排水。

[0027] 级配碎石层3的厚度为15cm。级配碎石层3由粗、细碎石集料和石屑混合而成(不局限于此),粒径均为5-10mm,使其颗粒组成符合密实级配要求。

[0028] 在级配碎石层3的底部两端设置集水坑7和排水盲管8,使透水效率更高;透水路面自排滤水地面系统透水系数可达到5mm/s,是国家标准的10倍。而真实降雨的情况下,其透水效率会更高,因为其本身并不依靠孔隙透水,核心性能在于能够破坏水的表面张力,实现以分子膜铺展渗透基体。

[0029] 土工布2的厚度为0.8-2mm,孔径为0.08-0.2mm。

[0030] 透水混凝土层4即多孔混凝土或无砂混凝土,为多孔轻质混凝土;透水混凝土由粗骨料表面包覆一薄层水泥浆相互粘结而形成孔穴均匀分布的蜂窝状结构,具有透气、透水和重量轻的特点。透水混凝土层4的厚度为10cm。透水混凝土层4的设置使透水时效性能延长;本透水路面因其并不依靠重力式透水,内部孔径<1微米,尘埃无法进入透水结构内部,一年后,虽然表面很脏,对其进行简单清洗,依然能焕然如新,保持良好的透水性能。

[0031] 覆膜砂滤水装饰面层5的厚度为0.5-1cm,经合金化的高分子树脂粘结剂与高强精制覆膜砂混合压实而成。具有高密度和高耐久性、表面多孔且细密,透水率高,颜色丰富、装饰性强、仿石材等特点,适用范围广。

[0032] 高分子树脂粘接剂由树脂胶结剂、气相二氧化硅两种组分组成,气相二氧化硅重量比0.7%-1%。

[0033] 覆膜砂滤水装饰面层5由精制覆膜砂、高分子树脂粘接剂、颜料、固化剂组成。该面层配比为:高分子树脂粘接剂:1.5份;固化剂0.5份;40-80规格覆膜砂20-25份;颜料:0.1-0.2份;外加剂0.8份。

[0034] 覆膜砂滤水装饰面层5的粉料在厂内搅拌均匀后打包运送至现场,在现场加外加剂、固化剂和粘接剂后二次搅拌,再进行现场路面现浇、碾压施工。由此能够得到良好的力学性能;面层材料的关键物理性能包括抗压、抗折和耐磨性能测试,其结果都能优于标准,具有良好的物理力学性能。

[0035] 精制覆膜砂的粒径小、强度高,使透水路面的面层强度和耐磨度大大提高。粘接剂通过化学反应可以生成亲水性基团,以破坏水的表面张力,可在保证面层表观细腻的前提下确保其高透水性。同时在骨料即砂粒周围形成一层圆润的膜,能让污染物停留在透水路面的表面,便于自然分解及冲洗。

[0036] 本实用新型的路面结构简单、性价比高。该路面面层的底部为普通透水混凝土,面层采用1cm厚砂基透水层,其结构简单,性能优良;综合材料价格不高,具有较高的性价比,且其拌制工艺、现场施工工艺亦不复杂。可完全替代现有透水沥青路面及透水混凝土,广泛运用于公园、道路、露天停车场、庭院及广场等场所,实用性极强。

[0037] 施工方法:

素土夯实层1、土工布2、级配碎石层3和透水混凝土层4可按现有路面进行改造;覆膜砂滤水装饰面层5的粉料(即40-80规格的覆膜砂20-25份)在厂内搅拌均匀后打包运送至施工现场,在施工现场加外加剂0.8份、固化剂0.5份和粘接剂1.5份后进行二次搅拌,然后进行现场路面现浇、碾压施工。

[0038] 上述说明示出并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但如前所述,应当理解实用新型并非局限于本文所披露的形式,不应看作是对其他实施例的排除,而可用于各种其他组合、修改和环境,并能够在本文所述实用新型构想范围内,通过上述教导或相关领域的技术或知识进行改动。而本领域人员所进行的改动和变化不脱离实用新型的精神和范围,则都应在实用新型所附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