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临床护理用集尿袋

技术领域

[0001] 本实用新型涉及临床护理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临床护理用集尿袋。

背景技术

[0002] 集尿袋是收集尿液的消毒塑料袋。留置导尿是临床为了准确记录尿量、解决患者排尿困难而进行的一项最普遍且经常应用的护理操作,当前集尿袋在使用时虽然能够固定在病人的身体上,但是导尿管无法达到最高的固定状态,仅是对管体表面进行紧覆,管子受到重力拉扯时还是会进行滑动,从而使得伤口受到伤害,并且病人外出时集尿袋无法方便的快速悬挂在身上,增加了穿戴的繁琐性,同时护理人员在进行放尿时无法控制流量,操作不当时容易导致尿液漏出。

实用新型内容

[0003]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临床护理用集尿袋,解决了当前集尿袋尿管不能最好固定,使得受力时会拉动伤口,且外出时集尿袋不能快速携带,同时护理人员在进行取尿时不能控制流量的问题。

[0004] 为实现以上目的,本实用新型通过以下技术方案予以实现:一种临床护理用集尿袋,包括集尿袋和腰带,所述集尿袋的顶部通过开设开口固定连接有导尿管,所述集尿袋的底部通过开设开口固定连接有排尿管,所述腰带的表面固定连接有与导尿管相配合使用的限位筒,所述导尿管的一端贯穿限位筒并延至限位筒的上部,所述导尿管的表面且位于限位筒的内侧开设有螺纹槽,所述螺纹槽的表面且位于限位筒的上部和下部均螺纹连接有螺纹环,所述腰带表面的左侧固定连接有绒面贴,所述腰带后部的右侧固定连接有与绒面贴相配合使用的勾面贴。

[0005] 优选的,所述集尿袋的两侧均固定连接有插筒,所述插筒的内部放置有U型钩,两个所述U型钩之间固定连接有橡胶带。

[0006] 优选的,所述排尿管的底端固定连通有联动盒,所述联动盒的右侧通过开设开口固定连接有联动框,所述联动框内腔的右侧通过轴承件转动连接有横杆,所述横杆的一端贯穿联动盒并延伸至联动盒的外部,所述横杆延伸至联动盒外部的一端固定连接有拧片。

[0007] 优选的,所述联动框的内侧壁通过固定块固定连接有与横杆相配合使用的摩擦片。

[0008] 优选的,所述联动盒的底部通过开设开口固定连接有取尿管,所述横杆的顶部且位于联动盒的内部通过开设开口固定连接有密封柱。

[0009] 优选的,所述密封柱的前部与后部均开设有与排尿管和取尿管相配合使用的流液口,所述排尿管的表面且位于集尿袋的内部开设有进尿口。

[0010] 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临床护理用集尿袋,与现有的技术相比具备以下有益效果:

1)、该临床护理用集尿袋,通过在腰带的表面安装有限位筒,并且在导尿管的表面开设有螺纹槽,然后在螺纹槽的表面安装有两个螺纹环,此结构能够通过两个螺纹环配合螺纹槽的作用将导尿管与限位筒进行硬性固定,使得集尿袋在受到拉扯时不会发生滑动,对病人的伤口进行了保护,同时橡胶带配合插筒和U型钩能够快速将集尿袋绑缚在腿上,方便了病人的外出,极大的提高了集尿袋本身的功能性。

[0011] 2)、该临床护理用集尿袋,通过在取尿管的底部连接有联动盒,并且联动盒的内部安装有密封柱,密封柱的上下部开设有流液口,此结构能够使得护士在进行放尿取尿时通过旋转拧片,控制流液口与排尿管和取尿管的接触面,从而能够达到控制尿液流出量以及流速,避免护士因操作不当使得尿液漏出的情况发生,体现了结构整体的实用性。

附图说明

[0012] 1为本实用新型一种临床护理用集尿袋的结构示意图;

2为本实用新型图1A处的局部放大图;

3为本实用新型集尿袋和联动盒结构的剖视图;

4为本实用新型图3B处的局部放大图;

5为本实用新型U型钩、插筒和橡胶带结构的俯视图;

6为本实用新型联动盒内部结构的侧视图。

[0013] 图中:1、集尿袋;2、腰带;3、导尿管;4、排尿管;5、限位筒;6、螺纹槽;7、螺纹环;8、绒面贴;9、勾面贴;10U型钩;11、插筒;12、橡胶带;13、联动盒;14、联动框;15、横杆;16、摩擦片;17、拧片;18、取尿管;19、密封柱;20、流液口;21、进尿口。

具体实施方式

[0014]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0015] 请参阅说明书附图1-6,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临床护理用集尿袋,包括集尿袋1和腰带2,集尿袋1的顶部通过开设开口固定连接有导尿管3,集尿袋1的底部通过开设开口固定连接有排尿管4,排尿管4的表面且位于集尿袋1的内部开设有进尿口21,腰带2的表面固定连接有与导尿管3相配合使用的限位筒5,导尿管3的一端贯穿限位筒5并延至限位筒5的上部,导尿管3的表面且位于限位筒5的内侧开设有螺纹槽6,螺纹槽6的表面且位于限位筒5的上部和下部均螺纹连接有螺纹环7,腰带2表面的左侧固定连接有绒面贴8,腰带2后部的右侧固定连接有与绒面贴8相配合使用的勾面贴9

[0016] 作为可选的实施例,为了能够将集尿袋1快速的绑缚在腿部,集尿袋1的两侧均固定连接有插筒11,插筒11的内部放置有U型钩10,两个U型钩10之间固定连接有橡胶带12

[0017] 进一步的,为了能够防止横杆15过于松动,排尿管4的底端固定连通有联动盒13,联动盒13的右侧通过开设开口固定连接有联动框14,联动框14内腔的右侧通过轴承件转动连接有横杆15,联动框14的内侧壁通过固定块固定连接有与横杆15相配合使用的摩擦片16,摩擦片16与横杆15接触增加横杆15的摩擦力,横杆15的一端贯穿联动盒13并延伸至联动盒13的外部,横杆15延伸至联动盒13外部的一端固定连接有拧片17

[0018] 其中,为了可以控制尿液的流速,联动盒13的底部通过开设开口固定连接有取尿管18,横杆15的顶部且位于联动盒13的内部通过开设开口固定连接有密封柱19,密封柱19与联动盒13为完全贴合状态,密封柱19的前部与后部均开设有与排尿管4和取尿管18相配合使用的流液口20

[0019] 同时本说明书中未作详细描述的内容均属于本领域技术人员公知的现有技术。

[0020] 使用时,护士先将一个螺纹环7拧在螺纹槽6表面的下方,然后再将导尿管3的一端穿过限位筒5,然后再将第二螺纹环7拧在螺纹槽6表面的上部使得两个螺纹环7将限位筒5夹住,随后护士通过导尿管3与病人的膀胱进行连接,连接完成后,预留出一端导尿管3然后通过绒面贴8和勾面贴9将腰带2固定在病人的腰部,可以防止集尿袋1在摔落时拉动导尿管3对病人的伤口造成影响,当病人需要外出时,先将一个U型钩10与其中一侧的插筒11进行插接,然后将橡胶带12在腿上缠绕一圈,再将另外一个U型钩10与插筒11进行插接,然后固定在腿上,当护士需要对集尿袋1内部的尿液进行放出后,然后用手拧动拧片17,使得横杆15带动密封柱19转动使得两个流液口20分别与排尿管4进行对接,根据需要放出的多少调节流液口20与排尿管4和取尿管18的接触面积,摩擦片16能够增大横杆15的摩擦,防止其轻易转动。

[0021] 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精神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