申请号:2019103731406

审查员你好!

本意见陈述是针对国家知识产权局于2022418日发出的关于《一种缓解肉鸡热应激的植物提取物添加剂及其制备方法》的第二次审查意见通知书,对于审查员在第二次审查意见通知书中的论述,申请人进行了认真的研读,并作出以下修改和意见陈述。

一、修改说明

1、将原权利要求1-2,替换为修改后的权利要求1;原权利要求2删除;

2、将修改后的权利要求1按说明书实施例5的内容修改。

以上修改均未超出原说明书和原权利要求书所记载的范围,符合专利法第三十三条的规定,且上述修改也是针对审查意见通知书所指出的缺陷进行修改,符合专利法实施细则第五十一条三款规定。

修改后的权利要求详见权利要求书替换页。

二、意见陈述

1、关于权利要求1的创造性,对比文件1公开了一种抗热应激、热疲劳复方制剂,与本申请的区别在于:

1)对比文件1的原料成分为金银花、黄芪、麦冬、五味子、白花蛇舌草和紫胡,其制备方法为将原料粉碎,加蒸馏水,煮沸煎,过滤后再加(沸)蒸馏水,煮沸煎,合并滤液,浓缩,冷却后加入三种氨基酸( GABATau Arg),无菌过滤;

2)根据对比文件1的生药含量,推测其过滤后取液相;根据合并滤液的说法,其二次加水时针对一次过滤的固相加水;

3)本申请的原料成分为黄芪、柴胡、山银花、五味子、桉树叶、茶树叶和黄柏树叶,制备方法是将原料粉碎混合,按五种菌配置培养液,将原料粉末与培养液混合,制备发酵液,浓缩干燥;本申请的培养液中还含有尿素和硫酸铵,还设定了特定的发酵条件,设定了特定的浓缩条件,以及浓缩条件;

4)由于金银花和山银花是两种截然不同的药材,因此本申请与对比文件1相同组分占对比文件13/6,占本申请的3/7,即有超过半数成分是不同的;而对比文件1的组合成分是三种氨基酸,与本申请的培养液混合是截然不同的处理方式,最终的产品成分必然不同,由于操作条件的差异,在不同原料组合的基础上,必然形成不同的产品;本申请作为一种饲料添加剂,明确证明了其功效,对比文件1的使用方法和针对处理的问题与本申请截然不同,不能认为其具有本申请产品的功能,两种使用方式不能认为是一般性的选择;对比文件1所公开的配方方案不足以对本申请的配方构成显而易见的启示。

2、对于上述区别,对比文件2公开了一种抗鸡热应激预混料及其制备方法,与本申请的区别在于:

1)对比文件2提及了其预混料包括桉树叶提取物,以及其他几种成分,其原理是桉树叶含有天然多酚类物质,能提高鸡的抗氧化能力;

2)对比文件1提起其产品功效时,提到缓解治疗热应激、热疲劳,与对比文件2说提及的桉树叶含有的功能成分并无关联之处;对比文件2提及的处理方法是简单的溶于水中混合,均质机混匀,喷雾干燥,与本申请对于桉树叶的发酵液混合处理步骤是本质不同的处理方式,即便桉树叶的成分已知,不同的处理方法必然形成不同的结果;

3)对比文件1的原理说明没有提及对比文件2说提供的功能,没有与对比文件2的方案组合的意向;对比文件12的处理方式各自不同,两者勉强组合不同预见其功能存在叠加的可能;对比文件12的组合放哪不足以对本申请的原料组合方案提供显而易见的启示,更不能对本申请的加工流程提供显而易见的启示。

3、对于上述区别,对比文件3公开了一种抗热应激母猪专用的中药微生物饲料添加剂及其制作方法,与本申请的区别在于:

1)对比文件3的配料复杂,与本申请与对比文件12的方案截然不同,虽然对比文件3认为其添加剂能够用于抗热应激,但显然与本申请采用的是不同物料组合方式;

2)对比文件3将多种与本申请截然不同的原料混合后,作为发酵前的培养物,然后加水混匀,接种酵母菌菌液、枯草芽孢杆菌菌液、乳酸菌菌液,厌氧发酵,温度30-35度,通过低温流化床干燥,60-70度,至水分8-10%,粉碎;

3)对比文件3采用的菌没有提及本申请的黑曲霉和里氏木霉,也没有提及添加的尿素和硫酸铵,作为一种组合发酵方式,不同的菌种组合其效果必然不同,且对比文件3的发酵方式是针对其特定的原料组分形成的对应方式,不能预见其原料组分完全不同时,能够形成相似的效果;除了发酵菌种组合方式不同、添加成分不同以外,本申请的发酵方案与对比文件3的发酵工艺(例如温度)也有本质区别,这些工艺均是对应原料和菌种形成的配合方案,单就发酵过程,对比文件3的方案不足以对本申请构成显而易见的启示;

4)将对比文件3的工艺组合到对比文件12中,首先两者各自对应不同的原料组分,难于预见其可以简单替换,如勉强组合,按对比文件1(或引入2)的原料,按对比文件3的方式进行发酵,不能预见其后果,也难于预见产品是作为一种注射剂还是一种饲料添加剂,且对应不同动物的饲料添加剂,相互之间难于简单替换;对比文件3对应的动物是泌乳母猪,本申请对应的动物是肉鸡,两种不同物种的应用目标截然不同,不能预见两种饲料添加剂能够形成相似效果;对比文件3的方案与对比文件1(和2)勉强进行组合,不足以对本申请的方案构成显而易见的启示。

5、关于《药典》记载的山银花与金银花功效类似的结论,根据一般的医学理论(可参见百度),金银花为寒性,山银花为温性,两者的功效类似仅是一种大致的推导;根据《中药大全》中《中药学》的介绍,金银花是清热解毒、阻挡外热的中药;山银花的功效为消除炎症、祛除热毒,两者的来源以及多种属性不同,当其作为在一种组合成分使用时,难于判断其所谓的功效相似的结论必然导致两者可以互换;关于发酵使用的酵母,以及参数等条件,由于药材组合方式不同,生产目的使用方向不同,难于根据不同种类的药物处理并依据某成分为常规选择而进行简单替换。

6、本申请实施例7记载了多种成分相同的添加剂制备和饲料应用,以其他实施例作为对比,可以看出实施例5的方案中综合水平上具有良好效果,证明即便使用相同组分,按相同方式制备,微小差别仍可能形成有明显差距的结果;由此可以推知,按对比文件123的组合思路进行药品组分设计以及制备方法设计,其组合结果难于保证,也难于预期,尤其是采用针对不同物种进行的制备设计方式,即便追求的目标结果相同,也难于对组合方案进行简单推导;将对比文件3的方案组合到对比文件12的设计中,不足以对本申请的方案构成显而易见的启示。

7、综合上述,本申请的方法相当于对比文件123的组合方案,是针对不同目标问题,采用不同于原料组合方案,经过不同的处理流程,形成的不同用途的产品;对比文件123的方案难于简单组合,即便勉强进行各种可能组合,也不足以对本申请的方案构成显而易见的启示,不能达到本申请的技术效果;本申请的方法相当于对比文件123的可能组合方案,具有突出的实质性特点和显著的技术进步,具备了专利法规定的创造性。

再次感谢审查员辛勤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