弹力网状绷带袜

技术领域

[0001] 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辅助材料技术领域,具体为弹力网状绷带袜。

背景技术

[0002] 目前,医疗上常采用纱布绷带进行缠绕包扎伤口及敷料,但是对于足部位置而言,由于位置较为特殊,比如足趾、足跟、足底,换药敷料如果使用纱布绷带包裹后,以胶布固定,在病人活动或穿脱裤子时,均非常容易造成敷料松脱或脱落,还会因穿鞋或卧床休息时,被子摩擦而导致敷料松脱或掉落,影响敷药治疗效果。同时由于伤口原因,容易吸引蚊虫,造成病人伤口处瘙痒不适,在进行挠痒的过程中,也容易对伤口造成二次伤害,影响治疗效果。

实用新型内容

[0003]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了弹力网状绷带袜,解决了足部进行敷药治疗时缺乏有效的定位结构,在病人进行活动时,容易出现敷料松脱或脱落的情况,且容易受到蚊虫干扰,造成病人不适,影响敷药治疗效果的问题。

[0004] 为实现以上目的,本实用新型通过以下技术方案予以实现:弹力网状绷带袜,包括袜筒,所述袜筒一端设置为闭合端,另一端设置为开口端,所述袜筒的开口端固定连接有吊带组件,所述袜筒的外周间隔均匀的缝合固定有若干个扩展环,且扩展环的顶部开设有放置口,一部分所述扩展环的内部放置有网口橡胶条,另一部分所述扩展环的内部放置有驱虫棉条。

[0005] 优选的,所述吊带组件包括第一连接条和第二连接条。

[0006] 优选的,所述第二连接条的背部从上至下依次缝合固定有互相适配的第一魔术贴勾面和第一魔术贴绒面,所述第一连接条前后两侧的右侧分别缝合固定有与第一魔术贴勾面相适配第二魔术贴绒面和与第一魔术贴绒面相适配的第二魔术贴勾面。

[0007] 优选的,所述第一连接条的左侧和第二连接条左侧的底部分别与袜筒开口端的前后两侧固定连接。

[0008] 优选的,所述袜筒从外至内依次包括第一弹力网层、透气棉层和第二弹力网层,所述透气棉层填充设置在第一弹力网层和第二弹力网层之间。

[0009] 优选的,所述第一连接条的正面粘合固定有胶黏片。

[0010] 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弹力网状绷带袜。与现有的技术相比具备以下有益效果:

(1)该弹力网状绷带袜,通过在设置带有吊带组件的袜筒直接对足部进行套设隔离,方便病人穿戴的同时,利用吊带组件将袜筒有效的固定在病人足部,并且通过网口橡胶条的设置,提升袜筒支撑效果的同时,对病人提供警示的效果,且在驱动棉条的设置下,对蚊虫进行驱散,避免蚊虫落在病人足部,使得病人产生瘙痒不适的情绪。

[0011] (2)该弹力网状绷带袜,通过在第一魔术贴勾面、第一魔术贴绒面、第二魔术贴绒面和第二魔术贴勾面的配合设置,使得第二连接条对第一连接条进行稳定的限位包裹,从而保证第一连接条和第二连接条与不同病人足部的稳定接触,使用面更广。

[0012] (3)该弹力网状绷带袜,通过第一弹力网层、透气棉层和第二弹力网层的配合设置,使得袜筒具备一定的弹力效果,从而更好的适应病人的足部,并且通过透气棉层的设置,保证袜筒良好的通气效果,保证病人伤口的健康愈合。

附图说明

[0013] 图1为本实用新型弹力网状绷带袜的俯视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第一魔术贴勾面、第一魔术贴绒面、第二魔术贴绒面和第二魔术贴勾面结构的连接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第二连接条的后视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袜筒的截面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袜筒、扩展环、放置口和网口橡胶条结构的连接示意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袜筒、扩展环、放置口和驱虫棉条结构的连接示意图。

[0014] 图中:1、袜筒;2、吊带组件;3、扩展环;4、放置口;5、网口橡胶条;6、驱虫棉条;7、第一连接条;8、第二连接条;9、第一魔术贴勾面;10、第一魔术贴绒面;11、第二魔术贴绒面;12、第二魔术贴勾面;13、第一弹力网层;14、透气棉层;15、第二弹力网层;16、胶黏片。

具体实施方式

[0015]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0016] 请参阅说明书附图1-6,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技术方案:弹力网状绷带袜,包括袜筒1,具体的,如附图4所示,袜筒1从外至内依次包括第一弹力网层13、透气棉层14和第二弹力网层15,透气棉层14填充设置在第一弹力网层13和第二弹力网层15之间。

[0017] 进一步的,袜筒1一端设置为闭合端,另一端设置为开口端,袜筒1的开口端固定连接有吊带组件2,如附图1和附图2所示,吊带组件2包括第一连接条7和第二连接条8。

[0018] 进一步的,为了保证第一连接条7和第二连接条8之间连接的稳定和调节的方便,第二连接条8的背部从上至下依次缝合固定有互相适配的第一魔术贴勾面9和第一魔术贴绒面10,第一连接条7前后两侧的右侧分别缝合固定有与第一魔术贴勾面9相适配第二魔术贴绒面11和与第一魔术贴绒面10相适配的第二魔术贴勾面12。

[0019] 作为详细说明,第一连接条7的左侧和第二连接条8左侧的底部分别与袜筒1开口端的前后两侧固定连接。

[0020] 进一步的,为了使得袜筒1具备警示功能和驱赶蚊虫功能,袜筒1的外周间隔均匀的缝合固定有若干个扩展环3,且扩展环3的顶部开设有放置口4,一部分扩展环3的内部放置有网口橡胶条5,网口橡胶条5采用开设有透气孔的橡胶材料制作而成,另一部分扩展环3的内部放置有驱虫棉条6,作为详细说明,驱虫棉条6以棉条为载体,浸泡有植物萃取驱虫药液,阴干后制得驱虫棉条6。

[0021] 进一步的,为了保证第一连接条7与病人足部接触的稳定性,第一连接条7的正面粘合固定有胶黏片16,作为详细说明,胶黏片16为医用胶布截断后制作而成。

[0022] 同时本说明书中未作详细描述的内容均属于本领域技术人员公知的现有技术。

[0023] 使用时,病人足部敷药后,利用纱布绷带配合胶布进行固定后,将足部插入到袜筒1中,随后将第一连接条7绕经患者脚后跟上方后,使得第二魔术贴绒面11与第一魔术贴勾面9紧紧粘合后,弯折第二连接条8,使得第一魔术贴勾面9与第二魔术贴勾面12紧紧粘合后,按压第二连接条8,使得裸露部分的第一魔术贴勾面9与第一魔术贴绒面10紧紧粘合,完成足部固定;

不需要使用网口橡胶条5时,从放置口4中抽出网口橡胶条5即可,反之需要使用时,将网口橡胶条5从放置口4中插入到扩展环3中即可;

不需要使用驱虫棉条6时,从放置口4中抽出驱虫棉条6即可,反之需要使用时,将驱虫棉条6从放置口4中插入到扩展环3中即可。

[0024] 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精神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