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X射线机动式防护方舱
技术领域
[0001] 本实用新型涉及X射线防护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X射线机动式防护方舱。
背景技术
[0002] X射线是一种频率极高、波长极短、能量较大的电磁波,其频率和能量仅次于伽马射线,频率范围30PHz-300EHz,对应波长为1pm-10nm,能量为124eV-1.24MeV,且X射线具有极强的穿透性,而在机房中,为了对X射线进行防护处理,避免其产生外泄穿透的现象,因而需使用到相应的防护方舱。
[0003] 目前的防护方舱主要由各类板材组合形成相应的方舱,使其形成相应的防护空间,以达到对X射线进行机动式防护的目的,而防护方舱大多呈一体式设计,部分防护方舱采用螺栓连接的方式进行拆卸,使得此类防护方舱不便于进行拆卸维护,降低工作效率,有待改进。
实用新型内容
[0004]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X射线机动式防护方舱,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防护方舱不便于进行拆卸维护的问题。
[0005]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X射线机动式防护方舱,包括底板,所述底板顶端的两侧皆设有第一铝质侧边板,所述底板顶部的两端皆设有第二铝质侧边板,所述第二铝质侧边板两侧的外壁与第一铝质侧边板的内壁固定连接,所述第一铝质侧边板与第二铝质侧边板的顶部安装有顶板,所述顶板底端的两侧皆设有定位座,所述定位座内部的一侧设有卡槽,所述卡槽的一端延伸至定位座的外部,所述卡槽的内部安装有卡块,所述卡块的一端延伸至卡槽的外部并设有联动杆,所述联动杆远离卡块的一端贯穿第一铝质侧边板并设有拉柄,所述拉柄与第一铝质侧边板之间的联动杆外壁上缠绕有弹簧,所述弹簧的两端分别与拉柄的内壁以及第一铝质侧边板的外壁相连接。
[0006] 优选的,所述第一铝质侧边板内部的中心位置处设有聚氨酯板,所述聚氨酯板一侧的第一铝质侧边板内部设有第一铅板,所述聚氨酯板远离第一铅板一侧的第一铝质侧边板内部设有第二铅板,以使得该防护方舱对X射线的防护性能得到有效提升。
[0007] 优选的,所述第一铝质侧边板靠近底板一端的内壁上安装有第一加固座,所述第一加固座的底端与底板的顶端相触碰,以使得该防护方舱的整体结构强度得到提升。
[0008] 优选的,所述第二铝质侧边板靠近底板一端的内壁上安装有第二加固座,所述第二加固座的底端与底板的顶端相触碰,以使得该防护方舱的整体结构强度得到提升。
[0009] 优选的,所述第一加固座的底部安装有等间距的第二锁紧螺栓,所述第二锁紧螺栓的底端贯穿第一加固座并与底板的顶部螺纹连接,所述第一加固座的内壁上安装有等间距的第一锁紧螺栓,所述第一锁紧螺栓的一端贯穿第一加固座并与第一铝质侧边板的内壁螺纹连接,以便对第一加固座进行安置处理。
[0010] 优选的,所述第二加固座的底部安装有等间距的第四锁紧螺栓,所述第四锁紧螺栓的底端贯穿第二加固座并与底板的顶部螺纹连接,所述第二加固座的内壁上安装有等间距的第三锁紧螺栓,所述第三锁紧螺栓的一端贯穿第二加固座并与第二铝质侧边板的内壁螺纹连接,以便对第二加固座进行安置处理。
[0011]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该X射线机动式防护方舱不仅提高了防护方舱维护时的便捷性,还提高了防护方舱的整体结构强度,而且提高了防护方舱使用时对X射线的防护效果;
(1)通过拉动拉柄,使其经联动杆带动卡块拆离至卡槽的外部,随后向上拉动顶板,即可将顶板拆离于第一铝质侧边板以及第二铝质侧边板的顶部,以易于该防护方舱进行拆卸处理,从而提高了防护方舱维护时的便捷性;
(2)通过将第三锁紧螺栓与第四锁紧螺栓的一端贯穿第二加固座并分别旋入至第二铝质侧边板与底板的内部,且将第一锁紧螺栓与第二锁紧螺栓的一端贯穿第一加固座并分别旋入至第一铝质侧边板与底板的内部,即可将第二加固座与第一加固座分别安装于第二铝质侧边板与底板以及第一铝质侧边板与底板连接位置处的内壁上,即可经第二加固座与第一加固座分别对第二铝质侧边板与底板以及第一铝质侧边板与底板的接触位置处进行加固处理,从而提高了防护方舱的整体结构强度;
(3)通过位于聚氨酯板两侧的外壁上分别设置有第一铅板与第二铅板,使其组合形成第一铝质侧边板,同时第二铝质侧边板的材质结构与第一铝质侧边板的材质结构一致,从而提高了防护方舱使用时对X射线的防护效果。
附图说明
[0012] 图1为本实用新型X射线机动式防护方舱的正视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图1中A处放大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底板俯视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第一铝质侧边板局部剖视结构示意图。
[0013] 图中:1、底板;2、第一铝质侧边板;201、第一铅板;202、聚氨酯板;203、第二铅板;3、顶板;4、第二铝质侧边板;5、第一锁紧螺栓;6、第一加固座;7、第二锁紧螺栓;8、第三锁紧螺栓;9、第四锁紧螺栓;10、第二加固座;11、卡槽;12、卡块;13、拉柄;14、弹簧;15、联动杆;16、定位座。
具体实施方式
[0014]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0015] 请参阅说明书附图1-4,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实施例:一种X射线机动式防护方舱,包括底板1,底板1顶端的两侧皆设有第一铝质侧边板2,第一铝质侧边板2内部的中心位置处设有聚氨酯板202,聚氨酯板202一侧的第一铝质侧边板2内部设有第一铅板201,聚氨酯板202远离第一铅板201一侧的第一铝质侧边板2内部设有第二铅板203;
使用时,通过将第一铅板201与第二铅板203设置于聚氨酯板202两侧的外壁上,使其组合形成第一铝质侧边板2,以使得该防护方舱对X射线的防护性能得到有效提升;
第一铝质侧边板2靠近底板1一端的内壁上安装有第一加固座6,第一加固座6的底端与底板1的顶端相触碰;
使用时,通过将第一加固座6设置于第一铝质侧边板2与底板1连接位置处的内壁上,以使得该防护方舱的整体结构强度得到提升;
第一加固座6的底部安装有等间距的第二锁紧螺栓7,第二锁紧螺栓7的底端贯穿第一加固座6并与底板1的顶部螺纹连接,第一加固座6的内壁上安装有等间距的第一锁紧螺栓5,第一锁紧螺栓5的一端贯穿第一加固座6并与第一铝质侧边板2的内壁螺纹连接;
使用时,通过将第一锁紧螺栓5与第二锁紧螺栓7的一端贯穿第一加固座6并分别旋入至第一铝质侧边板2与底板1的内部,以便对第一加固座6进行安置处理;
底板1顶部的两端皆设有第二铝质侧边板4,第二铝质侧边板4两侧的外壁与第一铝质侧边板2的内壁固定连接,第二铝质侧边板4靠近底板1一端的内壁上安装有第二加固座10,第二加固座10的底端与底板1的顶端相触碰;
使用时,通过将第二加固座10设置于第二铝质侧边板4与底板1连接位置处的内壁上,以使得该防护方舱的整体结构强度得到提升;
第二加固座10的底部安装有等间距的第四锁紧螺栓9,第四锁紧螺栓9的底端贯穿第二加固座10并与底板1的顶部螺纹连接,第二加固座10的内壁上安装有等间距的第三锁紧螺栓8,第三锁紧螺栓8的一端贯穿第二加固座10并与第二铝质侧边板4的内壁螺纹连接;
使用时,通过将第三锁紧螺栓8与第四锁紧螺栓9的一端贯穿第二加固座10并分别旋入至第二铝质侧边板4与底板1的内部,以便对第二加固座10进行安置处理;
第一铝质侧边板2与第二铝质侧边板4的顶部安装有顶板3,顶板3底端的两侧皆设有定位座16,定位座16内部的一侧设有卡槽11,卡槽11的一端延伸至定位座16的外部;
卡槽11的内部安装有卡块12,卡块12的一端延伸至卡槽11的外部并设有联动杆15,联动杆15远离卡块12的一端贯穿第一铝质侧边板2并设有拉柄13;
拉柄13与第一铝质侧边板2之间的联动杆15外壁上缠绕有弹簧14,弹簧14的两端分别与拉柄13的内壁以及第一铝质侧边板2的外壁相连接。
[0016] 本申请实施例在使用时,首先将第一铝质侧边板2与第二铝质侧边板4设置于底板1顶部的边缘位置处,且将顶板3安装于第一铝质侧边板2以及第二铝质侧边板4的顶部,以使其组成形成相应的防护空间,即可对X射线进行阻隔防护处理,再通过将第一铅板201与第二铅板203设置于聚氨酯板202两侧的外壁上,使其组合形成第一铝质侧边板2,因第二铝质侧边板4的材质结构与第一铝质侧边板2的材质结构一致,即可使得该防护方舱对X射线的防护性能得到有效提升,之后通过将第三锁紧螺栓8与第四锁紧螺栓9的一端贯穿第二加固座10并分别旋入至第二铝质侧边板4与底板1的内部,且将第一锁紧螺栓5与第二锁紧螺栓7的一端贯穿第一加固座6并分别旋入至第一铝质侧边板2与底板1的内部,即可将第二加固座10与第一加固座6分别安装于第二铝质侧边板4与底板1以及第一铝质侧边板2与底板1连接位置处的内壁上,以达到加固该防护方舱结构强度的目的,最后通过拉动拉柄13,使其经联动杆15带动卡块12拆离至卡槽11的外部,随后向上拉动顶板3,即可将顶板3拆离于第一铝质侧边板2以及第二铝质侧边板4的顶部,以易于该防护方舱进行拆卸维护处理,再通过弹簧14的弹性复位作用,使其经联动杆15带动卡块12的一端插入至卡槽11的内部,即可将顶板3快速安装于第一铝质侧边板2以及第二铝质侧边板4的顶部,从而完成该防护方舱的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