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一种水稻雄性育性控制基因STS1,其特征在于:STS1基因来源于水稻,其核苷酸序列具有如下群组之一:1)具有如SEQ ID NO .1所示的核苷酸序列;2)与SEQ ID NO .1所示的核苷酸序列具有不低于90%的相似性,且具有相同功能的DNA序列;3)在一定条件下能够与1)所述序列的DNA杂交的DNA序列;4)与1)~3)任一所述序列互补的DNA序列。
2. 与权利要求1所述的水稻雄性育性控制基因STS1相关的生物材料,其特征在于:该生物材料为以下1)~5)中的任一种:
1)编码基因STS1的蛋白;
2)含有基因STS1的表达盒;
3)含有基因STS1的重组载体;
4)含有基因STS1的重组微生物;
5)含有3)所述重组载体的重组微生物。
3. 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生物材料,其特征在于:所述编码基因STS1的蛋白氨基酸序列具有如SEQ ID NO .2所示的序列。
4. 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生物材料,其特征在于:所述编码基因STS1的蛋白氨基酸序列是与SEQ ID NO .2所示的氨基酸序列相似且具有相同功能的氨基酸序列。
5. 一种水稻雄性育性调控基因STS1在水稻雄性育性调控中的应用,其特征在于,通过突变水稻品种中的STS1基因,或突变与所述STS1基因具有不低于90%的相似性,且具有相同功能的DNA序列,以获得雄性不育材料。
6. 一种水稻雄性不育材料的应用,其特征在于:将权利要求5所述应用获得的雄性不育材料分别与其他材料进行杂交和回交,以获得不能产生正常花粉的不同背景的稳定遗传雄性不育株系。
7. 一种水稻雄性不育材料的应用,其特征在于:将权利要求5所述应用获得的雄性不育材料进一步利用基因工程技术改造形成衍生不育系;所述衍生不育系,包括利用“SPT”技术创制的“3G智能不育系”。
8. 一种水稻雄性不育材料的应用,其特征在于:将权利要求5所述应用获得的雄性不育材料、或者权利要求8所述的应用获得的衍生不育系作为杂交水稻不育系母本应用于杂交水稻制种。
9. 一种水稻雄性不育株系育性恢复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1,从正常育性的常规水稻品种提取DNA作为模板,通过PCR技术扩增出基因野生型STS1基因组序列片段,序列如SEQ IDNO:5所示,或扩增出与SEQ IDNO:5所示序列具有至少90%同源性及相同功能的序列;
步骤2,将所述基因组序列片段克隆到植物表达载体上,构建表达载体STS1-COM;
步骤3,通过常规遗传转化的方法将所述表达载体STS1-COM导入到水稻雄性不育株系中,用筛选标记鉴定获得的再生植株,移栽成活后即得育性恢复的转化植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