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基于泡沫铝防护的多功能消防救援车及使用方法

技术领域

[0001] 本发明涉及抢险救灾设备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消防救援车,具体是一种基于泡沫铝防护的多功能消防救援车及使用方法。

背景技术

[0002] 在救援工程中,传统的消防车一般是带有大型水箱,在进入抢险救灾现场后通过消防员搭设灭火管线喷水灭火。而现有消防车上的装备固定且不可拆卸。对于部分燃烧物特殊的情况下灭火,如化工材料灭火的情况,要根据需要采用特别的灭火材料,对储存用的罐体会有特殊的需求,特别是这种场合发生爆燃风险较大,为确保消防车安全,罐体本身的结构相比于现有的消防车水罐也有更高的要求。且现有技术的消防车一般仅针对单一场景进行救援,如果出现人员被困等,还需要单独出动云梯、消防垫等,且每一种救援车仅能承担一种特定救援任务,难以根据现场要求随时调配。在面对复杂灾情时,需要多种救援方案协调进行,对于场地受限或需要多种车辆尽量靠近抢险地带的使用,存在较大的困难,可能造成救援迟滞和拥堵,给现场救援带来麻烦。

[0003] 因此,有部分研究成果也提出了让消防车具备多功能,如申请号为CN201420489346.8的中国专利《多功能消防车》,在其侧面设有一个可以放充气垫的折叠翼,在后部设有升降台,但其未描述具体的实现方式,本领域技术人员无法了解和判断其折叠翼是否能实现救援效果,且现有技术的多功能消防车也依然是针对具体情况使用,无法满足特殊燃烧物情况下灭火所需的效果。

发明内容

[0004] 针对上述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基于泡沫铝防护的多功能消防救援车及使用方法,通过对救援车的结构和材料进行改进,使其同时消防灭火、高空救援和防冲击救生充气床于一体的救援车。在面对复杂情况时,能够一体化处理。

[0005]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基于泡沫铝防护的多功能消防救援车,包括车身,所述车身包括前部的车头和后部的车辆承载平台,所述车辆承载平台为平板结构,在车辆承载平台上设有多个安装位,用于连接安装其他设备;

所述其他设备包括升降救援平台和/或可拆卸消防罐,所述可拆卸消防罐为长条形罐体结构,设置于车辆承载平台的中部,在车辆车载平台上位于可拆卸消防罐的两端的至少一侧的安装有升降救援平台,在车辆车载平台上位于可拆卸消防罐的两侧设有可折叠的组合式高强度支撑板,所述高强度支撑板通过可转动支架可拆卸的固定在车辆承载平台上,所述可拆卸消防罐通过伸缩支架可拆卸的固定车辆承载平台上;

所述升降救援平台、可拆卸消防罐、高强度支撑板可单独或多个或全部设置在车辆承载平台上。

[0006] 进一步的,所述可拆卸消防罐侧面连接在伸缩支架的上段,伸缩支架保持垂直连接在车辆承载平台,所述伸缩支架可调节高度,并在伸缩支架上设有高度尺,以判断其实时高度;所述可拆卸消防罐的主体为圆柱筒体结构的罐体,并在罐体的两端设有椭球型盖,在椭球型盖上设有开口,并在该开口处设有加压出液装置,所述加压出液装置外部依次连接有伸缩管道和喷头;

所述罐体的侧面也可设置加压出液装置,并依次连接伸缩管道和喷头。

[0007] 进一步的,所述罐体的壁面由内到外分别包括内表层、缓冲层、外表层,缓冲层为变壁厚的泡沫铝材料,内表层和外表层为双相不锈钢材料,所述罐体的内表面设有一段向内延伸的缩径段,且缩径段与其他内壁之间设有平齐的台阶,在台阶上设有螺纹孔,用于安装间隔板,所述间隔板为圆盘形结构,间隔板通过螺纹孔上的螺栓与罐体内部固定;所述间隔板与缩径段台阶的贴合面设有密封垫,确保分割仓体的密封效果;

所述罐体的顶部设有至少一个多功能孔,当设有间隔板的时候,罐体上需要设置对应的隔离仓的多功能孔,所述多功能孔上设有盖板,盖板可在使用时侧向转动打开或竖直翻开启闭,并可保持翻开时的角度;在不需要打开的时候设有锁扣固定。

[0008] 进一步的,所述高强度支撑板分别设置在罐体的左右两侧,每一侧的高强度支撑板的数量相同,且高强度支撑板数量可以根据需要增减,且每个高强度支撑板的一面中部固定有可转动支架,每个高强度支撑板在与可转动支架连接的这一面设有连接的锁扣片,用于相互锁紧固定;当高强度支撑板连接锁紧在一起的时候,形成一整块板体,该板体中部下侧可放置于多功能孔的盖板上;

所述可转动支架包括上转动杆、下转动杆,所述上转动杆与高强度支撑板连接,所述下转动杆固定在车辆承载平台上,所述上转动杆和所述下转动杆之间设有万向节,通过万向节调节高强度支撑板的位置和角度,实现连接锁紧和放置;

所述上转动杆的高度可以调节。

[0009] 进一步的,所述高强度支撑板为一块平板结构的主面板。

[0010] 进一步的,所述高强度支撑板包括一块平板结构的主面板,所述主面板的侧面设有与主面板保持一定角度的柔性挡板;在高强度支撑板之间相互连接的时候,所述柔性挡板朝向上方;

高强度支撑板拼接锁紧完成后,设置于四角的高强度支撑板设有两个柔性挡板,设于中间的高强度支撑板设有一侧柔性挡板,让所有的柔性挡板形成一个整体朝上的围边。

[0011] 进一步的,所述高强度支撑板在拼接后形成一整块板体,在该板体上放置充气救生垫,通过柔性挡板形成的围边固定。

[0012] 进一步的,所述主面板由等梯度泡沫铝制成,所述柔性挡板由高弹性塑料制成。

[0013] 进一步的,所述升降救援平台由救援站台,支撑杆、固定螺纹杆和基座组成;支撑杆为剪刀架结构,所述升降救援平台可通过调节支撑杆之间的角度实现整体升降;所述支撑杆通过高强度杆保证结构强度;所述基座在底部内侧设有滑槽,通过移动滑槽内的滑块实现支撑杆的升降运动。所述救援站台设置有安全围栏,所述安全围栏在靠近可拆卸消防罐两端的一侧顶部设有一道凹槽,用于放置喷头。

[0014] 一种基于泡沫铝防护的多功能消防救援车的使用方法,采用上述的一种基于泡沫铝防护的多功能消防救援车,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1:当发生火灾的时候,如果需要使用特种灭火材料,则调配带有相应灭火材料的可拆卸消防罐的消防车到现场,如果暂无带有所需可拆卸消防罐的消防车,则现场吊装更换所需可拆卸消防罐安装到消防车的伸缩支架上并固定,然后将消防车送到现场;消防车是否配置高强度支撑板和升降救援平台根据救援现场所需的情况决定;

步骤2:根据现场情况,如果需要喷洒消防材料,则调节多功能孔的盖体水平转动,使其偏转露出透气缝隙,消防员采用喷头喷洒对应的消防材料,需要喷洒不同材料的时候,通过不同的喷头喷洒各个仓体内的消防材料;如果需要高空作业,则抬升升降救援平台让消防员能高空喷洒或救援,如果需要高空跳出逃生,则转动安装高强度支撑板使其形成一整块板体,并放置充气救生垫,方便人员逃生;

步骤3:救援完成后,回收充气救生垫、高强度支撑板、升降救援平台。

[0015]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

1.本发明的组合式结构,连接简单,安装方便,救援车可根据实际情况使用救援工具,选择消防灭火设备、高空救援、充气床救生装置的单一或者混合功能进行配合使用。 所有功能的工具均可根据需要,与车辆结构装卸,自由组合,效率高。并且可在根据现场情况,临时调配所需可拆卸消防罐等,与现有技术常见的整体式不可拆卸结构相比,能方便跟随车辆快速移动,寻找最佳救援位置,节约现场空间。

[0016] 2.本发明所提供的方案中,在当需要消防救灾时,可快速将高强度支撑板从折叠到拼接,实现充气救生垫的功能,采用本方案,在地面情况复杂如存在大量石渣等容易戳破充气救生垫的地方或没有大块平地的地方,能便于摆放,且由于车辆本身具备一定高度,在该高度设置充气救生垫方便减低落差,能一定程度上减少冲击力,降低对逃生者的二次伤害概率,升高升降救援平台和消防装备进行功能使用,实现多功能救援车的消防救援功能,也方便部分逃生人员从充气救生垫撤离。

[0017] 3.本发明中的高强度支撑板采用等梯度泡沫铝材质,具有良好的抗冲击性,与主面板上放置的充气救生垫组合,具有优秀的缓冲性能,能极好的减轻高空坠物的冲击力,保证生命财产安全。在某些情况下,即便不使用充气救生垫,如果需要在更高处安装其他救援设备,或者临时作为转运板,高强度支撑板也能提供一个平面实现一个良好的放置平台。

[0018] 4.本发明所提供的方案中,可拆卸消防罐内部设置有间隔板,间隔板材质为泡沫铝和高强度合金,具有高度密封性和强度。可拆卸消防罐内部可装有两种不同的消防介质,比如左边为水介质,右边为泡沫介质。两者可通过左右喷头同时使用,增加消防灭火效率。同时,在特殊场景中,多种介质选择使用,应用场景更广。间隔板也可选择安装在左右两边,具体情况根据不同介质需求量进行确定,提供更多的隔离仓体,并且分别配备喷头等使用。

[0019] 5.本发明中在可拆卸消防罐设计了多功能孔结构,方便观察消防罐内部情况,并利于人员进行内部维护与保养,也能为高强度支撑板提供一定的支持,使其更稳定。

[0020] 6.本发明设置有万向节结构,可以调整上转动杆与下转动杆之间的角度,以更好适应现场实际情况。同时在不工作状态下,为了更好节省空间,提高多功能救援车的运载能力,可通过万向节将上转动杆与下转动杆之间的角度调整成90度,这样能够节约车体空间,便于对可拆卸消防罐的维护。此外,上转动杆与下转动杆的高度均可调节,能够保证将救援高度调整到最佳距离。

[0021] 7.本发明边部高强度支架和中部高强度支架的主面板安装有伸缩柔性挡板,可根据设计情况扩展或收缩伸缩柔性挡板的使用高度,防止坠落物在救生床上弹出掉落,形成二次伤害,有效将坠落物保护在救生床范围内。

附图说明

[0022]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应当理解,以下附图仅示出了本发明的某些实施例,因此不应被看作是对范围的限定,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相关的附图。

[0023] 1为本发明的具有消防功能的救援车整体示意图;

2为本发明的可拆卸消防罐结构立体示意图;

3为本发明的升降救援平台的整体示意图;

4为本发明的可拆卸消防罐的固定装置结构示意图;

5为本发明安装好充气救生垫的示意图;

6为本发明的中部的高强度支撑板的结构示意图;

7为本发明的边部的高强度支撑板的结构示意图;

8为本发明的高强度支撑板折叠时的结构示意图;

9为本发明的可拆卸消防罐剖视示意图。

[0024] 图中所示附图标记:

1车身、2升降救援平台、3可拆卸消防罐、4喷头、5加压出液装置、6罐体、7多功能孔、8伸缩管道、9伸缩支架、10安全围栏、11救援站台、12支撑杆、13高强度杆、14基座、15凹槽、16滑槽、17拆卸固定块、18车辆承载凭条、19车头、20充气泵、21充气救生垫、22高强度支撑板、23车载电源、24主面板、25上转动杆、26万向节、27下转动杆、28连接铰链、29限位套、30柔性挡板、31间隔板、32螺纹孔、33缩颈段、34上伸缩杆、35下伸缩杆。

具体实施方式

[0025] 为使本发明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通常在此处附图中描述和示出的本发明实施例的组件可以以各种不同的配置来布置和设计。

[0026] 因此,以下对在附图中提供的本发明的实施例的详细描述并非旨在限制要求保护的本发明的范围,而是仅仅表示本发明的选定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0027] 应注意到:相似的标号和字母在下面的附图中表示类似项,因此,一旦某一项在一个附图中被定义,则在随后的附图中不需要对其进行进一步定义和解释。

[0028] 在本发明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中心”、“上”、“下”、“左”、“右”、“竖直”、“水平”、“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或者是该发明产品使用时惯常摆放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发明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第三”等仅用于区分描述,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

[0029] 此外,术语“水平”、“竖直”等术语并不表示要求部件绝对水平或悬垂,而是可以稍微倾斜。如“水平”仅仅是指其方向相对“竖直”而言更加水平,并不是表示该结构一定要完全水平,而是可以稍微倾斜。

[0030] 在本发明的描述中,还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设置”、“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发明中的具体含义。

[0031] 如图1-9所示,一种基于泡沫铝防护的多功能消防救援车,包括车身1,所述车身1包括前部的车头19和后部的车辆承载平台18,在车辆承载平台18上还设有车载电源23,所述车辆承载平台18为平板结构,在车辆承载平台18上设有多个安装位,所述安装位可以是螺纹孔,用于通过大螺栓连接安装其他设备;

所述其他设备,优选的包括升降救援平台2/或可拆卸消防罐3,所述可拆卸消防罐3为长条形罐体结构,设置于车辆承载平台的中部,在车辆车载平台18上位于可拆卸消防罐3的两端的至少一侧的安装有升降救援平台2,优选为两端都各自设有升降救援平台2,在车辆车载平台18上位于可拆卸消防罐3的两侧设有可折叠的组合式高强度支撑板22,所述高强度支撑板22通过可转动支架可拆卸的通过螺栓固定在车辆承载平台18上,所述可拆卸消防罐3通过伸缩支架9可拆卸的通过螺栓固定车辆承载平台18上;

所述升降救援平台2、可拆卸消防罐3、高强度支撑板22可单独或多个或全部设置在车辆承载平台18上。

[0032] 所述可拆卸消防罐3侧面连接在伸缩支架9的上段,伸缩支架9保持垂直连接在车辆承载平台18,所述伸缩支架9可调节高度,并在伸缩支架9上设有高度尺,或设有高度仪,用来判断伸缩支架9的实时高度,也可以直接显示为所带动的可拆卸消防罐3的实时高度;所述伸缩支架9包括上伸缩杆34、下伸缩杆35,两者之间可以采用螺栓调节高度,也可以采用液压伸缩等任何现有技术常见的方式调节高度,在上伸缩杆34的顶部设有拆卸固定块17,上伸缩杆34可调整高度2-4m,下伸缩杆35可调整高度1-2m,从而让罐体6顶部距离车辆承载平台18可达3-7m;所述可拆卸消防罐3的主体为圆柱筒体结构的罐体6,并在罐体6的两端设有椭球型盖,在椭球型盖上设有开口,并在该开口处设有加压出液装置5,所述加压出液装置5外部依次连接有伸缩管道8和喷头4

所述罐体6的侧面设有挂扣,或者在罐体6的外周面设有环形的卡箍,并在卡箍上设有挂扣,所述拆卸固定块17与挂扣对接并固定,所述挂扣可以是一个尺寸大于拆卸固定块17的开口朝下的矩形结构,直接放置到拆卸固定块17上即可固定。

[0033] 所述罐体6的侧面也可设置加压出液装置5,并依次连接伸缩管道8和喷头4,加压出液装置5通过车载电源23供能。

[0034] 所述罐体6和椭球型盖的壁面由内到外分别包括内表层、缓冲层、外表层,缓冲层为变壁厚的泡沫铝材料,所述变厚壁的泡沫铝材料厚度为8mm-1.5mm,同时具有轻质和高强度的功能,内表层和外表层为双相不锈钢材料,所述罐体6的内表面设有一段向内延伸的缩径段33,且缩径段33与其他内壁之间设有平齐的台阶,在台阶上设有螺纹孔32,用于安装间隔板31,所述间隔板31为圆盘形结构,间隔板31通过螺纹孔32上的螺栓与罐体6内部固定;所述间隔板31与缩径段33台阶的贴合面设有密封垫,确保分割仓体的密封效果;可在每个仓体中装有不同灭火介质,由于可拆卸消防罐3具有良好的密封性和抗压性,因此左、右空间可分别装有液体、气体介质。比如可拆卸消防罐3内部左边装水介质,右边装泡沫介质,混合使用达到更好的灭火效果;

所述罐体6的顶部设有至少一个多功能孔7,当设有间隔板31的时候,罐体上需要设置对应的隔离仓的多功能孔7,所述多功能孔7上设有盖板,盖板可在使用时侧向转动打开或竖直翻开启闭,其具体实现方式是设置有侧转的转轴,并在盖体设有上翻的铰链,且铰链和转轴都带有阻尼转轴,以便保持翻开时的角度;在不需要打开的时候设有锁扣固定,让整个盖体盖在多功能孔7上。

[0035] 所述高强度支撑板22分别设置在罐体6的左右两侧,每一侧的高强度支撑板22的数量相同,且高强度支撑板22数量可以根据需要增减,且每个高强度支撑板22的一面中部固定有可转动支架,每个高强度支撑板22在与可转动支架连接的这一面设有连接的锁扣片,也可以采用插片和插槽等常规固定连接方式,用于相互锁紧固定;当高强度支撑板22连接锁紧在一起的时候,形成一整块板体,该板体中部下侧可放置于多功能孔7的盖板上;

所述可转动支架包括上转动杆25、下转动杆27,所述上转动杆25与高强度支撑板22连接,所述下转动杆27固定在车辆承载平台上,所述上转动杆25和所述下转动杆27之间设有万向节26,通过带有自锁紧机构的万向节26调节高强度支撑板22的位置和角度,实现连接锁紧和放置;

在可转动支架上配套设有可滑动的限位套29,限位套29为硬质金属套筒,且内部设有可以连接固定在万向节26区域的机构,在需要的时候,将限位套29滑动到万向节26的位置并固定,固定后可以进一步的确保万向节26不再转动,固定机构可以是内部设有的摩擦橡胶(万向节26外径大于下转动杆27,可确保在下转动杆27自由放置,而到万向节26就固定卡紧)或磁铁等,固定方式可以采用诸如摩擦力固定、磁性固定等多种方式,让限位套29能在移动到万向节26并覆盖万向节26后即可。

[0036] 所述上转动杆25的高度可以调节。

[0037] 所述高强度支撑板22为一块平板结构的主面板24

[0038] 所述高强度支撑板22包括一块平板结构的主面板24,所述主面板24的侧面设有与主面板24保持一定角度的柔性挡板30;在高强度支撑板22之间相互连接的时候,所述柔性挡板30朝向上方;

高强度支撑板22拼接锁紧完成后,设置于四角的高强度支撑板22设有两个柔性挡板30,设于中间的高强度支撑板22设有一侧柔性挡板30,让所有的柔性挡板30形成一个整体朝上的围边。

[0039] 所述高强度支撑板22在拼接后形成一整块板体,在该板体上放置充好气的充气救生垫21,通过柔性挡板30形成的围边固定,充气救生垫21也可以是直接放置到位后再充气,其上自带充气泵20;在某些实施方式中,可以直接将带有充气泵20的充气救生垫21直接固定在某一块高强度支撑板22上,以便需要使用的时候直接拼接好并自动充气铺设。

[0040] 所述主面板24由等梯度泡沫铝制成,所述柔性挡板30由高弹性塑料制成。

[0041] 所述升降救援平台2由救援站台11,支撑杆12、固定螺纹杆13和基座14组成;支撑杆12为剪刀架结构,所述升降救援平台2可通过调节支撑杆12之间的角度实现整体升降;所述支撑杆12通过高强度杆13保证结构强度;所述基座14在底部内侧设有滑槽16,通过移动滑槽16内的滑块实现支撑杆12的升降运动。所述救援站台11设置有安全围栏10,所述安全围栏10在靠近可拆卸消防罐3两端的一侧顶部设有一道凹槽15,用于放置喷头4,方便在平时运输的时候固定喷头4和伸缩管道8,也方便消防员站在升降救援平台2的时候通过凹槽15固定,以便架设喷头4,不用一直举着喷头4减少对体力的消耗,也方便临时需要挂放好空出手进行其他救援等。

[0042] 所述升降救援平台2、万向节26都可以设置自动控制的电动机,使其能够不通过人工而自动移动或拼接,加快现场组装速度。

[0043] 基于前述的一种基于前述泡沫铝防护的多功能消防救援车的使用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1:当发生火灾的时候,如果需要使用特种灭火材料,则调配带有相应灭火材料的可拆卸消防罐3的消防车到现场;

如果暂无带有所需可拆卸消防罐3的消防车,则现场吊装更换所需可拆卸消防罐3安装到消防车的伸缩支架9上并固定,然后将消防车送到现场;消防车是否配置高强度支撑板22和升降救援平台2根据救援现场所需的情况决定;

步骤2:根据现场情况,如果需要喷洒消防材料,则调节多功能孔7的盖体水平转动,使其偏转露出透气缝隙,消防员采用喷头4喷洒对应的消防材料,需要喷洒不同材料的时候,通过不同的喷头4喷洒各个仓体内的消防材料;如果需要高空作业,则抬升升降救援平台2让消防员能高空喷洒或救援,如果需要高空跳出逃生,则转动安装高强度支撑板22使其形成一整块板体,并放置充气救生垫21,通过充气泵20快速充气,方便人员逃生;必要的时候还可以在消防救援车的侧面地面放置一个充气救生垫21,让逃生人员从上层的充气救生垫21再次跳下,方便人员较多的时候排队跳下逃生;

步骤3:救援完成后,回收充气救生垫21,让高强度支撑板22弯折成90度,让升降救援平台2回到最低位置,以便下次使用,并对可拆卸消防罐3内灌注所需的灭火材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