尊敬的合议组老师,你们好!
申请人收到了于2022年06月22日发出的复审通知书(申请号:201610431927.X),对于合议组老师在复审通知书中的论述,申请人进行了认真的研读,并作出以下修改和意见陈述。。
一、修改说明
将试验1采用的配合饲料及其制备方法作为主权1;
以上修改均未超出原说明书和原权利要求书所记载的范围,符合专利法第三十三条的规定,且上述修改也是针对审查意见通知书所指出的缺陷进行修改,符合专利法实施细则第五十一条三款规定。
具体的修改内容详见权利要求书替换页。
二、关于创造性说明
1、权利要求1具有创造性
权利要求1请求保护一种用于缓解蛋鸡镉和铅联合中毒的饲料的制备方法,对比文件1公开的是产蛋鸡饲料配方设计,权利要求1与对比文件1相比,至少具有如下区别技术特征:
权利要求1的蛋鸡饲料中还包括复合多维、矿添预混料、益生菌、有机酸化剂,不包括麦麸、棉粕、菜粕、元明粉、小苏打;并限定了预混料组份,以及各组分含量有所不同,此外权利要求1限定了粉碎粒度和逐级混合的配制方式。
基于上述区别技术特征,本申请实际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如何改善因铅镉中毒导致鸡蛋质量下降。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申请根据营养素的理化特性、营养特性、应激条件下的特异功效等进行合理组合,筛选出茶多酚、天然维生素E、维生素A、维生素C、酵母硒、斑蝥黄、25-羟基-D3、砻糠复配形成一种全新预混料,该预混料用于蛋鸡饲料,不但可以改善蛋鸡的产蛋性能,提高蛋品质,更能从改善蛋鸡血液理化参数、机体抗氧化能力等方面来提高蛋鸡健康状况,缓解蛋鸡铅、镉中毒的发生。
对比文件2公开的是饲料中铅、镉含量超标的危害与对此,目的是综述饲料中铅、镉含量超标的危害以及提出的相关应对方法,侧重点并非为饲料配方的涉设计和优化,而且也并未公开本申请预混料的整体复配方式。
对比文件3旨在考察茶多酚和酵母硒对于绿壳蛋鸡生产性能、蛋品质及蛋黄中胆固醇和硒含量的影响,也没有给出将茶多酚、天然维生素E、维生素A、维生素C、酵母硒、斑蝥黄、25-羟基-D3、砻糠复配以解决蛋鸡铅镉中毒的问题。
对比文件4考察的是25-羟基维生素D3对动物营养的影响,同样未给出将茶多酚、天然维生素E、维生素A、维生素C、酵母硒、斑蝥黄、25-羟基-D3、砻糠复配以解决蛋鸡铅镉中毒的问题。
进一步地,复审通知中指出:1、对比文件1通过玉米、豆粕、碳酸钙等原料的搭配为产蛋高峰期蛋鸡提供营养支持;对比文件2教导了饲料产品中常会由于原料来源、检测手段等原因造成铅、镉超标从而导致动物发生中毒,本领域技术人员有动机以对比文件1公开的蛋鸡饲料为基础开发一种用于缓解蛋鸡镉和铅联合中毒的饲料。2、公知常识性证据1教导了氧化应激参与许多中毒的发生、发展,比如铅中毒可引起神经、血液、胃肠道等发明的病理改变,本领域技术人员有动机采用具有抗氧化能力的添加剂作为预混料组份,对比文件2还公开了补硒和维生素D3的作用,对比文件3公开了茶多酚和酵母硒的功效,对比文件4公开了25-羟基D3的活性比VD3和1,25-(OH)2D3的更高以及其功效,公知常识性证据2教导了茶多酚中的儿茶素的功效,公知常识性证据3教导了硒与维生素E具有协同作用,公知常识性证据4教导了抗坏血酸的功效,而斑蝥黄、砻糠是常见的预混料载体,因此,本领域技术人员容易想到将茶多酚、天然维生素E、维生素A、维生素C、酵母硒、斑蝥黄、25-羟基-D3、砻糠复配形成一种全新预混料。3、至于基础饲料中的其它成分,以及通过逐级混恶化方式进行混合,都属于常规。
对于上述观点,申请人完全无法赞同,理由如下:
针对上述观点1-3,首先,本申请预混料是采用茶多酚、天然维生素E、维生素A、维生素C、酵母硒、斑蝥黄、25-羟基-D3、砻糠复配形成,该预混料是一个整体,其所带来的功效是成分整体发挥,不是单独靠一个或几个成分来发挥,但是审查员却将其中一个或几个成分单独剥离出来单独评价,这完全不符合审查指南中关于创造性的审查标准。《审查指南》第二部分第四章第3.2.1小结规定:“判断过程中,要确定的是现有技术整体上是否存在某种技术启示,即现有技术中是否给出将上述区别特征应用到该最接近的现有技术以解决其存在的技术问题(即发明实际解决的技术问题) 的启示,这种启示会使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在面对所述技术问题时,有动机改进该最接近的现有技术并获得要求保护的发明。”
进一步来看对比文件1-4的技术内容,对比文件1的配方为:玉米、麦麸、豆粕、棉粕、菜粕、碳酸钙、磷酸氢钙、大豆油、DL-蛋氨酸、食盐、氯化胆碱、元明粉、小苏打、常规预混料。对比文件2公开的避免饲料中铅、镉超标的有效途径为:在锌、铜源上控制铅镉超标以及提高日粮中锌和铁的含量,其并未给出任何文字解释或是启示:在蛋鸡已经发生联合中毒情况下如何通过预混料、饲料配方的成分设计去缓解这一系列的问题。对比文件2单纯通过提高日粮中锌和铁的含量根本解决不了蛋鸡在铅镉联合中毒下的系列问题,相反,进一步提高锌和铁的含量还可能进一步加剧蛋鸡的氧化应激和氧化损伤。同样,对比文件3和4只是从常规角度去解析茶多酚、酵母硒、25-羟基维生素D3对于提升蛋鸡品质的影响,也未给出本申请这种预混料以及饲料复配方式的教导或是启示。至于公知常识性证据1-4,其中公知常识性证据1只是公开了铅中毒的病理生理学,而且是跟人的病理生理有关;公知常识性证据2阐述的是中国茶与养生保健,具体而言公开了茶多酚对人体保健的功效;公知常识性证据3阐述的是家禽常用药物及其合理使用,其公开的是将硒与维生素E搭配使用在防止动物体氧化损伤具有协同作用,但本申请设计的预混料是作为添加剂在饲料中使用,并非药品;公知常识性证据4但仅仅公开了斑蝥黄和砻糠的功效。
再进一步地,本申请发明人研究的蛋鸡铅镉中毒机理并非仅仅是铅的催化氧化反应和诱导活性氧产生相关,通过对蛋鸡镉和铅联合中毒的机理研究,申请人发现铅和镉可以降低蛋鸡的十二指肠绒毛高度和影响微生态平衡,在镉和铅联合中毒的情况下,蛋鸡发生氧化应激,并且肠道菌群也发生变化,降低了营养物质的消化吸收,进而导致蛋鸡生产性能和蛋品质下降。那么,在设计成分时,我们首先需要从降低蛋鸡氧化应激和改善肠道菌群入手,继而增加蛋鸡对营养物质的消化吸收,从而逐渐提升蛋鸡生产性能和蛋品质。本申请还在饲料中添加益生菌和有机酸化剂来调节蛋鸡肠道微生态平衡,保障蛋鸡肠道健康,才能提高营养物质的消化和吸收,进而缓解蛋品质和生产性能的降低。
再者,饲料各成分的用量也并非属于常规调整,这是因为在蛋鸡发生铅镉联合中毒下的饲料各成分的用量,多一点或者少一点都可能对发病蛋鸡造成二次伤害,比如茶多酚的添加,本申请发明人在研究过程中发现,当茶多酚含量高于20份后,蛋鸡对饲料有一定的排斥性,推测是茶多酚的含量升高后影响了饲料的适口性。本领域技术人员应该能够分辨,在蛋鸡常规状态下通过预混料、成分的设计来提升其生产性能和蛋品质,和在蛋鸡发生铅镉联合中毒情况下缓解生产性能和蛋品质下降完全属于两种不同概念,并且后者在成分设计上要面临的困难要远远大于前者。
至于技术效果,本申请在前文中已经指出:该预混料用于蛋鸡饲料,不但可以改善蛋鸡的产蛋性能,提高蛋品质,更能从改善蛋鸡血液理化参数、机体抗氧化能力等方面来提高蛋鸡健康状况,缓解蛋鸡铅、镉中毒的发生。本申请说明书具体实施例中给出了常规组(只有基础饲粮)、铅镉联合中毒组(基础饲粮+铅镉暴露)、采用本申请饲料的中毒组(基础饲粮+铅镉暴露+预混料)的各项研究结果,可以论证本申请上述的技术效果:1)在含铅、镉饲粮中添加0.5%的该预混料可以提高产蛋率和饲料转化效率,并降低脏蛋和软壳蛋率;改善由铅、镉引起的蛋壳厚度、蛋白高度,哈夫单位的降低,缓解联合暴露对蛋壳颜色的漂白作用,提高深色鸡蛋(3、4分)的比例;以及明显提高GSH-PX,GST,CAT,TSOD的活性和总抗氧化能力,降低MDA的含量,缓解由联合暴露引起的氧化应激。2)该预混料可以缩短饲喂含铅、镉饲粮蛋鸡的恢复期。显然,对比文件1~4均无法获得本申请的该技术效果。
综上所述,权利要求1具有突出的实质性特点和显著的进步,具有创造性,符合专利法第二十二条第三款的规定。
申请人认为,以上陈述克服了复审通知中所指出的所有缺陷,希望合议组老师以此为基础继续审查该发明申请并予以授权。如果合议组老师认为本申请仍有不符合专利法规定之处,恳请再给予修改/陈述意见的机会。
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