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户外用逆变电源供电装置

技术领域

[0001] 本实用新型涉及逆变电源供电装置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户外用逆变电源供电装置。

背景技术

[0002] 逆变器是把电池、蓄电瓶电能转变成交流电,通俗的讲,逆变器是一种将直流电转化为交流电的装置,它由逆变桥、控制逻辑和滤波电路组成,在户外移动的状态中,不但需要由电池或电瓶供给的低压直流电,同时更需要在日常环境中不可或缺的220伏交流电,逆变器就可以满足需求,人们在各种户外场景比如旅游、野营中通常会用到逆变电源对电子设备供电,因此,户外用逆变电源供电装置在设备电器使用中有着重要的应用。

[0003] 现有的此类逆变电源供电装置在使用时一般不便于便捷的手提和拉动移动,大大的影响了逆变电源供电装置搬运移动时的便利性,给人们的拿取使用带来了很大的不便。

实用新型内容

[0004]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户外用逆变电源供电装置,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逆变电源供电装置不便于便捷的手提和拉动移动的问题。

[0005]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户外用逆变电源供电装置,包括逆变电源器和控制面板,所述逆变电源器的外壁上安装有控制面板,所述控制面板下方的逆变电源器外壁上安装有接线柱,所述逆变电源器的顶端安装有第一提手,所述第一提手一侧的逆变电源器顶端安装有第二提手,所述逆变电源器的底端安装有两组行走轮,所述行走轮一侧的逆变电源器底端安装有两组地脚,所述逆变电源器的外壁上设有拉杆,所述拉杆的顶端设有转接套,所述转接套的内部设有铰接轴。

[0006] 优选的,所述铰接轴的一端延伸至逆变电源器的内部,且转接套通过铰接轴与逆变电源器活动连接。

[0007] 优选的,所述第一提手一侧的逆变电源器顶端安装有第一支撑臂,所述逆变电源器顶端远离第一支撑臂的一侧安装有第二支撑臂。

[0008] 优选的,所述接线柱上方的逆变电源器外壁上安装有前防撞杆,且前防撞杆与逆变电源器固定连接。

[0009] 优选的,所述逆变电源器的外壁上安装有第一风扇,且第一风扇的一端延伸至逆变电源器的内部。

[0010] 优选的,所述第一风扇一侧的逆变电源器外壁上安装有第二风扇,且第二风扇的一端延伸至逆变电源器的内部。

[0011] 优选的,所述逆变电源器外壁上远离第一风扇的一侧设有第四风扇,且第四风扇的一端延伸至逆变电源器的内部。

[0012] 优选的,所述第四风扇一侧的逆变电源器外壁上设有第三风扇,且第三风扇的一端延伸至逆变电源器的内部。

[0013]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该逆变电源供电装置不仅实现了户外用逆变电源供电装置便捷的手提和拉动移动,方便了对户外用逆变电源供电装置进行搬运移动,而且提高了户外用逆变电源供电装置拿取时的便利性;

(1)      通过控制面板来对逆变电源器进行操作控制,接线柱来方便逆变电源器进行接线连接,第一提手和第二提手来方便手提逆变电源器进行移动,行走轮来方便驱动逆变电源器进行滑动移动,地脚来起到对逆变电源器结构支持的作用,拉杆来方便拉动逆变电源器移动,实现了户外用逆变电源供电装置便捷的手提和拉动移动,方便了对户外用逆变电源供电装置进行搬运移动,提高了户外用逆变电源供电装置拿取时的便利性;

(2)      通过第一支撑臂和第二支撑臂来起到防撞保护的作用,将前防撞杆与逆变电源器安装一起,前防撞杆来起到防撞保护的作用,实现了户外用逆变电源供电装置便捷的防撞保护,延长了户外用逆变电源供电装置的使用寿命;

(3)      通过第一风扇和第二风扇来将外部的气体送入逆变电源器的内部,第三风扇和第四风扇来将逆变电源器内部的气体抽出,来方便逆变电源器进行散热降温,实现了户外用逆变电源供电装置高效的通风散热,降低了户外用逆变电源供电装置内部的温度,提高了户外用逆变电源供电装置散热的效率。

附图说明

[0014]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种户外用逆变电源供电装置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一种户外用逆变电源供电装置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一种户外用逆变电源供电装置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一种户外用逆变电源供电装置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一种户外用逆变电源供电装置的正视结构示意图。

[0015] 图中:1、逆变电源器;2、行走轮;3、地脚;4、拉杆;5、转接套;6、铰接轴;7、第一支撑臂;8、第一提手;9、第二支撑臂;10、第二提手;11、控制面板;12、前防撞杆;13、接线柱;14、第一风扇;15、第二风扇;16、第三风扇;17、第四风扇。

具体实施方式

[0016]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0017] 请参阅说明书附图1-5,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实施例:一种户外用逆变电源供电装置,包括逆变电源器1和控制面板11,逆变电源器1的外壁上安装有控制面板11,控制面板11下方的逆变电源器1外壁上安装有接线柱13,逆变电源器1的顶端安装有第一提手8,第一提手8一侧的逆变电源器1顶端安装有第二提手10,逆变电源器1的底端安装有两组行走轮2,行走轮2一侧的逆变电源器1底端安装有两组地脚3,逆变电源器1的外壁上设有拉杆4,拉杆4的顶端设有转接套5,转接套5的内部设有铰接轴6,铰接轴6的一端延伸至逆变电源器1的内部,且转接套5通过铰接轴6与逆变电源器1活动连接,铰接轴6起到活动支撑的作用;

使用时通过控制面板11来对逆变电源器1进行操作控制,接线柱13来方便逆变电源器1进行接线连接,第一提手8和第二提手10来方便手提逆变电源器1进行移动,行走轮2来方便驱动逆变电源器1进行滑动移动,地脚3来起到对逆变电源器1结构支持的作用,拉杆4和转接套5以铰接轴6为轴可进行角度的转动,拉杆4来方便拉动逆变电源器1移动,实现了户外用逆变电源供电装置便捷的手提和拉动移动,方便了对户外用逆变电源供电装置进行搬运移动,提高了户外用逆变电源供电装置拿取时的便利性;

第一提手8一侧的逆变电源器1顶端安装有第一支撑臂7,逆变电源器1顶端远离第一支撑臂7的一侧安装有第二支撑臂9,接线柱13上方的逆变电源器1外壁上安装有前防撞杆12,且前防撞杆12与逆变电源器1固定连接;

使用时通过将第一支撑臂7和第二支撑臂9与逆变电源器1安装一起,第一支撑臂7和第二支撑臂9来起到防撞保护的作用,将前防撞杆12与逆变电源器1安装一起,前防撞杆12来起到防撞保护的作用,实现了户外用逆变电源供电装置便捷的防撞保护,延长了户外用逆变电源供电装置的使用寿命;

逆变电源器1的外壁上安装有第一风扇14,且第一风扇14的一端延伸至逆变电源器1的内部,第一风扇14一侧的逆变电源器1外壁上安装有第二风扇15,且第二风扇15的一端延伸至逆变电源器1的内部,逆变电源器1外壁上远离第一风扇14的一侧设有第四风扇17,且第四风扇17的一端延伸至逆变电源器1的内部,第四风扇17一侧的逆变电源器1外壁上设有第三风扇16,且第三风扇16的一端延伸至逆变电源器1的内部;

使用时通过将第一风扇14和第二风扇15与逆变电源器1安装一起,第一风扇14和第二风扇15来将外部的气体送入逆变电源器1的内部,来加快逆变电源器1内部气体流动的速度,将第三风扇16和第四风扇17与逆变电源器1安装一起,第三风扇16和第四风扇17来将逆变电源器1内部的气体抽出,来方便逆变电源器1进行散热降温,实现了户外用逆变电源供电装置高效的通风散热,降低了户外用逆变电源供电装置内部的温度,提高了户外用逆变电源供电装置散热的效率。

[0018] 本申请实施例在使用时:首先通过控制面板11来对逆变电源器1进行操作控制,接线柱13来方便逆变电源器1进行接线连接,第一提手8和第二提手10来方便手提逆变电源器1进行移动,行走轮2来方便驱动逆变电源器1进行滑动移动,地脚3来起到对逆变电源器1结构支持的作用,拉杆4和转接套5以铰接轴6为轴可进行角度的转动,拉杆4来方便拉动逆变电源器1移动,之后通过将第一支撑臂7和第二支撑臂9与逆变电源器1安装一起,第一支撑臂7和第二支撑臂9来起到防撞保护的作用,将前防撞杆12与逆变电源器1安装一起,前防撞杆12来起到防撞保护的作用,再通过将第一风扇14和第二风扇15与逆变电源器1安装一起,第一风扇14和第二风扇15来将外部的气体送入逆变电源器1的内部,来加快逆变电源器1内部气体流动的速度,将第三风扇16和第四风扇17与逆变电源器1安装一起,第三风扇16和第四风扇17来将逆变电源器1内部的气体抽出,来方便逆变电源器1进行散热降温,来完成逆变电源供电装置的使用工作。